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气压计和种类
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生活中的应用
用吸管吸饮料
吸盘挂钩
真空包装食物
活塞式抽水机
涡轮式抽水机
吸尘器
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大气压强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利用液体压强测定大气压):
规定能支撑76cm汞柱的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典型例题】
类型一、大气压强
1、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一般不同
B.同一地区的大气压数值也在不断变化
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变化规律,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答案】C
【解析】A、对于不同的地方,大气压一般不同,故A正确;B、同一地区大气压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故B正确;C、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故D正确;故选C。
类型二、流体压强
2、如图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会将身体翻转180°,以脚朝上但头保持不变的怪异姿势飞行.灰鹅转体后( )
A.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B.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C.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D.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思路点拨】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流动的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答案】A
【解析】(1)灰鹅正常飞行时,翅膀如图甲,翅膀的上方隆起,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翅膀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向上飞行。
(2)突遇强风,灰鹅以飞行方向为轴线,横向转体180°,翅膀如图乙,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翅膀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下的力,灰鹅能降低高度,躲避强风。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标准大气压约为3×105Pa
B.潜入水中的中学生排开水的质量约为500kg
C.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
D.两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2.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B.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C.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D.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3.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被压扁,关于桶口堵住后出现的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
B.铁桶发生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C.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铁桶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变大
B.堵住盖上孔,水会停止流出
C.加热后的空试管倒插入水中,水会通过玻璃管进入试管
D.容器注入水,水不流动时,液面相平
5.如图所示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些(未离开汞面)时( )
A.大气压的值变大
B.大气压的值变小
C.管内液柱的高度不变
D.管内液柱的高度变小
6.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将玻璃管稍为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7.如图所示,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高度差保持不变
B.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
8.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
B.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强值
D.鸡自动喂水装置是连通器
9.小金元旦去乡下朋友家玩,看到手压式抽水机。(与离心式水泵的原理相同),感觉很有意思,如图,以下生活中的用具或现象与之原理不同的是( )
A.水气凝结
B.吸盘
C.拔火罐
D.真空压缩袋
10.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如图所示,当活塞不断上升时,拉力F的大小及水对活塞的压强p将( )
A.F先增大后不变,p不变
B.F先减小后增大,p先减小后不变
C.F先增大后不变,p先减小后不变
D.F、p都不断增大
11.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液位计
B.船闸
C.水库大坝
D.吸尘器
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河南宇通客车快速响应,加班加点生产“负压救护车”支援防疫一线。“负压式救护车”它与普通救护车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实现“负压隔离”,即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技术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防止疫情扩散,实现病人的安全隔离与转运。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充满气后的灭火器气罐内
C.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
D.正在向轮胎充气的打气筒内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在如图中,利用A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B组器材,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利用C组器材,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4.取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保持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一段时间后,将铁皮罐罐口盖紧,然后往铁皮罐上浇冷水,铁皮罐塌陷了,如图所示。铁皮罐塌陷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将塌陷的铁皮罐放入真空罩中,并慢慢抽出真空罩中的气体,将会看到铁皮罐
。
15.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16.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实验中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能看到的现象是
。
(4)若将实验中用的水银换成水,玻璃管中的液面
下降。(选填“会”或“不会”)
17.如图所示是小娟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用它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自制的气压计在用塞子封闭后,应向瓶内
,其目的是
,使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拿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小娟将气压计从楼的1层带到5层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如下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小娟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由表中数据可得:楼层越高,管内与瓶内水面高度差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可知:高度越高,瓶外大气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18.小红在左侧封闭的U形管内装上适量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在香山脚下,小红记下右侧(开口端)的水面在A处,将此气压计由香山的山脚平移至山顶,且移动过程中管内水的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则右侧管中的水面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9.如图所示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5kg,其“腹部”有吸盘,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遥控车不会掉落的原因是
;这种情况下“爬墙遥控车”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g=10N/kg)
20.医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疾病使用的负压病房在隔离以及治疗传染性疾病有很大的作用,病房的送入的风量小于排出的风量,使得室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室外气压,室内呈负压状态,周围的空气流入该病房,这里利用的原理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小明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值进行估测。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面积;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用测得的和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吴一组实验多次后发现测量结果总比当天气压大得多,于是小吴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目的是
。
22.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
流体(气体、液体)流速越快,
压强越小.
