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练习题一、选择题既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中途岛战役C.列宁格勒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6月,盟军实施“霸王行动”计划,发动世界战争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这次战役()①是遵照雅尔塔会议对决定发动的②是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的③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对困境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讨论了美、英、中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的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最近,一部斥资一亿多美金的史诗级好莱坞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正在全国热播。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因为①它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②它是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③就此美英对日宣战????????④美国海军获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不列颠之战是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闪电战的破产;②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③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会议,它规划了战后世界和平;④苏德战场中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下图年代尺上标出的战役中,扭转了二战局势,成为二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A.①B.②C.③D.④下列前后组合搭配正确的是()①开罗会议------对战后世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②中途岛战役------日本从此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③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④敦刻尔克大撤退------为未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说:“此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贺信中的“此役”是指()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中途岛海战D.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盟军实施“霸王行动”计划,发动世界战争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这次战役()①是遵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发动的???②是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的③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许多著名战役,下列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不列颠之战??②柏林战役??③莫斯科保卫战???④中途岛战役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会议中,直接涉及中国利益的有()①1921年华盛顿会议???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③1943年德黑兰会议???④1943年开罗会议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利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①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时间历史事件影响1942.1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①???1942.7??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6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A.联合国成立;莫斯科战役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莫斯科保卫战C.联合国成立;阿拉曼战役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争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很多会议经常被大国操纵往往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下列会议能体现这一色彩的有?①巴黎和会?②慕尼黑会议?③开罗会议④雅尔塔会议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②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③两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④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①“731部队”相关遗址???????????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③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遗址???????????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德国入侵波兰????②诺曼底登陆?????③中国全面抗战开始?????④日本偷袭珍珠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1943年的一次会议上,美、英、中三国签署了一份国际性文件,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置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这次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晤下列重要文件的签订过程中,中国参与的有①《慕尼黑协定》?②《开罗宣言》??③《联合国家宣言》④《联合国宪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A.《三国同盟条约》签署B.日本偷袭珍珠港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开罗会议历史上很多会议有着重大的历史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选项是()①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②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二战正式爆发③雅尔塔会议——为彻底击败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重要基础④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描述1928~1936年日本军费开支变化情况,并指出其变化的原因。材料二习近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苏若群《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胜利原因论述的演变——以抗战胜利以来历次纪念活动的论述为中心》(2)列举史实证明材料二中抗战胜利的“关键”和“重要法宝”。材料三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定的四个条款……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同盟国”对日战争最后阶段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会议是人类历史上解决重大问题的的主要形式,对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会议?彰显地位】??图1??巴黎和会会场????????????????????????图2?开罗会议(1)对比两次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结合图1和图2,运用史实加以论证。【会议?生死攸关】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刘伯承《回顾长征》(2)指出材料中的“会议”名称。“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会议?引领胜利】图3《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3)图3的会议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关系??【会议?酝酿新生】?????七届二中全会(4)联系图4谈谈你对“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理解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称“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步伐。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材料三: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大约5500万士兵和平民死亡,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军民死亡达2100多万,中国经济损失达6千亿美元。——中新《香港文汇报》(1)材料一所说的“一纸协定”是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步伐”?(2)材料二中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3)材料三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为什么他们高度评价?(4)根据材料四,说说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何重要作用。(5)战争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什么启示?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彰显正义,祈祷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战???争开???始重要史实胜利抗日战争1931年,①?后,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_②??,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④》,向盟军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__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请准确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体所指内容。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3)列举两例史实批驳材料三中日本对这场战争所持的态度。日本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持久和平世界有什么警示?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要求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A.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但不具有“转折性”的意义,故排除A。B.中途岛战役不是苏德战场的,故排除B。C.列宁格勒保卫战不具有“转折性”的意义,故排除C。D.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②③盟军“霸王行动”指的是诺曼底登陆,发生在法国诺曼底地区,该军事行动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故②③正确。①④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发生在“霸王行动”实施之后,①理解有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④理解有误。故排除①④。???????故选C。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开罗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开罗会议于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英、美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讨论了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故A项正确。????????????B.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问题,故B项错误。?????C.?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会议,签署了《波茨坦协定》,此外中国、美国、英国还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故C项错误。??????????????????D.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故D项错误。???????故选A。4.【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略5.