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命题:苏立标 审核:叶文建 命题时间:2011年10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值为 ( )
A. B. C. D.
3.若的内角所对的边满足,且,则的值为 ( )
A. B. C.1 D.
4.已知,,那么 ( )
A. B. C. D.
5.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设是
图象的最高点,是图象与轴的交点,则 ( )
A. B. C. D.
6.定义一种运算,若函数,
是方程的解,且,则的值 ( )
A.恒为正值 B.等于 C.恒为负值 D.不大于
7.已知是定义在上且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当时,,
则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是 ( )
A.3 B.5 C.7 D.9
8.已知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
,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则是
减函数的区间为 ( )
A. B. C. D.
9.若外接圆的半径为1,圆心为O,且,,则等
于 ( )
A. B. C.3 D.
10.方程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则以下有关两根关系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已知为奇函数,
12.如果, 那么= .
13.函数有最大值,最小值,则实数的值为
____________.
14.对正整数,设曲线在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则
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是__________.
15.若均为单位向量,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16.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与 的夹角为120°,则()的最小值是___ _.
17.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若关于的方程有8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共14分)已知函数
(I)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图象的对称轴方程;(II)设函数求的值域.
19.(本题满分14分)设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Ⅰ)求角的大小;(Ⅱ)若,试求的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Ⅱ)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
(Ⅱ)当(其中=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Ⅲ)若
数学(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A B A D A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13. 8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6.
1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解:(I)
∴最小正周期,由,得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7分
(II)
当时,取得最小值,
当时,取得最大值2,所以的值域为 …14分
19.解:(Ⅰ)因为,
所以,
即,则所以,即,所以
(Ⅱ)因为,所以,即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此时最大值为4
所以=,即的最小值为
20.解:(Ⅰ)当时,得.,
当时,,两式相减得
即,
所以.又,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7分
(Ⅱ)由(Ⅰ)知,即.
因为, 所以不等式等价于
而,所以 ……………………………14分
21.解:,当时,,又 HYPERLINK "http://www." EMBED Equation.3 中各项均为正数解得,………………………2分
当时, ………………………4分
,即
即,
,中各项均为正数,
即(),,(),
又时,,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9分
(2) 对,是数列的前项和,
, ………………11分
…13分

…………15分
22.解:(Ⅰ)………1分
同理,令
∴f(x)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3分
由此可知…………………………………………4分
(Ⅱ)由(I)可知当时,有,
即.
.……………………………………………………………………8分
(Ⅲ) 设函数…………………………………9分
x
A
B
P
y
O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命题人:何秋月 审核人:沈暎 命题时间:2011、9
一、单项选择(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家重大节日中都会发行一些纪念钞币,这些纪念钞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有时也会发行金银纪念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纪念钞和纪念币的本质是
A.两者都是一般等价物 B.前者是价值符号,后者是一般等价物
C.前者是一般等价物,后者是商品 D.两者都是商品
2.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2011年8月23日,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①使人民币成为了世界货币 ②有利于降低减少企业成本,减缓中国外贸下滑的压力 ③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增强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④有利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5小时 C.7小时 D.8小时
4.图1、2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讲究实惠
C.精神消费应代替物质消费 D.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
6.在我国城市和乡村活跃着一个“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村,“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发展与活跃的原因是,“草根经济”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D.符合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7.2010年6月8日凌晨1点,史蒂夫·乔布斯在在Moscone West会展中心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10)上发布了全新的iPhone第四代手机,型号为iPhone 4。因其屏幕出众,外观造型、材质视觉效果好,视频效果不错,iOS 系统比较流畅等优点受越来越受大众追捧。如今iPhone5即将上市,许多果粉情愿花千元定金去网店定货。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8.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在新生的添置装备中,电子产品已成为90后高校新生的必需品,而且由原来的手机、MP3、台式电脑“开学三大件”,升级至包括3G手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PSP、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在内的“五大件”。此材料从一侧面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消费总体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差距 D.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9.有些学生和家庭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家庭负担能力。这种过度的“开学消费”的行为受 消费心理影响。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④求实心理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0.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作为一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特点有
①公司的组织机构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②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表现
③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④公司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0年初起,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1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到3500元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4.杭州今年将继续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实施面将扩大。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5.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如何解决 党和国家给出了鲜明的回答:“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了《廉租房保障办法》,明确了保障方式,实行财政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这体现了财政
A.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D.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16.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耗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市场经济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A.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实现 B.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
C.对外出口来实现 D.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实现
18.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润。假设某储户有5万元的存款,年利率为2.2%。若当年居民消费品价格(CPI)上涨5%,则该储户的一年期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为
A.1100元 B.1045元 C.1155元 D.46045元
19.2010年以来,由于少数商人囤积居奇、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市场上大蒜、绿豆、
生姜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成为市民对物价表示无奈
的新词。这表明
①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缺点 ②生产上述农产品个别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④气候、不正当竞争等因素直接影响价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为了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国家相继出台了降低出口退税率、上调资源税税率、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渐市场化、实行绿色信贷、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采取以上举措有利于
①优化经济结构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发挥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市场上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其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
C.名牌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要求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①发展是第一要义 ②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④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23.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体现在
①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③注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
A.出口商品的获利增加 B.同样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
C.来华购物的游客增多 D.同样数量的人民币比可以兑换的美元更少
25.2011年1月21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加快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①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②有利于壮大国有经济的力量
③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要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在《福州晚报》举办的数场“寻工在线”招聘会中,有这样一批群体:年龄大、没有技能、每次都参加,但每次都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多次再就业碰壁的情况下,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为其提供小额贷款,买起了海鲜,结果生意红火,成为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启示我们
A.再就业要靠科学文化知识 B.再就业要改变劳动就业观念
C.再就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D.再就业要不怕苦不怕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其中27题12分,28、29题各18分。)
27.材料一:
材料二:物价一路飙升,在各种投资渠道陷入“寒冬”的情况下,火热的金条投资成为不少投资者的“救命稻草”。除了实物黄金的热销,与黄金相关的其他产品也受到市场追捧,黄金挂钩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如此。
(1)上图反映什么经济现象?老百姓为什么热衷投资黄金?(6分)
(2)“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要致富买股票”(BUY STOCKS AND GET RICH)。谈谈你对此理解。( 6分)
28.材料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示意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从2010年12月1日起至10日,财政部对部分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情况展开专项调查。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几十家中央金融企业。国家有关方面对央企高管的薪酬规定是:央企最高一层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职工之间年薪相差十倍左右,不得超过12倍。
⑴ 图1、图2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8分)
(2)请你谈谈对“央企最高一层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职工之间年薪相差十倍左右,不得超过12倍”这一规定合理性的认识。(8分)
29.材料一: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CPI指数月度走势图 图1
注:C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省物价局价格监测网显示,食品类价格仍是领涨主力。2011年8月份我省市场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在月监测的176种商品价格中,价格上升的52种,占监测品种的29.5%。其中肉蛋价格延续涨势。
材料二: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情况 图2
注: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为了有效遏制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 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40号文件,出台了16条举措稳物价,抑通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物价持续上涨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负面影响?(6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所采取的举措进行分析说明。(8分)
政治试卷
命题人:何秋月 审核人:沈瑛 命题时间:2011、9
一、单项选择(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C D D A C D C B C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D D B D B C A C D D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其中27题12分,28、29题各18分。)
27(1)居民财富收入构成发生变化,以储蓄为主转住房、储蓄并重等并重;也反映居民投资的多元化。 1)黄金作为金属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硬通货,在一定意义上时财富的象征。2)全球的通账压力导致纸币贬值,财富缩水,其他投资渠道的不景气,黄金具有较高的保值和抗风险能力。
(2)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其收入包括股息或红利收入和股票讲个上涨带来的差价,但它也是高风险的投资,企业经营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股票价格又受企业经营状况、工期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股票需谨慎,买股票不一定致富,也可能破产。
28.(1)图1、图2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都在不断地拉大。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实现社会公平。④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① 允许央企高管与基层职工的年薪差距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表现,是坚持效率原则的体现。② 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是对公民权利、对人才、知识劳动、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迸发,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把蛋糕做大,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基础。③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只有将年薪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38.(1)2010年10—2011年8月我国CPI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较大,2分)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分)
负面影响:物价上涨较快,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必然增加支出,增加生活成本,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生活负担。物价持续上涨使老百姓财富缩水。②物价的持续上涨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甚至故意提价,引发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通胀压力更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图3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命题人:王扬波 审题人:吴昱 命题时间:9.15
单项选择(共6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 t + t 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2.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和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 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到O点的距离为,和的距离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的质量为:
