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新课讲解课程学习目标了解三张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1通过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理解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联系。3知道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2新课讲解导入1869年,门捷列夫制作了历史上第一张周期表,图1-14是该表的修订版,又称短式周期表。门捷列夫周期表最重要的特征是从第四周期开始每个周期截成两截,第1-7族分主副族,第八族称为过渡元素(第八族是铁、钴、镍等“三素组”)。主副族和第八族的概念使用至今,但过渡元素的概念不同了。科学史话新课讲解1905年,配位化学鼻祖维尔纳制作了一张周期表,如图1-15所示。维尔纳周期表是特长式周期表,每个周期一行,各族元素、过渡金属、稀有气体、镧系和锕系,各有各的位置,同族元素上下对齐,尽管当时锕系和镧系的概念尚未形成,不知道它们有多少种元素。维尔纳周期表前五个周期表相似,但也有差异,如今维尔纳周期表中Be、Mg的位置与现今周期表不同。………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ScTiVCrMnFeCoNiCuZnGaGeAsSeBrKrRbSrYZrNbMo…RuRhPdAgCdInSnSbTeIXeCsBaLaCeNdPr……SmEuGdTbHoErTmYb……TaW…OsIrPtAuHgTlPbBi…………RaLaαTh……………U…………Ac………………………………PbαBiαTeα……图1-15维尔纳的特长式周期表新课讲解1922年,玻尔获诺贝尔奖时做了题为“原子结构”的报告,其中有一张周期表,如图1-16所示。它是1895年汤姆孙周期表的改进版。在玻尔所作的改进中,特别重要之处是把21-28、39-46等元素用方框框起。这是因为玻尔用原子结构来解释周期系了,他已经认识到,这些框内元素的原子新增加的电子是填入内层轨道的。玻尔已经得知镧后14种元素基原子有4f电子,也用方框框起,而且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但第七周期元素所知甚少。玻尔周期表还用直线连接前后周期的相关元素(同族元素),这是因为玻尔已经知道,它们的价电子数相等。图1-16玻尔元素周期表新课讲解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按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元素排列起来,得到一个元素序列,并从最轻的元素氢开始进行编号,称为原子序数。这个序列中的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重复,这一规律被门捷列夫称作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系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证明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随后元素周期律表述为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元素的这一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新课讲解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1.元素周期系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新课讲解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从上到下类别各周期原子的电子层数各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类数第一周期短周期12第二周期28第三周期38第四周期长周期418第五周期518第六周期632(含镧系15种元素)第七周期732(含锕系15种元素)新课讲解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2)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周期外围电子排布各周期增加的能级元素种类第ⅠA族0族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一1s11s221s2二2s12s22p682s、2p8三3s13s23p683s、3p8四4s14s24p684s、3d、4p18五5s15s25p685s、4d、5p18六6s16s26p686s、4f、5d、6p32七7s17s27p687s、5f、6d、7p32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与元素种类新课讲解注意: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关系ⅰ根据构造原理,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一组,按能量由低到高可分为7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较小,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ⅱ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高的能级对应的能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序数。元素形成周期系的根本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新课讲解(3)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中元素种类数的关系元素周期系中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只有两种元素。中间按照构造原理依次排满各能级。其余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具体数据如下:新课讲解周期ns→np电子数元素数目一1s1~2二2s1~22p1~6三3s1~23p1~6四4s1~23d1~104p1~6五5s1~24d1~105p1~6六6s1~24f1~145d1~106p1~6七7s1~25f1~146d1~107p1~62288881818181832323232递增的核电荷数=元素个数新课讲解若以一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周期排成一个横排,并按s、p、d、f分段,左侧对齐,可得到如下元素周期表:新课讲解思考与讨论:195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书末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参照其新版制作的。请问:怎样将图1-17变成书末的元素周期表?pfdsspsdpfsdpdsppss新课讲解(4)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VIII一0)列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类别主族副族第VIII族副族主族0族名称IAIIAIIIBIVBVBVIBVIIB第VIII族IBIIBIIIAIVAVAVIAVIIA0族注意:1.从第四周期开始的长周期,比短周期多出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这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始终不超过2,即为ns1~2(Pd例外)。而第六、七周期比第四、五周期多出14个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也只有2个s电子,所以也是金属元素。2.电子层数=周期序数3.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新课讲解新课讲解(5)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价层电子数相同,这是同族元素性质相似的结构基础。主族元素的价电子为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如碱金属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1。元素周期表最右侧稀有气体元素的基态原子,除氦(1s2)外,最外层都是8电子,即ns2np6。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与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电子有关(镧系、锕系元素还与次次外层的f电子有关)。如铁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新课讲解新课讲解再探元素周期表问题:仔细考察书末的元素周期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例如:(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每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同族的其他周期元素的不同?(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列?各列的价层电子数各为多少?同列元素价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哪些族?族序有什么规律?(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如图1-18)?回答上述问题和你提出的问题,并整理出你对元素周期表的新认识。(1)现行元素周期表包含118种元素,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分别是按照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类数依次为2、8、8、18、18、32、32。第一周期结尾元素(He)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其电子排布式为1s2。与该元素同族的其他周期元素Ne、Ar、Kr、Xe、Rn等,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了8、8、18、18、32。根据构造原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s2np6。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同族的其他周期元素的不同。