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西吉回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考试
高 三 数 学(理)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1,2,3,4,5},集合M={1,4},N={1,3,5},则N∩( UM)=(  )
A.{1,3}         B.{1,5}
C.{3,5} D.{4,5}
2.设全集U=R,集合M={x|x>0},N={x|x2≥x},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设p:|4x-3|≤1;q:x2-(2a+1)x+a(a+1)≤0.若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 .
C.(-∞,0]∪ D.(-∞,0)∪
4.已知命题p:函数)(a>0且a≠1)的图象必过定点(-1,1);命题q:函数y=f(x+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y=f(x)的图象关于点(-1, 0)对称.则(  )
A.“p且q”为真 B.“p或q”为假
C.p假q真 D.p真q假
5.若是方程式 的解,则属于区间 ( )
A.(0, 1) B.(1,1.25)
C.(1.25,1.75) D.(1.75,2)
6.函数f(x)=2x+1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7.已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若对于,都有且当时,的值为( )
A.-2 B.-1 C.2 D.1
8.函数的值域是 (  )
A.R B.[8,+ C.(-∞,-3 D.[-3,+∞]
9.函数的定义域为 (  )
A.{x|-2B.{x|x<-2或x>1}
C.{x|x>2|}
D.{x|-22}
10.如图,若是长方体被平面截去几何体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为线段上异于的点,为线段上异于的点,且,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B.四边形是矩形
C.是棱柱 D.是棱台
11.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
A.75° B.60° C.45° D. 30°
12.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对于两个非空集合M、P,定义运算:M P={x|x∈M或x∈P,且x M∩P}.已知集合A={x|x2-3x+2=0},B={y|y=x2-2x+3,x∈A},则A B=________.
14.已知直线与曲线相切,则a的值为_________.
15.设函数 的反函数,若函数g(x)=,则g[g(-1)]=________.
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棱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M与D1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全集为R,A={x|x2-x-6≤0},B={x|x2+2x-8>0},C={x|x2-4mx+3m2<0,m<0}.
(1)求A∩B;
(2)如果,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x)=-4x+b,且不等式|f(x)|<c的解集为{x|-1<x<2}.
(1)求b的值;
(2)解关于x的不等式(4x+m)f(x)>0(m∈R).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有f(x+1)=f(1-x)
(1)求证: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
(2)若f(x)=,(020.(本小题满分12分)函数的定义域为M,当x∈M时,求的最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周期函数,周期T=5.函数y=f(x)(-1≤x≤1)是奇函数,且在[1,4]上是二次函数,在x=2时函数取最小值-5.试求:
(1)f(1)+f(4)的值;
(2)y=f(x),x∈[1,4]的解析式.
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AB=2,BC=的矩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B⊥底面ABCD
(I)证明:侧面PAB⊥侧面PBC;
(II)求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III)求直线AB与平面PCD的距离.
www.西吉回中高三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time wa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ook place
A. 7:00. B. 8:00. C.Half past seven.
2.Who owns the house now
A.Joan. B.A doctor. C.A man from Philadelphia.
3.Where did the woman probably lose her necklace
A.In the shop. B.At the party. C.On her way home.
4.How many countries has the man traveled overseas to
A.Three. B.Four. C.Five.
5.Why will not the woman order ice cream
A.She think ice cream is too expensive .
B.She does not want to gain weight.
C.She is afraid of dropping ice cream on her clothes.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How can the man reach the railway station
A.By taxi. B.On foot. C.By taking a bus.
7.How soon will the man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A.About one hour. B.About half an hour. C.More than one hou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H ow many books are the speakers expected to read in total
A.One book. B.Five books. C.More than five books.
9.When should the man return the books
A.Next Friday. B.This Friday . C.Next month.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man is trying to find a job.
B.The speakers are old friends.
C.The man does noe have a wife now.
11.What kind of job needs a person like Johnson
A.College teacher. B.Laboratory assistant. C.Market manager.
