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光的反射和折射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你知道视频中蜡烛的火焰为什么浇不灭吗?新知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镜成像。新知讲解一、平面镜1.像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表面是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新知讲解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像。新知讲解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新知讲解2.猜想与假设(1)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可能_________(相等/不相等)。(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探究平面镜成像(3)像与物的位置在平面镜可能_________(同侧/异侧)。相等相等异侧新知讲解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刻度尺、打火机等。(2)实验步骤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②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新知讲解③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个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④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⑤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新知讲解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等大、放大或缩小)15cm27cm310cm⑥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cm7cm10cm等大新知讲解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视频新知讲解5.分析与论证: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相等。新知讲解6.实验结论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新知讲解7.思考讨论(1)在实验中为什么用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参考答案:在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用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未点燃的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新知讲解如图,AB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活动ABA′B′平面镜注意:像一定要用虚线表示对称性,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新知讲解1.实像和虚像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成像原理呈现方式实像虚像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的像实像既可以呈现在屏幕上,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新知讲解2.平面镜成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S′S蜡烛火焰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蜡烛的像上发出的,而实际上像并没有发出光,因此,这样的像称为虚像。新知讲解3.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新知讲解4.平面镜的用途:成像或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潜望镜新知讲解说明:凭人的直觉容易误认为人面镜时,人的像变大,实际上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产生错觉的原因是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观察者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即: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新知讲解凸面镜和凹面镜阅读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新知讲解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如果将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凸面镜与凹面镜反射光线时各有什么特点呢?新知讲解人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太阳灶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如用凹面镜制成太阳灶。课堂练习1.我们的祖先会用磨光的铜面作镜面,观察自己。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D课堂练习2.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D3.小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课堂练习D课堂练习4.某同学的手表是数字式电子表,当它表面正对镜面时,平面镜中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字样,则当时的真实时间是()A.12时05分B.15时02分C.20时51分D.21时02分A课堂练习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D.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C课堂总结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3.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板书设计一、平面镜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板书设计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1.平面镜成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下《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光的反射和折射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七下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2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第2课时平面镜的有关知识,平面镜成像是一个重要的光学现象,从物理概念方面有几个重要内容:平面镜成像规律特点、成像原理、“虚像”的概念。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初步具备了光的概念,学习和认识平面镜,是前面学习的应用。这是他们首次接受到“虚像”的概念,为接下来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为他们在光学方面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平面镜在日常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与现代科技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地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平面镜,也能使学生全面地认识科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初步认识虚像的含义;2.能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做出虚像,能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3.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4.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光的反射情况。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形成相互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练习作图,巩固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光的反射来做平面镜成像。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难点平面镜成像作图,应用光的反射来做平面镜成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视频:浇不灭的蜡烛火焰提问:你知道视频中蜡烛的火焰为什么浇不灭吗?出示视频:揭示原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镜成像。学生观察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一、平面镜1.像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表面是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出示图片: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出示图片:照镜子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像。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并提问: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1)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可能_________(相等/不相等)。(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3)像与物的位置在平面镜可能_________(同侧/异侧)。答案:相等相等异侧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刻度尺、打火机等。(2)实验步骤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②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③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个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④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⑤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⑥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等大、放大或缩小)15cm27cm310cm出示视频: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5.分析与论证: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相等。6.实验结论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7.思考讨论(1)在实验中为什么用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参考答案:在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用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未点燃的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活动:如图,AB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注意:像一定要用虚线表示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1.实像和虚像成像原理呈现方式实像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的像实像既可以呈现在屏幕上,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2.平面镜成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蜡烛火焰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蜡烛的像上发出的,而实际上像并没有发出光,因此,这样的像称为虚像。3.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4.平面镜的用途:成像或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说明:凭人的直觉容易误认为人面镜时,人的像变大,实际上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产生错觉的原因是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观察者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即: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阅读:凸面镜和凹面镜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凸面镜与凹面镜反射光线时各有什么特点呢?如果将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人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太阳灶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如用凹面镜制成太阳灶。课堂练习1.我们的祖先会用磨光的铜面作镜面,观察自己。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答案:D2.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答案:D3.小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答案:D4.某同学的手表是数字式电子表,当它表面正对镜面时,平面镜中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字样,则当时的真实时间是()A.12时05分B.15时02分C.20时51分D.21时02分答案:A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D.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答案:C阅读课文了解平面镜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数据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动手作图在老师引导下了解实像和虚像阅读课文掌握平面镜成原理阅读课文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平行光的作用学生练习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起学生探究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深刻理解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注意问题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本节知识课堂小结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3.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板书一、平面镜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1.平面镜成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导学案课题光的反射和折射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初步认识虚像的含义;2.能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能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3.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4.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光的反射情况。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练习作图,巩固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光的反射来做平面镜成像。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虚像的含义,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作图,应用光的反射来做平面镜成像。【导学方法】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课前预习】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__,像的大小跟________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_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关于镜面________。归纳为:成等大、等距、正立的虚像。2.平面镜的用途:________或___________,如潜望镜。3.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学习探究【新知导入】出示视频:浇不灭的火焰提问:你知道视频中蜡烛的火焰为什么浇不灭吗?出示视频:揭秘火焰不灭原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镜成像。【合作探究】一、平面镜1.像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表面是_______、________、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1)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可能_________(相等/不相等)。(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3)像与物的位置在平面镜可能_________(同侧/异侧)。3.分析与论证: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4.实验结论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_____________。5.思考讨论(1)在实验中为什么用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2)实验中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练习:AB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1.平面镜成原理:平面镜成像由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蜡烛火焰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光经过平面镜________后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蜡烛的像上发出的,而实际上像并_________发出光,因此,这样的像称为________。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_、等大的、________;物与像的左右_________。3.凸面镜和凹面镜(1)如果将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2)人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_________;利用凹面镜可以__________,如用凹面镜制成__________。【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1.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小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3.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4.4m,像的大小不变B.3.6m,像的大小不变C.2.2m,像变小D.1.5m,像变大4.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正立的虚像物体的大小物体到平面镜对称2.成像改变光路3.发散会聚合作探究:一、平面镜平的光滑的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大小、位置2.答案:相等相等异侧3.参考答案: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相等。4.相等相等垂直对称5.(1)参考答案:在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2)参考答案:用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未点燃的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1.光的反射反射没有虚像2.正立的虚像相反3.(1)发散会聚(2)反光镜聚光太阳灶课堂总结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3.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课堂练习:1.C2.D3.A4.C5.B6.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平面镜成像.mp4 浇不灭的蜡烛1.mpg 浇不灭的蜡烛2.mpg 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doc 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doc 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