新课讲解新课讲解(2)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列。从左向右,第1~12列中,除第3列中的镧系和锕系以外,其他的价层电子数都等于列数;第13~18列中,除第18列中的氦以外,其他的价层电子数都等于列数减10。除了镧系、锕系和氦以外,同列元素价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周期表所划分的族及族序数,从左向右排列如下:IA族、ⅡA族;ⅢB族→ⅦB族;Ⅷ族;IB族、ⅡB族;ⅢA族→ⅦA族;0族。新课讲解(3)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三角区的元素,大多数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s2np1-6(He除外),价层电子数较大,得电子相对容易,失电子相对困难。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不包括0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下向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综上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新课讲解再探元素周期表讨论:(1)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有什么关系?写出它们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答:副族元素介于s区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和p区元素(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由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的区域,因此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的关系是:第ⅢB族到第ⅦB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数等于它们的族序数;第Ⅷ族有3列元素,其族序数等于该族的第1列元素的价层电子数;第IB族、第ⅡB族的族序数等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10ns2(除镧系和锕系)。新课讲解(2)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划分成5个区,如图1-19所示。除ds区外,各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列?为什么s区(除氢元素)、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答:s区有2列,d区有8列,p区有6列。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s1-2,d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9ns1-2,d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0ns2,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超过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s区(除氢元素外)、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新课讲解(3)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类金属,为什么?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因此这些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类金属。新课讲解(4)在周期表里找出Cr和Cu的价层电子。它们的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吗?此外还有哪些元素的基态原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不符合构造原理(它们的3d轨道达到半充满或全充满结构,是一种能量较低的稳定结构)。此外,Nb、Mo、Ru、Rh、Pd、Ag、Pt、Au、La、Ce、Gd、Ac、Th、Pa、U、Np、Cm等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均不符合构造原理。新课讲解(5)语言119号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预言第八周期有多少种元素。119号元素应位于第八周期第IA族,故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8s1;周期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数分别为2x12、2×22、2×22、2×32、2×32、2×42、2×42,以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为2×52=50(种)。新课讲解思考与讨论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1-20)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正常氧化物,而不是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1)对角线规则是从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则,不是定理。在科学研究中,你对类似对角线规则这样的经验规则有何看法?(2)以“对角线规则”为关键词,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比较锂和镁、铍和铝、硼和硅三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新课讲解对角线规则1.锂和镁能直接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物溶解性,锂的化合物比其他碱金属的盐更难溶于水,与镁盐相似。2.铍和铝它们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且都难溶于水,只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3.硼和硅硼与硅都能生成挥发性、活泼的氢化物;它们的卤化物(BF3除外)能水解生成硼酸和硅酸。课堂练习1.判断正误。答案:××××××√(1)除0族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2)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3)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所有非金属都位于p区( )(5)价电子数与最高化合价相等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6)次外层全充满而最外层有不成对电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7)元素周期表5个区中都有金属元素( )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1~6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B.基态原子最外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5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ⅦA族元素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6~8ns2的元素一定位于第ⅢB~ⅦB族D.基态原子N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答案:B课堂练习3.外围电子构型为3d104s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五周期第ⅠB族B.第五周期第ⅡB族C.第四周期第ⅦB族D.第四周期第ⅠB族答案:D课堂练习4.已知某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ansb(a、b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B.该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区C.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D.该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答案:D课堂练习5.指出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1)1s22s22p63s2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2)[Kr]4d105s25p2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_____ 区元素。?(3)[Ar]3d14s2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4)[Ar]3d104s1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主三ⅡAs主五ⅣAp副四ⅢBd副四ⅠBds课堂小结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系3.元素周期表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2.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副族元素:大多数族序数=(n-1)d+ns的电子数=价电子数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周期序数=能层数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单元1学科化学年级高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与元素周期表以及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能层、能级、构造原理”的概念和内容,了解了原子基态、激发态、原子光谱等基础知识,理解构造原理并会根据构造原理进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及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点,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等知识。