12.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working hours
A.He must work every morning.
B.He only needs to work at leisure time.
C.Work time is a little changeabl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Why does the woman invite the man to the dinner party
A.He is a doctor. B.He is the chairman. C.He helped her with her help.
14.When will the dinner party start
A.Before 7:00 a.m.. B.At 7:00 a.m. . C.After 7:00 a.m..
15.Who is Elizabeth
A.Alan’s wife. B.The woman’s friend. C.The man’s wife.
16.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
A.She has worked hard.
B.She has earned a tremendous success.
C.She has no need to hold a dinner party.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A.The stolen credit-cards were sold on the Internet.
B.Fraud on the Internet.
C.Many illegal web sites are on the Internet.
18.What is the meaning of “Fraud”
A.Cheating. B.Sale. C.Payment
19.How can the thieves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redit-card
A.The customers give them the information.
B.The thieves steal the information from web sites.
C.The thieves buy the information from credit-card films
20.How many pieces of advice does the passage give to you
A.Four. B.Three. C.Fiv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Jane Eyre
—No, I ___ my homework all day yesterday.
A . was doing B . would do C . had done D . do
22. The workers ___ the glasses and marked on each box “This Side Up”
A. carried B. delivered C. pressed D. packed
23. I’ll spend half of my holiday practicing Englsih and ___ half learning drawing.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s D. other
24. As a child, Jack studied in a village school, ___ is named after his grandfather.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that
25.Mary made coffee ___ her guests were finishing their meal.
A. so that B although C. while D. as if
26. I have seldom seen my mother ___ pleased with my progress as she is now.
A. so B.very C. too D. rather
27. Mrs. White showed her students some old maps ___from the library.
A. to borrow B. to be borrowed C. borrowed D. borrowing
28. When you are home, give a call to let me know you ___ safely.
A. are arriving B. have arrived C. had arrived D. will arrive
29. Just be patient .You ___ expect the world to change so soon.
A. can’t B. needn’t C. may not D. will not
30. The little boy won’t go to sleep ___ his mother tells him a story.
A. or B. unless C. but D. whether
31.—Everybody is going to climb the mountain. Can I go too, mom
—___ Wait till you are old enough, dear.
A.Will you B.Why not C.I hope so. D. I’m afraid not.
32.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Australia led thousands to believe that a fortune ___.
A.is made B.would make C.was to be made D.had made
33.We haven’t discussed yet ___ we are going to place our new furniture.
A.that B.which C.what D.where
34.With Father’s Day around the corner, I have taken some money out of the bank ___ presents for my dad.
A.buy B.to buy C.buying D.to have bought
35.—Was he sorry for what he’d done?
—___.
A.No wonder B.Well done C.Not really D.Go ahead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We expected our first child to be perfect.” Most parents have thought so.
I know that' s what I 36 with our oldest son, Joe.He would be perfect.Joe would sail through 37 from learning ABC' s to being awarded a Ph.D.
Joe, 38 , had other ideas.
He was always a 39 kid.He wasn't the kind of boy who threw 40 at passing cars on a freezing winter day or who dropped water balloons on the mailman during the heat of August.
But he wasn't perfect.Especially when it came to that nice little 41 that I had about sailing through school.From the day Joe started kindergarten he struggled—with 42 and handwriting and math. He passed each grade with great 43 , never at the top of his class.
How I 44 friends who had children with the "math gene".A mom told me her daughter was doing high school algebra while in the sixth grade.Another mom said her son had just taken first place in the district' s annual Math Challenge.
After hearing these stories, I would look at Joe and 45 : Why didn't we raise a mathematical talent How is he ever going to get into 46 if he does not get better at math Needless to say, my motherly 47 never really amounted to much.Does it ever Moms tend to worry and worry, while whatever they' re worrying about usually 48 on its own.
