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第四章知识点 第1节 食物与营养 食物与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 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糖类=蛋白质 实验中注意事项:脂肪、蛋白质、糖类质量要相同,试管中水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通过温度计温度的变化来区分释放能量的大小 营养素的作用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物质,不能供能 ·糖类是直接能量来源 ·蛋白质也可以供能(鱼虾肉) ·维生素(缺维生素B1,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 小肠很长 小肠内壁有绒毛,褶皱,扩大了消化与吸收的面积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种消化液流入小肠,对食物进行彻底消化 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和吸收 消化 概念: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类型 物理消化:食物经过牙齿的切割、研磨、胃肠的蠕动等被逐渐软化和细化的过程 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过程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蛋白质 初步分解物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解毒功能,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物理作用),储存于胆囊;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胆汁(流入胆囊储存) 肠液 消化酶 吸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①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②小肠:全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量的水、维生素、无机盐 ③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酶的催化作用 酶的化学本质:生物催化剂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酸碱度等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红细胞 特点: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后无细胞核,含血红蛋白 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临床应用: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少时易患贫血,应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较多的食物 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呼吸作用强的地方,结合律低) 白细胞 特点: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且数量少 功能:抵抗病菌侵入,淋巴细胞还与机体的抗传染能力有关 临床应用:机体产生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血小板 特点:个体最小,无细胞核 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 附:比较血细胞,血细胞由红骨髓产生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体积 较小 最大 最小 数量 最多 最少 较少 形状 两面凹的圆饼状 球状 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功能 运输氧气 吞噬病菌 凝血和止血 心脏和血管 心脏的结构 四个腔 左心房:连肺静脉,流动脉血 左心室:连主动脉,流动脉血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 右心室:连肺动脉,流静脉血 瓣膜 房室瓣:位于心室与心房之间,朝心室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瓣,朝动脉开(动脉瓣不在动脉) 静脉瓣:位于静脉 心脏壁的特点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主要与其功能相适应。 血管类型及特点 血管特点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模式图 管壁 较厚,弹性大 较薄,弹性小 非常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管径 小 大 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瓣膜 无 有静脉瓣 无 血流速度 快 慢 最慢 血流方向 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从身体各部位运回心脏 从最小动脉到最小静脉 动脉和静脉的区别是血液流向;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是血液中含氧量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循环是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的过程。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 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含氧量低、暗红色的静脉血(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 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含氧量低、暗红色的静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动脉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血型与输血 血型 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对应的特异性蛋白类物质,称为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 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与凝集素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无 O型 无 抗A和抗B 输血 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无同型血,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获得能量的途径 有氧呼吸 概念: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的呼吸方式 无氧呼吸 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多数动物和人的无氧呼吸: 葡萄糖 多数植物的无氧呼吸: 葡萄糖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营养物质的利用 体内的能量代谢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体重增加)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减少(体重减轻) 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 ,多余部分在肝脏或 等组织细胞中 合成 或在体内转变为 ,作为 储备着。 泌尿系统 排泄 人体将代谢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大部分废物通过 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其他废物通过 排出 排遗:以固体的方式排出体外(粪)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肾脏的结构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肾单位由 组成,肾小体由 组成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液中的 和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尿素含量不变 肾小管的 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尿素含量变大 血尿、蛋白尿和糖尿 血尿:尿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出现问题 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出现问题 糖尿:尿中有葡萄糖,可能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 水盐平衡 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此外皮肤和呼吸系统也承担了部分功能 水分的平衡 C盐的平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