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第______小组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实验次数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测量距离中间数112331235123小组讨论:分析自己组的数据,我们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是:橡皮筋缠绕圈数越,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说一说绕不同的圈数时,手有什么感觉?橡皮筋的形状分别是怎么样的?体会:绕不同圈数时,手的感觉。观察:绕不同圈数时,橡皮筋的形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因为……………(共11张PPT)用橡皮筋驱动小车静止运动力重力、拉力、推力、反冲力玩一玩橡皮筋对折→松手拉开一点拉开很长→松一只手绕手上(1圈、很多圈)用橡皮筋让静止小车运动起来车轴车架车轮正面反面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研讨像橡皮筋这样,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如果改变橡皮筋的缠绕圈数,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怎样?如何验证?121091015111212汇报研讨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静止运动弹力《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目标】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并认识橡皮筋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在探究活动中,收集数据,能说出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并尝试用弹力进行解释,建立力与运动之间的联系。在收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草跑道、测量辅助板、记录单、磁性小车贴、橡皮筋(人手一条)。为全班准备:板贴、数据大磁贴、没绑皮筋的小车1辆。【学习活动设计】一、课前谈话怎么样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二、导入聚焦(5分钟)玩橡皮筋,说感受问题聚焦:你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三、尝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0分钟)观察小车,思考橡皮筋缠绕的位置。观看视频,尝试用皮筋驱动。研讨: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小结: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像橡皮筋这样,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松手时,这个弹力作用在车轴上,让小车运动起来。四、探究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23分钟)1.形成猜测,讨论研究方法。如果改变橡皮筋的缠绕圈数,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怎样?如何验证?2.播放操作微视频。3.小组合作探究。4.汇报研讨。层次一:观察数据,指向“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层次二:分析原因,指向“圈数越多,橡皮筋伸长越长,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距离越远”。层次三:运用推理,运用前面的结论和分析,推测行驶更远距离需要的圈数,并说说推测的理由。四、总结拓展(2分钟)总结:今天我们用弹力作为动力驱动小车前进,生活中还有哪些力也能作为动力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而运动起来的小车为什么又会慢慢停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活动记录表.doc 教学设计《用橡皮筋驱动小车》.docx 教学课件《用橡皮筋驱动小车》.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