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九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一、知识梳理考点一:微观看物质的构成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2、分子和原子的共同点:①分子和原子(例: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②分子和原子都在(例:秋天,丹桂飘香)③分子和原子间(例: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④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葡萄糖酸钙【化学式为(C6H11O7)2Ca】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4、稀硫酸中存在的粒子,石灰水中存在的阴离子,硫酸铜和硝酸铜溶液中呈蓝色的粒子,往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中滴加酚酞均能变色,因为都含有相同的。(以上填符号)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结构如下图。考点二:微观看物质的分类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表示混合物的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表示单质的是,表示化合物的是。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填化学符号),B中每个分子由个原子构成。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考点三:微观看物质的变化1、下图分别为水蒸发、水电解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字描述变化①的宏观事实:。(2)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变化②:。(3)从微观角度看,变化①和变化②的本质区别是。(4)液态水和水蒸气都能使铁生锈,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变化②中的最小粒子是。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该反应的实质是。考点四:微观看反应类型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推断,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二、典型例题及变式训练【例1】(遵义2020)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变化才能揭示变化的本质。(1)图一所示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微观角度可获得的信息是。(2)请在图二空白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图。(3)你对图三所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答案】(1)物理;微粒很小(或微粒之间有空隙或微粒在不断运动等;合理即可)(2)(水分子个数及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正确即可。)(3)原子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或原子重新组合等;合理即可)【解析】(1)蔗糖溶于水的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蔗糖溶于水的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粒子之间存在间隔、粒子在不断运动;故填:物理;粒子很小、粒子之间存在间隔、粒子在不断运动;(2)由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图二空白方框内相应的微粒模型图为:;故填:;(3)由石墨变成金刚石的过程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填: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变式训练】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_____(填化学符号);(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②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2】(2017?大庆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对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2)果糖(C6H12O6)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物质BCD微观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A+3B2C+3D.则A的化学式为 ,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答案】:(1)A、有图可知金属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B、有图可知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C、有图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C正确;D、氧化汞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金属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D错误。(2)根据果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是由碳、氢、氧元素的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12)=6:1;(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知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A的化学式为C2H5OH,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D。故答案为:(1)D;(2)3;6:1;(3)C2H5OH;CD。【变式训练】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1)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能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2)如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物中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是 ,从微观的角度还能获得一条关于物质变化的信息是 。自主检测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2)“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一滴水(约为0.05克)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约需3万多年。材料2: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材料1说明 。材料2说明 。(3)A、B、C、D表示4种物质构成粒子的微观示意图,如表: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①1个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②B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B中硫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③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④A和B反应生成C和D,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氧气从宏观视角看,是由 组成的,从微观视角看,是由 构成的。(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3)用化学用语书写:①1个铜原子 ②氧化镁 (4)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①1个B分子中含 个原子。②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同学们在自制汽水中使用了柠檬酸,柠檬酸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柠檬酸由多原子分子构成B.柠檬酸分子构成的柠檬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柠檬酸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D.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的中子个数小于质子个数4、下列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 )注:(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5、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变化I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该变化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 。(2)①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变化Ⅱ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填一种)。②变化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微粒的名称或符号)。6、下图是有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中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B中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C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若向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C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若向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C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专题九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一、知识梳理考点一:微观看物质的构成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2、分子和原子的共同点:①分子和原子都很小(例: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②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例:秋天,丹桂飘香)③分子和原子间有间隙(例: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④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相同。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二氧化碳,葡萄糖酸钙【化学式为(C6H11O7)2Ca】由四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有49个原子。4、稀硫酸中存在的粒子H+、SO42-、H20,石灰水中存在的阴离子OH-,硫酸铜和硝酸铜溶液中呈蓝色的粒子Cu2+,往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中滴加酚酞均能变红色,因为都含有相同的OH-。(以上填符号)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结构如下图。考点二:微观看物质的分类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A、C、D,表示混合物的是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C,表示单质的是C、D,表示化合物的是A。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O2(填化学符号),B中每个分子由NH3个原子构成。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D(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A。考点三:微观看物质的变化1、下图分别为水蒸发、水电解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字描述变化①的宏观事实:水在升温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2)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变化②:。(3)从微观角度看,变化①和变化②的本质区别是变化二的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变化一的分子没变。(4)液态水和水蒸气都能使铁生锈,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变化②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微粒之间的空隙。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Na+、OH-、Cl-。该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考点四:微观看反应类型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推断,该反应属于(A)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二、典型例题及变式训练【例1】(遵义2020)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变化才能揭示变化的本质。(1)图一所示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微观角度可获得的信息是。(2)请在图二空白方框内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图。(3)你对图三所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答案】(1)物理;微粒很小(或微粒之间有空隙或微粒在不断运动等;合理即可)(2)(水分子个数及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正确即可。)(3)原子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或原子重新组合等;合理即可)【解析】(1)蔗糖溶于水的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蔗糖溶于水的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粒子之间存在间隔、粒子在不断运动;故填:物理;粒子很小、粒子之间存在间隔、粒子在不断运动;(2)由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图二空白方框内相应的微粒模型图为:;故填:;(3)由石墨变成金刚石的过程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填: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变式训练】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O2(填化学符号);(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27:14。②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2】(2017?大庆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对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2)果糖(C6H12O6)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物质BCD微观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A+3B2C+3D.则A的化学式为 ,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答案】:(1)A、有图可知金属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B、有图可知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C、有图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C正确;D、氧化汞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金属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D错误。(2)根据果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是由碳、氢、氧元素的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12)=6:1;(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知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A的化学式为C2H5OH,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D。故答案为:(1)D;(2)三;6:1;(3)C2H5OH;CD。【变式训练】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1)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能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2)如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物中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H4 ,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是2:1 ,从微观的角度还能获得一条关于物质变化的信息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自主检测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水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氯化钠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铜 。(2)“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一滴水(约为0.05克)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约需3万多年。材料2: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材料1说明 微粒很小 。材料2说明 微粒在不断运动 。(3)A、B、C、D表示4种物质构成粒子的微观示意图,如表: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①1个A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②B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 ;B中硫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16:1 。③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B、D (填图中字母)。④A和B反应生成C和D,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2H2S2S+2H2O 。2、化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氧气从宏观视角看,是由 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视角看,是由 氧分子构成的。(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D。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3)用化学用语书写:①1个铜原子 Cu ②氧化镁 MgO (4)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①1个B分子中含 3 个原子。②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3、同学们在自制汽水中使用了柠檬酸,柠檬酸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柠檬酸由多原子分子构成B.柠檬酸分子构成的柠檬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柠檬酸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D.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的中子个数小于质子个数4、下列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D)注:(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5、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变化I属于 物理变化(选填“物理”“化学”);该变化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 降温加压 。(2)①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变化Ⅱ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填一种)。②变化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H2+N22NH3 ;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氮原子 (填微粒的名称或符号)。6、下图是有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中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H+。B中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OH-。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C中存在的微粒有Na+、Cl-、H2O,若向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C中存在的微粒有OH—,若向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C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l-,可能存在的离子是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9-学生版.docx 专题9-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