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

资源简介

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

)
①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要求统治者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③不仅是古代大思想家,也是大教育家
④认为做人要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有关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②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刹帝利统一了两河流域
③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④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把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②都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
③都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④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实现大一统的局面开始于(

)
A.
公元前3世纪前期
B.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世纪前期
D.
公元前2世纪后期
5.
右侧卡片所示的是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做的笔记,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
(
五、
汉代文化名人及主要成就
1.

——《史记》
2.
蔡伦
——
改进造纸术
3.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4.华佗——

)
A.
孔子
《论语》
B.司马光
《周髀算经》
C.司马迁
制成麻沸散
D.汉武帝
《黄帝内经》
6.
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以下曾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曹魏
②前秦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
A.
宋、齐、梁、陈、北朝
B.宋、梁、齐、陈、北朝
C.宋、陈、梁、齐、南朝
D.宋、齐、梁、陈、南朝
8.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9.
下列表格的主题应该是(

)
朝代
汉朝
北魏
唐朝
元朝
人物
张骞
孝文帝
文成公主

事件
张骞通西域
孝文帝改革
唐蕃联姻
回族形成
A.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B.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D.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10.
宋朝科技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的造纸术
③指南针的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1.小倩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有中学生,有老师等。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他们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②网络交往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
③网络交往中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2020年2月,温州市民陈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称自己从疫情严重的武汉归来,身体不适,但仍去看电影。消息经网友大量转发,引发公众恐慌。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该案例告诉我们(▲)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自觉遵守法律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提高媒介素养
③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④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关文明礼貌的典故。下列能体现文明有礼的典故有(


①孔融让梨
②程门立雪
③愚公移山
④三顾茅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0年2月7日,张某、黄某夫妇想从小区后面躲过封锁处绕行回家,被防疫工作的员梅某劝阻。两人心生不满,开始辱骂、殴打梅某。2月12日,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张、黄两人因犯妨害公务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和拘役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
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
③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5.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
犯罪
违法
)
A.
主刑与刑罚
B.刑法与民法
C.拘役与死刑
D.主刑与罚金
16.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①及时拨打110电话或争取成人帮助
②挺身而出,坚决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③不动声色,动作没看见,悄悄溜走
④虚张声势,与不法分子巧妙周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
以下诗句中,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有(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说明(


A.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成年人的事
B.违法犯罪现象在当今社会已不多见
C.见义勇为在当前已不值得褒扬和敬佩
D.中小学生要先保全自己,善于斗争
19.
2020年6月23日,中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服务范围从中国范围扩展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中国北斗3号终于组网成功,成为不折不扣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是中国航天人20年辛苦努力的成果。这启示我们要(


A.
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称霸世界
B.发展创新精神,实干创造辉煌
C.淡化知识学习,专注能力培养
D.积极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0.
下表是丽水市近几年的人均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
项目
2014年
2016年
2019年
人均GDP
66916元
75715元
102593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959元
45794元
5902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404元
26508元
34803元
该统计表说明丽水市(


①城乡差异已经消除
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④社会发展已实现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
60分)
21.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
A
B
)
(
大秦
)
材料二:
“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图中所示,丝绸之路的起点为A

最远可到达大秦,为开通此路线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2分)
(2)根据材料一,写出图中B处机构名称,该机构所在地大约是如今哪一省级行政区。

2分)
(3)材料二中“此河”指的是什么河?你赞同材料二中对“此河”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

3分)
(4)你认为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2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1)材料一中“秦皇”“宋祖”指的是谁,写出他们的名字。(
2分)
(2)用经济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存百姓”这一思想的。唐太宗“二十年间”的统治获得了怎样的誉称?(
3分)
(3)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历史简图能较准确展示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的是

。(填字母)(
1分)
从上图所说的历史现象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给今天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哪些启示?(
2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
材料一:
)
(
材料二

)
(
材料三

)
(1)请给材料一加上恰当的标题,并说说这套行政体系的优势。(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产生的影响。(4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实行的是哪一行政制度?元朝疆域过于汉唐,至大古今无。请列举两例事实说明。(5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新闻回放】2019年3月31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牺牲,4月1日,李某在网络上公然发布诋毁、侮辱救火英雄的言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遭到广大网友的一致谴责。在广大网友的举报下,李某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实施刑事拘留,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从违反法律类别的角度,指出李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判断依据。(7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2分)
(3)李某案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提示:从道德、法律角度回答)(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期末考试时,小明在考场上偷看他人答案。
材料二:“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集点滴之爱,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八年级学生黄某积极参加这次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同学们捐助过冬衣服,学习用品等,还与他们互相写信,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小明的行为。(3分)
(2)请你为材料二中“微公益”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3)请从责任和奉献社会角度谈谈材料二中黄某同学行为的认识。(4分)
26.
“我和我的祖国”当选2020年度国内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维护国家利益,我和祖国在一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流......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角度,简述“我和我国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理由。(4分)
材料二:
(2)请完成图示中的内容。(4分)








材料三:“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出好成绩。
(3)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青少年应如何接好接力棒,跑出好成绩?(2分)
1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D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D
A
C
A
D
B
C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9分)
(1)答:长安;张骞(2分)
(2)答:西域都护府;新疆(
2分)
(3)答:隋朝大运河(
1分)赞同(
1分)因为他既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隋炀帝巡游江都的奢侈无度,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2分)
(4)
①我们看问题要用辩证地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历史事件,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
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分)
22.(9分)
(1)答:嬴政;赵匡胤(
2分)
(2)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君主和人民分别比作舟和水,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
2分)贞观之治。(
1分)
(3)答:D(
1分)经济重心南移。(
1分)
(4)重视农业生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为本,维护农民利益等。写出2点即可。(2分)
23.(12分)
(1)答:标题:三省六部示意图。(1分)优势:三省共同商议国家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2)答:“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1分)说明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1分)说明这些措施导致北宋“积贫”“积弱”,最终导致北宋灭亡。(1分)
(3)答:行省制度(1分)
例1: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以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2分)
例2: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以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分)
24.(11分)
(1)刑事违法行为(1分)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体现了该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法第246条规定”,体现了触犯了刑法;
“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实施刑事拘留”,体现了应受到刑罚处罚。
(6分,材料3分,知识点3分)
(2)答: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分)
(3)答:道德角度: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等(1分)
法律角度:尊法、守法,法不可违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5.(9分)
(1)答:小明在考场上偷看他人答案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分)
(2)
答: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为爱启航重新出发。(宣传标语要简短对仗,符合题意即可)。(2分)
(3)答:责任角度:黄某的行为是负责任的体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2分)
奉献社会角度:黄某的行为是积极奉献社会的体现。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需要我们青年承担责任。(2分)
(符合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26.(10分)
(1)
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5.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6.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7.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4分,任答2点)
(2)答:①
宗旨

根本

基础

中国特色
(4分,每空1分)
(3)答:继续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1分)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1分)任答2点即可。
1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答题纸

名:             

级:             
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
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
考生禁填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正确填涂
一、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大题,共60分)
21.(9分)
(1)(2分)
(2)(2分)
(3)(3分)
(4)(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9分)
(1)(2分)
(2)(3分)
(3)(2分)
(4)(2分)
23.(12分)
(1)(3分)
(2)(4分)
(3)(5分)
24.(11分)
(1)(7分)
(2)(2分)
(3)(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1.(1)
25.(9分)
(1)(3分)
(2)(2分)
(3)(4分)
26.(10分)
(1)(4分)
(2)(4分)




(3)(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