During high school, Joe slowly 49 at math.He got through algebra I & II, and geometry, our state requirements for math.I felt greatly 50 at his little achievement.Then he announced that he' d take pre - calculus (微积分) in his last year of high school, which 51 me a lot.
"Why " I questioned.
" Because I need to keep my skills up," he explained." I 52 math, but I need to take it so I don' t forget how to do it."
"For college, " he added."I want to do really well in college, Mom.I know it will be 53_,but I think it' s important that I try to do my best."
My oldest son wasn't perfect.He wasn't a math talent, either.But he knew what was important: he was focusing on his 54 while I was worrying over his past.And that, to me, is even better than being 55 .
36.A.worked B.expected C.continued D.showed
37.A.school B.books C.experience D.situations
38.A.however B.therefore C.fortunately D.obviously
39.A.careful B.proud C.good D.happy
40.A.toys B.clothes C.flowers D.snowballs
41.A.belief B.fantasy C.interest D.enthusiasm
42.A.art B.scissors C.handwriting D.math
43.A.effort B.attention C.pleasure D.ambition
44.A.respected B.supported C.trusted D.envied
45.A.consider B.imagine C.wonder D.wish
46.A.job B.life C.society D.college
47.A.love B.doubt C.worry D.guidance
48.A.pauses B.comes C.declines D.disappears
49.A.developed B.improved C.advanced D.achieved
50.A.hopeful B.grateful C.relieved D.amused
51.A.moved B.inspired C.satisfied D.surprised
52.A.fail B.hate C.prefer D.choose
53.A.hard B.boring C.necessary D.beneficial
54.A.career B.major C.future D.world
55.A.perfect B.intelligent C.successful D.confide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ni—mazing Animation Contest
Ani—mazing is proud to announce its second animation (动画片) contest to introduce new animation talents to the world.Contest entries (参赛作品) will be shown at the West Coast Animation Exhibition from September 20.The exhibition will last for a week.Winners will be determined by a group of Animation Industry experts who will review every entry.The result will be announced on September 28 , 2011, when the awards ceremony will be held at the world - famous Egyptian Theatre, in Hollywood.We are also planning to have a number of programs leading up to September 28, so hopefully this second year will be a " Week of Animated Shorts".
Cash prizes ranging from $500 to $5,000 will be awarded, as well as giveaways such as animation software packages, resort trips and computer equipment.
Please review these guidelines before sending your entry in:
1.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on animation technique, no age limits or education requirements.All animated films must be more than one minute long.
2.All entries must be original and have received no major award before submitting to Ani - mazing.Both computer and hand animation is accepted.
3.Keep in mind that your animation will be viewed by an all - ages audience.
Ani—mazing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ject entries containing inappropriate subject matter.
4.More than one entries is allowed, however, all entries must be the work of nonprofessionals.Time limits may prevent us from exhibiting all of the entries received, so please choose one animation to be your primary entry.
5.All entries must be handed in by July 30.If you have trouble making this deadlin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consider extending the deadline for you.
6.Please send a copy of your animation, not the original.We will not be able to return media to you.
7.Your entry MUST include your name,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length of the animation.
56.Why will the animation contest be held
A.To find new animation talents.
B.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a course.
C.To collect works for an animation exhibition.
D.To increase people' s awareness about animation.
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est
A.An animation made by hand.
B.An animation lasting 50 seconds.
C.An animation winning an award last year.
D.An animation downloaded from the Internet.
58.What is the deadline for entry
A.July 30. B.September 20. C.September 27. D.September 28.
B
Dr.Glenn Tisman, a cancer specialist, knew his young neighbor, Ray Bateman, had an unusual mind.But he had no idea at the time that 12 - year – old Ray had the ability to become his partner in cancer research.
Ray' s parents remembered that at age four, Ray surprised them by fixing; a broken vacuum cleaner (吸尘器). When he was ten, he speedily constructed the family color television from a kit.Later, he succeeded in assembling (组装) a complex stereo system after two experts had failed to do the job.
