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中招历史与社会复习专题测评过关 专题1人在社会中生活(含解析) 1.“油条夫妻”袁兴书、刘颖,坚持6年每个周末为光荣院老人送油条;“最美护士”周炜,路遇车祸紧急施救,帮4名伤员脱离危险;公安干警王涛、廖弦,勇斗歹徒,英勇殉职;一等功臣吴洪甫,退伍后,严守部队秘密,隐姓埋名37年;八旬老人苏成英,悉心照顾植物人老伴20多年。这些感人行为 ①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弘扬了代代相传的 美德,彰显了高尚的民族品格 ④有利于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的地区就有聚落的分布 B.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聚落 C.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原和盆地易形成聚落 D.城市聚落的环境比乡村聚落的环境好 3.如果你发现所在的社区有很多路灯损坏了,你该: A.不闻不问 B.报告相关管理部门 C.谩骂、指责 D.自行将损坏的路灯拆去 4.有关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②聚落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 ③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④聚落随人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图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 6.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要将某区域尽可能详细表示在地图上,应该选取的比例尺是() A.五万分之一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300米 C.1:40000 D. 7.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异的是( ) A.乡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稀疏、低矮,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 B.乡村聚落的绿地面积比城市聚落的绿地面积要大 C.乡村聚落外围有大片的农田,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D.乡村集中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8.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 ) A.20°N,160°E B.20°N,160°W C.20°S,160°W D.20°S,160°E 9.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 ) A.诸暨市政区图 B.浙江省地形图 C.中国旅游图图 D.枫桥镇交通图 10.如图图例中表示运河的是(? ) A. B.??? C.?? D. 11.新学期伊始,某校开展了“帮助身边的人——爱心助学捐款”活动,同学们纷纷捐压岁钱,伸出友爱之手。同学的捐款是对自己的财产行使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 A.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B.乡村的道路较城市狭窄,错综复杂 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 13.16岁女孩金可虽患白血病,仍坚强好学、成绩优异。她说“我要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与病魔斗争到底。”她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珍爱生命的人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②在生活中,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放弃生的希望 ④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持久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8年8月18日至9月2日,第18届亚运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中国队以132金92银65铜高居榜首。据图回答以下各题。 14.由图中可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新加坡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15.关于雅加达所在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 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东半球 南半球 16.造成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和沙特阿拉伯的民居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多少 B.生产方式差异 C.社会活动迥异 D.自然环境差异 17.学校组织登山活动,地点在学校附近的南山。为了使登山活动顺利开展,学校作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学校要准备的地图是( ) A.中国政区图 B.南山所在省交通图 C.南山等高线地形图 D.学校所在地土地利用图 18.下列关于比例尺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②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 ④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表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 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这些名言告诉我们 A.主动承担责任是每个人的必然选择 B.要主动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 C.承担责任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D.只要承担责任,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20.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联系的是( ) A.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 B.浙江温州人到四川投资设厂 C.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杭州人才市场的信息 D.内地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 21.下列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深圳华为的电子工业产品销往海外 B.教师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资源,交流教学心得 C.广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新疆人到深圳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4日,央视大型直播节目《传奇中国节·清明》介绍了湖州安吉和长兴的茶文化。 材料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创造了多个第一:全省最早提出并实行绿色GDP,率先完成在全省消灭市控断面劣Ⅴ类和Ⅴ类水的任务,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城市…… (1)结合图表,分析安吉和长兴适合茶树生长所具备的自然环境。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醒人们要处理好哪两者的关系?材料中湖州的做法对于我们处理好两者关系有何启示? 23.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A,B两座山峰,________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________米以上。 (2)D处是________;F处是________。 (3)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________处。 (4)图中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5)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________。 (6)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________路线,理由是________。 24.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形图中,根据指向标定向法,说说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小河下游MP河段流向大致是 。 (2)B地海拔为____米以上,A地与B地温度相比较,较低的应该是 ,你的依据是 。 (3)该图比例尺表示方法是______比例尺,现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米。 (4)甲乙两地是自然村落,比较适宜居住。请你根据右图,说说理由。 25.地形图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成的曲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叫等高距。利用比例尺、等高距等数据运算,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运用于工程土方运算、军事演习、野外定点探测、地质勘探等方面。下图是某地一张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图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哪点容易形成河流,写出判断的依据,并判断河流流向 (2)图中最高点是哪一处?判断依据是什么? 26.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图中B点的海拔是______米,A山顶与B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图中有两条小河M、N,向北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河。 (4)图上的比例尺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____________。 (5)A、B、C、D、E、F各处,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处的海拔为__________; b、c间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走向为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填定向法)。 (4)图中①②③三条溪流中要开发漂流项目,哪条溪流最安全?并说明理由。 (5)简述图中村落的分布和形态特点。 28. 读澳大利亚组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比例尺表示的含义是 ; 如果用数字式表示,该比例尺还可写作 。 (2)写出图中A点的温度带为 。B、C表示的大洋名称分别是 和 。D处的地形类型是 。 (3)在框中作图中沿MN线的地形剖面图。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位置: A、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地。 (3)A地位于C地的______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______纬度;C在_____纬度。 (5)A、B、C三地中,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 (6)A点所在纬线比C点所在纬线________(长或短)。 30.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把自行车或汽车停放在黄色的盲道上,甚至有些商贩也占道经营,他们中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解:“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呀!占一会儿又何妨?” (1)材料中商贩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图使用的定向方法是_____;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是_________。 (2)图上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 (3)图上a处与b处比较,地势比较陡峭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在图上量得王庄到学校的距离是1.5厘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375 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题文中向我们一一列举的这些人物,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①③④说法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 2.C 【解析】 【详解】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地形平坦的地区有可能有聚落形成,但是不是所有地形平坦地区都能形成聚落,还与当地的气候,资源,交通有关,A错; 聚落一定有人生活,有人生活的地方,不一定有聚落 ,B错; 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原和盆地易形成聚落,C正确; 城市聚落的环境比乡村聚落的环境差,城市环境污染更严重,D错; 选C。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如果发现所在的社区有很多路灯损坏了,正确的做法是报告相关管理部门,他们会及时维修的,B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不闻不问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社区也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关心爱护他,排除。C是错误的,谩骂、指责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他人觉得自己素质低,排除。D自行将损坏的路灯拆去是错误的做法,我们是未成年人,不适合做这项工作,可能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最正确的做法是向有关部门报告,排除。故本题选B。 4.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不是任何一角落都有聚落;聚落形成有人文因素,也有自然因素,故C符合题意。聚落是人民集中居住的地区,随着人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排除ABD项。故选C。 5.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中指北针的指向可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汽车导航仪的指向由西南指向东北,即汽车行进方向为西南向东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D 【解析】 【详解】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如果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如果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要将某区域尽可能详细表示在地图上,应该选取的比例尺是最大的;ABCD四个选项中,D的比例尺最大;故答案选D。 7.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乡村和城市,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乡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稀疏、低矮,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乡村聚落的绿地面积比城市聚落的绿地面积要大;乡村聚落外围有大片的农田,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综上分析可知,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经纬网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从图中可知,①是(20°N,160°E)②是(20°N,160°W)③是(20°S,160°E)④是(20°S,160°W);C符合题意。 【点睛】 知道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学会经纬网定位。 9.C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其中中国旅游图范围最大,比例尺最小。故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10.B 【解析】 【详解】 题干中的图例表示的意义:A是铁路;B是运河;C是公路;D是长城,B选项符合题意。 11.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法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只用收益和处分的利,题文中该同学把自己财产资助贫困生,行使了自己财产的处分权,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是人口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故A正确。城市的道路较乡村狭窄,错综复杂,故排除B项。功能差别,城市功能较为复杂,故排除C项。人口密度不同,城市人口较稠密,故排除D项。故选A。 13.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我要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与病魔斗争到底”可知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放弃生的希望;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持久战。故D正确。金可患上白血病就是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故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尊重善待他人生命,故②错误。含有①②的选项错误,故排除ABC西乡。故选D。 14.B 15.D 【解析】 14.由图中利用经纬网判读方向,可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新加坡的东南方向。 15.雅加达的经度位于100°E和110°E之间,位于东半球。纬度位于0°和10°S之间,位于南半球。故选D。 16.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各地自然地理特征,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傣族地区,降水丰富,地面潮湿,其房屋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沙特阿拉伯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因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差异,故选D。 17.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有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常用的地图包括:政治地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图、城市交通旅游图、电子地图等。地图被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勘察,军事,农业等多个领域。登山活动应选用南山等高线地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设计合理的线路,选择安全的、难度适当的地形部位,故选C。 18.A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表示。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考查比例尺的特点。 19.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A“必然选择”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B观点正确;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只要……就一定”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20.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察区域联系的相关知识。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属于物产交流,A错误。浙江温州人到四川投资设厂属于经济交流,B错误。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杭州人才市场的信息属于人才交流,C错误。内地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 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21.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交流,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信息交流,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深圳华为的电子工业产品销往海外,属于产品交流,故A错误;教师通过因特网下载教学资源,交流教学心得,属于信息交流,故B正确;广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属于人员交流,故C错误;新疆人到深圳卖新疆产的葡萄干,属于产品交流,故D错误。综上可知,选B。 22.(1)从图1可以看出,两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坡度和缓,适合茶树生长;从图2可看出,两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合茶树生长。 (2)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启示: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视为统一整体,综合协调地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评分说明:任选1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一可以看出两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坡度和缓,适合茶树生长;从图2可看出,两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合茶树生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绿水青山”指的是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这提醒人们处理好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湖州的做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视为统一整体,综合协调地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3.