A. B. C. D.
3.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仍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4. 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将:
A.小于 B.等于 C.等于 D.大于
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A.运动线速度一样 B.运动周期相同
C.运动角速度相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
6.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点,OA、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甲、t乙的大小关系为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确定
二、不定项选择(共4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7.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速率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则=
B.若 >,则=
C.不管多大,总有=
D.只有 = 时,才有=
8.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C.运动时间为 D.运动位移的大小为
9.一台额定输出功率为50kW的起重机将质量为1吨的货物由静止竖直吊起,最初货物做匀加速运动,在2s末货物的速度为4m/s。起重机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输出功率不变工作。g=10m/s2,不计额外功的损失,则:
A.起重机在2s末的输出功率为48kW B.起重机在2s内的平均输出功率为20kW
C.货物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5s D.货物被吊起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5m/s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三、填空题(共5题,满分20分)
11.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mm 。
12. 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则小车加速度 .
(2) (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
13.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56cm BC=9.12cm,已知交流电源频率是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值是 m/s2,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14.如右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ta tb,va v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如图所示,某工厂用水平传送带传送零件,设两轮子圆心的距离为S=12m,传送带与零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的速度恒为V=6m/s,在A点轻放一质量为m=1kg的零件,并使被传送到右边的B处,则传送所需时间为 s,摩擦力对零件做功为 J.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四、计算题(共4题,满分40分)
16.某同学设计了如题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 ,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须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 与 ,用它们来计算的运动学公式是 ;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与的关系为:他想通过多次改变,测出相应的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若要求是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 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放置放于 上面;
③ 实验得到与的关系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μ= (取两位有效数字)
17.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18.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的圆孤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圆心角,轨道最低点为O,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0.8s后经过D点,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初速度v1 。
(2)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假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则PA间的距离是多少?
(4)斜面上CD间的距离。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答案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B,C )
〖解析〗、,根据运动公式,,解得。挡光片越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瞬时速度,误差就越小.滑块运行的距离d越长,误差就越小.
13.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2.09 m/s,重力加速值是 9.75 m/s2,
产生误差的原因 。
14.ta>tb,va<vb
15.传送所需时间为 3 .5 s, 做功为 18 J.
四、计算题(共4题,满分40分)

16.①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 位移 与 时间 ,
计算的运动学公式是 2S / t2 ;
②必须使上式中的 m′+m 保持不变,取出的砝码置于 滑块上 ;
③由此可知μ= 0.21------ 0.25
17.24.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        
v’=at0  ①   ②   ③
设汽车乙在时间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v’=(2a) t0  ④     ⑤     
⑥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s= s1+s2 ⑦  s’= s1’+s2’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⑨
18.(1)对小物块,由A到B有: 在B点
所以
(2)对小物块,由B到O有:
其中 在O点 所以N=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
(3)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过程: PA间的距离是
(4)物块沿斜面上滑: 所以
物块沿斜面上滑: 由机械能守恒知
小物块由C上升到最高点历时 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点历时 故

19. 答案 (1) (2)
解析 (1)对于第一种运动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
F1= F1+F2=mv2/R 运动星体的线速度:v =
周期为T,则有T=T=4π
(2)设第二种形式星体之间的距离为r,则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
由于星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靠其它两个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由力的合成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F合=cos30°
F合=mR′ 所以r=R
O
S1
S2
r
游标尺
主尺
cm
3
4
5
0
5
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命题:汪丽红 审核:段艳芳 命题时间:2011年10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函数的最大值是 ( )
A.2 B.1 C. D.
3.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值为 ( )
A. B. C. D.
4.若的内角所对的边满足,且,则的值为( )
A. B. C.1 D.
5.已知条件:不等式的解集为R;条件:指数函数为
增函数.则是的 (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设是
图象的最高点,是图象与轴的交点,则 ( )
A. B. C. D.
7.定义一种运算,若函数,
是方程的解,且,则的值 ( )
A.恒为正值 B.等于 C.恒为负值 D.不大于
8. 已知函数是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已知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
,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则是
减函数的区间为 ( )
A. B. C. D.
10. 已知集合U = {(x,y)| xR, y R}, M = {(x,y) | |x | + | y | < a },P = {(x,y)| y = f (x ) },现给出下列函数: ①y = ax , ② y = logax , ③y = sin(x + a), ④y = cos a x,若0 < a < 1时,恒有P∩CUM = P,则f (x)可以取的函数有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设,则=_________
1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13.已知为奇函数,
14.已知,则的值是
15.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16.由命题“存在,使”是假命题,得的取值范围是,则实数的值是 .
17.已知函数,若互不相同,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共14分)已知函数
(I)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图象的对称轴方程;(II)设函数求的值域.
19.(本小题共14分)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I)求的值
(II)若的面积为,且,求的值
20.(本小题共14分)设命题p: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命题q:,如果“p且q”是假命题,“p或q”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共15分)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
(Ⅱ)若函数在上是最小值为,求的值;
(Ⅲ)当(其中=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A C B A D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2._________________
13. 6 14.________________1
15. 4x-y -8=0 16. 1
17. (10,1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解:(I)
∴最小正周期,由,得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7分
(II)
当时,取得最小值,
当时,取得最大值2,所以的值域为 …14分
19.解:(I) 4分
(II) 6分
14分
20. P真:; 3分 q真: 6分
P真q假: 9分 p假q真: 12分
∴ 14分
21.(I) 5分
(II)若g(x)在上单调递增,则对恒成立
即:对恒成立
即: 9分
若g(x)在上单调递减,则对恒成立
即:对恒成立
即: 13分
15分
22.解:(Ⅰ)………1分
同理,令
∴f(x)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3分
由此可知…………………………………………4分
(Ⅱ)
当时,,F(x)在上单调递增,,
,舍去 6分
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若,F(x)在上单调递增,,
舍 8分
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x
A
B
P
y
O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审题人:朱世光 命题时间:2011年9月下旬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3.古希腊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在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公民通常是由本邦成年男子组成 ②一些本邦成年贵族女子也是公民
③实行直接民主制 ④实行代议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汉书 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5.以下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
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6.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7.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9.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10.“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纪念一位著名词人所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A.苏轼 B.陆游 C.李清照 D.辛弃疾
11.“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12.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13.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1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5.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 )
A.对理学的探讨 B.对治学的感悟
C.对水利的思考 D.对治国的研究
1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7.“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8.王守仁主张“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这是进一步发挥了儒家
A.“仁”的思想 B.“礼”的学说 C.德政思想 D.民本思想
19.“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A.《水浒传》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20.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21.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2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3.如果你是生活在北宋的士人,你可以通过下列哪些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①文人山水画 ②词 ③话本 ④京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2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25.“1875年宪法”是法国迄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的宪法。在下列关于该宪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票制共和”
B.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C.规定总统的权力极大,两院的权力很小
D.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它的颁布而巩固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27.(11分)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四 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
材料五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3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
现。(5分)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3分)
28.(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止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家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世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5分)
(2)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以天理遏止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理学倡导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4分)
29.(12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2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历史答案
1.A 2.B 3.A 4.D 5.C 6.D 7.B 8.B 9.B 10.D 11.A 12.B 13.C 14.A 15.A 16.C 17.D 18.A 19.C 20.D 21.C 22.B 23.B 24.B 25.C
26.(1)变化:宰相制度最终废除,内阁制建立。(2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1分)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
(3)政治设计: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2分)原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的衰亡,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2分)
27.(1)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3分)
(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5分)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3分)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命题人:姜建军 审核人: 汪向华 命题时间:2011-9-15
第Ⅰ卷(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1. The biggest whale is ______ blue whale, which grows to be about 29 meters long—the
height of _______ 9-story building.
