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声音素材 设问一: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声音是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比如敲鼓,自于鼓锤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鼓面的振动又带动空气的振动,并通过空气将振动波传播到人们的耳膜,又使耳膜振动,耳膜的共振就是声音。 所以说声音是自于物体的振动通过空气引起耳膜的共振而产生的。而耳膜的振动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当空气中的振动波不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时,就不能引起耳膜的共振,人们也就听不到声音。 学习目标 1、掌握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方法 2、掌握声音文件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 3、了解声音素材的获取途径 4、掌握声音文件格式的转化方法 声音的产生 声波有振幅和频率。振幅决定声音的大小,而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声波根据频率分为四大类 (1) 次声波 频率范围 0-20HZ (2) 声波(人类听力接受的范围) 频率范围 20HZ-20KHZ (3) 超声波 频率范围 20KHZ-1GHZ (4) 超高声波 频率范围 1GHZ-1THZ 多媒体作品中我们所要处理的正是人类听力可接受范围内的声波。 设问二:什么是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 模拟音频技术是以模拟电压的幅度表示声音强弱,如使用话筒和其他电声设备是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模拟声音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数字音频是个数据序列,在时间上是断续的。 数字音频是通过采样和量化,把模拟量表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由许多二进制数1和0组成的数字音频信号。 设问三:计算机是如何将模拟音频数字化的? 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模/数转换,它主要包括: (1)采样:在时间轴上对信号数字化; (2)量化:在幅度轴上对信号数字化; (3)编码:按一定规律,把量化后的值用二进制数表示。 模拟音频数字化 采样:是将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模拟信号。 量化:是使连续的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并把离散值进行取整,取出n位二进制数所能表示的数。 编码: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对量化结果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经历编码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电子通信线路发送出去。 相关概念 1、采样频率:一秒内采样的次数称为采样频率,单位为赫兹(HZ)。采样频率决定了声音采集的质量,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自然。 2、量化位数:声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量化位是对模拟音频信号的幅度轴进行数字化,它决定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后的动态范围。 3、声道:指声音在录制或播放时在不同空间位置采集或回放的相互独立的音频信号,所以声道数也就是声音录制时的音源数量或回放时相应的扬声器数量。声卡所支持的声道数是衡量声卡档次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单声道到最新的环绕立体声。 设问四:声音的存储容量如何计算? 存储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8(WAVE文件) 例如:录制一个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8位的立体声音频20秒,问需要多少磁盘空间。 分析:这题在解答时,我们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采样频率,在声音的计算公式中采样频率的单位应该是HZ,在本题中是 KHZ,固此要乘1000,其次题目看上去并未给出声道数,但我们知道立体声是指双声道,自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算式。 存储量=44.1*1000*8*2*20/8字节,再将它除以两次1024转化为M,约1.68M。 设问五:声音素材的获取连径? (1)成品声音文件的使用 (2)语音旁白的录制 (3)声音素材的截取 (4)音乐和语音的合成 设问六:声音文件格式如何转换? GoldWave软件、“录音机”软件的使用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