【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识记基础史实。【解答】②③.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会议,它规划了战后世界和平。综上,故②③正确。①④.1941年6月—1942年2月,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综上,故①④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地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年代尺信息。【解答】B.据年代尺信息和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B符合题意。ACD.这三项战役均与“二战重要转折点”的题意不符合,故排除ACD。???????故选B。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战期间的重要战役,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实。【解答】②④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深深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士气,日本从此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取得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胜利;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故②④正确。①③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①③错误。???????故选B。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莫斯科保卫战的时间是1941年9月~1942年1月,故排除A。B.由“1943年”“斯大林”“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可知“此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故B正确。C.中途岛海战是美日之间的战役,和“斯大林”不符合,故排除C。D.诺曼底登陆的时间是1944年,故排除D。故选B。9.【答案】B【解析】略10.【答案】A【解析】略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①④1921~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其中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公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战后东亚的新局势。开罗会议确立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对中国政治上意义重大,故①④正确。②③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这两次会议与中国利益无关,故②③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略13.【答案】A【解析】略14.【答案】D【解析】略1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战中日本法西斯的罪行,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①③.联系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①731部队相关遗址、③南京大屠杀遗址都是二战中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遗址,故①③正确。②④.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见证了德国法西斯血腥屠杀的罪行;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反映了二战中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军队并取得胜利的转折性的战役。两者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②④错误。?故选B。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时间,要求识记基础史实。【解答】③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时间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①德国入侵波兰是1939年9月1日。④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②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综上,③①④②的排序正确。???????故选D。17.【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开罗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开罗会议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公布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故A正确。???????BCD.综上,其余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排除BCD。故选A。18.【答案】D【解析】略1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战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年代尺信息。【解答】C.①处的事件是1942年1月1日,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团结了世界各国对于法西斯国家的斗争。故C正确。ABD.《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于1940年9月,日本于1941年12月9日偷袭珍珠港,开罗会议召开时间是1943年,故排除ABD。???????故选C。20.【答案】D【解析】略21.【答案】(1)变化:日本的军费开支总量和日本军费占政府开支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日本军国势力有侵占中国的野心;为了摆脱经济危机。(2)“关键”:如1938年11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重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要法宝: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军事行动: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或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或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解析】略22.【答案】(1)在图1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中会议上提出的收回日本在山东的权益对正当要求不但被列强拒绝,而且他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可见中国一个毫无地位,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在图2的开罗会议后,发表了《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可见,中国转变成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地位上升。(2)遵义会议;四渡赤水。(3)图3的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4)图4的会议的召开,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解析】(1)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开罗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图1是巴黎和会;图2是开罗会议;对比两次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图1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会议上提出的收回日本在山东的权益的正当要求不但被列强拒绝,而且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可见中国是一个毫无地位,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图2在开罗会议后,发表了《开罗会议》,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可见中国转变成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地位上升。(2)本题考查长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可知材料中“会议”是指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指的是四渡赤水。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四渡赤水河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3)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仔细观察图3并结合所学,图3的会议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援助,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4)本题考查七届二中全会,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仔细观察图4并结合所学,图4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因而可以说“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23.【答案】(1)慕尼黑会议。“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实际上纵容了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法西斯的败亡。(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诺曼底登陆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因为它开辟了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灭亡。(4)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东方主战场,主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等(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防止绥靖政策;给弱小国家以援助;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等等。【解析】【试题解析】略24.【答案】(1)①九一八事变;②台儿庄战役;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波茨坦公告》。???????(2)从不支持到支持。时代背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期同盟正式形成。(3)如南京大屠杀、实施三光政策等。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等。【解析】【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结合表格信息及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成为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19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抗日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加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积极配合和支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2)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前后美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及其时代背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二中“1937年7月16日……为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1942年4月23日,蒋介石……提出取消外国在华的种种特权。这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积极响应”,结合所学概括得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由从不支持到支持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中“1942年4月”及其具体信息的理解,结合相关所学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影响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说明其时代背景。(3)本题考查日本对待侵华战争的态度及其警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及解决具体问题。据材料三“有人对正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认识理解日本以受害者自居来否定侵略战争的性质;据此结合相关所学,从南京大屠杀等侵略战争的罪行对上述态度加以批驳。根据现实问题及相关所学,概括说明针对日本否定侵略的历史、称霸世界的企图,应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等。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