2.
流线型的地方流速更快.
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现象中利用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
B.潜水艇从海底上浮
C.火箭受推力飞向太空
D.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
2.小明将乒乓球置于漏斗中,下图中利用电吹风能将乒乓球吹出漏斗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简易喷雾器喷雾
B.茶壶倒水
C.纸片托水
D.吸管吸饮料
4.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 )
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
D.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6.下列关于飞机能腾空而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飞机机翼的形状有关
B.是由于飞机的发动机产生了向上的推力
C.是由于飞机受到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力
D.是由于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的气压不同
7.下列与飞机上升原理相同的物体是( )
A.风筝
B.庆典礼花
C.热气球
D.火箭
8.如图为一种动力滑翔伞,可长时间在空中滑翔而不会掉下来。其伞翼上下表面弯曲程度不同,上表面较凸,下表面平,安装在飞行员背部的助推器可在滑翔时提供向前的动力。下列现象与滑翔伞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
B.热气球升空
C.用吸管吸饮料
D.起风时,房门会自动关上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小浩在上学的路上,伞被风吹得向上翻起,这是因为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的风速大,伞下表面空气压强比上表面空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
10.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如图,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原因是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选填“大”或“小”);某骆驼的体重是普通马的1.5倍。它在沙漠中行走时对沙面的压强是普通马的二分之一,则它的脚掌的总面积是马脚掌总面积的
倍。
11.如图所示,是飞机机翼升力产生的示意图.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选填“较大”或“较小”).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12.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水库的大坝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国产大飞机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在大飞机领域的技术垄断。航模爱好者小丘查阅资料时发现大飞机起飞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关(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为研究这个问题,她首先用泡沫塑料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接着按图所示,把圆柱形空心笔杆穿过机翼模型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光滑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将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再将“机翼”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并用鼓风机保持一定风速对着“机翼”水平向右吹风。最后又对此装置多次调整并实验,读取吹风前后测力计的示数差如下表。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利用吹风前后
反映“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
;
(3)小红认为大飞机机翼仰角越大越有利于起飞,这种说法是否可靠?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75
395
566
0°(水平)
0.3
0.5
0.9
较小
0.5
0.6
1.1
较大
0.6
0.7
1.2
最大
0.4
0.6
0.8
14.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
(1)由图甲所示的实验,只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丙)。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再将手指移开,乒乓球
(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气压计和种类
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生活中的应用
用吸管吸饮料
吸盘挂钩
真空包装食物
活塞式抽水机
涡轮式抽水机
吸尘器
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大气压强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利用液体压强测定大气压):
规定能支撑76cm汞柱的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典型例题】
类型一、大气压强
1、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一般不同
B.同一地区的大气压数值也在不断变化
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变化规律,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答案】C
【解析】A、对于不同的地方,大气压一般不同,故A正确;B、同一地区大气压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故B正确;C、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故D正确;故选C。
类型二、流体压强
2、如图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会将身体翻转180°,以脚朝上但头保持不变的怪异姿势飞行.灰鹅转体后( )
A.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B.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C.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D.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思路点拨】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流动的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答案】A
【解析】(1)灰鹅正常飞行时,翅膀如图甲,翅膀的上方隆起,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翅膀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向上飞行。
(2)突遇强风,灰鹅以飞行方向为轴线,横向转体180°,翅膀如图乙,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翅膀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下的力,灰鹅能降低高度,躲避强风。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标准大气压约为3×105Pa
B.潜入水中的中学生排开水的质量约为500kg
C.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
D.两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分析】(1)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1×105Pa;
(2)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得到学生体积,再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
(3)常温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
(4)两个鸡蛋重约1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1mm2,再根据压强公式解答。
【解答】解:A、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1×105Pa,故A错误;
B、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潜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人体积,学生潜入水中时m排=ρ水V排=ρ水V人=m人=50kg,故B错误;
C、在常温下1m3空气的质量约1.29kg,所以其密度约为1.29kg/m3,故C正确;
