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教标准实验版 九年级第一单元基础过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教标准实验版 九年级第一单元基础过关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基础过关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1、1945年2月,美国__________、苏联__________、英国__________三国领导人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会议商讨了有关战后的重大问题,并签订了____ ______,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____ ______的形成。
3、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是_____ _____。
4、二战后,美苏双方互相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形成了__________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_____ _____,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的是____ ______。冷战的具体表现有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其结束的标志是_____ _____。
5、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他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_______ ___。
6、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其起止时间是20世纪_____年代末至_____年代末。
7、20世纪40年代,__________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8、__________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
9、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__召开的_______ ___,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______ ____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___ _______,即国家之间都应______ _ ___ 、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10、1960年,17个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这一年被称为______ ____。
11、1990年,_______ 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结束。)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被称为_______ ___。
13、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___ _____,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七十七国集团”为争取_______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主的所谓____ ______,悍然出兵干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鸭绿江。1950年__ _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总司令__________率领下,以_______ ___为目的入朝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____
__ ____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事件是___ 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___ 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____。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_____ __;手工业____ ______;
资本主义工商业____ ______,其基本完成的时间是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_____ ____ _的建立(即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在各行各业创造前所未有的成就。
6、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的时间是___ _______,其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其重要意义是_______ ___。
7、新中国的失误与挫折在经济上是_____ _____和_____ _____,时间是__________;政治上是______ __,时间是______ ____。
8、文革结束的标志事件是____ ______。
9、两弹一星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打破大国核垄断);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__ _______,是世界上第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1、“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是__________;“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铁人”是__________。
12、“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___ _______,其核心是_______ ___。铁人精神的内容包括___ _______。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__,其内容:①思想上,会议恢复了__ ________路线;②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其影响是:中国从此进入了_______ ___的新时期,进入了__________的年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鲜明的特点是____ ______。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展开,其内容是实行___ _______,它最初为______ ____的18个农户所采用,因而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___ _____
______ ___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开放,首先从__________地区推行。________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逐渐形成了_____ 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
4、“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 __,即在__________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__________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制度。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是__________。“一国两制“的实践:_______ ___,香港从英国顺利回归;_______ ___,澳门从葡萄牙回到祖国怀抱。
5、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是_______ ___和_____ __ ___严重阻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6、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是______ _ ___。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 ___。
8、对台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______ _ ___。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_______ ___外交政策。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原则: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___;1953年,周恩来提出_______ ___原则,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______ _ ___的新战略。
10、_______年10月,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次年,美国总统__________访华,中美签署______ ____,结束了两国的敌对、隔绝状态。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1、2001年中国外交发生了三件大事①在上海举行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__________会议;②成立了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_______ ___;③我国申奥成功并加入了____ _____组织。
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1、______ ____和______ ____,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出现了____ ______的格局,并逐渐走向世界____ ______。
2、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______ ____,_____ _____。
4、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①______ ____(当今世界不太平的根源);②_____ _____;③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导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表现:超级大国__________和______ ____,以争夺和控制世界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发展问题也称__________问题,即为_____ ____和____ ______之间的关系问题。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现实原因):_____ _____;②历史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_______ ___;③战乱和不稳定。
7、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对策):建立______ ____,不断推进_______ ___和_____ _____。
8、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①_____ _____;②__ ___ ;③____ ____。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