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果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 理科综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是碳 B.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C.ATP、DNA、磷脂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0、N、P?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2.下列生物试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蒸馏水漂洗解离后的根尖可防止解离过度 B.用健那绿染色法观察线粒体中的DNA和RNA的分布 C.用斐林试剂鉴别细胞中的单糖和二糖 D.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和Ⅲ),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5.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6.如图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 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2~3 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 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7.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 (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 7NA 个中子 B.1mol 重水比 1 mol 水多 NA 个质子 C.12g 石墨烯和 12g 金刚石均含有 NA 个碳原子 D.1L 1mol/L NaCl 溶液含有 28NA 个电子 8.可逆反应:2SO2+O2 ? 2SO3,用一定量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如果v(SO2)=0.05 mol/(L·min),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A.1 mol/L B.0.9 mol/L C.0.2 mol/L D.0.1mol/L 9.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Y B.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倍 C.根据时的数据,可求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10.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1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C.碳酸钙受热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12.关于一定条件下化学平衡H2(g)+I2?2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正)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He,(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正)、(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正)减小,(逆)增大,平衡左移 13. 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a g乙醇与足量Na反应能生成H2 5.6 L(标准状况下),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98K)=-Q kJ·mol-1 B.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98K)=-Q kJ·mol-1 C.C2H5OH(l)+O2(g)===CO2(g)+H2O(g) ΔH(298 K)=-Q kJ·mol-1 D.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98K)=-2Q kJ·mol-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 B.重力势能 C.电势 D.电场强度 15.在一个点电荷电场中,在离该点电荷距离为的一点处引入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该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则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B. C. D. 16.如图,虚线表示初速度为的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 ) A.粒子带负电 B.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粒子在A点速度大于B点速度 17.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 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 18.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A接地,静电计此时指针的偏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极板A向左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不变 B. 将极板A向右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 C. 将极板A向上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 D. 在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19.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情况,电荷量为1.6×10-9 C的正电荷从A到B静电力做功W1,从B到C静电力做功W2,从C到D静电力做功W3,若从A直接到D静电力做功W4,则( ) A.W1=3.2×10-8 J B.W2=1.6×10-8 J C.W3=3.2×10-8 J D.W4=-4.8×10-8 J 20.a、b、c三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由同一点垂直于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粒子的重力不计,其中b粒子恰好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 ) A.三个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a<tb<tc B.三个粒子的比荷,a粒子的最大 C.三个粒子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D.电场力对a、b做的功无法确定 21.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所形成的一簇电场线,a、b、c三条虚线为三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射入电场的运动轨迹,其中b虚线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一段圆弧,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且三个粒子的电荷量大小相等,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正粒子的运动轨迹,b和c一定是负粒子的运动轨迹 B.由于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故|UAB|=|UBC| C.a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小,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D.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大于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12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间的距离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____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图中A、B两带电体相互____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说明它们带有____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3.(9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示意图。实验中用喷雾器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入带电油滴。小盒子中的上下板分别连接电池的两极,让上板成为正极板、下板成为负极板。带电油滴在上下板之间受力的作用而运动,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极板间的电压来控制。 (1)现观察到一个油滴正在匀速下降,这时AB两板间的匀强电场强度为E,现测得油滴的质量为m,则这个油滴带_______电,带电荷量为________。(用E、m、g表示) (2)密立根不断改变电压,仔细观察油滴的运动,经过反复试验得出大量数据,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油滴 q1 q2 q3 q4 q5 q6 q6 …… qn 带电量 () 3.2 4.8 6.4 8.0 11.2 9.6 17.6 …… 12.8 你从密立根所测得的大量数据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将电荷量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它们间的距离。 (1)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求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 (3)若该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释放, 该点电荷将如何运动。 25.(12分) 用30cm的细线将质量为4×10-3的带电小球P悬挂在O点下,当空中有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的匀强电场时,小球偏转后处在静止状态.(,)(取) (1)分析小球的带电性质; (2)求小球的带电量; (3)求细线的拉力大小; (4)求剪短绳子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26.(17分)如图所示,一束电子从静止开始经 U/=5000V的电场加速后,从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正中间水平射入偏转电场中,若金属极板长L=0.05m,两极板间距d=0.02m ,试求: (1)两板间至少要加多大的电压 U 才能使电子恰不飞出电场? (2)在上述电压下电子到达极板时的动能。 27. (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碳、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 (1)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起始时向容器内充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Q________(填“>”“<”或“=”)184.4 kJ。 (3) ①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若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则拆开1 mol 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 (4)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1 L 1 mol·L-1 KOH溶液中和1 L 1 mol·L-1 HNO3溶液,放出57.3 kJ热量,则中和热为________。 (5)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2:1的状态 28. (12分)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22.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4)2min时平衡常数k= . (5)将a mol X与b 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___. 29.(14)甲醇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工业上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备CH3OH的反应为:CO(g)+2H2= CH3OH(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2molCO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为 ,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②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H= 。 ③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K值越大,说明反应物的转化率越 ,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种) 30. (18 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 CO2 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CO2 催化加氢生成C2H4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 n(C2H4)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 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 随温度 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 C2H4、CO2 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 CO2 催化加氢合成 C2H4 反应的△H 0 (填“大于” 或“小于")。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 C3H6、C3H8、C4H8 等低碳烃。若在 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要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使用合适的 等,此时,活化能会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 。 31.(8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①是在 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③、④、⑤表示 过程。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 (写代号)。 (4)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 。 (5)根据实验测定,黄豆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高出4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32.(11分)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Z分别是 、 。 (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 。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 隔离。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 ,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 33.(10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_和 (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作用于________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________(填激素名称)和C的分泌。 (3)血糖的三条来源和去路中,最主要的途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 (5)给正常小鼠饲喂激素B,则小鼠体内激素A含量变化是________。 (6)胰岛产生的激素D是________。 34.(10分)下图为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花的颜色的形成过程,其中酶A由基因A控制合成,酶B由B基因控制合成,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将开黄色花的植株与开红色花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开橙色花,F1植株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的颜色的形成过程可说明基因可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亲本开黄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F2开橙色花的植株中纯合子占 。 (3)现有F2中一开红花的植株,为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红花的植株品种,可将该植株进行自交。结果预测及分析如下。 ①若子代植株全开红花,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②若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35.Ⅰ.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回答:(15分) (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Ⅰ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______ 。 (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则其免疫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Ⅱ.狂犬病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即狂犬病。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内少量繁殖后侵染附近的末梢神经,然后病毒沿神经进入脊髓,进入人脑导致出现病症,从感染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一般有2周到3个月的时间。发病后病人会出现烦躁、怕风、恐水、畏光、痉挛抽搐,终致瘫痪而危及生命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诱使机体产生抗体,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裂解靶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免疫称为__________免疫。 (2)被疯狗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起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吗?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疫苗后经常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9℃,机体产热量 ________ (“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平果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 理综试题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A 6.D 7. C 8. D 9 .B 10 .A 11. D 12. A 13 .D 14.D 15. B 16.D 17.A 18.B 19.BD 20.BD 21.CD 22.(12分,每空3分) 减小 增大 排斥 同种 23.(9分,每空3分)负 mg/E 油滴所带电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24.(12分)(1)A、B两点间的电势差 4 分 (2)电荷所受电场力 4分 (3)该电荷将由A点沿AB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分 25.(12分)【答案】(1)带正电,(2) ,(3). (1)小球受力如图,故带正电. 2分 小球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 . 2分 计算得出 . 2分 (3)根据共点力平衡得细线的拉力为: . 2分 (4)剪短绳子瞬间,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与原来绳子拉力等大反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加速度 2分 方向沿绳子延长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度 2分 (17分)(1)1600V (2)5800eV (1)在加速电场中, 3分 电子进入偏转电场, 水平方向: 2分 竖直方向: 2分 2分 恰不飞出电场, 2分 由此解得:V? 2分 (2)对电子运动全过程,电子到达极板时动能eV 4分 27. (1)N2(g)+3H2(g)== 2NH3(g) ΔH=-92.2 kJ?mol-1 (2)< (3)945.8 kJ (4) N2(g)+2O2(g)==2NO2(g) ΔH=+67.8 kJ?mol-1 ①②④ 28. (1)3X+Y?2Z (2)0.01mol/(L?min) 大 相等 7:5 29. ①5min 0.6 ②-483.6 kJ?mol-1 ③ 75% 3 大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30.(1)1:4 变大 (2)d c 小于 (3)催化剂 降低 增大 增多 31.(8分)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2)有氧呼吸 (3)①③④⑤ (4)③④⑤ (5)黄豆种子在萌发时,除了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2分)。 32. (11分) (1)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因库 (3)自由交流 生殖器 (4)9% 70% 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为 33. (10分) (1)B C 反馈 (2)胰岛A 胰高血糖素 (3)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4)全身细胞 (5)减少 (6)胰高血糖素 34. (10分)(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AAbb 1/9 (3)①aaBB ②(开)红花:(开)白花=3:1 35.(15分)Ⅰ(1)造血干细胞 效应T细胞 (2)球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给分) (3)增殖分化 效应细胞 特异性免疫 (4)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大部分丧失 Ⅱ(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效应T细胞 细胞 (2)能 狂犬病病毒有潜伏期从咬伤到发病有一段时间 (3)等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