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音乐听赏课《小河淌水》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河淌水》了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受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 2、能哼唱《小河淌水》主旋律,认识管弦乐队的基本结构和英国管、长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感受音乐的美与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2、充分感受中国民族乐器与管弦乐器的魅力。 教学方法: 听赏法、体验法、演示法、律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场景? 图片展示,创设意境。 师: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欣赏歌曲片段《小河淌水》表达阿妹对阿哥思念之情。 3、学生随乐哼唱。 师:同学们,这一首清新优美,“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具有云南特色的旋律,怎么能不让你情不自禁的哼唱呢? 三、新课教学 完整赏析 师:我国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将这首深情的云南民歌创编成了一首同名管弦乐曲,该作品让中国音乐走上了“中为洋用”的创作道路。 初听管弦乐演奏《小河淌水》,创设问题。 (问题:整个乐曲你听出了几个乐段,请你感受它的情绪,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分段赏析 赏析第一、二乐段 聆听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是很奇妙的,当你细细的去品味和倾听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一些不同之处,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提示主奏乐器的音色) 2、认识长笛与英国管。 赏析第三乐段 师:同学们,音乐主题一直贯穿于整个乐曲之中,但是它并不是机械的完全重复,你们感受下第三乐段有什么变化? 聆听第三乐段。 学生自由的表现第三段旋律(歌曲、肢体动作、朗诵等) (三)音乐知识 播放管弦乐队演奏《小河淌水》视频。 了解长笛、英国管。 3、了解管弦乐队的结构。 师:这些由铜管乐器、打击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共同组成的乐队,我们称之为西洋管弦乐队。 了解黑管。 课堂拓展。 同学们,《小河淌水》作为中国云南地区的特色民歌,用我国的民族乐器表现,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你们听,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惊喜。 教师演奏古筝版《小河淌水》 课堂小结 同学们,音乐无界限、更是无国界的,一切美好的音乐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感受,我们中国的音乐就如一颗摧残的明珠,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光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