A. the; the B. a; a C. the; a D. a; the
2. It was April 29, 2011 _______ Prince William and Kate Middleton walked into the palace hall of the wedding ceremony.
A. that B. when C. since D. before
3. We climbed a tree, and all of a sudden it _______ to us that we were rather big to be up in a tree.
A. struck B. lighted C. occurred D. came
4.Written in a hurry, _______ . How can it be satisfactory
A. they found many mistakes in the report
B. Sam made lots of mistakes in the report
C. there are plenty of mistakes in the report
D. the report is full of mistakes
5. Catherine, _______ the alarm clock for 6 o’clock, or you would oversleep and be late for the train.
A. setting B. sets C. set D. to set
6. Although they lost their jobs, saving and unemployment benefits allow the couple to _______ their comfortable home.
A. come up with B. catch up with C. hold on to D. look forward to
7. With the software product sales _______ , the medium-sized IT companies are having a great
time.
A. jumping B. adding C. raising D. developing
8. Jack took part in the speech contest and, _______ is more surprising, won the first place.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it
9. Don’t ask me to prepare the picnic lunch, I’m not _______ a cook.
A. much of B. better than C. good at D. much as
10. He meant that you are old _______ your age _______ saying “the guy is overgrowing”.
A. for, by B. for, as to C. with, about D. to, by
11. —Mr. Priestly has just accepted our offer over the phone.
—Good, but you must ask him to _______ it in writing.
A. consume B. confirm C. consult D. conduct
12. —Which of the three optional courses did you like best, Joe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idn’t like _______ of them.
A. either B. both C. any D. neither
13. The result of the football match was 2 to 2,_______ the satisfaction of both teams.
A. with B. for C. at D. to
14. —Do you know when Britain _______ war on Germany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1993, I suppose.
A. announced B. declared C. fought D. attended
15. —How long do you think it is _______ he took up the job
— Half a year at least.
A. when B. before C. that D. since
16. Ordinary woman though she is, she has won the award because she tries every means to make people _______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A. aware B. careful C. sensible D. ambitious
17. —We got here Tuesday afternoon.
—_______ Why didn’t you call us earlier
A. Good luck. B. You did C. It’s no surprise. D. Go ahead.
18. He had a burning _______ to win back the teacher’s confidence in him.
A. desire B. feeling C. emotion D. impression
19. He was a much older tennis player, but he had a (n) _______ over other players in experience.
A. profit B. power C. advantage D. benefit
20. — Can I have two bottles of beer please
—_______ . That'll be$20, please.
A. Come on. B. With pleasure. C. Don't mention it. D. There you ar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You Are Going Places
One day I came home from school, changed my clothes and got ready for work. I work at a local restaurant in town as a cashier and waiter.
I went to work feeling 21 . And to make matters worse, I was busy that evening. It' s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22 with customers who complain about their food and where they are 23 is too big or too small. Little things like that tend to 24 a lot of us 25 but we manage to deal with it.
Three elderly ladies walked in and sat by the windows. It happened to be the very 26 near where I keep the dirty 27 in the boxes. Trying to keep up with all the dirty tables, customers leaving and coming in and 28 running all over the house, it was crazy. 29 these elderly women were watching 30 I was working to make sure every table was clean and ready for the next customers.
When they 31 their meals, I took their plates back to the kitchen. They talked to me for a while about school, how I was doing, what 32 I was in and what I planned to do in the future.
33 they were leaving, they walked past me and one of them said to me in a 34 and gentle voice, “You are going places.” And that was it. They left the 35 and I had tears in my eyes, because they gave me 36 to believe in myself. They 37 my spirit from being down and gave me a 38 to keep on working hard.
People used to tell me that I couldn’t have a career in 39 until I had a degree. I'm now a co-anchor (联合主持人)of a student-produced television 40 . And the best thing is: I'm only 17 years old and I am a senior in high school.
21. A. tired B. excited C. up D. down
22. A. Dealing B. Helping C. Talking D. Meeting
23. A. sat B. seated C. laid D. seating
24. A. attract B. avoid C. adjust D. annoy
25. A. employees B. customers C. boss D. employers
26. A. table B. box C. spot D. kitchen
27. A. dishes B. rooms C. clothes D. chairs
28. A. men B. women C. servers D. people
29. A. And B. Otherwise C. But D. So
30. A. what B. how C. where D. why
31. A. finished. B. completed C. ordered D. got
32. A. place B. grade C. mark D. position
33. A. Before B. While C. As D. After
34. A. confident B. loud C. low D. pleasant
35. A. kitchen B. house C. restaurant D. table
36. A. ability B. courage C. imagination D. time
37. A. put down B. picked up C. took over D. pointed out
38. A. cause B. reason C. present D. permission
39. A. television B. government C. school D. restaurant
40. A. company B. station C. show D. advertisement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一节20小题,第二节5小题;每题2分,满分5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A
My father had returned from his business visit to London when I came in, rather late, to supper. I could tell at once that he and my mother had been discussing something. In that half-playful, half-serious way I knew so well, he said," How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Eton "
"You bet, "I cried quickly catching the joke. Everyone knew it was the most expensive, the most famous of schools. You had to be entered at birth, if not before. Besides, even at 12 or 13, I understood my father. He disliked any form of showing off. He always knew his proper station in life, which was in the middle of the middle class, our house was medium-sized; he had avoided joining Royal Liverpool Golf Club and went to a smaller one instead; though once he had got a second-hand Rolls-Royce at a remarkably low price, he felt embarrassed driving it, and quickly changed it for an Austin 1100.
This could only be his delightful way of telling me that the whole boarding school idea was to be dropped. Alas! I should also have remembered that he had a liking for being different from everyone else, if it did not conflict(冲突)with his fear of drawing attention to himself.
It seemed that he had happened to be talking to Graham Brown of the London office, a very nice fellow, and Graham had a friend who had just entered his boy at the school, and while he was in that part of the world he thought he might just as well phone them. I remember my eyes stinging(刺痛)and my hands shaking with the puzzlement of my feelings. There was excitement, at the heart of great sadness.
"Oh, he doesn't want to go away," said my mother, "You shouldn't go on like this.” "It's up to him," said my father. "He can make up his own mind.”
41. The house the writer's family lived in was _______ .
A. the best they could afford B. right for their social position
C. for showing off D. rather small
42. His father sold his Roils-Royce because _______ .
A. it made him feel uneasy B. it was too old to work well
C. it was too expensive to possess D. it was too cheap
43. What was the writer's reaction to the idea of going to Eton
A. He was very unhappy. B. He didn't believe it.
C. He was delighted. D. He had mixed feelings.
44.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 .
