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学年第一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
社会·法治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三国协约
B.
三国同盟
C.
法西斯同盟
D.
轴心国同盟
2.对右侧漫画《权大?
法大?》认识正确的是


A.权大,法律是由政府制定的
B.权大,法律是为政府开展工作服务的
C.法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D.法大,法律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4.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还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D.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5.根据右图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贫困已经消除。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鸣啦,并拍电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7.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8.在袁隆平领衔的科硏团队努力下,杂交水稻已种到了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目前已经刷新到了10.8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知识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C.技术的创新促进社会的公正?
D.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建成
9.“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1.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C.以《中外纪闻》作为主要阵地
D.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12.1927年,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关于南昌
起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是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形势下发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所述属于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是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4.近年来,由于快速、便捷、及时等特性,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议政、问政的重要渠道,是当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公民有序地参与民主生活,必须(

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直接参与公共事务、民主生活 
④不断增强民主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工具。从以下年代尺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
③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支援??????④国民党官兵在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我国共制定行政法规42部,地方性法规2926部、规章3162部,同时通过“一揽子”方式先后修订法律57部、行政法规130部,启动了民法典编纂,颁布了民法总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备。上述材料说明(  )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B.依法治理要求实行善治??
C.立法是实行法治的关键???
D.良法维护个人基本权利
17.2020年8月3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加大开放力度。我国建立自贸实验区是基于(

A.我国已是经济强国,经济发展由低速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B.我国还面临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C.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D.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18.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19.1933年,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迅速推行“新政”,其主要特点是(

A.防止盲目的生产过剩
B.加强对工业的控制和调节
C.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D.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20.2020年以来,我省加大对5G发展的支持力度。5G网络建设全国领先。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5G基站6万个,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和重点乡镇5G信号全覆盖。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5G基站12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重点行政村及重要工业园区5G信号全覆盖。这表明(

A.我省已成为全国创新高地??
B.创新是我省当前的工作中心
C.提升了我省民众的幸福指数?
D.实现经济强省目标指日可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49年9月30,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度为40余米,概括了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材料三、中国GDP总量增长情况及在世界上的排名
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加识,分别说出“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两个历史事件被列入浮雕的理由。(4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2分)
22.(10分)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助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2分)
材料二、一战刚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一段时间以后,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
美国对日宣战
1942年1月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3)根据材料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须选取2个历史事件分别进行分析说明)(4分)
(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2分)
(10分)关注立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2019年10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审稿,并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全国人大网或者通过邮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民法典编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法典化立法项目。2019年以来,外商投资法、疫苗管理法、新土地管理法、新药品管理法等先后被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今予以公布。
材料二: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
(1)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通过什么方式让公民参与民主生活?(2分)
材料一中这些法律审议通过有何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厉行法治对公民有什么要求(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在新时代应如何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的“反动腐朽的恶势力”主要是指哪些?(2分)并简要分析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2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4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6分)
25.(1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疫情期间,国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疫情趋势研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努力找到每一个感染者、穷尽式地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建立数据库,依法开展疫情防控风险数据服务,对不同风险人群进行精准识别,预判不同地区疫情风险,为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提供服务。通过5G?视频实时对话平台,偏远山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可以与几千公里之外的高级别专家实时互动交流。推广个人“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作为出行、复工复产复学、日常生活及出入公共场所的凭证,根据查询结果进行管控通行和分类处置,实现分区分级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防控。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创新的必要性。(提示:可从目的、国家发展角度来谈)(4分)
材料二、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第一次将科技摆在核心地位,预计科技创新将在十四五扮演主角。
材料三、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补上冷门短板,把我国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壮大起来,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培养人才,目的就是补短板,因为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离不开基础研究体系的支撑,这也是在近年中美摩擦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简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2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材料二三,请从科技创新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6分)
参考答案
1-20
BCADB
BDADC
CACCA
ADADC
21.【答案】
(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2分)
历史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2)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
胜利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2分)
(3)总体趋势:上升。(2分)
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如有其他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分)
(4)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答出任意一点却可,2分)
22【答案】
英、美、俄
协约国改为英、法、俄协约国;一战性质:一战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
(2)从满怀信心、积极支持到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
(3)美国对日宣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同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军行动,加速了战争进程,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基础;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及二战结束。(任答其中2点即可)
(4)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热爱和平,珍爱和平,和平共处,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国应尽量以谈判磋商等和平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3.(1)立法权;(1分)民主决策。(1分)
(2)有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国家治理提供法律依据等。(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分)
(3)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③及时举报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与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4)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2分)
24.【答案】
(1)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北洋军政府);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人民获得了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④国家的统一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5(1)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2分)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分)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