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马镫见证了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已铸造金属马镫
B.战国时期的骑兵马具中已经出现马镫
C.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 萨珊波斯人 突厥人 北欧、西欧 东欧、东罗马帝国
D.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兵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2.下列关于马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代人类骑马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马镫
B.亚历山大的骑兵马具中没有马镫
C.战国时期我国的骑兵马具中没有马镫
D.秦朝的时候我国的骑兵马具中有了马镫
3.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使用成熟的马镫后,骑兵的战斗力大大増强
②马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贸易的发展
③在使用成熟的马镫前,骑兵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很小
④马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作战方式的演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马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骑马奔跑中马镫有稳定身体的作用 B.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
C.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 D.中国在战国时已能铸造金属马镫
5.马镫的发明,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中国人开始铸造金属马镫是在(  )
A.大约3世纪 B.大约4世纪
C.大约2世纪 D.大约公元前3世纪
6.马镫的产生并传播印证了( )
①欧亚文明建立起联系并相互影响
②没有中国的马镫,就不会产生欧洲的中世纪
③中国的发明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④不同文明的传播,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金属马镫发明后,迅速在世界上传播开来。6世纪末7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从________那里引入了马镫。以上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
A.突厥人 B.高句丽人
C.阿拉伯人 D.东罗马人
8.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
A.农民阶层 B.骑士阶层 C.武士阶层 D.士族阶层
9.下列关于马镫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 B.由突厥人从萨珊波斯人处引入
C.由阿拉伯人传给波斯人 D.从西欧、北欧传到东欧
10.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可能来源于皮绳套,最先使用的大概是中国的中原人、印度人、中亚人,7世纪初由哪个民族传入欧洲:
A.波斯人 B.阿拉伯人 C.突厥人 D.罗马人
11.马镫的传播历程充分说明( )
A.欧洲文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B.优秀的文明成果必然会得到广泛传播
C.阿拉伯人是欧亚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 D.东方文明传播到西方并产生重大影响
12.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A.埃及人 B.法兰克人
C.中国人 D.阿拉伯人
二、综合题
1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为我们绘就一个传奇江湖的金庸先生于今年十月末逝世,享年94岁。“侠”,夹人者,引申为助人,指有能力并且不求回报地去帮助人,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社会追求。让我们在历史记载和文艺作品中去感受侠的内涵。
材料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注:蠹dù,蛀虫。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做学者的儒家、言谈的纵横家,带剑的游侠,依附贵族的人,工商业者。)
(1)侠的记载始于先秦。秦始皇在位时,采用了哪家学说作为治国思想?对于以文乱法的儒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请你推理以武犯禁的侠在秦朝会被如何对待?
材料二:关于侠的记载和描述,有正史《史记·游侠传》,也有小说《水浒传》。侠客们往往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常与一匹宝马和一把趁手的武器联系在一起。在金庸1959~1961年完成的《神雕侠侣》中,作者借着郭靖夫妇在襄阳抵抗蒙古大军侵略南宋,舍身取义的事迹说出了他心目中的“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哪位史学家在哪个朝代完成?自从这个朝代开始,我国文化开始以哪家思想为主流?阅读材料二,请你推断在后世体现这家思想、弘扬侠义精神的“侠”会被如何对待?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行走江湖的大侠离不开一匹宝马,更是离不开一项发明——金属马镫。马镫是哪个民族在何时发明的?在当时有什么重要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英]科技史专家怀特
材料二 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
——[英]科技史专家李约瑟
(1)成熟马镫的使用有何重大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的含义。
(2)马镫传入中世纪的欧洲后,对欧洲的影响非同小可。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马镫传入欧洲后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时期,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乘用的马具的完备,使得骑兵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大约公元3世纪时,中国冶炼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开始制造铜或铁制的马镫,A项说法错误;约4世纪(东晋)时,出现配有双马镫的陶马、马镫形象,这是目前最早的骑兵马具形象,B项说法错误;中国从西晋时期发明了马镫以后,不久就迅速地向国外传播。首先传播到朝鲜,后来又传到土耳其、伊朗,最后传到古罗马帝国,C项说法错误。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镫出现的是时间是公元3世纪,而秦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世纪,因此秦国不可能出现马镫,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选项表述符合史实,排除。
3.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乘用的马具的完备,骑兵的战斗力大大増强,使得骑兵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①符合题意。马镫的使用为重装甲骑兵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人类作战方式的演变,④符合题意。马镫的使用与人类贸易的发展无关,②不符合题意。在使用成熟的马镫前,骑兵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不小,③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镫在三世纪的时候在中国出现,故D符合题意。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在骑马奔跑中有稳定身体的作用,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它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世纪时,中国人已在铸造金属马镫了。 成熟的双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
6.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镫的产生和传入与欧洲的中世纪产生无关,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②错误,ABD选项排除;①③④均属于中国马镫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萨珊波斯人是突厥人那里引入的马镫,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
8.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7世纪时,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欧洲的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土制度,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故答案为:B。
9.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马镫,后来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A。
1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镫在7世纪初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
11.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考古发现马镫最晚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马镫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传入到西方最终推动了西方军事体制的变革,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D
【解析】在古代的海上、陆地商路上奔波着各国商人,其中有不少是阿拉伯人,他们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
13.(1)法家;焚书坑儒;侠会被招安或被剿灭
(2)司马迁;西汉(或汉);儒家思想;体现道义、侠义的侠会被写入历史,被宣扬、美化。
(3)汉族;3世纪左右;马镫的使用,可以骑马作战、用兵,发展骑兵。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位时,采用了法家学说作为治国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严刑峻法,以武犯禁的侠在秦朝会被招安或被剿灭。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西汉的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舍身取义的事迹说出了他心目中的“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知,体现道义、侠义的侠会被写入历史,被宣扬、美化。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马镫是汉民族发明的,在3世纪左右发明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马镫的使用,可以骑马作战、用兵,发展骑兵。
14.(1)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由此进入新时期。骑兵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骑兵不但可以穿上沉重的铠甲,还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 000年的封建骑士。
【解析】(1)根据材料“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镫使用的意义从军事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根据材料“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镫的传入对欧洲的影响体现为骑士武器装备的改进。
_21?????????è?????(www.21cnjy.com)_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