本节内容重点探究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间的联系。本节安排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与元素周期表以及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知道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通过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理解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探究元素周期表与构造原理的连接与特点。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和族的划分,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科学史话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培养求真务实、不断进步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三张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元素周期表【科学史】1869年,门捷列夫制作了历史上第一张周期表,图1-14是该表的修订版,又称短式周期表。门捷列夫周期表最重要的特征是从第四周期开始每个周期截成两截,第1-7族分主副族,第八族称为过渡元素(第八族是铁、钴、镍等“三素组”)。主副族和第八族的概念使用至今,但过渡元素的概念不同了。1905年,配位化学鼻祖维尔纳制作了一张周期表,如图1-15所示。维尔纳周期表是特长式周期表,每个周期一行,各族元素、过渡金属、稀有气体、镧系和锕系,各有各的位置,同族元素上下对齐,尽管当时锕系和镧系的概念尚未形成,不知道它们有多少种元素。维尔纳周期表前五个周期表相似,但也有差异,如今维尔纳周期表中Be、Mg的位置与现今周期表不同。1922年,玻尔获诺贝尔奖时做了题为“原子结构”的报告,其中有一张周期表,如图1-16所示。它是1895年汤姆孙周期表的改进版。在玻尔所作的改进中,特别重要之处是把21-28、39-46等元素用方框框起。这是因为玻尔用原子结构来解释周期系了,他已经认识到,这些框内元素的原子新增加的电子是填入内层轨道的。玻尔已经得知镧后14种元素基原子有4f电子,也用方框框起,而且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但第七周期元素所知甚少。玻尔周期表还用直线连接前后周期的相关元素(同族元素),这是因为玻尔已经知道,它们的价电子数相等。了解科学史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培养求真务实、不断进步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讲授新课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按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元素排列起来,得到一个元素序列,并从最轻的元素氢开始进行编号,称为原子序数。这个序列中的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重复,这一规律被门捷列夫称作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系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证明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随后元素周期律表述为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元素的这一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注意:1.元素周期系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2)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与元素种类注意: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划分的关系ⅰ根据构造原理,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一组,按能量由低到高可分为7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较小,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ⅱ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高的能级对应的能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序数。元素形成周期系的根本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3)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中元素种类数的关系元素周期系中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只有两种元素。中间按照构造原理依次排满各能级。其余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具体数据如下:周期ns→np电子数元素数目一1s1~222二2s1~22p1~688三3s1~23p1~688四4s1~23d1~104p1~61818五5s1~24d1~105p1~61818六6s1~24f1~145d1~106p1~63232七7s1~25f1~146d1~107p1~63232规律:递增的核电荷数=元素个数若以一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周期排成一个横排,并按s、p、d、f分段,左侧对齐,可得到如下元素周期表:【思考与讨论】195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书末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参照其新版制作的。请问:怎样将图1-17变成书末的元素周期表?(4)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VIII一0)注意:1.从第四周期开始的长周期,比短周期多出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这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始终不超过2,即为ns1~2(Pd例外)。而第六、七周期比第四、五周期多出14个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也只有2个s电子,所以也是金属元素。2.电子层数=周期序数3.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5)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价层电子数相同,这是同族元素性质相似的结构基础。主族元素的价电子为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如碱金属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1。元素周期表最右侧稀有气体元素的基态原子,除氦(1s2)外,最外层都是8电子,即ns2np6。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与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电子有关(镧系、锕系元素还与次次外层的f电子有关)。如铁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再探元素周期表】问题:仔细考察书末的元素周期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例如:(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每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同族的其他周期元素的不同?(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列?各列的价层电子数各为多少?同列元素价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哪些族?族序有什么规律?(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如图1-18)?回答上述问题和你提出的问题,并整理出你对元素周期表的新认识。答:(1)现行元素周期表包含118种元素,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分别是按照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类数依次为2、8、8、18、18、32、32。第一周期结尾元素(He)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其电子排布式为1s2。与该元素同族的其他周期元素Ne、Ar、Kr、Xe、Rn等,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了8、8、18、18、32。根据构造原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s2np6。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同族的其他周期元素的不同。(2)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列。从左向右,第1~12列中,除第3列中的镧系和锕系以外,其他的价层电子数都等于列数;第13~18列中,除第18列中的氦以外,其他的价层电子数都等于列数减10。除了镧系、锕系和氦以外,同列元素价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周期表所划分的族及族序数,从左向右排列如下:IA族、ⅡA族;ⅢB族→ⅦB族;Ⅷ族;IB族、ⅡB族;ⅢA族→ⅦA族;0族。