D、两个鸡蛋重约1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1mm2,则对桌面压强p====106P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还涉及对常见物体质量,面积以及重力等的估算,所以需要学生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总结,真正做到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2.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B.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C.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D.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分析】比较矿泉水瓶内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当大气压大于矿泉水瓶内压强时,矿泉水瓶将被大气压压扁。
【解答】解:
在瓶子注入热水并振荡后,瓶中气体受热膨胀跑出了一些,倒出热水的矿泉水瓶密封后,再浇上冷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扁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结合生活事例考查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物理来源于生活,要学以致用。
3.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被压扁,关于桶口堵住后出现的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
B.铁桶发生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C.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铁桶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有弹性的物体才能发生弹性形变。
(3)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吸盘、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4)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A、铁桶被压扁,大气压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铁桶发生形变后,没有恢复原状,所以不是发生了弹性形变,故B错误;
C、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C正确;
D、铁桶被压扁其重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公式p=可得,铁桶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事例考查了大气压强、弹性形变、力的作用效果及压强的大小,物理来源于生活,要学以致用。
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变大
B.堵住盖上孔,水会停止流出
C.加热后的空试管倒插入水中,水会通过玻璃管进入试管
D.容器注入水,水不流动时,液面相平
【分析】(1)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用实验来证明,我们学过的实验当中就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
(2)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解答】解: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在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气球会变大,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由于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试管内的空气会排出一部分,气压减小,倒插入水中时,水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故C不符合题意;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是连通器原理,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用很多,关键要在分析中与大气压联系起来。它们具有一个共性的地方:通过一个措施,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个现象。
5.如图所示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些(未离开汞面)时( )
A.大气压的值变大
B.大气压的值变小
C.管内液柱的高度不变
D.管内液柱的高度变小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如果大气压值不变,而且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的话,管内水银柱高度是固定的。
【解答】解: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外界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若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些(未离开汞面),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解答时,要抓住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大气压与管内水银柱压强是相等的,故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是不变的,即水银柱高度不变。
6.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将玻璃管稍为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要抓住是大气压支持住水银柱,故大气压有多大,支持住的水银柱就有多高。
【解答】解: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将玻璃管稍为倾斜一点,这三个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只有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
7.如图所示,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高度差保持不变
B.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已经证明,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高的水银柱,与管的长短(当然不能短于760mm)、粗细、倾斜与否都没有关系。但如果管上方混入空气就不同了,因为空气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强,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外界气压,从而使水银柱变短。
【解答】解:
A、倾斜的玻璃管会使水银柱变长,但管内水银柱高度差保持不变,故A正确;
B、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空气进入试管,试管内有大气压作用,水银柱下降,直到试管内和容器内水银面相平,故B错误;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大气压减小,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C错误;
D、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少量的空气产生的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外界大气压,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天气、海拔等都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但如果所测的结果偏小的话,我们应该及时检查是否管内混入了气泡,这也是实验操作中较常出现的问题。
8.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
B.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强值
D.鸡自动喂水装置是连通器
【分析】(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现压力作用效果,这叫做转换法;
(2)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内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边高度差表示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3)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4)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
【解答】解:A、在压力作用下,海绵发生形变,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时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故A正确;