A. Children who can go to Eton are very famous
B. Children can go to Eton if they will
C.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a child to get admitted by Eton
D. Children don't have the right to decide whether they will go to Eton
B
45. The main aim of Environment Awareness Week is to _______.
A. educate the public 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B. discuss global warming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 explain ways for producing freshwater to save the environment
D. learn about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that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46. The organizer of the event is _______.
A. Global Gaia Network B. Clean Energy Agency
C. Green Earth Foundation 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und
47.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you should go to _______.
A. Hall 1 B. Hall 2 C. Hall 3 D. Hall 4
48. The "3 Rs" stand for _______.
A. Read, Realize and Remember B.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C. Green Earth Foundation D. Global Gaia Network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of the event
A. It will last a week and the halls will be open 11 hours a day.
B. You can send an email to Mrs.Daisy Soh for more information.
C. Each hall charges the same amount of money as the other.
D. Lectures in Hall 1 will be given by university students.
C
There are some very good things about open education. This way of teaching allows the students to grow as people, and to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s in many subjects. Open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education, a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what they do in life. Some students do badly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The open classroom may allow them to enjoy learning. Some students will be happier in an open education school. They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grades or rules. For students who worry about these things a lot, it is a good idea to be in an open classroom.
But many students will not do well in an open classroom. For some students, there are too few rules. These students will do little in school. They will not make good use of open education. Because open education is so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se students may have a problem of getting used to making so many choices. For many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 rules in the classroom. They worry about the rules even when there are no rules. Even a few rules will help this kind of students. The last point about open education is that some traditional teachers do not like it. Many teachers do not believe in open education. Teachers who want to have an open classroom may have many problems at their school.
You now know what open education is.Some of its good points and bad points have been explained. You may have your own opinion about open education. The writer thinks that open education is a good idea, but only in theory. In actual fact, it may not work very well in a real class or school.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most students, but of course not all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They want and need to have rules. In some cases, they must be made to study some subjects. Many students are pleased to find subjects they have to study interesting. They would not study those subjects if they did not have to.
5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ason why some students like open education
A. The open classroom may allow them to enjoy learning.
B. Open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future.
C. Open education allow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s.
D. Open education has fewer rules.
51.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_______.
A.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all students don’t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B.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all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C. nearly all teachers like open education
D. only the students that worry about rules or grades a lot like to be in an open classroom
52. Some students will do little in an open classroom because _______.
A. there are too few rules B. they hate activities
C. open education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 D. they worry about the rules
53. Which is NOT mentione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iven
A. some advantages about open education.
B. some disadvantages about open education.
C. some students’ feelings in an open education school.
D.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open education is the same as all the students’.
5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ummarize the passage
A. Many students like open education.
B. Open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education.
C. Open education is a really complicated idea.
D. Open education is a good idea in practice.
D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ve done in your life ” The question was put to me during a presentation I gave to a group of lawyers.
The answer came to me in an instant. It’s not the one I gave, because the situation was not right. As a lawyer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 knew the audience wanted to hear some amusing stories about my work with well-known people, but here’s the true answ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ve ever done occurred on October 8,1990. I began the day playing tennis with an old friend I hadn’t seen for a while. Between points we talked about what had been happening in each other’s lives. He and his wife had just had a baby boy, who was keeping them up at night.
While we were playing, a car came screaming up the road toward the courts. It was my friend’s father, who shouted to my friend that his baby had stopped breathing and was being rushed to the hospital. In a flash my friend was in the car and gone, disappearing in a cloud of dust.
For a moment I just stood there, paralyzed(呆若木鸡). Then I tried to figure out what I should do. Follow my friend to the hospital There was nothing I could accomplish there, I convinced myself. My friend’s son was in the care of doctors and nurses, and nothing I could do or say would affect the outcome. Be there for moral support Well, maybe. But my friend and his wife both had large families, and I knew they’d be surrounded by relatives who would provide more than enough comfort and support, whatever happened. All I could do at the hospital, I decided, was to get in the way. Also, I had planned a full day with my family, who were waiting for me to get home. So I decided to head back to my house and check in my friend later.
As I started my car, I realized that my friend had left his truck and keys at the courts. I now faced another problem. I couldn’t leave the keys in the truck. So I decided to go to the hospital and give him the keys.
When I arrived, I was directed to a room where my friend and his wife were waiting. As I had thought, the room was filled with family members silently watching my friend comfort his wife. I went in and stood by the door, trying to decide what to do next. Soon a doctor appeared. He approached my friend and his wife, and in a quiet voice told them that their son had died.
For a long time the two held each other and cried, unaware of the rest of us standing around in pained silence. After they had calmed themselves, the doctor suggested they spend a few moments with their son.
My friend and his wife stood up and walked past their families. When they reached the door, my friend saw me standing in the corner. He came over and hugged me and started to cry. My friend’s wife hugged me, too, and said , “Thanks for being here.”
For the rest of that morning, I sat in the emergency room of that hospital and watched my friend and his wife hold the body of their infant son, and say goodbye.
I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have ever done. The experience taught me two lessons.
Firs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ve ever done happened when I was completely helpless. None of the things I had learned in university, in three years of law school or in six years of legal practice were of any use in that situation. Something terrible was happening to people I cared about, and I was powerless to change the outcome. All I could do was standing by and watching it happen. And yet it was critical that I do just that--- just be there when someone needed me.
Seco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ve done almost didn’t happen because of things I had learned in classroom and professional life. Law school taught me how to take a set of facts, break them down and organized them. These skills are critical for lawyers. When people come to us for help, they’re often stressed out and depend on a lawyer to think logically. But while learning to think, I almost forget how to feel. Today I have no doubt that I should have leapt into my car without hesitation and followed my friend to the hospital.
From that one experience I learn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n’t the money you make, the status you attain or the honors you achiev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he kids’ team you coach or the poem you write----or the time when you’re just somebody’s friend.
55. When he was asked abo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he had done in life at a presentation, the author _______.
A. felt it was not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B. thought for a while and spoke his mind
C. gave an answer from a lawyer’s point of view
D. didn’t give the real answer
56. When he saw his friend rush to the hospital, the author could not decide whether to follow mainly because he thought _______.
A. He had to stay with his family B. His friend did not need his help.
C. He would not be of much help D. the baby would be in the doctor’s care
57.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author’s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 at the hospital
A. He found out that he was in the way.
B. He would have felt guilty if he had not been there.
C. He regretted that he went too later.
D. His friend would have felt better if he had not been there.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nveyed in this story
A. Family and relatives can not take the place of friends.
B. More people are a great comfort when one is in trouble.
C. It is best to be here when someone needs you.
D. You can certainly help a friend if you want to.
59. The author learned from his own experience that_______.
A. what is taught in school is usually of no use.
B. a lawyer cannot learn much in classrooms
C. a lawyer should know people’s feeling first
D. he needs to be able to feel as well as think logically
60.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last paragraph suggests that the author_______.
A. is fond of writing poems
B. is going to coach the kid’s team
C. is determined to make friends with everybody
D. is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helpful to those in need
第二节: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61.Peter’s group members are fond of an article which can help them to find something that can both challenge their intelligence and provide entertainment.
62.Helen’s group members are fashionable and fond of advanced technology.They like reading something that can provide them with inspirations in achieving success and changing people’s way of life.
63.Catherine’s group members are athletic and spend a lot of time working out.They are fond of any stories about stars in the sports world.
64.Elizabeth’s group members want to read some articles which can help them keep pace with the trend of fashion.They hope to find in the article some hints on helping improve their appearances.
65.Jessica’s group members are keen on becoming volunteers and therefore are looking for some articles that can increase their chances of being chosen.
