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谋求互利共赢 课件(共32张PPT+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谋求互利共赢 课件(共32张PPT+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前课回顾
2.1推动和平与发展
一、维护世界和平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1、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及方式
3、维护世界和平的探索
4、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5、为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应怎么做
2、时代的主题
激趣导入
思考:全球不分国界,共同抗击疫情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命运与共,休戚相关,需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激趣导入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
谋求互利共赢


DIRECTORY
应对全球性问题
01
关心共同命运
02




1
2
重点
问题
关心共同命运
应对全球性问题
4.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意义?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各国人民的要求?
6.青少年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1.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应对全球性问题
01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1、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重大传染性疾病
网络安全
气候变化
恐怖主义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1、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观看思考:
1、结合视频及自己所见所闻谈谈,当今人类面临哪些全球性的问题?
2、这些问题为什么说是全球性问题?
《2020魔幻开局》
1、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②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③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④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⑤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
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P23)
影响: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
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1、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目标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包含
理念
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2页)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下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一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23页)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下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④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下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④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五个坚持”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②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坚持: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政治)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外交)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
关心共同命运
02
中共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把它写入党章。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序言部分。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随之,一幅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壮美蓝图在全球渐次铺展。
2017年3月23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标志着这一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4.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召开世界政党大会
◇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习近平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讲话
◇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
◇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4.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
《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民角度:①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各国人民的要求?
偷渡遇难的难民
难民
公民角度: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各国人民的要求?
公民角度:③关注他人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加包容与合作。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各国人民的要求?
(1)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3)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同时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积极参加中外交流活动,平等对待各国公民,树立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要落实哪些行动?
课堂小结
应对全球性问题
亟待解决全球性问题?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心共同命运
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各国人民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怎么做?
关怀、尊重生命价值
落实实际行动
谋求互利共赢
1、2020年2月18日,习近平应约同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感谢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约翰逊对中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慰问,同时指出,英方为我们抗击疫情提供了物资支持,这体现了中英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上体现了(  )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③两国人民能守望相助
④两国之间做到亲密无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B
【解析】本题为四选三组合式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两国之间做到亲密无异,表述太绝对,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本题选B。
达标检测
2、【2019·黄石】(多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贏共享”。这是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对世界未来的描绘。下列行为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向而行的是(  )
A.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贸易霸凌主义殃及全球
B.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设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
C.美国不断宣布“退群”,退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D.中国护航编队营救外籍商船,打击海盗
解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对世界的描述为背景材料,考察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AC两个选项——美国的做法不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符合题意;BD两个选项——中国的做法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
达标检测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