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背景信息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内容分析 (三)学生分析 (四)教学策略设计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三)拓展 (四)总结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一、背景信息 1.模块3(四年级上册):文字处理——用电脑写作文 2.年级:四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宁夏教育厅教研室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 4.学时数:10/18 5.课时:45分钟 退2 出 让学生学会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技巧,并明白设置文字格式目的。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学习设置文字格式的基本操作,并能修饰出比较漂亮的文章。 通过文章的修饰,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生活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讲解、作品展示,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勇气,善于听取借鉴他人之长,并尊重别人意见的情感。 退 出 (二)内容分析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设置文字格式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必须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初步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1、了解设置文字格式的意义和作用。 2、熟练掌握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设置的操作方法时,必须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教学难点: 能根据文章表达意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文字格式来表现文档的风格。 退 出 (三)学生分析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前面已经熟悉了“写字板”窗口,学习了定位光标、选定文字等操作方法,对文字的编辑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对选定文字的操作方法,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我校属于农村学校,大多学生家里都没有电脑,虽然他们很爱电脑,但认知水平、操作水平较城里的孩子要稍弱一些,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的太高,教师的讲解、演示要多一些,从而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任务。 退 出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法 结合我校四年级学生在认知水平、操作水平较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但讲解及演示也要稍多一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交流,鼓励学生阅读课本并按照课本步骤尝试操作,使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作品的意图。 2.学法 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阅读、实践、交流探讨,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退 出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引导学生对比同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引出本堂课的题目——设置文字格式,并板书。 退 出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二)新授(详见教学设计)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交流并提出见解 2.引导学生按照课文步骤,尝试完成操作 3.教师讲解 4.演示与练习 退 出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三)拓展 此环节要使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提出自己的看法,尝试自己的想法,感受完成任务所获得的喜悦。选取学生作品进行评析,通过学生自评、他评,虚心接受别人指正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过度的修饰,不仅不会吸引读者,反而会引起视觉疲劳。 退 出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四)课堂总结 此环节是有目标、有引导的让学生参与总结,教师不仅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退 出 字体 字形 大小(字号) 效果 颜色 意图: 表现不同文档风格 凸显文字中蕴含的信息 设置文字格式 注意: 先选定 后操作 退 出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