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素材全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数学上册素材全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都是计数单位。
知识点2: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比如: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知识点3: 什么叫做数位?数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是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知识点4: 一个数字是几位数?每个数位是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比如:65780035中,7所占的位置是十万位,7表示7个十万。
知识点5:一个数是几位数?
一个数由几个简单数字组成,占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比如:536由5、3、6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它们占了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就是三位数。
知识点6:什么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特点?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知识点7: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8:数位顺序表
数级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位


亿


亿


亿

亿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计数
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知识点9:大数的读法:
一划:个位起,每四位,划虚线,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读:高位起,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都照个级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万”字;
四想:末尾0,都不读,其他0,读一个。
知识点10:大数的写法:
一找: 找亿、万,分数级;
二看: 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写:高位起,开始写,一级一级往下写;
四想:若数位,没单位,就用0 ,去占位。
知识点1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5273675100965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4个0,再在后面加“万”字。比如:300000=30万
知识点12: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51155504825724535504825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8个0,再在后面加“亿”字。比如:400500000000=4005亿
知识点13:求近似数
什么叫做“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是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当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 时,尾数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时,先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2488565506730先分级,找万位,“四舍五入”千位数;“≈”,表结果,个级全部要省略,最后别忘加“万”字。比如:304999≈30万,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先分级,找亿位,“四舍五入”千万位;“≈”,表结果,个级万级全省略,最后别忘加“亿”字。
知识点14:数的组成
1.按数级组成
14827251181101116965102870比如:4536000203是由45个亿,3600个万,203个一组成的。
2.按数位组成
11245851028701475105102870比如:4536000203是由4个十亿,5个亿,3个千万,6个百万,2个百,3个一组成的。
3.按计算组成
507174511049043630859525035553651104903181985118110264858511811022828251104901566545102870120840595250比如: 4536000203=4000000000+500000000+30000000+6000000+200+3
知识点15:计算工具的认识
我国最早使用,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现在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
ON/C:开关及清除屏键
AC:清除键(归零键)
+、-、X、÷:运算符号键
=:计算结果键
M+:存储键
MR:提取键
MC:清除存储键
知识点16:计算器实践操作
计算368+128,先按ON/C键开机,再按368三个数字键,再按+键,再按128三个数字键,最后按=键。注意:如果输错一个数字按DEL可清除,按AC键则会清除全部输入的数字。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公顷?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知识点2:什么是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知识点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13804589535(1)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331595334010
1988820334010
2712720324485
3665220334010
100 10000 100 100
1065530318770
2684780309245
(2)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741805104775 1000000 10000
1550670260350×进率
×进率
知识点4: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1617345180975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217614548768056356251066804835525990601569720639445÷进率
÷进率
比如:5平方千米=( )平方米,因为5×1000000=5000000,所以填5000000。
1598295173355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比如:5000公顷=( )平方千米,因为5000÷100=50,所以填50。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线段?
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表示线段,如:线段AB。

169799031750 A B
知识点2:什么是直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AB”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5073653200401537970325120 l
A B
知识点3:什么是射线?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AB。
14192253517901448435351155
A B
知识点4: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相同点
它们都是直的。
不同点
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一个端点,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
没有端点,无限延长
知识点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知识点6:什么叫做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下图的角可以记作“∠1”。
1437640895351
1
知识点7: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
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表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286512071755知识点8: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左0°刻度线是外层刻度的起点。
右0°刻度线是内层刻度的起点。
355854013525544996101352555242560135255
左0°刻度线 中心 右0°刻度线
知识点9:角的分类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知识点10:各类角的大小关系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知识点11:量角的步骤: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 如果左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外层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 如果右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内层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知识点12:怎么画角?
三角尺画特殊度数的角。比如30°、45°、60°、90°、15°、75°、105°、120°、135°、150°等。
用量角器画任意度数的角。
先画一条射线。
量角器的中心和刚刚画的射线的端点重合。
0°刻度线和刚刚画的射线重合。(0°刻度线要分清左右)
在量角器上找要画的刻度并描点,从端点向刚描的点引另一条射线。
知识点13:根据已知角的度数怎么求角的度数
568960121920
556260172085


560705591820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步走”
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55626053340









知识点2: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把0前面的数的数位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计算过程中因数中间的0也要参与计算,不能省略。
知识点3: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0除外)。
知识点4:积的位数是多少?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四位数,最少是三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五位数,最少是四位数。
知识点5:积末尾有几个零?
如果两个因数末尾有零,先乘零前面的数,看得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再加上两个因数末尾所有的零。
知识点6: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通常用元作单位。买了多少,叫做数量,通常用个、只、辆等量词作单位。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通常用元作单位。比如: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这道题中80元是每个篮球的价钱,80元就是篮球的单价;3个是买了多少个篮球,3个就是篮球买的数量;计算出的240元是买3个篮球一共用的钱数,240元就是3个篮球的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知识点7:什么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比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道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是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速度的单位是:千米/时、米/分、米/秒等;4小时是时间;计算出的280千米是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4455160387350
(4)
(4)
1894205339725
(3)
(3)
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如下图:
328104549530
(2)
(2)
304165168910(1)
(1)
1456055256540
2545080256540
-848995182880
240030182880
1329055182880
2418080182880
-721995256540
367030256540
不相交 相交 相交 相交
知识点2:什么叫做平行线、互相平行?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知识点3:怎么用数学符号、数学术语描述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434840236220478091583820a
a
2167255274320a
b
a
b
98425178435a
b
a
b
下图中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46329601479553127375390525
4216400390525
5303520390525
6392545390525
-139700390525
949325390525
2038350390525
520446077470b
b
4216400206375
5303520206375
6392545206375
-139700206375
949325206375
2038350206375
知识点4:什么叫做互相垂直、垂线、垂足?
3435985241300O
a
b
O
a
b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4216400543560
5303520543560
6392545543560
-419100419100-139700543560
949325543560
2038350543560
3127375543560


