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全单元导学案(7份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全单元导学案(7份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上课时间:



星期
备课组长签字
领导审核人:
学生班级:

小组
姓名: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复习学案
(共2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
(2)能够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3)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并掌握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4)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过程和方法
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用过滤、蒸馏等方法分离混合物。
课前自主复习,知识脉络梳理
1、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实验
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正极产生___________,负极产生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_;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___________火焰。
水的结构:①水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用微观的眼光看物质)
分子和原子
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


构成的。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
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
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3.分子是
;分子是由
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没有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4.用分子——原子论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变化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均为物理
方法
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___________;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除臭作用的净水剂是__
______________。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的水,软水是含___________较少的、或者不含的水
B.鉴别方法:用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是硬水,___________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爱护水资源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探究、练习反馈——达成目标
1.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一杯臭水沟中的污水,里面含有一些不可溶性的泥沙、杂草、黄色臭味及钙镁等化合物。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怎样把这杯污水净化成纯水:其中(1)除去水中泥沙、杂草等不可溶性物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去水中颜色、异味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3)除去水中钙镁等可溶性化合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在通电后分成______和______,每2个氢原子重新结合成_______分子,许多氢_______构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成______分子,许多氧________构成氧气。(用微观的眼光看物质)
请把下列物质分类:①氢气
②高锰酸钾
③二氧化碳
④空气
⑤铁。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
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的质量
C
原子的种类
D
原子的数目
7、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B、1L
芝麻和1L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2L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
D、2L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
教、学反思: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其它:
3、物质的分类:(举例说明)
分子:
原子:
概念
本质区别:
粒子的主要特性:
分子和
原子课题2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水的净化
【阅读】课本74页,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2)吸附沉淀法:
①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活性炭: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还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②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3)过滤法: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①过滤可以分离

的混合物
②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③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

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
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

④玻璃棒的作用:

【交流讨论】
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3.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
【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
实验: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发皿中,加热待蒸发后,观察现象。
现象:有
物质产生。
结论:水中还有许多
的杂质
二、硬水和软水
【阅读】课本76页第二段
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2、硬水检验
(1)加肥皂水
【实验】P76实验4-18
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
一个烧杯产生的
,一个烧杯产生的
,浮渣多。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是____________。
(2)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无或很少固体。
【阅读】P76,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________,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________。
(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3、硬水的软化
(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三、蒸馏
【实验】P77实验4-20、21
蒸馏的概念: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
【思考】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小结】水的净化方法
由低到高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层
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
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天然水中一些可溶性杂质和臭味物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蒸馏
通过加热使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分解生成沉淀
硬水软化
达标测试: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氧气???????B.水
????
C.蛋白质??????D.脂肪
2.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河水??
B.海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电解???
B.氢气燃烧
?C.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
5.纯水是????????色????????味清澈透明的液体。含有较多可溶性???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
6.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是???
??????
?。
7.小林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2)净化水后是硬水还是软水?
,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
8.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靠近烧
杯内壁是为了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PAGE
2课题1:爱护水资源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课前预习
1.地球的表面约   被水覆盖着,其中   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2.世界上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巴西,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
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3.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           。
4.造成天然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  
 
  ,
 

二、课内探究
请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68-72页。
1.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淡水资源有多少?
2.水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污染水源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和保护?
3.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的?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吗?
4.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你对水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了解,说说水有哪些用途?
5.如果缺少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
6.如何爱护水资源?
7.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D.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需要
3.下列关于家庭问卷调查中,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回答的是(  

A.你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吗    B.你家使用的是软水还是硬水
C.你家用水是否进行二次使用(洗菜后冲厕所)D.谈谈你家节水措施
4.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A.大气
B.食品
C.河流、湖泊
D.耕地
5.下面关于水的作用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工业上要用大量的水来洗涤、溶解、加热和冷却
B.水可以用来发电
C.工农业生产用被污染的水并不会降低产品的质量
D.交通运输离不开水,故称长江是水上运输的“黄金水道”
6.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的是(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
B.海菜用水,再用浇花
C.一件衣服,洗衣机洗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7.水污染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对此人们从说纷纭。关于水的污染原因有下列说法: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含农药、化肥的污水的任意排放;④雨水与土壤接触;⑤冰川融化。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材料阅读: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科学家们认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便形成赤潮。大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
mg/dm3
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裸甲藻生长特别好。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
能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事实,推断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以及氧化物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进一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初步树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的观点
【重点难点】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
【探究导学】
一、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1.实验现象:电极上有
产生,一段时间后,
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检验气体
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的气体,发现木条??
????
??,说明是???
????;????????
负极:用燃着的的木条检验负极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
,发出
火焰,说明是????????

