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8讲 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鲁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8讲 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鲁教版)

资源简介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 第48讲 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
分布地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①太湖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的地区——⑦江淮平原 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
五大商品棉基地 ①江汉平原 ②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③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④黄淮海平原 ⑤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温带、亚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岛产量大
油菜 长江流域最多,有“北移南迁”趋向
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热带、亚热带地区,川、粤、桂、滇、闽、台是主产区
甜菜 中温带地区,内蒙古、新、吉、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
出口商品基地 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 ①太湖平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闽南三角地带
例1 (2011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粮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⑴~⑶题。
⑴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⑵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根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
探究点二 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带和四大工业基地
1.我国主要工业地带
⑴沿海工业地带:包括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及浦东经济开发区等。这是我国实力最雄厚的工业地带。
⑵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包括上述沪宁杭综合工业区以及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六盘水、攀枝花为中心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等。本区是沿海经济向我国内地辐射最便捷的区域,区内水能、有色金属、农业、多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航运发达,工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⑶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工业基地。发展方向为:兰新铁路西段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兰新—陇海铁路将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2.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发展有利条件 区内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海陆交通,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联结东北、华北的油田 区内丰富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雄厚基础 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工业中心 上海、南京、杭州 北京、天津、唐山 沈阳、大连、鞍山 广州、深圳、珠海
主要特点 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 轻重工业都发达,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 重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出口加工业为主
限制因素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水源缺乏 能源、水源供应不足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发展方向 结构型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钢铁、电子、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高档轻纺 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点
①东部沿海所占比例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带,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
②高新技术产业区不断由点状向块状、带状格局转化,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都已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例2 读我国沪宁杭地区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工业城市名称:
A ,B ,C ,D 。
(2)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沪宁杭的企业、城市主要沿 和 两条铁路线分布。
(3)目前,该地区工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4)与东部其他三大工业基地相比,该区是我国 基地, 企业发展迅速。
(5)今后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如何
命题意图:首先对沪宁杭工业基地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读图判断四个工业城市的名称。进而考查了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
解析:由图可判断工业、城市主要沿京沪和沪杭两铁路线分布。该区工业有自身的特征,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针对两方面综合信息确定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答案:(1)南京 无锡 苏州 杭州 (2)水陆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市场广阔,劳力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水源丰富 京沪 沪杭 (3)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质量下降 (4)最大的综合性工业 乡镇 (5)改造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探究点三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与铁路枢纽
1.中国铁路干线的掌握,关键是建立空间概念。
其方法是:在中国空白图上,标出各铁路干线经过的主要城市,然后在图中画出各主要干线,边画边观察铁路线经过的省区及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铁路名称 起止点 经过省、市、区 经过重要城市
京哈线 北京—哈尔滨 京、津、冀、辽、吉、黑 天津、沈阳、长春
南北干线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津、冀、鲁、皖、苏、沪 天津、济南、徐州、南京
京广线 北京—广州 京、豫、鄂、湘、粤 石家庄、郑州、武汉、株洲
京九线 北京—九龙 京、冀、鲁、豫、皖、鄂、赣、粤、港 南昌、九江
焦柳线 焦作—柳州 豫、鄂、湘、桂 洛阳、枝城、怀化
宝成—成昆线 宝鸡—昆明 陕、甘、川、滇 成都
东西干线 京包—包兰线 北京—兰州 京、冀、晋、蒙、宁、甘 大同、包头、银川
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乌鲁木齐 苏、皖、豫、陕、甘、新 徐州、郑州、洛阳、兰州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上海—昆明 沪、浙、赣、湘、黔、滇 杭州、南昌、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新建 南疆铁路 (乌鲁木齐) 库尔勒—喀什 新疆境内
青藏铁路 (西宁)—格尔木—拉萨 青、藏
2.重要铁路枢纽(注意观察每个铁路枢纽有几条铁路线交会,分别从哪些方向来)
枢纽 交会铁路 枢纽 交会铁路 枢纽 交会铁路
郑州 京广、陇海 济南 京沪、胶济 兰州 陇海、包兰、兰新、兰青
株洲 京广、浙赣、湘黔 商丘 京九、陇海 成都 宝成、成渝、成昆
衡阳 京广、湘桂 怀化 焦柳、湘黔 重庆 成渝、川黔、襄渝
徐州 京沪、陇海 柳州 焦柳、湘桂、黔桂 昆明 成昆、贵昆、南昆
例3 (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图11为中国省(区)际大宗铁路货流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图中各箭头运输的主要货物和交通运输线分别是
A.①小麦——京哈线 B.⑦大米——沪杭线
C.③天然气——西气东输管道 D.④煤炭——京包线
⑵据图可知
A.通过铁路向中东部地区运输的货物高于向西部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货流量多子北方地区
C.运出量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
D.运入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
答案:⑴A ⑵A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A地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与B地同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A.A地位于河谷地区,气温高,冬季蔬菜仍可生长
B.A地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
D.B地冬季水热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2.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
A.原料 科技 B.原料 市场
C.劳动力 市场 D.政策 交通
(2011年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反映了我国某种农作物在三月上旬所处的生长阶段,据此完成3一4题。
3.该农作物可能是
A.水稻 B.甘蔗 C.春小麦 D.冬小麦