AWang’s little big ideasApps are transforming smart phones into multi-tasking gadgets that can locate a good restaurant and even help you with your love life.As the iPhone4 hits China, Zhang Chunmei meets the Chinese programmer behind an App Store bestseller to find how a tiny idea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and how apps influence our digital lifestyle. BShowcase for talentSusan Boyle, you better watch out.Semifinal day on China’s Got Talent is fast approaching and these contestants just might push you off your pedestal (宝座).Like them or hate them, there’s no denying the contestants are causing something of a stir across the country.The performers singled out on this page will certainly offer a show about which you’ll have something to say.
CTop of the cropsYou might think Fashion Week is about dresses rather than hairstyles.But you’d be wrong.Whether the models are in New York, London or Milan, who’s sporting the prettiest, trendiest or most shocking hairstyle is as hot a topic as the clothes on the catwalk.Despite the many hair highlights of the 2010 Fashion Week, we’ve managed to comb through the masses of material to pick a few of our favorites here. DMovie messes with your headDriving home from a screening of Inception, my husband said to me: “I don’t know how you are going to write about this movie.” “What, you mean without giving anything away ” I asked.“No,” he said.“I don’t know how you are going to explain what it’s about.” The film, by writer-director Christopher Nolan, is a gorgeous, technically perfect symphony (交响乐) of images and ideas.
EWoods to splitThe marriage between the golf star and his wife is officially over.Official divorce papers state that “the marriage between the parties is irretrievably broken”, thus bringing to an end the couple’s six-year marriage.Woods and Nordgren have lived apart since Woods’ November 2009 car crash, which was followed by Woods’ public admission of a series of affairs with other women. FFlowers set to bloomWhat exactly does it take for a young woman to be considered a “campus flower ” Some say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but surely there must be certain essential criteria.Perhaps we can get some answers by taking a closer look inside the training camp of the Universiade Star in Shenzhen, a competition organized to select the guides, waiters, torchbearers and flag bearers for the 2011 games.
第II卷 (共40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次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I like to talk with foreigners to practise my oral English but learn more about other cultures. There were two foreign teachers in our school in this term. They often go to the English corner so that we can have a chance to practise a language. I seize every chance to talk them. However, I sometime find they are not so interesting in what I say, and it’s hard for I to choose a suitable topic. I would like some advices about how to communicate proper with foreigners, and what topics to pick.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班来自美国的交流学生Arthur患病住院已有三周,请你用英文给他写封信,主要内容包括:
—询问病情,表示关切
—介绍班级近期活动、学习等情况
—表达祝愿
注意:1. 词数12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信的格式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Arthu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参考答案
1—5 CBCDC 6-10 CACAA 11-15 B C D B D 16-20 ABACD
21-25 DABDA 26-30 CACCB 31-35 ABCAC 36-40 BBBAC
41—44 BADC 45---49 ADBBC 50—54 BAADC 55—60 DCBCDD
61---65 DAECF
短文改错
1. but---and 2. were---are 3.in this term---this term 4. a language---the language
5. talk---talk with 6. sometime---sometimes 7. interesting---interested 8. for I---for me
9. advices---advice 10. proper---properly
Dear Arthur,
It’s three weeks since you fell ill. I guess you have suffered a lot in the hospital, but are you feeling any better now We’re concerned about your health. And we all miss you very much.
In the past three weeks, we've been buried in study because the exam is around the corner. But don’t worry about your lessons, with which all of us will help you when you are back. Besides the routine work, we held a football match in our grade and our class won the championship. If only you had been with us!
We hope you will soon recover and join us in our colorful school life.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赵琦 校对人:刘瑛 命题时间:2011-9-21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框架(kuāng)  采撷(xié) 臼齿(jiù) 天秤座(chèng)
B.谛听(dì) 泥淖(nào) 憎恶(zēng) 杀手锏(jiǎn)
C.魁梧(wǔ) 针灸(jiǔ) 揩油(kāi) 混凝土(hùn)
D.天罡(gāng) 骰子(tóu) 拘泥(nì) 潜规则(qiǎn)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将人们击垮的有时不是艰巨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亲点生活,将那些无益的缠人的事情抛弃。
B.有人说,清华大学的特点是清新峻逸,北京大学的特点是诨厚凝重。清华如同“李白”,北大好比“杜甫”。
C.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形象上呈献美,并用这种美来激励人、愉悦人、感染人和教育人。
D.日落是一种优雅,一如婉啭的作别,从容的放手,没有春风骀荡般的欢畅,却有一种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未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图书大厦里,一本本厚厚的语法书,虽然详细,但也繁琐,千万条语法规则实在
令人望而生畏。
B.他在大会发言中说,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对他人的危难隔岸观火,势必会招致各
方舆论的抨击。
C.尽管我们的方案这次没有获准,但只要其设计科学可行,论证无懈可击,就能引起
上级的重视。
D.一旦手机出现问题,存在里面的通讯录很容易就付诸东流,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
来极大的不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城市最可贵的品质。几年来,合肥坚持打造山川秀
美、环境幽雅、经济繁荣的和谐绿色家园,展现了街区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
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B.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
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C.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
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D.舟曲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为“一江两河”——白龙江、
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河流在县境内共有支流40多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6、按要求在下文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抗战时期,在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由于物价暴涨,导致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不例外。《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平实简洁的语言为这段文字进行总结。(5分)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谁需要影评?”这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电影界必须探讨并加以厘清的一大命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影片公映需要营销性质的推广,而原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随着媒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再者,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诸如此类种种原因,促使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变成由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综观国际影评界,近20 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 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在专业影评人众多且写影评历史悠久的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其他一些电影大国的情况也不妙,许多影评人封笔或改行,许多影评杂志发行量剧减。大概只有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画面与音响》还有“新片必评”栏目。
专业影评何以如此消退,如此缺失?上个世纪50 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在安德烈·巴
赞的带头掌舵之下,特吕弗、候麦、里维特等年轻编辑们撰写了那么多的影评文章,为《四
百下》、《喘息》等摇旗呐喊,进而催生了20 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上个世纪60——70 年代,善辩又善评的宝琳·凯尔在《纽约客》、《信徒评论》等期刊上,“先发制人”或“隔夜评论”,为许多“新好莱坞”作品“保驾护航”,其犀利而激情的评论“一锤定音”,让该学派的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这位早先在影院整理影迷观后感、中年才从事影评的才女曾力捧罗·奥特曼的电影为“美国自有声电影以来一部最出色的战争喜剧片”,帮助后者奠定多角色、多线索“复式叙事大师”的地位。同一时期,身兼理论家的安德鲁·萨里斯在《乡村之声》杂志以及《美国电影:导演和导演创作》-书中极力推荐“作者论”,借以提升导演在好莱坞制作体系中的地位。再看罗·艾伯特,从《芝加哥太阳报》到电视专题节目,一直大力推荐介绍艺术上乘的经典影片和“被遗忘的影片”,所写的影评文章(每篇约3000 字)居然荣获“普利策奖”,并引发许多年轻影迷争看“旧片”。他的评论集《伟大的电影》连出了两版。
那么,专业影评今天是否还需要,是否还派用场?赞成者认为,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总结电影制作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向,让电影健康地发展下去;反对者则认为,专业影评已经失去市场价值,“谁在乎它”,理应淘汰。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在经受变革,遇到各种“瓶颈”问题。比如影片制作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压得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其观众大量流失;3D 诚然将大批观众拉回电影院,但过于泛滥而忽视“好影片”的其他要素;许多电影大打明星牌,每片必由明星担纲,甚至上百位明星联袂演出一片,致使拍摄成本猛涨,等等。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影评人从电影艺术专业层面进行深入冷静客观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8、下列关于需要探讨“谁需要影评?”这个命题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影片公映注重的是营销,原先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已经渐显不适应。
B.随着媒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在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
C.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他们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对传统的专业影评产生了冲击。
D.当今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9、下列关于对专业影评的消退和缺失这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上个世纪50 年代,法国出现了20 世界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
B.上个世纪60~70 年代,美国宝琳·凯尔的影评,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回生。
C.近20 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 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D.在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
10、说说作者对专业影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20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
11、面对“糊涂二世”的发问,“我”连连说谎。试分三点概括“我”说了哪些谎话。(3分)
12、文中的“我”令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人物形象。(3分)
