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风筝的魅力 诗人高鼎在《村居》里这样写到: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1.风筝,又名 、 ,至今已有 多年的历史。 2. 是风筝的故乡。 3.据说能工巧匠鲁班就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应当说这是 的前身。 4.中国的山东潍坊被称为“ ”。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风筝节。 风筝的起源 纸鸢 纸鹞 中国 风筝 世界风筝之都 2000 种类 软翅类 板式类 串式类 龙 凤 呈 祥 桶形(立体)类 其它 广告风筝 其它 神五飞天——用古老的民间工艺品风筝来庆祝中国首次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运动风筝 这些不同类的风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风筝的骨架是对称的,但图案不一定对称。 ???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绑,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 扎:扎骨架 糊:糊纸面 绘:绘花彩 绑:绑风筝线 扎艺 扎骨架 1.两根竹条呈十字形摆放,左右对称,横向竹条放在竖向竹条的三分之一处 。 2.缠绕骨架前,棉绳留出15厘米绳头。 3.固定骨架,交叉缠绕棉绳并打结。 4.缠绕打结后棉绳预留5至8厘米与放飞线打结。 糊纸面: 1.将纸面平铺在桌面,再把风筝骨架摆放在纸面上(注意:不能倾斜,否则风筝会重心不稳,飞不起来)。 2.骨架摆放好后,用胶带将十字架固定在风筝纸面上,这样,骨架就不会移动,风筝的四个边各预留3厘米左右(折边粘贴双面胶备用)。 3.将风筝面预留3厘米的四个边依次折好,用双面胶整条粘贴平整。(注意:骨架的边角要粘贴牢固,不能移动) 4.粘飘带:用飘带装饰菱形风筝的肩膀或尾部,宽约2-3厘米,长度在30厘米左右。飘带依次粘于菱形风筝的左右两边或尾部(前后稍微错开,用双面胶粘在一起)。 绘花彩 镶嵌:画龙点睛 将荷花、牡丹等图案镶在其他完整的图形之中的,起到画龙点睛和表达寓意的作用 蝶恋花 鸳鸯戏水 鲤鱼 彩蝶 一点法 二点法 三点法 绑风筝线 放飞技巧:一抽一放 1.增加风筝上扬力,稳步上升。 2.在风筝和上扬力的作用下会飞高飞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