B、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内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了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液体压强越大,两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故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故B正确;
C、托里拆利最早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C正确;
D、鸡自动喂水装置上端不开口,下端连通,不构成连通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涉及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测量方法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9.小金元旦去乡下朋友家玩,看到手压式抽水机。(与离心式水泵的原理相同),感觉很有意思,如图,以下生活中的用具或现象与之原理不同的是( )
A.水气凝结
B.吸盘
C.拔火罐
D.真空压缩袋
【分析】手压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判断题中的实例是否与大气压有关,主要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否是直接利用了大气压,细心分析其工作过程,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解答】解:手压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将水压上来的,与大气压有关;
A、水气凝结是水气从空气中直接凝集在地表或物体上,是一种凝华现象,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吸盘在使用时,先排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成为真空,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上,用来挂东西,故B不符合题意;
C、拔火罐使用时,先要用火对火罐加热,使火罐内的空气减少,然后利用大气压将火罐压在人体上,属于大气压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真空压缩袋是利用大气压把袋内空气排出,与大气压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利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10.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如图所示,当活塞不断上升时,拉力F的大小及水对活塞的压强p将( )
A.F先增大后不变,p不变
B.F先减小后增大,p先减小后不变
C.F先增大后不变,p先减小后不变
D.F、p都不断增大
【分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当拉动活塞不断上升时,拉力F和水对活塞的压强p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当活塞不断上升时,抽水机内的水柱高度不断增加,由于大气压大于水柱产生的压强,故多余的压强传递给活塞;
即水对活塞的压强p=p大气﹣ρ水gh,大气压不变,随着h的增大,根据前面关系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减小。
但当水柱被提升到10米多点时,水柱就不会再升高(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大约10米高水柱),活塞与水柱分离,水对活塞的压强减小为0并保持不变。
即整个过程中,p先减小后不变。
当活塞与水柱没有分离之前,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不计活塞重力):
可以认为是匀速拉动活塞的,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F+F水压=F大气,
所以,拉力F=F大气﹣F水压=F大气﹣p水S活塞①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先减小,由①式可知,拉力先增大(大气压力不变)。
当水柱高度达到10米多点时,由于水不会再上升,水对活塞的压强减小为0并保持不变,则拉力增大到等于大气压力后也不再变化。
即整个过程中,拉力F先增大后不变。
故选:C。
【点评】会对这一装置进行受力分析,知道活塞所受到的力与受力面积、压强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有一定难度。
11.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液位计
B.船闸
C.水库大坝
D.吸尘器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解答】解:AB、液位计和船闸都属于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故AB不合题意;
C、水库大坝修建的上窄下宽,是利用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合题意。
D、吸尘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利用了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和实验中常见工具、器材原理的掌握和了解,要知道这些工具、器材都是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河南宇通客车快速响应,加班加点生产“负压救护车”支援防疫一线。“负压式救护车”它与普通救护车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实现“负压隔离”,即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技术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防止疫情扩散,实现病人的安全隔离与转运。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充满气后的灭火器气罐内
C.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
D.正在向轮胎充气的打气筒内
【分析】“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分析各个选项中高压锅内外、气罐内外、注射器内外、打气筒内外的气压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解:“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
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A错误。
B、充满气后的灭火器气罐,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B错误;
C、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其内部小于外界大气压,是“负压”状态;故C正确;
D、正在向轮胎充气的打气筒,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搞明白什么是“负压”状态。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在如图中,利用A组器材,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B组器材,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利用C组器材,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分析】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结合探究的物理问题,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法,判断各选项中的实验是否能够完成。
【解答】解:A图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压强计;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为零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当橡皮膜受到压强作用时,两管内液面产生高度差,压强越大,两液面高度差越大;所以,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证明存在压强和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的,但不能准确测出液体压强的大小;
B图两玻璃管的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符合连通器的特点,能够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C图用力压两个吸盘,将空气排出,向两端用力拉拉手,大气压将吸盘压到一起,很难拉开,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故答案为:不能;可以;可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对学过的实验掌握情况,明确实验探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取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保持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一段时间后,将铁皮罐罐口盖紧,然后往铁皮罐上浇冷水,铁皮罐塌陷了,如图所示。铁皮罐塌陷是由于受到 大气压 的作用。将塌陷的铁皮罐放入真空罩中,并慢慢抽出真空罩中的气体,将会看到铁皮罐 重新鼓起来 。