13、“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表达这一意思的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14、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糊涂一世”在文中有何含义?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4分)
15、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作简要赏析。(不少于60字)(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罢弈文
清 俞长城
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曰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曰:“然。”“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曰:“然。”“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数也。其胜何益?其败何损?何为始而患?何为终而忘?何为始而争?何为终而让?子能识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
“呜呼!吾告予以故: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语云:‘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二客闻之,貛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
【注】①底(zhǐ):至,到达。②貛(jué)然:猛然。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竟:终了
B.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 嫉:嫉妒
C.夫弈,小数也 数:技艺
D.工画者寿,工棋者夭 夭:短命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 则智者尽其谋
C.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子能识其所以然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
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
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离杀机保全生命。
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人调整心态,止息机巧之心,从此与棋绝缘。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明 日 闲 暇 客 复 来 局 布 若 畴 昔 息 机 子 乃 谓 客 曰 畴 昔 之 局 其 始 也 有 不 患 其 败 而 冀 其 胜 者 欤?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3分)
(2)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4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3、从中国古代史中列举一个符合儒家“君子”定义的人并简要说明理由。(1分)
人物: ,理由:
24、结合以上语段内容,对孔子的君子观作简要评析。 (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王勃《滕王阁序》)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君子于其言,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酿造美酒需要等待,蛹化成蝶需要等待……万事万物发展皆有规律。
在生命的长河里,在每时每刻,在经意与不经意间,都留下了我们等待的身影,演绎着人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慈母等待远在异地的游子归来,等待是一种孤独的守望;热恋的人等待着约会的另一方的到来,等待是一种甜蜜的期盼;垂死的人等待着死亡的到来,等待是一种残酷的折磨;还有众多学生等待高考,全国人民等待祖国统一,饱受战火洗礼的人民等待世界和平……;你的生命中也有等待的故事吗 你见到、看到,听到过一个个等待的故事吗 他们会触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呢   
请你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答 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9分)
8、D 【D 项是因果倒置。】
9、B 【“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错,应是“让该学派作品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
10、(3分)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经受着变革,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 (20分)
11、(3分)谎称“我”是富裕的“一口之家”;谎称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未发生过盗窃的事;谎称人人都爱国,“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写出一点给1分)
12、(3分)爱慕虚荣(爱面子);有正义感;爱国。(写出一点给给1分)
13、(4分)为下文“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打下伏笔,暗示可悲结局(2分);凸显“我”和家人爱慕虚荣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2分)。
14、(4分)“糊涂一世”指的是糊涂到了极点(2分);作品的主旨在于揭露因虚荣心(或“爱面子”)而受骗的危害,倡导说真话与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2分)。
15、(6分)答案示例:
①结构上“前后呼应”(比如前文写“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后文照应以“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借此点题并深化主题。)
②“细节的魅力”(可赏析“我老婆一听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这次是我们故作惊讶睁大了眼睛”等描写)角度作答。
③“结尾的艺术”(“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的可悲结局有些出于读者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一再表述国王的保镖们巡视我们家的墙角旮旯这一细节。)
④“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小说语言幽默风趣,比如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又如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等等)
角度合理明确给2分,能联系文本作分析给3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19分)
16、B【B.嫉:憎恨。】
17、C【C.介词,均译为“拿”;A.才,副词/于是,连词; B.代词,自己/代词,他们的; D.前一个表示原因,后一个表示凭借或手段。】
18、A 【A.“感到很不理解”,无中生有。】
19(3分)
明日闲暇 /客复来 / 局布若畴昔 / 息机子乃谓客曰 / 畴昔之局 / 其始也 / 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
20、(7分)
(1)开始时,棋盘已经摆开,两位客人十分悠闲,喜怒没有外露。(既、形、句意各1分)
(2)当你们不争夺时,是否互相谦让而不自夸呢?(其、让、矜、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二位客人在庭院下棋,息机子从旁边观看。开始时,棋盘已经摆开,二位客人十分悠闲,喜怒没有外露。不多时,两人争夺几个棋子,都瞪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惟恐失误,如同强敌当前,誓死不肯回头的样子。一会儿,胜负分出,胜的喜欢,败的发怒。像这样的情况有二三次,一局棋才下完。于是计算各自的棋子来比较多少。高兴的显得很悠闲,发怒的怒气也消释了。
第二天闲暇的时候,客人们又来了,摆棋布子如同昨日。息机子就对客人说:“昨天那盘棋,你们开始时是否担心自己败,希望自己胜呢?”回答说:“对。”“到今天,莫非胜负已过,而欢喜和气愤都忘掉了吗?”回答说:“对。”(息机子问:)“当你们争吵时,是否恨对方如仇人呢?”回答说:“对。”问:“当你们不争夺时,是否互相谦让而不自夸呢?”回答说:“对。”息机子说:“下棋是小技艺。胜了有何益处?败了有何损失?为什么开始时担忧?为什么下完棋就全忘了?为什么开始时争夺?为什么下完棋就谦让?你们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不知道。”
“唉!我告诉你们原因吧:那天地就像一张棋盘;万物就是棋子。凡在事情发生以前就担忧,事情过后就忘记;在事情进行当中,就发生争夺,在事情发生之外就谦让。人们如果拿事后的见解放到事前,那么忧愁的心情就泯灭;人们如果拿事外的见解放到事中,那么争夺的心思就止息。平民之间争夺的是财产,读书做官的人之间争夺的是富贵,帝王之间争夺的是天下,这些都像在下棋呀。如今你们不拿几个轻微的棋子去看待天下,却拿天下之重看待几个棋子,纷纷扰扰地争夺到哪时才是终了呢?俗语说:‘精于绘画的长寿,精于下棋的寿短。’绘画的人存有生机,下棋的人存有杀机。废掉那盘棋,收起那棋子,是保全生命远离杀机的方法啊。”
两位客人听到这番话,猛然深深醒悟,看待棋盘如同虚无,看待棋子如同弃物,从此就停止了下棋。
(二) (7分)
21、(3分)生机勃发、清雅高洁
22、(4分)诗人采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抒发情感。诗人通过赞誉高雅清香的春兰秋桂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芳香出于自然,以此自喻,从而抒发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求人知、恬淡从容的襟怀,表达坚持政治理想、不求富贵利达的高尚节操。
(三) (5分)
23、(1分)海瑞,为了维护正义不怕得罪权势,不惜丢官甚至生命。(两个都写对给1分)
24、(4分)答案要点: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要能正确处理“利”与“艺”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热爱学习等。“君子”,作为一个品德标杆,成为封建时代有道之士追求的理想。当今社会,很多人对自身的品德要求很低,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而对外在的物质利益汲汲以求,所以,孔子的君子观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指出儒家君子观的内涵,3分,写出一点得1分;评价1分)
(四) (6分)
25、(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3)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4)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5) 言之必可行也 ,无所苟而已矣。”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命题人:赖淑娜 审核人:王红霞 命题时间:2011.9
I.单项选择(共20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胰高血糖素和植物生长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 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D. 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也能产生ATP
C.在叶肉细胞内生成ATP需要光能
D.ATP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生成的产物之一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A.ATP、染色质、质粒、磷脂共有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只有酶一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
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有(6a+12)
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5.右图为细胞的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中的①与细胞识别有关
B.细胞膜中的②可能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
C.线粒体内膜中的②可能与ATP合成有关
D.叶绿体类囊体膜中②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6. 右图为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f代表4个核糖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B.a中的任意3个碱基可组成一个密码子
C.最终合成的b、c、d、e4条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各不相同
D.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7.以下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裂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B.细胞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改变
C.分泌蛋白产生越旺盛的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D.巨噬细胞根据细胞膜表面的MHC来识别“自己”和“非己”
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需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9.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B.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证明C原子的转移途经是: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糖类
C.用32P标记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D.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可以用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D为四个细胞模式图,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的细胞结构复杂,而C、D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
B.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只存在于C和D细胞中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A和D,B一定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作为合成蛋白质场所的结构只分布在ABD图代表的生物
11.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12.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物质B合成有关的细胞器也具有E的结构
B.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选择透过性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肌细胞与腹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②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④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⑤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⑥乳汁中的免疫蛋白被婴儿小肠被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 D.③⑤⑥
14.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相同的DNA分子中a酶的识别位点一般明显要比b酶多
B.能被a酶识别并切割的序列也能被b切割
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D.将大量a酶和b酶切割后的片段混合,重新连接后的DNA片段不一定全都能被b切割
15.右图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一定是纯合子
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单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图所示过程
D.如果离体组织是植物根尖细胞,因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故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16.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癌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克隆培养时培养基中要加入防止细胞分化的饲养层细胞
B.B淋巴细胞可通过原代培养持续不断地增殖