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
?和?
??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
??????
?
属于?
??反应。
水电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
??
4.实验推论:水是由?????????????????
组成;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改变
注:实验中氢气和氧气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有哪些?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在水中氧气比氢气溶解能力强
(2)氧气会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氢气的性质与验纯:
1.物理性质:氢气是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2.化学性质:具有???????
???
,燃烧发出????????????火焰,且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发生????????
,?因此点燃氢气前应该检验????
???

3.验纯的方法:如图点燃氢气时,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
;如果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

?????????????????验纯可简记为:“一收、二堵、三下倾”
二、物质的分类
1.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并分析对比它们的组成特点。
物质名称
氢气
氧气
氮气
高锰酸钾
氯化钾
化学符号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化学符号
组成特点
【小结】物质各类别之间的关系
混合物(多种物质)如:
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一种物质)
氧化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达标测试】
1、右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A端为
极。
(2)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
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8mL,
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

(4)反应的化学表达式(用化学符号书写
):

2、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
物质,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为氢气
B.
H3是一种氢的化合物
C.
这种物质属于单质
D.
H2与H3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3.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一端生成气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
A.能支持燃烧
B.能供给呼吸
C.能作燃料
D.密度比空气大
4.检查氢气的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看见蓝色的火焰
C.听到剧烈的爆炸声
D.听到很小的声音
5、下列各组中的每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
氮气
空气
B.冰水

水蒸气
C.河水
雨水
自来水
D.海水
井水
蒸馏水
6、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7.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空气、氧气
B.水、二氧化硫
C.氧化铁、氢气
D.碳、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海水、食盐B.水银、生理盐水C.氧化铁、碘D.过氧化氢、空气
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蒸馏水、海水
B.冰块、冰水、冰红茶
C.氮气、氧气、空气
D.铁、铁锈、氧化铁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高锰酸钾
B.氧气
C.空气
D.四氧化三铁
11.一定不能发生分解反应的是(

A.纯净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氧化物
12.下列分解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高锰酸钾
C.电解水
D.加热分解氯酸钾
13.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
⑴氢气(H2)⑵牛奶⑶澄清的石灰水⑷氧化铝(Al2O3)⑸水(H2O)⑹四氧化三铁(Fe3O4)⑺白磷(P)⑻高锰酸钾(KMnO4)⑼二氧化硫(SO2)⑽氯化钠(NaCl)(11)过氧化氢(H2O2)其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单质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可以将⑷⑸⑹⑼(11)称为氧化物,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
——化学式的意义、读法与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班级:
姓名:
日期:
[导语]化学式与化合价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而化合价又是基础化学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我们先通过常用的化学式来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其所表示的含义,同时我们要掌握单质化学式的书写,会读化学式的名称。
[关键词]化学式的意义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化学式的读法
一、课前预习
预习检测:请认真阅读课本83-84页,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式是指用

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只有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才有化学式,而且其化学式只有一个。请你尽量多的写出你知道的化学式

2.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试着说一下。
3.写出几种常见单质的化学式

4.如何读取化学式,请口述。
二、课内探究
[合作探究一]认识化学式的意义
请口述化学式的概念。
2.下列常见符号的意义是什么?
化学式CO2表示:(1)
;(2)

(3)
;(4)

H表示:
2H表示:
2H2表示:
。H2呢?说一说。
[合作探究二]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稀有气体的书写:用
表示,如

2.金属与固体非金属的书写:用
表示,举例

3.非金属气体的书写:用

如:

[合作探究三]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
阅读书本84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当组成物质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怎么办?试举1-2例。
如何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请简要说明。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如何书写?试举1-2例。
化学式的读法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读作

(2)化合物中元素原子个数不为1时,一般要读出原子的个数。如CO2、Fe3O4。
(3)当元素化合价只有一种时,可以不读出原子的个数。如MgCl2可读为氯化镁,不必读成二氯化镁,再如Al2O3读氧化铝或三氧化二铝。
四、课堂小结
请你将本节课的收获简要的写在下面。
五、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氦气
He
B.氧化镁
OMg
C.氧气
O2
D.水
H2O
2.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Cu
B、O2
C、CO2
D、2H2O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2C
B、O2
C、H
D、Au
4.石灰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你认为石灰石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铜
、碳
、氮气
、氢气
、氧气
、臭氧