【分析】从铁皮罐内部气压的变化,以及内外气压的大小比较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
将铁皮罐放在火上烧时,罐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铁皮罐,罐内气体密度减少,盖上盖后,当用冷水浇铁皮罐时,罐内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减小,铁皮罐在罐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塌陷;将塌陷的铁皮罐放入真空罩中,再慢慢抽出真空罩中的气体,当铁皮罐内的气体压强大于铁皮罐外的气体压强时,将会看到铁皮罐重新鼓起来。
故答案为:大气压;重新鼓起来。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5.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开始运动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有刻度部分的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1.04×105 Pa。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p=测量大气压;
(2)当活塞刚刚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4)根据公式p===将测得的压力和面积代入公式即可算出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由于注射器活塞颈部用绳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这样相当于水平向右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5.2N;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4.00cm,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2ml,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1.04×105Pa。
故答案为:开始运动;有刻度部分的;1.04×105。
【点评】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一般对学生的要求都较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
16.著名的 马德堡半球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不变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要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实验中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能看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相平 。
(4)若将实验中用的水银换成水,玻璃管中的液面 不会 下降。(选填“会”或“不会”)
【分析】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1)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
(2)管中混入空气时,会产生一定向下的压强,使水银柱高度减小;
(3)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
(4)已知水银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气压相同,可求水柱的长度,再判断玻璃管中的液面是否下降。
【解答】解: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1)如图乙所示,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
(2)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则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向下的压强,使管中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3)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了一个小孔后,这个装置就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所以试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相平为止。
(4)把水银换成水,由p=ρ水银gh水银=ρ水gh水可得,
1.0×103kg/m3×10N/kg×h=1.0336×105Pa,
h=10.336m,
远远大于0.76m,因此将实验中用的水银换成水,玻璃管中的液面不会下降。
故答案为:
马德堡半球;(1)不变;(2)偏小;(3)试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相平;(4)不会。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种情况下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解答时,要抓住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大气压与管内水银柱压强是相等的,故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是不变的,即水银柱高度不变,以及连通器的认识,难度不大。
17.如图所示是小娟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用它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自制的气压计在用塞子封闭后,应向瓶内 吹气 ,其目的是 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使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拿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小娟将气压计从楼的1层带到5层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如下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小娟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楼层高度 。由表中数据可得:楼层越高,管内与瓶内水面高度差越 大 (选填“大”或“小”)。由此可知:高度越高,瓶外大气的压强越 小 (选填“大”或“小”)。
【分析】(1)要使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必须靠瓶内那一部分气体的压强,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水柱就上升,相反水柱就下降。
(2)大气压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答】解:(1)只有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时,它才能压着水柱升到瓶口之上;所以要向瓶内吹气。
(2)由题意和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关系,故小娟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楼层高度;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楼层越高,管内与瓶内水面高度差越大;
因瓶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所以可知瓶外大气压减小,由此可知:高度越高,瓶外大气的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吹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楼层高度;大;小。
【点评】瓶内外压强的大小关系是决定水柱高低的原因,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基础,因此,越往高处,外界大气压越小,瓶内的压强就会越向上压水柱。
18.小红在左侧封闭的U形管内装上适量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在香山脚下,小红记下右侧(开口端)的水面在A处,将此气压计由香山的山脚平移至山顶,且移动过程中管内水的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则右侧管中的水面将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分析】气压计由香山的山脚平移至山顶,在移动过程中因大气压的降低,管内气体压强将大于大气压,使液柱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在香山脚下,管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p0+ρgh,h为玻璃管两液面的高度差。
由于U形管左侧封闭,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左侧管中气体压强p不变,而右侧管上面的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即右侧管中的水面升高。
故答案为: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当瓶子外气体压强与瓶内气体压强发生变化时,瓶壁在气体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发生改变。
