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练习题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1)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7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与其俗名匹配,且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磁性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黑色晶体B.铁红:氧化亚铁 可作为红色油漆的涂料C.苏打:碳酸氢钠 治疗胃酸过多D.双氧水:过氧化氢 受热稳定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单质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钠放入水中:Na+H2O=Na++OH-+H2↑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D.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Fe+Ag+=Fe2++Ag3.下列氯化物中能直接利用对应的金属单质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是( )A.FeCl3 B.CuCl2 C.AgCl D.AlCl34.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B.镁条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但不会燃烧C.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铁丝无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5.还原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的固体是Fe(OH)3B.湿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冷却试管,防止炸裂C.肥皂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生成的是H2D.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后,可以立即用磁铁将剩余的铁粉分离出来二、填空题6.湿法炼铜是我国古人的发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Fe=Cu+FeSO4,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被还原的物质是 ;反应中若消耗1molFe,则生成的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7.完成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A受热的主要作用是 ;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 ;(3)C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4)在D处玻璃管点燃生成的气体前,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A2.C3.D4.C5.D6.FeCuSO417.(1)3Fe+4H2O(g)===Fe3O4+4H2(2)持续提供水蒸气先点酒精灯再点酒精喷灯(3)干燥氢气(4)验纯防止点燃时,氢气因含有氧气而爆炸(高温)(高温)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1)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角度说出铁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基于实验事实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于解释生产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培养安全意识。3.能从我国古代应用铁的化学史感受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教学重点: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思想和方法模型教学难点: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26秒环节一介绍铁的使用历史教师介绍人类使用铁的历史教师介绍我国冶炼铁的历史15分环节二制备Fe2O3化学方法教师展示图片,介绍地壳中铁的含量、含铁矿物。教师介绍Fe2O3的用途。学生任务用化学方法制备Fe2O3学生活动1哪些途径可以制备氧化铁?从元素组成、从各类物质的反应关系图中的物质转化思考制备的可行性。(点燃)(△)3Fe+2O2===Fe3O42Fe(OH)3===Fe2O3+3H2O由Fe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教师提出问题:铁能否与水直接发生反应?学生思考:从理论分析,铁是否具备与水反应的可能性?学生活动2预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说出依据还原铁粉FeOFe2O3Fe3O4Fe(OH)2Fe(OH)3黑色黑色红棕色黑色白色红褐色受热不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不分解不稳定500℃分解为Fe2O3学生活动3如何检验气体产物?利用学生已学的氢气检验方法。学生活动4实验装置应有几部分构成?教师介绍固体与气体反应的装置:水蒸气的发生装置、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除去未反应的水蒸气的装置、收集检验氢气的装置。教师展示装置图:分析各仪器的作用学生观看铁与水蒸气的实验视频(高温)实验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反应原理:3Fe+4H2O(g)===Fe3O4+4H2此反应发生的条件和产物都说明Fe活泼性不强。实验结论:铁在常温不与冷、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简化装置各部分作用。学生观看视频。任务小结:制备Fe2O3化学方法4分30秒环节三总结提升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类别,梳理铁的化学通性: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例如氯气、氧气等)、与非氧化性酸(例如稀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单质。请学生以铁与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铁的作用和化学性质。学生思考产物中铁元素化合价异同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由Na、Fe与水反应,归纳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用沙土掩埋灭火4分45秒环节四预测、学习铁的氧化物的性质教师介绍三种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5请预测Fe2O3的化学性质,说出依据教师展示教材P69方法导引,从类别、价态学习Fe2O3的化学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方法:从类别、价态认识FeO、Fe3O4的化学性质。2分环节五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某同学从食品袋里取出一包脱氧剂(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想要探究其是否还有脱氧能力,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并与同学讨论。12练习题课程基本信息课题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1.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最佳实验方法是( )A.只需滴加KSCN溶液B.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C.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少量氯水后显红色D.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2.在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Fe2+和Cu2+B.Fe3+C.Cu2+D.Fe2+3.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图1 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Ⅰ.向瓶中加入饱和FeSO4溶液,按如图1所示装置连接;Ⅱ.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10%NaOH溶液;Ⅲ.采集瓶内空气中O2含量和溶液中O2含量(DO)的数据。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实验数据: 图2 瓶内空气中O2含量的变化 图3 溶液中O2含量(DO)的变化【解释与结论】(1)搅拌的目的是 。?(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3)红褐色沉淀是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 。?练习题参考答案:1.C2.B3.(1)使沉淀与氧气充分接触(2)Fe2++2OH-=Fe(OH)2↓(3)Fe(OH)3(4)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下降,沉淀颜色改变。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课题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1)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7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能说出铁及其氧化物的主要物理性质。2.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铁及其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3.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思想和方法模型。课前学习任务1.回顾金属的化学通性2.回顾与铁有关的化学反应课上学习任务【任务】用化学方法制备Fe2O3活动1哪些途径可以制备氧化铁?活动2预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说出依据资料:相关物质的性质还原铁粉FeOFe2O3Fe3O4Fe(OH)2Fe(OH)3黑色黑色红棕色黑色白色红褐色受热不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不分解不稳定500℃分解为Fe2O3活动3如何检验反应产物?活动4实验装置应有几部分构成?实验现象:反应原理:实验结论;铁的化学性质二、铁的氧化物性质活动5请预测Fe2O3的化学性质,说出依据FeO的化学性质Fe3O4的化学性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某同学从食品袋里取出一包脱氧剂(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想要探究其是否还有脱氧能力,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并与同学讨论。推荐的学习资源无13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课题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化学反应,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形成证据意识。2.通过学习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盐,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3.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的化合物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课前学习任务复习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中的64到66页的内容。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设计实验方案定性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学习任务二】设计实验方案定量测量补铁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学习任务三】计算补铁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推荐的学习资源1.2.12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化学反应,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形成证据意识。2.通过学习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盐,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3.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的化合物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教学重点:Fe(OH)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Fe3+的检验教学难点:主要是基于元素价态来认识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钟环节一引入情境【引入】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亚铁盐可以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20分钟环节二测量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教师活动】提出任务,测量该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学生活动1】明确测量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生活动2】对样品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提出三种假设。【学生活动3】设计实验方案来加以验证。【教师活动】播放“铁离子的检验实验”视频。【学生活动4】设计实验方案来实现Fe2+和Fe3+相互转化,并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教师活动】播放“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实验”视频。【教室活动】如何测量补铁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学生活动】提出沉淀法,将盐溶液转化为沉淀。设计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教师活动】播放“氢氧化铁的制取实验”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实验”视频【学生活动】分析制备纯净氢氧化亚铁的方案。【教师活动】总结归纳沉淀法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以及计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分钟环节三总结梳理本节课内容,归纳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角度认识物质转化的模型。提出课后任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任务单.docx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练习题.docx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任务单.docx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练习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