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A.能源动力B.通信技术C.交通工具D.机械设备2.一位科学家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它为核心,它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显著特点,它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里的“它”“新仆人”是指()A.电力B.石油C.煤炭D.水力3.“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科技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电灯亮起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A.瓦特B.爱迪生C.卡尔·本茨D.莱特兄弟4.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感知到的是()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B.生产关系急剧变革C.经济基础质的飞跃D.上层建筑自我调整5.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A.蒸汽机的改良B.电动机的发明C.电器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6.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7.人类历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应为()A.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空姐B.火车司机——空姐——汽车司机C.汽车司机——空姐——火车司机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空姐8.“社会化工业生产,让我们对物质享受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上帝为了我们的健康、娱乐和利益而赐予我们的高贵河流,已经变成伦敦的公共污水沟。”材料主要说明()A.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C.应该禁止工业生产,保护环境D.“电气时代”比“蒸汽时代”更加进步9.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科学、文明和人性”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D.“环境、资源与人口”10.1850年,西欧12国GDP总值与中国的GDP持平,1870年与整个亚洲的GDP持平。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B.亚洲各国日趋封闭化C.西欧国家工业革命快速发展D.经济全球化尚未开启11.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年份企业总数(个)工人总数(人)产量(吨)投资额(美元)18708087800032000001210000001900669272000295000005900000000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D.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12.右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13.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14.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①人口减少 ②交通拥挤 ③污染严重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15.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A.创立了生物进化论B.提出了相对论C.发明了电灯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1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但丁、莎士比亚B.达尔文、马克思C.鲍狄埃、贝多芬D.克伦威尔、林肯17.如果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达尔文则是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A.《人民宪章》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物种起源》D.《人权宣言》18.在一位名人的故居旁,有位诗人写道:“仿佛看见/托翁的笔尖在纵情挥洒/写下安娜·卡列尼娜的苦恼与渴望/战争与和平的恢宏与悲壮/和俄罗斯民族的苦难与沧桑……”这位“名人”是()A.但丁B.莎士比亚C.伏尔泰D.列夫·托尔斯泰19.《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A.梵高B.达·芬奇C.莎士比亚D.毕加索20.小华同学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关于贝多芬、梵高、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资料,如果将他们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该是()A.古代思想文化B.文艺复兴C.近代文学艺术D.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8分,共50分)21.(16分)材料一 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材料二 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时间史实1871年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省一部分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1878年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1905年德国在采煤、冶金、化学、电气、纺织等工业部门出现了垄断组织——卡特尔达到385个(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0分)22.(16分)中共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4分)(2)结合材料三,分析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导致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2分)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6分)23.(18分)站在科学巨匠的肩上,你可以看得更远;踏着文化大师的足迹,你可以走得更快。观察下列材料,探究问题。【科学巨人】材料一 如图。(1)图一是有关一个大科学家的故事,请问主人公是谁?(2分)由此他提出了什么理论?(2分)(2)图二漫画讽刺的是谁?(2分)这幅漫画为什么画着半人半猴的形象?(2分)它向我们暗示了这位科学家的什么观点?(2分)【文化大师】材料二 如图。(3)图三中人物地位是什么?(2分)代表作品有哪些?(2分)【精神强者】材料三 名言警句: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达尔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4)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能从以上科学巨匠和音乐大师身上学些什么?(4分)1检测内容:第二单元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A) A.能源动力B.通信技术C.交通工具D.机械设备2.一位科学家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它为核心,它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显著特点,它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里的“它”“新仆人”是指(A)A.电力B.石油C.煤炭D.水力3.“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科技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电灯亮起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B)A.瓦特B.爱迪生C.卡尔·本茨D.莱特兄弟4.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感知到的是(A)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B.生产关系急剧变革C.经济基础质的飞跃D.上层建筑自我调整5.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D)A.蒸汽机的改良B.电动机的发明C.电器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6.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7.人类历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应为(D)A.汽车司机——火车司机——空姐B.火车司机——空姐——汽车司机C.汽车司机——空姐——火车司机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空姐8.“社会化工业生产,让我们对物质享受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上帝为了我们的健康、娱乐和利益而赐予我们的高贵河流,已经变成伦敦的公共污水沟。”材料主要说明(B)A.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C.应该禁止工业生产,保护环境D.“电气时代”比“蒸汽时代”更加进步9.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C)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科学、文明和人性”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D.“环境、资源与人口”10.1850年,西欧12国GDP总值与中国的GDP持平,1870年与整个亚洲的GDP持平。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B.亚洲各国日趋封闭化C.西欧国家工业革命快速发展D.经济全球化尚未开启11.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B)年份企业总数(个)工人总数(人)产量(吨)投资额(美元)18708087800032000001210000001900669272000295000005900000000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D.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12.右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13.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B)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14.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B)①人口减少 ②交通拥挤 ③污染严重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15.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D)A.创立了生物进化论B.提出了相对论C.发明了电灯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1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B)A.但丁、莎士比亚B.达尔文、马克思C.鲍狄埃、贝多芬D.克伦威尔、林肯17.如果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达尔文则是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C)A.《人民宪章》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物种起源》D.《人权宣言》18.在一位名人的故居旁,有位诗人写道:“仿佛看见/托翁的笔尖在纵情挥洒/写下安娜·卡列尼娜的苦恼与渴望/战争与和平的恢宏与悲壮/和俄罗斯民族的苦难与沧桑……”这位“名人”是(D)A.但丁B.莎士比亚C.伏尔泰D.列夫·托尔斯泰19.《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A)A.梵高B.达·芬奇C.莎士比亚D.毕加索20.小华同学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关于贝多芬、梵高、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资料,如果将他们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该是(C)A.古代思想文化B.文艺复兴C.近代文学艺术D.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8分,共50分)21.(16分)材料一 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材料二 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时间史实1871年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省一部分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1878年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1905年德国在采煤、冶金、化学、电气、纺织等工业部门出现了垄断组织——卡特尔达到385个(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德国的工业发展后来居上,实力超过英国。(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0分)通过战争获得资金和资源;国家统一;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垄断组织的推动。22.(16分)中共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4分)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等。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2)结合材料三,分析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导致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2分)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6分)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政治地位没有得到提高。因为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劳动人民不太可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3.(18分)站在科学巨匠的肩上,你可以看得更远;踏着文化大师的足迹,你可以走得更快。观察下列材料,探究问题。【科学巨人】材料一 如图。(1)图一是有关一个大科学家的故事,请问主人公是谁?(2分)由此他提出了什么理论?(2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2)图二漫画讽刺的是谁?(2分)这幅漫画为什么画着半人半猴的形象?(2分)它向我们暗示了这位科学家的什么观点?(2分)达尔文。他认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文化大师】材料二 如图。(3)图三中人物地位是什么?(2分)代表作品有哪些?(2分)地位:被公认为19世纪的音乐泰斗,他是一位将古典交响乐推向巅峰,同时又开创浪漫派先河的伟大音乐家。《英雄交响曲》《生命交响曲》等。【精神强者】材料三 名言警句: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达尔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4)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能从以上科学巨匠和音乐大师身上学些什么?(4分)学到勤奋刻苦、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培养兴趣、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以及不向命运屈服、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清二(第二单元)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清二(第二单元)(答案版)新人教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