19.如图所示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5kg,其“腹部”有吸盘,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遥控车不会掉落的原因是 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爬墙遥控车”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5 N.(g=10N/kg)
【分析】(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首先要明确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就可。
【解答】解:(1)“爬墙遥控车”,其“腹部”有吸盘,首先用力将吸盘压在竖直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所以,遥控车不会掉落。
(2)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G=mg=0.5kg×10N/kg=5N。
故答案为: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5。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二力平衡的特点。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找出平衡力是解题关键。
20.医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疾病使用的负压病房在隔离以及治疗传染性疾病有很大的作用,病房的送入的风量小于排出的风量,使得室内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室外气压,室内呈负压状态,周围的空气流入该病房,这里利用的原理是 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
【分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病房的送入的风量小于排出的风量,使得室内气压小于室外气压,室内呈负压状态,周围的空气流入该病房,利用的原理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故答案为:小于;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点评】掌握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小明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值进行估测。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 注射器筒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面积;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用测得的和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吴一组实验多次后发现测量结果总比当天气压大得多,于是小吴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目的是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分析】(1)先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往外拉注射器筒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个力的大小为F=P大气S,故测出注射器的有效长度,利用读出的体积V求出活塞横截面积S和拉动时的拉力F,就可求出大气压强的值;
(2)(3)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这样可排尽注射器小孔中残余气体,减小实验过程中的测量的误差;
(4)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解答】解:(1)A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刚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注射器的体积是活塞的面积和注射器有效长度的乘积,有效长度是指注射器带刻度的部分;
B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S=,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
F=p大气S=p大气,所以p大气=;
(2)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吴的这一实验步骤,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答案为:(1)A注射器筒;B;(2)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难度不大。
22.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注射器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刚被拉动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6.00 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0.75 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1.09×105 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的原因是 注射器中空气没有排净 。(写出一条)
【分析】本实验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往外拉活塞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要拉动活塞需要很大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为F=p大气S,故测出注射器全部带刻度的长度,求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和测出活塞刚被拉动时的拉力F,就可根据p大气=求出大气压强的值;实验中,空气没有排净、活塞与注射器筒的摩擦、读数时机的选择等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解答】解:(1)将活塞推至底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注射器;
(2)活塞刚被拉动时,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3)由图可知: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8.00cm﹣2.00cm=6.00cm;注射器的体积为V=4.5ml=4.5×10﹣6m3
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7.5×10﹣5m2=0.75cm2;
(4)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1.09×105Pa;
(5)注射器中的空气不可能完全排净,这会使结果偏小;注射器和活塞间有摩擦,这会使结果偏大;此外,弹簧测力计读数时机选择不准也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故答案为:(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注射器;(2)刚被拉动;(3)6.00;0.75;(4)1.09×105;(5)注射器中空气没有排净。
【点评】此类实验依据了p=,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正好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活塞的横截面积就是力的作用面积,这样就可以求出大气压强了。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此实验却难保测量的准确性。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
流体(气体、液体)流速越快,
压强越小.
2.
流线型的地方流速更快.
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现象中利用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
B.潜水艇从海底上浮
C.火箭受推力飞向太空
D.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
【分析】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据此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
A、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机运动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就有了向上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A符合题意。
B、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者下潜。当潜水艇把水排出水舱后潜水艇上浮;当潜水艇往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下沉,故B不符合题意。
C、火箭的燃料燃烧时高速向后喷出热气流,从而获得向前的推力,利用的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轮船过船闸是利用的是连通器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要求学生区分不同的交通工具获得动力的方式。
2.小明将乒乓球置于漏斗中,下图中利用电吹风能将乒乓球吹出漏斗的是( )
A.