(3)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三角区的元素,大多数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s2np1-6(He除外),价层电子数较大,得电子相对容易,失电子相对困难。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不包括0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下向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综上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讨论】(1)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有什么关系?写出它们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答:副族元素介于s区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和p区元素(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由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的区域,因此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的关系是:第ⅢB族到第ⅦB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数等于它们的族序数;第Ⅷ族有3列元素,其族序数等于该族的第1列元素的价层电子数;第IB族、第ⅡB族的族序数等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10ns2(除镧系和锕系)。(2)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划分成5个区,如图1-19所示。除ds区外,各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列?为什么s区(除氢元素)、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答:s区有2列,d区有8列,p区有6列。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s1-2,d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9ns1-2,d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为(n-1)d10ns2,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超过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s区(除氢元素外)、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3)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类金属,为什么?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因此这些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类金属。(4)在周期表里找出Cr和Cu的价层电子。它们的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吗?此外还有哪些元素的基态原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不符合构造原理(它们的3d轨道达到半充满或全充满结构,是一种能量较低的稳定结构)。此外,Nb、Mo、Ru、Rh、Pd、Ag、Pt、Au、La、Ce、Gd、Ac、Th、Pa、U、Np、Cm等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均不符合构造原理。(5)语言119号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预言第八周期有多少种元素。119号元素应位于第八周期第IA族,故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8s1;周期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数分别为2x12、2×22、2×22、2×32、2×32、2×42、2×42,以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为2×52=50(种)。【思考与讨论】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1-20)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正常氧化物,而不是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1)对角线规则是从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则,不是定理。在科学研究中,你对类似对角线规则这样的经验规则有何看法?(2)以“对角线规则”为关键词,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比较锂和镁、铍和铝、硼和硅三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对角线规则1.锂和镁能直接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物溶解性,锂的化合物比其他碱金属的盐更难溶于水,与镁盐相似。2.铍和铝它们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且都难溶于水,只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3.硼和硅硼与硅都能生成挥发性、活泼的氢化物;它们的卤化物(BF3除外)能水解生成硼酸和硅酸。【课堂练习】1.判断正误。(1)除0族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2)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3)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所有非金属都位于p区( )(5)价电子数与最高化合价相等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6)次外层全充满而最外层有不成对电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7)元素周期表5个区中都有金属元素( )答案:××××××√2.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1~6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B.基态原子最外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5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ⅦA族元素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6~8ns2的元素一定位于第ⅢB~ⅦB族D.基态原子N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答案:B3.外围电子构型为3d104s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五周期第ⅠB族B.第五周期第ⅡB族C.第四周期第ⅦB族D.第四周期第ⅠB族答案:D4.已知某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ansb(a、b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B.该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区C.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D.该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答案:D5.指出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1)1s22s22p63s2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2)[Kr]4d105s25p2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3)[Ar]3d14s2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4)[Ar]3d104s1是 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属于 区元素。答案:(1)主三ⅡAs(2)主五ⅣAp(3)副四ⅢBd(4)副四ⅠBds思考交流归纳总结思考问题归纳总结思考与讨论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和表格数据特点,归纳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与族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元素周期特点。课堂小结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系3.元素周期表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周期序数=能层数2.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副族元素:大多数族序数=(n-1)d+ns的电子数=价电子数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板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系3.元素周期表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周期序数=能层数2.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副族元素:大多数族序数=(n-1)d+ns的电子数=价电子数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课时.pptx 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