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知识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生活》知识提纲

资源简介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各是什么?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P5)  
2、人民的范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P5) 为什么要履行专政职能?(P6)  
4、我国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P6)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及时代要求?(P7)  
6、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各有哪些?(P9)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10—P11))  
8、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 怎样参与政治生活?(P13—P14)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四种方式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参考:同步达标第二课第一框题或课本P16))  
2、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 (P16) 我国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及原因 (P17)  
3、公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如何行使选举权?(P18)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有哪些?(P20) 有何意义?(P22)  
5、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的形式有哪些?(P23) 发展基层民主有何意义?(P26)  
6、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及作用?(P24—P25)  
7、公民民主监督权的内容?(P27) 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及意义?(P29)  
8、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P31)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性质: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P37)  
2、政府的职能:①②③④(P37)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是什么?(P37)  
4、政府的作用:①②(P38)  
5、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P38)  
6、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P39)  
7、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P39)  
8、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①②③ (P39——P41)  
9、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设立的途径:①②③④ (P41——P42)  
10、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意义:①② (P41)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依法行政的含义(P43)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①②③④⑤⑥(P44)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①②③④+1(P44)  
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①②③(P44)  
5、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P46)  
6、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⑴①②、⑵①②(P46——P47)  
7、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②③④+1(P47——P48)  
8、政府的“阳光工程”的含义(P48)  
9、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的目的:①②(P48)  
10、政府实施“阳光工程”的意义:①②(P48)  
11、政府的权威的含义(P49)  
12、政府是否具有权威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P49)  
13、政府权威的体现:①②③④(P49)  
14、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标志(P49)  
15、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①②③(P50——51)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55页)    
2、我国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及职权?(55页)    
3、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如何 简述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第56页)    
4、什么是政体 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59页)    
5、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它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59页)    
6、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与人大的关系如何  (60页)   
7、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61页)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第63页)    
2、什么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第64页)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是什么(第63页)  
  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精髓分别是什么?(67页)  
5、什么是“三个代表”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意义如何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第67页)     
6、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地位? (第67页)  
7、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5条)?(第70-71页)    
8、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优越性 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 (第71页)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中国的民族关系?     
2、 什么是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第75页)    
3、应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75页)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什么?(77)优越性是什么?(第78页)    
5、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内容)?(80页)  
  6、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81页)    
7、青年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宗教?(第82页)  
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83页)  
9.我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有哪些 (83页)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的意义及特性?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及义务?(89页)    
2、国际组织的分类、作用是什么?  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及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90页)    
3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如何决定国际关系?(第94页)    
4、我国自身利益内容、为什么维护、如何维护我国自身利益?(95页)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和平问题的含义、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形式、发展问题含义、正确认识发展形势、影响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98---99页)?    
2、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有哪些主张?(100页)    
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有哪些?意义如何?(101页)    
4、我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竞争?(102页)    
5、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基本内容?(106页)    
6、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6页)    
7、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我国外交成就的原因?(107页)  
8、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