4.导致该农作物相同月份生长阶段不同的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模拟练习)图3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5~6题。
5.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6.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011·杭州模拟)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沈阳经济区的获批有利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下列有关东北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工业是东北发展最早的工业部门
B.大连不属于东北工业基地范围
C.东北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东北三省都属于我国东部经济带
8.东北工业区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是(  )
A.交通闭塞       B.水源匮乏
C.地形崎岖 D.工业基础薄弱
9.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东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  )
①产业结构老化 ②部分矿产区资源枯竭 ③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
④钢材质量太差,使消耗量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4中甲为1978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乙为2001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1978年到2001年,我国各省工业GDP份额
①珠江三角洲上升②东南沿海地区上升③东北三省上升
④京津沪下降⑤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数量增长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1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长强劲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科技力量强②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⑤资源能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011·天津模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12~13题。
12.两个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B.水热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
C.自然灾害少,交通便利 D.土壤肥沃,科技水平高
13.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14.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四纵”是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深圳、北京至哈尔滨、上海至深圳;“四横”是徐州至兰州、杭州至昆明、青岛至太原、南京至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纵四横”连接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
B.“四纵四横”中只有一条线路经过山东
C.“四纵”中北京至上海线路里程长于北京至深圳
D.“四横”中有三条线路位于淮河以南
(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8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5题。
15.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线路处于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
B.③—④线路穿过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
C.⑤—⑥线路穿越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D.⑦—⑧线路穿过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
二、综合题
16.(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材料: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辽宁、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苹果主产区中不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并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
(2)与陕西比较,简述山东省苹果生产的优势条件。
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 0C时,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
我国苹果贸易伙伴主要有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4)从俄罗斯和非洲任选其一,说明我国苹果外销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及理由。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近年来,沪宁杭地区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外商投资多,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速度快,大中小城市数量多且密集。
材料2:沪宁杭地区图
(1)沪宁杭地区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请分析其发展快的原因。
(2)你认为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18.(2011届上海市十三校联考,2011.3)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市区1996—2004年耕地变化情况表
材料二:下图甲为我国部分省区的年粮食产量分布图,图乙为全国年农业土地生产潜力分布图
⑴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百千克/公顷)是由光、热、水、养分四因子共同决定的。我国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甲中A、B两省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⑶ 试分析图乙中D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由东向西变化大的原因。
⑷上表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_____,人均减少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生态退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__,
退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四川省、江西省的生态退耕主要是退田还___________和退田还_________。主要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而造成耕地减少最多的省(市、区)是______________,主要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发展园艺业 B.发展林业 C.发展水产养殖业 D.发展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答案:C
7.答案:A
解析:由于煤铁资源丰富,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较早;大连属东北工业基地范围;东北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东北三省中属于我国东部经济带的只有辽宁。
8.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地表径流量有限。
9.答案:A
解析: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加之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等因素,导致东北工业基地衰弱。
10.答案:A
16.答案:(1)河北省,辽宁省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人。
(2)距海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沿海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3)依据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增加环境(大气)热量,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果园气温)。
(4)俄罗斯:主要采用铁路运输,陆上邻国(有铁路相通),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
非洲:主要采用海洋运输,距离遥远,海运运量大,运费低
17.解析:该题结合区域图,以我国重要地区为背景,对所学的区域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分析,要根据沪宁杭地区实际以及上海市在该地区及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入手分析。需联系的知识是: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和区域特征的构成。
答案:(1)沪宁杭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对外贸易发达,外商投资多;具有较好的农业、工业基础;海、陆、空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发达等。(2)第三产业比重在三大产业中仍会上升,高科技将成为沪宁杭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将大幅度增强,成为世界知名的金融、贸易、科技、旅游中心
18.答案:⑴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⑵A 省土地生产潜力低于B省;主要原因是B省的纬度位置较低,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和湿润区,而A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和办湿润区,因此B省水热条件优于A省,使它的全年土地生产潜力比A省高
⑶当D地区由东向西,海拔迅速升高;导致温度下降很快,土地的热量下降,
⑷内蒙古;宁夏;内蒙古;防止土地沙漠化
⑸ 林;湖; 广东;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