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案第10单元第6案总第11案课题:§10.4.1电容器的电容【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了解电容器的基本结构,知道充放电及能量转化2.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公式C=Q/U,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知道C=εs/4πkd及各量含义【教学重点】1.电容器及充放电2.C=Q/U和C=εs/4πkd的理解【教学难点】1.C=Q/U和C=εs/4πkd的理解【教学过程】(有电荷电荷不走(存)使……具有能量有电场(匀强))引入:两个带异号电荷的金属板:(水桶水容器油桶)相当于能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装置)一、电容器:1.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⑴两极板:正极板、负极板⑵电介质:⑶电容器的带电量:一个极板上电量的绝对值2.演示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⑴充电:(带上电荷)使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电荷的过程,叫电容器的充电。过程中:有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压相等。储存电能:由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⑵放电:(失去电荷)用导线将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接通,两极失去电荷的过程,叫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中:有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电容器把储存的能量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3.电容器的作用:容纳电荷、储存电能二、电容:1.实验:探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跟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10.4-4所示。取一个电容器A和数字电压表相连,把开关S1接1,用几节干电池串联后给A充电,可以看到A充电后两极板具有一定的电压。把开关S1接2,使另一个相同的但不带电的电容器B跟A并联(注意不要让手或其他导体跟电容器的两极板接触,以免所带电荷漏失),可以看到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让B的两极板完全放电,随后再断开开关S2,把B和A并联,电压表示数再次减少一半。还可以继续这样操作……实验表明:电容器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变为原来的一半。精确的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之比是不变的。不同的电容器,这个比一般是不同的,可见电荷量Q与电势差U之比表征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2.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之比,叫做电容器的电容。定义式:C=数值上等于两极板件电压为1v时极板上所需的带电量,电荷量越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越大。说明:⑴Q、U的含义⑵定义式,C与Q、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⑶C==C=2.单位:法拉:F1F=106μF=1012pF3.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三、平行板电容器电容1.平行板电容器:⑴基本结构:两块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⑵带电特点: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分布在正对两板的内侧⑶板间电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U/d,方向由正极板指向负极板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⑴如图1所示,保持Q和d不变,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观察电势差U的变化,判断电容C的变化.(图1图2图3)⑵如图2所示,保持Q和S不变,改变d的大小,观察电势差U的变化,判断电容C的变化.⑶如图3所示,保持Q、S、d不变,插入电介质,观察电势差U的变化,判断电容C的变化.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C=影响电容的决定式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例: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B.将两极扳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C.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D.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四、常用电容器1.构造⑴固定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符号:点解电容器,符号:⑵可变电容器:定片和动片构成,符号:2.击穿电压:两极板间的电介质被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额定电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例1.对于给定的电容器,描述其电容C、电量Q、电压U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C)2.关于已充上电的某个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两极板上一定带等量异号电荷B.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为两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C.电容器带电荷量多,说明它容纳电荷的本领大D.某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多,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就越大3.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3V,所带电荷量为4.5×10-4C。⑴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1.5×10-4F)⑵将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V,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所带电荷量是多少?(1.5×10-4F,3×10-4C)⑶若极板电压增加4V,所带电荷量应增加多少?(ΔQ=6×10-4C)小结:作业:课时教案第10单元第7案总第12案课题:§10.4.2电容器的电容—典例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C不变;U不变)2.C=Q/U,C=εs/4πkd,E=U/d的综合应用【教学重点】1.C=Q/U,C=εs/4πkd,E=U/d的综合应用2.平行板电容器的典例分析【教学难点】1.电容器和电场的综合题目分析【教学过程】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分析方法:抓住不变量分析变化量,其理论依据:⑴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⑵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2.电容器应用的两类典型问题:⑴定电压问题:电容器充电后,始终与电源的连接,两极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⑵定电荷量问题: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电容器应用的两类典型问题:例1.如图所示,电容器充电后保持和电源相连,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⑴当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时,电容器的C、Q、E如何变化?⑵当两极板间距d增大时,电容器的C、Q、E如何变化?例2.在上图中,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此时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不变。⑴当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时,电容器的C、U、E将如何变化?⑵当两极板间距d增大时,电容器的C、U、E将如何变化?练1.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ABD)A.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B.电容器极板的带电荷量Q变大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变大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变大2.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电键S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电键S闭合。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带电微粒可能带正电B.增大两板距离的过程中,电阻R中有从a到b的电流,电容器中负电荷从B到AC.断开S,减小两极板正对面积的过程中,微粒将加速下降D.断开S,减小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微粒静止不动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个金属板为A、B,B板接地,A板带电量+Q,板间电场有一固定点P。若将B板固定,A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板固定,B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A.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不变B.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升高C.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降低D.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减小,P点电势降低小结: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4.1 电容器的电容—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doc 10.4.2 电容器的电容—典例分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