C.取单个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属于克隆培养法
D.长期培养的植物细胞其遗传物质始终不会发生变化
17.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8.下图是生态农业的模式图,对于生态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农业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多级利用,使农业生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B.优点是减少化肥的用量,降低农业投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净化环境,稳定持续发展。
C.该系统可以使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向于人类有益的方向。
D.该生态系统不需输入物质和能量。
19.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20.下列有关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不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利用某一胚胎的干细胞进行核移植,产生的动物雄雌各占1/2
C.囊胚外表面的一层扁平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发育成完整的胚胎
D.在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畜必须经过免疫学检验以防止排斥外来胚胎
II.单项选择(共10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21.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COOH CH2 CH2-COOH
| | |
NH2-CH-CH2SH NH2-CH-COOH NH2-CH-COOH
半胱氨酸 丙氨酸 天门冬氨酸
(CH2)3-NH2 CH2-C2H5
| |
NH2-CH-COOH NH2-CH-COOH
赖氨酸 苯丙氨酸
下列对以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
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36个碱基
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
D.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W-13)个天门冬氨酸
22. 实验中用3H标记一定量的亮氨酸,来培养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测得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曲线所代表的细胞结构均具有膜结构
B. 图中曲线所代表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b和f
C. 分泌蛋白通过e结构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D 在a结构上进行的化学反应能生成水
23.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24.右图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5.口蹄疫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主要成分: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可直接分离得到目的基因
B.⑥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可筛选能表达疫苗的细胞
C.目的基因的运载体是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农杆菌
D.该过程运用原理有基因重组、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6.“筛选”是很多生物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倍体育种中,筛选杂种植株的花粉
B.多倍体育种中,筛选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
C.胚胎移植中,筛选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
D.基因工程中,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27.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A.CO2+H2O(CH2O)+O2
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C.C3H4O3(丙酮酸)+H2O―→CO2+[H]+能量
D.C6H12O6 +O2+H2O―→CO2+H2O+能量
28.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正
确的是
A.虽然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但两者已属于不同物种
B.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的人奶蛋白基因频率将不会发生改变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不可作为受体细胞
D.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时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
29.科学家设计的癌症的治疗——基因治疗的原理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是以提高免疫力的基因为目的基因,最好把目的基因导入到B淋巴细胞内
B.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主要得益于DNA的相似结构
C.用病毒做载体导入目的基因,不会使生物体致病
D.抑制癌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后很有可能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间期
30.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的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并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癌基因的隐患。该“设计婴儿”的培育流程如下: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受精卵→所有受精卵生长3天时,抽取一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剔除含致癌基因的受精卵→选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受精卵植入妻子子宫,一个健康的“设计婴儿”得以孕育。下列关于该项“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人工方式获得15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和人工受精的手段
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基因敲除”
D.要将受精卵培养到8细胞胚或早期囊胚后,再移植入子宫
III.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60分)
31.(8分)分子马达是将ATP水解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类蛋白质,如RNA聚合酶、载体蛋白、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转录、物质跨膜运输、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
(1) 根据上述材料推断,驱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分子马达有 。
(2) 合成分子马达的模板是 ,所需的原料是 ,原料间结合的方式
是 。
(3) 上述材料表明,分子马达是通过其 、 、 等功能
而参与了生物体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4) 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不需要分子马达直接参与的是 。
A.叶绿体中水的光解 B.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C.生长素从顶芽向侧芽运输 D.氧气进入线粒体
32.(25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里奥·卡佩基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通常叫基因打靶)的出现,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准确地“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从而为研究基因功能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的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分离胚胎干细胞。从小鼠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在培养基中扩增。这些细胞中需要改造的基因称为“靶基因”。
第二步:突变DNA的体外构建。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突变DNA与靶基因互换。将体外构建的突变DNA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添加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因敲除技术”以胚胎干细胞作为对象是因为胚胎干细胞具有 性。
⑵在第三步中,涉及的变异类型是 。
⑶在靶基因中插入neoR基因的目的是 。
⑷假设经过上图表示的过程,研究者成功获得一枚“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并培育成一只雌性克隆小鼠,则:
①该克隆小鼠的后代是否都含有neoR基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克隆小鼠 (填“是”或“否”)已经满足研究者对靶基因进行功能研究的需要?如果是,说明理由。如果否,简述如何利用上述小鼠才能获得符合需要的小鼠。理由或简述如何才能获得符合需要的小鼠:

③若该克隆雌鼠与普通小鼠交配,理论上该克隆雌鼠产下的F1中抗新霉素小鼠与不抗新霉素小鼠的比例为_________。若该克隆雌鼠产下的后代小鼠足以满足实验要求,请以F1为实验材料,设计一实验方案,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新霉素抗性基因是导入到常染色体,还是导入到X染色体上。(要求写出用来杂交的F1性状及杂交后一代的性状及相应结论)。
杂交方案: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1分)治疗性克隆有何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其中数字表示细胞,字母表示技术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表示___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重组细胞②的主要遗传物质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生物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_;C表示定向诱导技术,其诱导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细胞,经过该过程可以诱导分化出神经细胞、血细胞、肌肉细胞,“克隆”结果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如果进行生殖性克隆,则不需要进行定向诱导,但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使得胚胎能正常发育成完整个体,该操作一般在_____________时期进行。
(4)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前,曾有人预测在本届奥运会上可能会出现“超级”运动员,即在基因组中增加了增强耐力和爆发力基因的运动员。这种操作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成功的标志是运动员体内_____________。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细胞接触抑制现象,为了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通常用__________进行处理。
34.(16分)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图(一)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______________,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____ ___, 此时测得的CO2的变化值代表_______。
(2)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二)的C点时,将提供的大气中的CO2用18O标记,经检测发现大气中的O2出现了18O2,则含18O的物质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D点将______ 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__ _____(左移或右移) 。
(4)在1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6小时光合作用利用CO2___ _ml。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4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2小时积累葡萄糖 克。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 物 答 案
1D 2C 3B 4C 5A 6D 7B 8D 9C 10A 11A 12C 13C 14B 15C 16C 17C 18D 19B 20A 21C 22D 23D 24D 25D 26A 27D 28D 29D 30C
31(8分,每空1分)
(1)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转录酶等
(2) mRNA 氨基酸 缩合 (3) 催化 运输 运动 (4)A、D
32.(25分)
⑴发育全能性(2分) ⑵基因重组(2分)
⑶使靶基因失活(2分) 和 用于基因敲除细胞的筛选(2分)
⑷①否(1分) 因为该克隆小鼠可视为杂合子(1分),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产生不含neoR基因和含neoR基因的配子(1分)。
②否(1分) 先让该克隆小鼠与多只野生型小鼠交配(1分)然后让子代与该克隆小鼠回交或子代小鼠间自由交配(1分),筛选突变型的隐性纯合子(1分)。
③1:1(2分)
方案:选用F1中抗新霉素的雄鼠与多只不抗新霉素的雌鼠杂交(2分),
A.若子代小鼠中雄性个体全为不抗新霉素小鼠,雌性个体全为抗新霉素小鼠,(2分)则新霉素抗性基因是导入到X染色体上;(1分)
B.若子猪中雄性个体、雌性个体中都既有抗新霉素小鼠,又有不抗新霉素小鼠,且比值接近于1:1,(2分)则新霉素抗性基因是导入到常染色体上。(1分)

②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I. 单项选择(共25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2.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4.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
图3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4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由图3和图4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6.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4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右图表示某日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回答7~8题。
7.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8.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
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1时40分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回答9~11题。
9.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A.甲与丙 B.甲与乙
C.丙与丁 D.乙与丁
10.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D.酸雨危害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13题。
12.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山河相间   D.中间高四周低
13.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     B.有冰期    C.水位变化大  D.落差小
读右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岛屿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水稻 C.棉花 D.甜菜