6.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C

(2)Mg2+

(3)N2

(4)2H

(5)2NO2
常用化合价顺口溜
(符号为离子符号)
氢钾钠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H+
K+
Na+
Ag+
,
Ca2+
Mg2+
Ba2+
Zn2+
;)
铜一二,铁二三,三价铝,一价氯,氧为负二最常用。(Cu+
Cu2+,Fe2+
Fe3+,
Al3+,
Cl-,O2-)
氢氧硝酸负一价,硫酸碳酸显负二,只有铵根是正一。(OH-
NO3-
SO42-
CO32-
NH4+)
单质零价永不变;化合物中和为零。其它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PAGE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班级:
姓名:
日期:
[导语]化学式与化合价历来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的书写化学式对今后化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会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的质量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知识回顾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
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2.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整数即可。






3.写出下列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
)碳(

氧(
)硫酸根(

氨根(
)硝酸根(
)钙(
)碳酸根(

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硝酸铵(

硫酸(
H2SO4

二氧化硫(

碳酸钙(

二、课内探究
[合作探究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概念: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和。
例题:O2的相对原子质量=16×2=32
练习:求出“知识回顾”4中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合作探究二]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概念:物质中A、B、C三种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对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比值。
例题: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
练习:求出“知识回顾”4中各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合作探究三]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概念: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百分比,是一个百分数。
例题: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练习:求出“知识回顾”4中各物质组成中N元素、Ca元素、O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应用练习
试计算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和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课堂小结
请你将本节课的收获简要的写在下面。
PAGE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会求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3.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4.通过自编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前准备】
1.电子在核外是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
来表示。
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
,跟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离子是
形成的。
4.化学式是
,化学式可以表示




【探索导航】
1.化合价的概念:
化合价是
的一种性质。
2.原子团是
,也叫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通常在

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如、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联系与区别
化合价
离子
表示方法
用+1、+2、-1、-2……表示,标在
正上方(“1”不省)
用+、2+、-、2-……表示,标在
右上角(“1”省去)
实例
、、、、、4、、
Na+、Mg2+、Al3+、Cl-、OH-、SO42-
联系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通常数值
,正负号
,只是
不同.
5.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韵语
⑴常见元素化合价: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硫负二价,铝价正三硅正四,铜一二来铁二三,硫四六来碳二四,单质元素价为零。
⑵常见根化合价
根价负一氢氧、硝酸、氯酸根;根价负二硫酸、碳酸、锰酸根;铵根正一,磷酸根负三。
6.化合价规律:⑴化合价有
正价

负价

①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
-2
价,氢元素通常显
+1价,氯元素通常为-1价。
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
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③一些元素在
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
化合价。
⑵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
代数和
为0。
⑶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0

⑷同一种化合物里同一种元素化合价也不相同,如硝酸铵NH4NO3
7.根据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
由化合价写化学式的依据是
,根据这条规律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即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阅读课本P86页例题,总结具体步骤:
⑴写出组成化合物的
,正价的
,负价的

⑵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
。⑶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
=原子数。
⑷把原子数写在
,即得

⑸检查
,当
时,化学式才算正确。
【课堂评价练习】
1.学会分析,寻找规律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顺序规律,可知X代表的物质是


A.HCl
B.Ca(ClO)2
C.Cl2
D.Cl2O
2.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加碘食盐中碘一般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其中碘的化合价为+5,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  )
A.KI
B.KIO
C.KIO3
D.KIO4
3.
X、Y元素均为核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元素X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由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
C.XY
D.X6Y
4.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氯元素
,2个硫原子
,氮气
,5个氧分子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铝
,2个镁离子
,2个硫酸根离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中考专栏】
1.在下列含氯元素的物质中,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
①KClO3

HClO
③Cl2

NaClO4
⑤KCl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
A.LiCoO
B.LiCoO2
C.LiCoO3
D.LiCoO4
【板书设计】
【(教)学后反思】
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污染:(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
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检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3.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⑵净化水的方法、原理及作用
净化水的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型的杂质沉降下来并于水分层
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
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作用把自然水中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溶解性杂质吸附在表面
除去部分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臭味等
蒸馏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
除去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过滤操作要点:⑴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减缓过滤速度。⑵二低: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⑶三靠
: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4.⑴化学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⑵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式?Fe的意义:3点
①表示一种物质
铁这种物质
②表示物质的组成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
③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原子
一个铁原子
5.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3?Fe2+:3个亚铁离子
2H2O??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e.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口诀
⑴常见元素化合价:一价钾钠银氢氟,二价钙镁钡和锌,铝价正三氧负二,以上价态要记真。铜一二来铁二三,碳二四来硅正四,硫显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氮和磷,氮有二四磷正三,氯价通常显负一,还有正价一五七。锰显正价二四六,最高价数也是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元素价为零。
⑵常见根的化合价:氢氧根:
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根:
铵根:
高锰酸根

锰酸根

氯酸根:
碳酸氢根:
6.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氧气(O2)。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高锰酸钾(KMnO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