(1)B;600 (2)山脊;鞍部 (3)E (4)200 (5)自西南向东北 (6)①;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解析】 【分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图中A,B两座山峰分别是400-500米,600-700米,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 (2)读图可知,D处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F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3)读图可知,E处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E处。 (4)读图可知,小胖和小朱的海拔依次是100米,300米,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 (5)该图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平移指向标到小白河上,画出小白河某点的东南西北方向,可判断出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6)读图可知,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①路线,理由是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24.(1)东北方向;自西北向东南 (2)600;B;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 (3)数字式;150米 (4)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意思接近也可得分) 【解析】 【详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25.(1)D点。因为D处处于山谷,容易发育形成河流。河流流向:西南—东北 (2)A处。依据;A点海拔在900米以上。 【解析】 【详解】 (1)D点处于山谷,容易发育河流,山谷凸向高处,河流从高向低流,故河流流向为西南—东北。 (2)图中最高点是A处,因为A处处于山顶,海拔在900米以上。 26.(1)山顶 陡崖 鞍部 山谷 (2)510 68 (3)N (4)1:200 000 (5)C 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图的判读,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 (1)读图可知,A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E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F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2)读图可知,图中B点的海拔是510米,A山顶与B山顶的相对高度是578米-510米=68米。 (3)读图可知,该图为带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可以判断出图中有两条小河M、N,向北流的是N河。 (4)读图可知,根据1千米=100000厘米,图上的比例尺写成数字式为1:200000。 (5)读图可知,A、B,C、D、E、F处,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C,理由是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27.(1)120米;23米 (2)鞍部;陡崖 (3)南北方向;西北—东南走向;指向标定向法 (4)溪流②最安全(1分),因为溪流②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5)沿河分布,呈带状形态。 【解析】 【详解】 (1)读图和结合所学知识,海拔指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a处的海拔为120米;读图和结合所学知识,相对高度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b、c间的相对高度为b处165-c处142,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相对高度为23。 (2)读图和结合所学知识,B地形部位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是鞍部;D地形部位在等高线重叠成锯齿状是陡崖。 (3)读图得出河流的流向是南北方向;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结合所学知识,地图的方向常用三种方法之一。指向标定向法:有的地图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来表示北方。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其中N代表北,S代表南,E代表东,W代表西。通常地图上指向北(N)。 (4)读图和结合所学知识,溪流②最安全,因为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的区域,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区域,坡度越缓。溪流②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5)读图,图示村落沿河分布在河流两岸,形态特点是呈带状。 28.(1)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800千米;数字式比例尺可写作1:80000000 或 1/80000000 (2)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盆地(或平原)。 (3)本题采用分层赋分。分标明海拔高度和绘制剖面示意图两方面给分。 【解析】 【分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澳大利亚组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比例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绘制剖面示意图,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示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800千米;数字式比例尺可写作1:80000000 或 1/80000000 。 (2)读图可知,图中A点在20°S的纬线上,温度带为热带。B、C表示的大洋名称分别是印度洋和太平洋。D处的地形类型是盆地(或平原)。 (3)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转绘地形剖面图的一般方法:(1)连接等高线图上要求做剖面图的两点MN,并将其绘制到作图区域,以此作为横坐标轴(所作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画出纵坐标,设置合适的垂直比例尺,通常以图中等高距作为纵轴上的刻度单位,改图的垂直高差为1000米,,则以200米为一个刻度,设置5格。(2)取点。用刻度尺量出等高线图上所连线段与每一条等高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转绘到横轴上,读取各点相应的海拔高度值,并在坐标系中点出相应的各点。(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所绘的各点。 29.60°N,60°W 40°S, 40°E B C A 西北 低 中 B 短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球仪上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是依据这点的经度和纬度。A地位于60°N,60°W;C地位于40°S, 40°E。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0度线。因此B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C地位于东半球;A地位于西半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情况下,地球仪上的判定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此可知,A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90°,因此B地位于低纬度地带;C位于中纬度地带。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只在23.5°S-23.5N来回运动,B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同.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缩小为点。 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A点距离赤道比B点距离赤道远,因此纬线就短。 30.(1)①商贩的行为是不对的。②他们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他们的行为损害了盲人的利益,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他们的行为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造成严重后果还会受到法律制裁。 (2)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维护规则;④遵守规则需要积极改进规则。 【解析】 【详解】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材料中部分人占用盲道,乱停放自行车或汽车或占道经营,影响盲人通行,认为没有几个盲人通行,占会儿也没有妨碍,实际上是漠视社会规则,同时也影响社会秩序,这部分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影响他人权利的行使,如果造成影响不但会受到道德谴责,还会受到法律制裁,通过法律制裁违反规则的行为,以达到社会有序运行。 (2)此题考查学生锻炼自己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不断反省、克服不良行为,即自律。通过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维护规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材料中部分人占用盲道,乱停放自行车或汽车或占道经营,影响盲人通行,缺少对规则的敬畏,缺少自我反省,对不良行为习以为常,缺乏自律,应该加大宣传,让大家了解盲道,不占用盲道;同时对违法行为加以处罚,通过外在的约束加以规范,使其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总之,通过自律和他律,养成敬畏规则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31.(1)指向标定向法;数字式比例尺。 (2)自西南流向东北。 (3) a处,该处的等高线比较密集。 (4)两地实地距离为1.5×500 000=750 000厘米,然后求得图上距离为750 000/375 000=2厘米。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的指示可知使用的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1:500000体现的比例尺是数字式比例尺。 (2)地图的识图原则是上北下南,据此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公式是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结合比例尺1:500000进行换算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