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6~18题。
16.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200km B.400km
C.600km D.800km
17.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大气环流
18.图示区域内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 D.台风
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题。
19.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湖
20.若a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最佳逃生路线是
A.aK线 B.aL线 C.aM线 D.aN线
沿甲图E一F,A一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完成21~22题。
21.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 B.气温高 C.风速大 D.降水多
22.③地此时的风向可能为
A.西北风 B.偏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右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地心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的经度是120°W B.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个半球
C.当甲地日落时正是乙地日出时 D.一年中任何一天甲乙两地昼长之和都是24小时
25.右图是在P地上空的俯视半球投影图,该地此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该地
此日看到太阳作顺时针运动,且发现太阳高度范围是10°~30°之间, E、F是
等0°太阳高度线与外圆的交点,弧线MPN与纬线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5°N
B.K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0°S
C.E、F两地此时位于赤道上,E地地方时是6:00
D.E、F两地不一定位于赤道上,此时地方时不能确定
Ⅱ、综合分析题(本题有4小题,共计50分)
26.读浙江省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分)
⑵.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哪几个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1分)
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设想。(6分)
⑷.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
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你的理由。(4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 图示的地形类型是 。(2分)
⑵. 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 。(2分)
A.A---A’
B.B---B’
C.C---C’
⑶.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 的高度修建。(2分)
⑷.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2分)
A.5米 B.10米 C.20米 D.30米
28.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分析甲国和乙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
29.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⑴.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⑸.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⑹.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2分)
⑺.在答卷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4分)
地 理 答 案
I. 单项选择(共25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5.CCDAC 6—10.CBBBA 11—15.ADCBA 16—20.CCDAB 21—25.AAABC
Ⅱ、综合分析题(本题有3小题,共计50分)
26.(共14分)
⑴.濒临海洋;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形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3分)
⑵.③④ (1分)
⑶.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宜发展的农业如亚热带
水果、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基于该区域的某些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特色农产品
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域有海岛和沙滩,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6分)
⑷.C居民点;(1分)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
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居民点的联系;原有的规模较大。(3分)
27.(共8分)
⑴.丘陵(2分) ⑵.C (2分) ⑶.250—260m (2分) ⑷. C(2分)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张 翔 命题时间:2011.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K—39 H—1 S—32 O—16 C—12
N—14 Cl—35.5
Ⅰ 单项选择 (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③同位素:H、H、H ④ 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⑤弱电解质: HF、SO2、 NH3、H2O
A.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正确
2.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4.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B.白色沉淀为BaSO3
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 NA
B.100 mL 18.4 mol·L-1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92 NA
C.1 L 1 mol/L的K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小于3NA
D.室温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7.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2mol e-
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
8.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右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9.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0. 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
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
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误将洁厕灵与消毒液混合:2H++Cl-+ClO-=Cl2↑+H2O
B.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2+2Na++2OH-=Na2SiO3↓+H2O
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MnO4-+4H+=SO42-+Mn2++2H2O
D.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I2+2OH-
12.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13.某无色混合盐溶液中,除水电离产生的离子外可能含有
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分液,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 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只有确定④存在,②不存在
14.下列有关叙述:① 非金属单质N能从M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M;② 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两元素的阴离子在电极上放电时,N-优先于M-;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⑤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⑥单质熔点M>N。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②⑤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5.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16.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滴人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B.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有丁达尔现象 D.加热蒸干灼烧,最终都有Fe2O3生成
17.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 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B.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离子,但只能是带同种电荷的离子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19.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11.2L 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2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 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Ⅱ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粉末A、B分别与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氯化物,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
两种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 将两种金属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甲、乙
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500mL同浓度的盐酸
溶液加入该种混合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混合粉末质量(g) 6.2 18.6 24.8
生成气体气体(mL) 2240 5600 5600
①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
②上述所用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混合粉末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22.(12分)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 SO42-。
在含3 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
(2)写出b点到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当溶液中的I-为0.4 mol时,加入的KIO3为______mol 。
(4)若往100 mL1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科学家用NaNO3和Na2O在一定条件下化合制得晶体A,A由钠离子和某阴离子B构成, 则:
(1)A的化学式为 ,
(2)A对CO2特别敏感,与CO2反应相当剧烈,生成两种常见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此外,科学家还制备了另一种钠盐D,其与A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D中的阴离子与A中的阴离子表观形式相同(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均相同),但D中阴离子的结构中含有一个过氧键:-O-O- ,电导实验表明,同条件下其电导能力与NaCl相同,该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其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4.(8分)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0C时反应可生成它。CuH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是2Cu+ = Cu2+ + Cu,。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
(1)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制CuH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2)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CuH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 ,如果反应中生成了标况下22.4 L的气体,被还原的离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Ⅲ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25.(4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10%的稀硫酸溶液时,除使用量筒外还需用到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E.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

F.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0mol/L的KMnO4溶液
G.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NaCl固体
H.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I.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J.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
刚好溶解为止
26.(16分)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 __,图示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_______(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5的目的是使将溶液中的还原为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Ⅰ 单项选择 (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D D C D B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B B D C C D C
Ⅱ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1) __B__>_A__ , __B__>__A__
(2) ①___不足量__ , ② __1__mol/L, __62g/mol___。
22.(12分) (1) 3HSO32-_+IO3-_==3SO42-+I-+3H+_;__NaHSO3___;__碘元素___。
(2) _____5I-+ IO3-_+6H+==3I2+3H2O____。
(3) __0.4或1.12__mol 。(4) __2 IO3-_+5 HSO32-_==I2+5SO42-+3H++H2O__。
23.(10分)(1) Na3NO4 ,(2) Na3NO4+CO2==Na2CO3+NaNO3 ;
(3) NO4-- , NO4-- +H2O==NO3--+H2O2 , 不是 .
24.(8分)(1) 还原剂 ;(2) 2CuH+3Cl2==2CuCl2+2HCl
(3) H2 , 1.5mol 。
W (氢气的质量)
t(反应时间)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