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清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解释相关现象和解决有关问题。课前学习任务复习巩固基于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相关性,微观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识物质的性质活动1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以下反应的特征、实质和反应类型。观察上述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共同特征,你能对反应物进行分类吗?活动2请你指出以下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角度分析电子是怎么转移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多少呢?活动3请你分析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具有的相同作用,说说它们体现的性质。活动4基于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可能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活动5根据下列物质中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或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应用1: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从食物中获取的、不易被吸收的Fe3+转变为易被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2.通过分析这些反应,你对盐酸的化学性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Zn+2HClZnCl2+H2↑③2HClCl2↑+H2↑【学习任务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应用1:研究物质的性质:探究H2O2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活动1探究H2O2的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体现的性质。利用元素化合价预测H2O2的性质。活动2根据预测H2O2可能具有还原性,请你从以下试剂中寻找物质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并预测产物。活动3根据预测H2O2可能具有氧化性,请你从以下试剂中寻找物质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并解释相关现象。活动4初中阶段我们就知道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请从物质的分类、性质、物质发生的反应等角度进行分析。应用2:实现物质的转化:解释有关问题。活动汽车尾气会对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你知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你是如何分析得出的?迁移与应用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注意事项:1、本品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使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消毒液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的原因?解释为什么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同时使用?推荐的学习资源1.2.……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各组物质均可用作氧化剂的是( )A.F-、I-、S2-B.Fe3+、MnO4-、O2C.ClO4-、MgD.Cl2、Fe3+、Al2.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A.Fe2+→Fe3+B.CO32-→CO2C.H2SO4→H2D.CaO→Ca(OH)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一般只能作还原剂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4.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溴单质(Br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A.Br2+2NaI=2NaBr+I2B.2P+8H2O+5Br2=2H3PO4+10HBr↑C.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D.SO2+2H2O+Br2=H2SO4+2HBr5.实验室常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B.每生成1个N2时,转移6个电子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填空题6.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在反应中易被还原为Fe3+。已知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反应中 元素被氧化。7.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3+、Mn2+、H+、MnO4-、H2O和一种未知离子X。(1)已知MnO4-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X是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解释相关现象和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间的联系。教学难点: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任务一、认识物质的性质【知识回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化合价的分析,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了分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活动1】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以下反应的特征、实质和反应类型。【提问】分析上述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共同特征,你能对反应物进行分类吗?【小结1】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活动2】请你指出以下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提问】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角度分析电子是怎么转移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多少呢?【小结2】在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1.转移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原子的电子转移数目乘以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原子数目【思考】你能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吗?【活动3】请你分析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具有的相同作用,说说它们体现的性质。【小结3】1.氧化剂的作用是使物质氧化,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2.还原剂的作用是使物质还原,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活动4】基于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可能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小结4】1.元素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2.元素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3.元素处于中间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活动5】根据下列物质中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或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小结5】常见的氧化剂有活泼非金属单质:如Cl2与O2等,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如浓硫酸、HNO3等,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离子:如MnO4-Fe3+等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单质:如C、H2等,一些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氧化物:如CO等,一些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离子:如I-、Fe2+等。【应用】1.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从食物中获取的、不易被吸收的Fe3+转变为易被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2.通过分析这些反应,你对盐酸的化学性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Zn+2HClZnCl2+H2↑③2HClCl2↑+H2↑任务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应用1研究物质的性质【活动1】探究H2O2的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体现的性质,利用元素化合价预测H2O2的性质。【活动2】根据预测H2O2可能具有还原性,请你从以下试剂中寻找物质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并预测产物。【活动3】根据预测H2O2可能具有氧化性,请你从以下试剂中寻找物质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并解释相关现象。【小结】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活动4】初中阶段我们就知道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请从物质的分类、性质、物质发生的反应等角度进行分析。应用2实现物质的转化和获取能量【活动】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对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你知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你是如何分析得出的?【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物质的转化或者获得能量。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可能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化学变化的规律,就有可能做到趋利避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迁移与应用家庭中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注意事项:1、本品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使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消毒液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的原因?解释为什么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同时使用?3练习题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4Fe(OH)2+O2+2H2O=4Fe(OH)3B.Cu(OH)2+2HCl=CuCl2+2H2OC.CuO+2HCl=CuCl2+H2OD.NH4Cl+NaOH=NaCl+NH3↑+H2O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氧元素参加反应B.元素化合价有变化C.电子的转移D.原子重新组合3.下列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4.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6.在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的是 (填序号,下同),被氧化的是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答案:1.A2.C3.A4.D5.D6.①④,③,②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合价的分析,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2.结合具体的反应认识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相关性,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对其进行分析。3.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理论解决有关问题。课前学习任务复习九年级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活动1请根据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下反应,判断反应类型。活动2请你观察下列反应中铜元素的变化,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活动3观察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寻找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学习任务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活动1请你判断,金属钠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钠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吗?根据右侧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活动2利用图中装置进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现象之一是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请你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对该反应的原理做进一步思考。【学习任务三】巩固提升活动1请你为下列反应分类,说明你的分类依据。活动2请你对银-锌纽扣电池中涉及到的反应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转移、物质发生的反应等角度进行分析。推荐的学习资源1.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P23科学史话12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分析,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2.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认识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相关性,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对其进行分析。3.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理论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活动1请根据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下反应,判断反应类型。小结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活动2请你观察下列反应中铜元素的变化,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小结2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活动3观察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寻找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小结3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2.元素化合价的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的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变。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活动1请你判断,金属钠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钠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吗?根据右侧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小结11.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转移实现的。2.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偏移。活动2利用图中装置进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现象之一是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请你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对该反应的原理做进一步思考。小结21.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电子转移,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电子转移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分析反应中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来判断某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三、巩固提升活动1请你为下列反应分类,说明你的分类依据。小结1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活动2请你对银-锌纽扣电池中涉及的反应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转移、物质发生的反应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任务单.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练习题.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