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试卷友情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共22题。试题卷的答案必须全部书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查内容为九年级社会第一、二单元和思品1-4课的内容。2.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1年9月29号晚,我国成功将无人太空实验舱 送入低地球轨道,为建设永久载入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A、嫦娥一号 B、神舟八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九号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运动。今年是辛亥革命 周年。A、100周年 B、90周年 C、110周年 D、80周年3、在学校里,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一责任来自( )A、职业的要求 B、他人的承诺 C、法律的要求 D、道德原则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面对外敌入侵,刚毅的林则徐毅然举起火把在虎门燃起滚滚浓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毫不犹豫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从林则徐和鲁迅的诗中,我们感受到( )A、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肩负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 B、做人应信守承诺,说了做一定要做 C、对国家、民族负责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会肩负起他的民族责任5、邓小平说: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这说明 ( )A、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党的基本路线是立国之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党的基本路线是强国之路,有利于现代化的发展 D、党的基本路线是环境保护的要求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实行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C、共同富裕 D、相互往来,互不干涉7、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 )①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放 ⑧要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取长补短 ④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发展的步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列选项没有前后内在联系的是( )A 、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B 、小球转大球——中美关系的改善C、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 D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9、下列哪一项外交成就或政策使中国外交活动从此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力,最活跃的时期是( )A、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D、 2001年,新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下列有关北约与华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约是以苏联为首的十二个西方国家组成的政治集团B、华约的建立标志着冷战的开始C、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D、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华沙条约11、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③美国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④ 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某校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开展“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南北问题” 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适合采用的是①《非洲:苦难的延续》 ②巴基斯坦前总理贝 布托遇袭身亡③《全球家庭财富分布》图 ④《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宣言》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3、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A、控制人口数量 B、大力发展经济C、切实保护环境 D、提高人口素质14、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零售商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变化1950年 1956年国营商业 23.2% 82%私营商业 55.8% 0.1%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采用现代技术,将垃圾高温焚烧、发电,是对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目前浙江省已有8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几年来已累计消化垃圾120万吨,产生电量3.7亿千瓦时。据此回答15~16题:15、垃圾发电,在我国由梦想变成变成现实,说明了( )A、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已领先世界B、开源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好办法C、科技的力量能使资源取之不尽 D、我国的资源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16、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垃圾发电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③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 ④促进科技的发展,加快科教兴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17、(10分)阅读小明父子的对话,回答问题。父亲:现在生活跟我们小时候真是大不相同了!电视机、电冰箱、电脑一应俱全,还有汽车!这些东西在我们小时候做梦都不会梦到的!多亏了毛泽东带领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小明:爸爸,您错了,应该是 。1父亲:不管是谁,反正,没有他,就不会有村里的那些厂子,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小明:可是,我觉得村里的那些水泥厂整天尘土飞扬的,很不好。父亲:只要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灰尘多一点算什么?小明:您这话不对。因为 2父亲:那,按你说,我们现在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呢?(1)在横线1上填上适当的内容。(1分)(2)亲爱的同学,你和小明都学过这方面的知识,请把横线2小明的话补充完整。(6分)(3)我们现在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呢?请你给小明父亲一个正确的回答。(1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呢?(2分)18、(7分)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国情,我校社会实践小组对宁波市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收集了以下信息。材料一:宁波市GDP总额、人均GDP增长情况表(单位:元)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GDP总额 20.17亿 141.40亿 1175.75亿 5125.8亿人均GDP 437 2845 21786 67394(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年鉴2010》)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歌词)材料三:在这30多年里,全国各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仍面临住房、物价、医改、教育、就业等等许多问题,期待政府着手解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材料一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老人画的“一个圈”中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个地区?(1分)(3)材料三中的问题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国情?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2分)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3-2008年,我国的科技投入达到34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07%提高到1.49%,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目前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材料二:继续实行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建设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实现哪两个领域的创新?(3分)(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技术发展迅速,硕果累累。请举两例予以说明。(2分)(3)材料体现了我国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谈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必要性。(3分)20、(8分)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开始入户登记。11月10日,持续10天的入户调查结束;从2010年12月起,进入数据的汇总和资料的开发利用阶段。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准确把握人口状况和变动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推动科学发展。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到本世纪40年代末,将超过4亿,约占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材料三: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结合材料一思考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准确把握人口现状和变动趋势,符合什么发展意识和什么发展观?(2分)(2)从我国的人口国情角度谈谈为什么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2分)(3)从我国的人口政策角度说明出现材料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与材料三有何联系?(2分)21、(7分)材料一:自11月23日延坪岛炮击事件以来,在美国协助与支持下,韩方态度强硬,紧张气氛弥漫朝鲜半岛内外,局势随时可能失控。我国政府强烈呼吁各方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中、朝、韩等国人民期盼战争的乌云早日散去。材料二:2011年3月19日开始,美英法等西方多国联军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安全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时投了弃权票,主张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内矛盾和地区冲突,不支持以武力干涉利比亚的内政和统一。(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中国的态度说明我国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础是什么?(3分)(2)材料中美国这些行为的实质是什么?(2分)(3)你认为要维护世界稳定,国际社会应该做怎样的努力?(至少两点,2分)22、(8分)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美国访问谈到台湾问题时,套用台湾诗人的诗句:“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材料二: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15日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徐莽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大陆方面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台方开展各单项协议的后续商谈并争取签署协议,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继续深化发展。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中华儿女怎样的共同心愿?(1分)(2)材料二中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2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不利因素?(2分)(4)解决台湾问题,我们遵循什么方针?(1分)(5)作为中学生,你打算以哪些实际行动为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作贡献?(2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试卷答题卷一、选择题(共32分,每题2分)题目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17.(1)(1分)(2)(6分)(3)(3分)18.(1)(4分)(2)(1分)(3)(2分)19.(1)(3分)(2)(2分)(3)(3分)20.(1)(2分)(2)(2分)(3)(2分)(4)(2分)21.(1)(3分)(2)(2分)(3)(2分)22.(1)(1分)(2)(2分)(3)(2分)(4)(1分)(5)(2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试卷初三社会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C C A B C D C C B B D B B A17、(1)邓小平。(1分)(2)资源、环境、经济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1分)自然资源是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1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分)经济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1分)当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不协调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制约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分)(3)我们应该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分)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2分)18、(1)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分)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2) 厦门(1分)(3)我国处于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19、(1)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实现科技和教育的创新。(3分)(2)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嫦娥工程取得成功等等(2分)(3)科技创新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还不足。(1分)必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等。(2分)20、(1)可持续发展意识;科学发展观(2分)。(2)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2分)。(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降低了人口出生率,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2分)。(4)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制约了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又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途径(2分)。21、(1)和平问题(1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2)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各国合作,反对战争等。(两点即可,2分)20.(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分)(2)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有利于两岸同胞之间的往来和两岸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两岸人民的经贸往来;有利于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等。(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3)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某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2分)(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5)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坚决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的“台独”言论和行为进行斗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肩负起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使命等。(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