知识点5:怎么用数学符号、数学术语描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466975556260O
a
b
O
a
b
388620528320O
a
b
O
a
b
4244340727710O
a
b
O
a
b
下图中直线a与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O是a和b的垂足。记作a⊥b,O为垂足,读作a 垂直于b, O为垂足。





知识点6:垂线的画法
过直线上(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1. 边线重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 平移到点: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上(外)的已知点重合;
3. 画线标号:过已知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知识点7: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396684564770
505587064770
-1477010788670
-387985798195
701040798195
2879090798195
3966845798195
5055870798195
-14770101405890
-3879851405890
7010401405890
17900651405890
28790901405890
39668451405890
50558701405890
-14770102139315
-3879852139315
7010402139315
17900652139315
28790902139315
39668452139315
50558702139315
-147701064770
-38798564770
70104064770
179006564770
287909064770
2033270788670距离
距离
28498805251451577340158750A
A
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几条线段中,与直线垂直的那条线段的长度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14960340360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直线a、b互相平行。

688340354965

3003550172720
471551014605

知识点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邻边互相垂直。
1288415347345正方形的对边平行,邻边互相垂直且四条边相等。
1760220142875长方形
长方形
4191000349885正方形
正方形
391985515240

知识点9:画长方形(正方形)的步骤:
先画长;
再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两条宽(等长的边);
最后连接两条宽(边)。
2305685-13335
3394710-13335
4481830-13335
5570855-13335
-961390-13335
127635-13335
1216660-13335
知识点10: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27635323850
1216660323850
2305685323850
3394710323850
4481830323850
5570855323850
-961390323850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67246529845
1994535793752
4
1
3
2
4
1
3
401637553975∠1=∠3,
∠2=∠4。
∠1=∠3,
∠2=∠4。
1216660139065
2305685139065
3394710139065
4481830139065
5570855139065
-961390139065
127635139065


121666080010
230568580010
339471080010
448183080010
557085580010
-96139080010
12763580010
知识点1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21666049530
230568549530
339471049530
448183049530
557085549530
-96139049530
12763549530
知识点12: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3585210145415高

308356022860

3646170204470底

知识点13:怎么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画高方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
平行四边形高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互相平行。可以画无数条高。
0476250
1089025476250
2178050476250
3267075476250
4356100476250
5443220476250
6532245476250
01083945
10890251083945
21780501083945
32670751083945
43561001083945
65322451083945
01817370
10890251817370
21780501817370
32670751817370
43561001817370
54432201817370
65322451817370
02579370
10890252579370
21780502579370
32670752579370
43561002579370
54432202579370
65322452579370
4614545147637529241751844675245745084455032492952001520底

292417584455028892501133475高

48196501276350底

3792220833120高

3855720266700161734502889250791845







知识点14:什么叫做梯形?什么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什么叫做梯形的高?
1.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6355585470高
上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2. 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通过上底一个顶点向对边(下底)引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23456901447804609465115570





422719592710直角梯形
直角梯形
230886081915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


知识点15:什么叫做等腰梯形?什么叫做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知识点16: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10490030480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口诀:两位除三位,高位开始除。
先除前两位,不够前三位。
除到哪一位,商写哪一位。
商要乘以原除数,积不大于被除数。
对齐数位把积减,余数要比除数小。
商乘减比落,步骤记心间。
知识点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么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个位是4,5,6时,不太接近整十数的,把看成几十五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口诀:四舍商大减去1,五入商小加上1。
被除数的前两位,去和除数比大小。
高位相同且较小,不商9来就商8。
如果刚好是一半,商5一定不会错。
知识点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怎么判断商几位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
知识点4:商的变化规律
(一)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就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反而除以(或乘)同一个数。
知识点5: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不变。但是如果有余数,余数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知识点6: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运算
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
188150522225
31921455740402.一些特殊的除法算术,如120÷15,120÷25等, 除数乘一个非0数可以变成一个整十数,运用商不变的性质使计算简便;
8147052540
3. 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但是余数发生了变化,去掉几个0,余数的末尾就要加上几个0。
99758548260
知识点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反之,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知识点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 ÷ 除数 = 商……余数;
被除数 = 商 × 除数 + 余数;
商 =(被除数 — 余数)÷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余数)÷商。
第7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直条图”。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可画成竖条,也可画成横条。从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并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
知识点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能详细地记录数据,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研究数量差异的问题。
知识点3: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画正字)。
2.作图。
(1)先画纵轴,确定画几格,1格代表几个单位,1格画多长;
(2)再画横轴,根据数据的项数,确定画几格,一般画的格数等于项数的2倍,纵、横轴的长短要适中;
(3)画直条。直条的宽度、间隔要一致。
3.写上条形统计图的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
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烙饼类问题优化策略。
要充分地利用锅的空间,缩短时间,尽量不能让锅有空余。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3842385401320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共需要9分钟。


1463675716915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烙饼的时间 = 饼的张数 × 烙1面的时间(烙1张饼除外)
知识点2:沏茶类问题的优化策略:
828675734060首先要明确要做哪些事情,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知识点3:“田忌赛马”问题的优化策略:
2886710779145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