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声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产生的原因1.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说明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音叉在振动。通过多次实验得: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例1 (邵阳中考)今年“六一”文艺演出,邵阳市资江小学两位女生表演的“古筝二人奏”震撼全场观众。悦耳动听的古筝是由于古筝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1.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物质传播。说明 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在月球上人与人之间即使离得很近,相互说话也听不见,只有通过无线电传播和转换后才能进行交流,真空不能传声。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听到声音。2.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声速越快。例2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接着打开抽气机抽气,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猜想将空气完全抽出后的情景,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具有能量1.声音具有____________,同时也能传递信息。说明 向平滑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头,会泛起涟漪。石头打击水面引起振动形成水波,能量就向外传播了。2.声音具有能量,声音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例3 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__的性质。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但两者容易混淆例4 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例5 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用叉子撞击坚硬的物体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__________发声,声音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传递到人耳。1.(永州中考)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哨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哨声不能传递能量2.(恩施州中考)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第2题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通过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空气、水、铁管 B.水、空气、铁管C.水、铁管、空气 D.铁管、水、空气4.(黄冈中考)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要点详解】知识点1:振动 振动 例1 振动知识点2:气体 液体 固体 温度 例2 能 变小 真空 知识点3:能量 例3 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易错点拨】例4 能量 信息【综合应用】例5 振动 线和手指(固体)【巩固提升】1.B 2.B 3.D 4.信息 空气5.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第1章 声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组 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 第1题图此现象表明声音(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烟台中考)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3.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技术的飞船。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4.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预制板等物体而获得营救的,这是因为这些物体的( )A.导热性好 B.传声性能好C.硬度大 D.挡光性好5.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A.用光将鱼引到网里B.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吓跑鱼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D.人未到海边就听到“隆隆”的海浪声6.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第6题图A.甲和乙 B.丙和丁C.乙和丙 D.甲和丙7.(无锡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8.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9.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C.真空带 D.金属物质第10题图1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第11题图11.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12.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________。(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________。 第13题图13.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第15题图15.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B组 自主提高16.如图所示,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第16题图(1)图甲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用塑料袋把闹钟套好,然后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可以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中当不断地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丁中,将一个矿泉水瓶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着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汽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峭壁下面?参考答案1-5.ABBBB 6-10.DACCA11.信息 振动12.(1)错误 (2)错误 13.液体 914.振动 空气 能量15.(1)乒乓球被弹起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将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法16.(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传播效果好 (2)液体(水)可以传播声音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7.(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2m/s。 (2)汽车到达峭壁下面还需要34.2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讲义(机构用).docx 第1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检测(机构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