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谋求互利共赢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谋求互利共赢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携手合作
互利共赢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框
谋求互利共赢




阅读书P22–P25,在书上做好标记
1、当今世界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角度)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5、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公民角度)
第一目
应对全球性问题
全球性问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恐怖主义
?网络安全
?重大传染性疾病
⑧气候变化
1.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P23
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
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信息、迅速建造医院……遍及全国的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抗击疫情,中国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和措施,不仅保护了中国人民,也保护了世界人民。
德国、法国、韩国、英国等多国政要也纷纷表达了关切和慰问,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卫生合作。
美国:美国总统特朗普2020年1月27日通过推特表示,美国正就武汉疫情与中国保持密切沟通,“我们已经向中国和习近平主席承诺任何必要帮助”。随着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与日俱增,特朗普开始改变调门,努力想把中国当成“替罪羊”,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的讲稿的“新冠病毒”被划掉,手写改为了“中国病毒”。
下面我们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围绕是否利于疫情防控分析中美的态度有何不同,结果怎样?
中国
高度重视
不推诿
积极承担责任
合作应对
成效显著
美国
重视不够
推诿责任
逃避责任
……
疫情肆虐,经济衰退……
面对许多全球性问题,各国采取以下三种解决方式。你觉得这些方式可不可行?为什么?
面对
全球性问题
(1)自我封闭,独立应对
(2)事不关己,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应对全球性问题之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选择)
追溯千年,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答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体中,互利共赢,谋求发展。让我们一起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内涵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P24)
目标
名词解读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思考: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习近平主席给出的中国方案是什么?为什么?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
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2-23
小记者提问:请问,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上
安全上
政治上
文化上
生态上
(2)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3)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4)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5)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6)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角度)
国家角度: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时间
发展历程
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10月
2018年3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历程
2013.3.23
2017.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党章
联合国在2017年2月10日将其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3月17日又将其载入安理会决议
2017年3月23日再将其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
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1)
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
(3)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2)
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4)
想一想
4、中国首次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
关心共同命运
第二目
叙利亚难民潮
目前,欧盟仍然面临巨大的难民收容压力及其衍生风险。2020年1月-7月间,共有26800名难民或移民通过地中海抵达欧洲;47250人试图通过非法穿越边境进入欧盟。
2011年以来,中东、北非的难民牵动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颠沛流离。为了逃避战乱之苦,一些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偷渡前往欧洲,有的却在中途中葬身大海。他们的遭遇引发了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思考。
思考:难民的遭遇为什么能引发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思考?
我们同情弱者,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这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有人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要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就够了。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想一想
不赞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1)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2)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增进包容与合作。
(3)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
(4)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
思一思
公民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谋求互利共赢
应对全球性问题
关心共同命运
5、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民角度)
6、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方法p26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角度)
课堂小结
“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世界
平“语”近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