B.
C.
D.
【分析】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据此比较乒乓球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空气流速和压强大小做出判断。
【解答】解:A、当用电吹风在漏斗上方向下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但由于乒乓球被漏斗口挡住,乒乓球不会被吹出漏斗。故A不合题意.
B、当用电吹风在漏斗下方向上吹风时,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下方压强小于上方压强,乒乓球不会被吹出漏斗。故B不合题意.
C、当用电吹风在漏斗左方向右吹风时,乒乓球左方空气流速大于右方空气流速,左方压强小于右方压强,乒乓球不会被吹出漏斗。故C不合题意.
D、当用电吹风在漏斗上方从左往右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乒乓球能被吹出漏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利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简易喷雾器喷雾
B.茶壶倒水
C.纸片托水
D.吸管吸饮料
【分析】(1)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
(3)覆杯实验是证实大气压存在的最常见的实验,纸片没有掉下来就是因为受到外界大气压对纸片向上压力的作用。
(4)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解答】解:A、简易喷雾器喷雾,当向水平的管中吹气时,竖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
B、茶壶底部相通,水静止后液面相平,这是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B不合题意。
C、图中纸片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对它向上的压强,大气压强大于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强,所以纸片不会掉下来。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到嘴中,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了大气压、流体压强与流速等知识点,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加以分析。
4.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 )
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
D.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解答】解:
(1)轿车的形状为上凸下平,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轿车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向上的压强差使轿车获得向上的升力,所以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轿车的重力,故B正确,AD错误;
(2)轿车行驶速度过快,升力增大,但升力仍然会小于重力,所以轿车不会飞离地面,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了解机翼的形状,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做出解答。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错误;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B错误;
C、菜刀的刀刃薄,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飞机机翼为流线型,即上方为凸型,下方是平的;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存在的验证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6.下列关于飞机能腾空而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飞机机翼的形状有关
B.是由于飞机的发动机产生了向上的推力
C.是由于飞机受到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力
D.是由于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的气压不同
【分析】机翼的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解答】解: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故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因此关于飞机能腾空而起的说法正确的是ACD,错误的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机翼的形状特点以及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7.下列与飞机上升原理相同的物体是( )
A.风筝
B.庆典礼花
C.热气球
D.火箭
【分析】(1)飞机的机翼上方突起,受到空气的升力作用。风筝升空的原理也是如此。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解答】解:飞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面突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的流速大,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的流速小,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的向上的升力,当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大于飞机自重,飞机起飞;
A、风筝是靠风筝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的向上的升力实现升空的,与飞机的升空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
B、庆典礼花升空向下喷出气体,同时气体对礼花产生了向上的推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热气球升空是利用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升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火箭升空时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飞机机翼上下方流速不同导致压强不同,才是飞机可以向上的原因。
8.如图为一种动力滑翔伞,可长时间在空中滑翔而不会掉下来。其伞翼上下表面弯曲程度不同,上表面较凸,下表面平,安装在飞行员背部的助推器可在滑翔时提供向前的动力。下列现象与滑翔伞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
B.热气球升空
C.用吸管吸饮料
D.起风时,房门会自动关上
【分析】根据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分析滑翔伞上下方空气流速的大小判断滑翔伞下方气压的大小,来解释滑翔伞升力的产生。再分析各选项的现象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滑翔伞的伞面做成流线型,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上方的气压,便形成向上的升力。
A、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热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浮力大于重力,才可以升空,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到嘴里,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风从门前吹过时,门前空气流速大于门后空气流速,门前受到空气压强小于门后受到的空气压强,门后受到空气压力大于门前受到空气压力,所以门关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小浩在上学的路上,伞被风吹得向上翻起,这是因为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的风速大,伞下表面空气压强比上表面空气压强 小 (选填“大”或“小”)。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解: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伞被风吹得向上翻起,这是因为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的风速大,伞下表面空气压强比上表面空气压强小。
故答案为:小。
