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礼乐文明的确立__分封制和宗法制》学案八年级历社组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周三个朝代变迁的时间顺序。2、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或影响学习重点:分封制、宗法制的作用或影响学习难点:评析分封制、宗法制的作用或影响。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0-71,完成下列各题1、 年, 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该国最后一个王是 ,该国在约 年被 所灭,商汤建立的 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2、中国历史上取代商朝的是 朝,其建立时间是在 ,定都于 ,历史上称为 。3、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4、西周分封制的基础是 ,它是根据 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 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 。二、合作探究1、《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欧洲中世纪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二者各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二者有什么区别?2、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这与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三、当堂训练1、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权利:义务:2、周朝统治阶级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的工具有( )①分封制 ②禅让制 ③宗法制 ④礼乐制度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②宗法制是根据所建功劳大小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③宗法制密切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关系 ④宗法制不适用于周天子的王位继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四、课堂拓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 周王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材料四 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系。……“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又是周礼的根本原则。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各有何积极作用? (4)周天子常称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结合材料解释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