资源简介 《解读评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本人对教材结构、内容的分析,再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评价的概念,并对日常听到的评价有所认识。②认识评价背后的潜作用,减少评价带来的副作用。2能力目标:能够区分正面的评价和负面的评价,并学会降解评价的方法,提升应对负面评价的能力。3情感目标:充分认识评价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能用积极健康的评价方式去评价他人。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评价背后的潜作用,减少评价带来的副作用。2.能够区分正面的评价和负面的评价。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降解评价的方法,提升应对负面评价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讲授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难点。?2.讨论分析法:以活动的形式活泼有趣,符合这年龄阶段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3.游戏活动法: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理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是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教具、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影片、微课视频具体教学过程:1、观看影片,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观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爷俩最后出场可笑吗?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场呢?对,就是他们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以至于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评价到底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威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解读评价”。2、生活经验,认识评价设计目的:从简单的生活经验进入,使学生明白形象的明白“评价”的概念。经常听到的评价有很多,最多的是“你真聪明”“你真努力”“你真笨”等等,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评价,并给出评价的概念。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3、心理知识,判断评价设计目的:让学生从日常听到的“你真笨”“你真聪明”“你真努力”学习评价,了解评价对心情和行为带来的巨大正面或负面的影响。①“你真笨”第一步:体验活动设计目的:让学生体验得到负面评价后的心情,认识长期被负面评价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并让学生了解心理现象“习得性无助”及其后果要求:同桌相互评价。评价语:“你真笨!”体验:被评价后感觉自己的心情后果:经常被负面评价,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第二步:观看微课“习得性无助”是指失败后给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惩罚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是渐进式的形成。被评价为“笨”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模式:长期被评价为“笨”——我就是“笨”——所以我做什么都笨——因此我干脆放弃——习得性无助②“你真聪明”“你真努力”设计目的:通过心理实验研究结果,使学生了解评价对心情和行为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不能以听到评价的心情判断评价对行为的影响。心理学家用两组智力和年龄相似的儿童进行的研究做了一个有关“你真聪明”和“你真努力”评价的实验,实验分成三部分:实验一:实验者要求两组儿童做一道一样的数学题,做完后给一组评价“你真聪明,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出来”;给另一组评价“你真努力,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出来”。实验二:实验者要求这两组儿童接着从不难度的十道数学题选出自己愿意做的题。结果发现:被评价为“聪明”组的儿童倾向选择简单的题;被评价为“努力”组的儿童倾向选择较难的题。实验三:实验者要求这两组儿童再做同一道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数学题。结果发现:被评价为“聪明”组的儿童看看不会做就放弃;被评价为“努力”组的儿童坚持很久才会放弃。教师总结:从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你真聪明”听了使我们高兴,但是阻碍我们进步;而“你真努力”有听了不会让我们高兴,但是能促进我们进步,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听了评价的心情来判断评价,更不能因为听了评价的心情而随意改变自己的行为。4、理性认识,区分评价设计目的:使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判断评价作用。有促进作用的评价一般是针对一些后天形成的品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品质如:努力,刻苦,认真,负责,有毅力……有阻碍作用的评价一般是针对一些先天出生就存在品质,是很难改变的品质如:聪明,笨,迟钝,灵敏,漂亮,丑陋……5、掌握方法,降解影响设计目的:让掌握学生降解评价影响的方法,减小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评价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①具体化:情境:当评价者有着过分的概括化思维方式的时候,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把个别当做一般,把局部当作整体。对策:学习如何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澄清问题,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做了一道数学题被老师说“你反应真慢”具体化方法:“我是在数学方面慢一些”“在数学的几何上慢一些”“在几何的三角形方面不懂”“我能不能想办法改变我数学上的困境呢”“我能通过努力改变数学目前的状况吗?”……练习:(小组讨论)1当你炒菜炒糊了被妈妈说“你真差劲”……2当你一下午就学会骑自行车后,朋友说“你真棒”……②反问:情境:评价者或自己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是错误的,并用不恰当的或不合理的评价语评论我们。方法:可以从评价者所评价的其他方面来思考反问,也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克服我们形成某些偏面性与主观性的认知方式。例如:当我们遇到被评价“你真笨”时,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我笨吗?”“吃饭也笨?”“喝水也笨?”“走路也笨?”“睡觉也笨?”……练习:(小组讨论)1当我们遇到被别人说“你真讨厌”时……2当我们遇到被别人说“你真烦人”时……6、课堂小结教师:有些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认识自己,有的评价会让我们更加努力,有的则会让我们自卑沮丧,还有的会让我们自以为是,评价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时时存在,需要我们去观察去了解,去了解、认识它,在这了解、认识的过程中使我们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共24张PPT)解读评价初中心理健康课经常听到的评价1“你真笨”2“你真聪明”3“你真努力”听到评价的心情1“你真笨”——高兴?失望?2“你真聪明”——高兴?失望?3“你真努力”——高兴?失望?学习内容:认识评价判断评价区分评价降解评价影响方法认识评价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判断评价阻碍我们前进的评价促使我们前进的评价1“你真笨”2“你真聪明”3“你真努力”你真笨体验活动:要求:同桌相互评价。评价语:“你真笨!”体验:被评价后感觉自己的心情后果:经常被负面评价,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视频)【心理微课小赛参赛作品】_习得性无助by4条草_超清.mp4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失败后给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惩罚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是渐进式的形成!例如:长期被评价为“笨”——我就是“笨”——所以我做什么都笨——因此我干脆放弃结论”你真笨!“——阻碍进步的评价。聪明or努力实验对两组智力和年龄相似的儿童进行的研究实验一:要求两组儿童做一道一样的数学题A:“你真聪明,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出来”B:“你真努力,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出来”实验二:要求两组儿童从不难度的十道数学题选出自己愿意做的题A:“你真聪明”——倾向选择简单的题B:“你真努力”——倾向选择较难的题实验三:要求两组儿童做同一道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数学题A:“你真聪明“——看看不会做就放弃B:“你真努力”——坚持很久才会放弃结论“你真聪明“——阻碍进步的评价“你真努力”——促进进步的评价区分评价有促进作用的评价一般是针对一些后天形成的品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品质如:努力,刻苦,认真,负责,有毅力……有阻碍作用的评价一般是针对一些先天出生就存在品质,是很难改变的品质如:聪明,笨,迟钝,灵敏,漂亮,丑陋……降解评价影响方法:具体化反问具体化情境:当评价者有着过分的概括化思维方式的时候,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把个别当做一般,把局部当作整体。对策:学习如何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澄清问题,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课堂练习:例子:做了一道数学题被老师说”你反应真慢“具体化方法:“我是在数学方面慢一些”“在数学的几何上慢一些”“在几何的三角形方面不懂”“我能不能想办法改变我数学上的困境呢”“我能通过努力改变数学目前的状况吗?”……练习:(小组讨论)1当你炒菜炒糊了被妈妈说“你真差劲”……2当你一下午就学会骑自行车后,朋友说“你真棒”……反问情境:评价者或自己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是错误的,并用不恰当的或不合理的评价语评论我们。方法:可以从评价者所评价的其他方面来思考反问,也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克服我们形成某些偏面性与主观性的认知方式。课堂练习例如:当我们遇到被评价“你真笨”时,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我笨吗?”“吃饭也笨?”“喝水也笨?”“走路也笨?”“睡觉也笨?”……练习:(小组讨论)1当我们遇到被别人说“你真讨厌”时……2当我们遇到被别人说“你真烦人”时……收获台: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心理健康课解读评价》教学设计.doc 初中心理健康课解读评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