【点评】此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10.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如图,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原因是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小 (选填“大”或“小”);某骆驼的体重是普通马的1.5倍。它在沙漠中行走时对沙面的压强是普通马的二分之一,则它的脚掌的总面积是马脚掌总面积的 3 倍。
【分析】(1)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答;
(2)骆驼和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求出压力之比,又知道它们的压强之比,根据p=的变形式可求出骆驼蹄与马蹄的脚掌面积之比。
【解答】解:(1)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车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车厢远处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车厢远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车厢附近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2)骆驼的体重是普通马的1.5倍,则它们的压力之比:F骆驼:F马=1.5:1=3:2,
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时对沙面的压强是普通马的二分之一,则它们的压强之比:p骆驼:p马=1:2,
由p=得,S骆驼:S马=:=×=3:1,即骆驼的脚掌的总面积是马脚掌总面积的3倍。
故答案为:小;3。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掌握相关知识可顺利解答。
11.如图所示,是飞机机翼升力产生的示意图.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 较大 (选填“较大”或“较小”),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机翼上面受到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机翼上下有压强差,出现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解答】解:飞机在飞行时,迎面而来的空气被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这样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向上的压强差,因而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故答案为:较大;较小.
【点评】对于流速和流体压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的两个面的流体流速,用流速来分析流体压强,用压强来分析压力,通过压力差来分析物体受到的作用.
12.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水库的大坝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却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答】解: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增大;
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点评】此题考查压强的相关知识,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国产大飞机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在大飞机领域的技术垄断。航模爱好者小丘查阅资料时发现大飞机起飞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关(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为研究这个问题,她首先用泡沫塑料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接着按图所示,把圆柱形空心笔杆穿过机翼模型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光滑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将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再将“机翼”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并用鼓风机保持一定风速对着“机翼”水平向右吹风。最后又对此装置多次调整并实验,读取吹风前后测力计的示数差如下表。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利用吹风前后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反映“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 越大 ;
(3)小红认为大飞机机翼仰角越大越有利于起飞,这种说法是否可靠? 不可靠 你判断的依据是 当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机翼仰角的增大,获得的升力先增大后减小 。
275
395
566
0°(水平)
0.3
0.5
0.9
较小
0.5
0.6
1.1
较大
0.6
0.7
1.2
最大
0.4
0.6
0.8
【分析】(1)本实验中,“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等于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机翼面积与获得的升力的关系;
(3)分析表中数据,根据机翼仰角与获得的升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解答】解:
(1)在上述实验中,“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等于吹风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机翼的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越大;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机翼仰角的增大,获得的升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小红认为大飞机机翼仰角越大越有利于起飞,这种说法是不可靠。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2)越大;(3)不可靠;当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机翼仰角的增大,获得的升力先增大后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实验数据的能力,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是解答此题关键,属于难题!
14.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
(1)由图甲所示的实验,只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 等于 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 大于 b管液面高度。(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丙)。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再将手指移开,乒乓球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
【分析】(1)从连通器的定义和连通器的原理进行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3)分析乒乓球上方和下方空气流速,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判断乒乓球受力情况,分析乒乓球运动状态。
【解答】解:(1)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b管、大烧杯组成了连通器,装有水,水静止时水面是相平的。当打开B阀门,粗管和细管流量相同,细管的流速大压强小,支持的水柱小;粗管的流速小压强大,支持的水柱大,所以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
(2)电扇转动后,气流会流经飞机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方凸空气通过的路程长,流速大,向下的压强小;机翼模型下方凹空气通过的路程短,流速小,向上的压强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3)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故答案为:(1)等于;大于;(2)变小;(3)不会。
【点评】本题掌考考查连通器的特点以及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利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