When Ray was ten, he convinced his parents to buy him a computer.In a short time, Ray was able to do amazing things with the computer.Ray shared his enthusiasm for computers with Dr.Tisman, who used a computer for his research. The two discussed computers and medicine frequently.Amazingly, Ray understood the biology and chemistry related to Dr.Tisman’s medical research without any previous instruction.
Ray then worked with Dr.Tisman after school.He helped conduct research with the equipment and kept it in working order.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mixing an old cancer drug with certain vitamins.Ray analyzed patient test results by computer, while Dr.Tisman handled all patient contact.Together, they came up with solid research that helped advance cancer treatment.
In 1988, 14 - year - old Ray went with Dr.Tisman to a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for Clinical Research (AFCR) , where Ray presented their initial research findings.Using terminology (术语) beyond the grasp of most kids his age, Ray told the scientists how the new drug mixture caused fewer and milder side effects for cancer patients.
A year later, Ray returned to the meeting to update the findings of his and Dr.Tisman' s research.By then, he had become well - known for his devotion to finding cures for sick patients.Stories about him appeared in hundred of newspapers around the world.He appeared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and talk shows.
Ray continued to spend most free hours working with Dr.Tisman.The two began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vitamins on babies inside the womb.However, Ray' s main interest remained cancer treatment, and he continues his research today.
5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Ray______.
A.is a boy of many gifts
B.is very helpful to his parents
C.learned fast under Dr.Tisman' s instruction
D.stopped working with Dr.Tisman after his success
60.What do we know about Dr.Tisman
A.He succeeded in finding cures for cancer.
B.He made a new discovery in cancer treatment.
C.He convinced Ray to become a partner of him.
D.He taught Ray knowledge related to his research.
61.What made Ray first known to the medical world
A.His presentation at AFCR. B.His great skills in computer.
C.His devotion to cancer research. D.His appearance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62.Dr.Tisman's research is aimed at ______.
A.providing different cancer treatments
B.proving the effects of vitamins on babies
C.finding the side effects of a cancer drug
D.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new drug mixture
C
No one wants to be tested.We would all like to get a driver' s license without answering questions about rights of way or showing that we can parallel park a car.Many future lawyers and doctors probably wish they could join their profession without taking an exam.
But tests and standards are a necessary fact of life.They protect us from unskilled drivers, harmful products and dishonest professionals.In schools too exams play a.constructive role.They tell public officials whether new school programs are making a difference and where new investments are likely to pay off. They tell teachers what their students have learned——and have not.They tell parents how their children are doing compared with others their age.They encourage students to make more effort.
It is important to recall that for most of century, educators used intelligence tests to decide which children should get a high - quality education.The point of IQ testing was to find out how much children were capable of learning rather than to test what they had actually learned.Based on IQ scores, millions of children were assigned to dumbed—down programs instead of solid courses in science, math, history, literature and foreign language.
This history reminds us that tests should be used to improve education.Every child should have access to a high - quality education.Students should have full opportunity to learn what will be tested; otherwise their scores will merely reflect whether they come from an educated fami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we have seen the enormous benefits that flow to disadvantaged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state tests.Those who fall behind are now getting extra instruction in after - school classes and summer programs.In their efforts to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states are increasing teachers salaries, testing new teachers and insisting on better teacher education.
Performance in education means the mastery of both knowledge and skills.This is why it is reasonable to test teachers to make sure they know their subject matter, as well as how to teach it to young children.And this is why it is reasonable to assess whether students are ready to advance to the next grade or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6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chool exams enable ______.
A.governments to make right policies
B.students to meet their teachers' requirements
C.teachers to understand if their students have made efforts
D.parents to compare their kids' achievements across schools
64."Dumbed - down programs" in Paragraph 3 refer to the programs which .
A.lead to high - quality education
B.are less academically challenging
C.are intended for intelligent students
D.enable children to make steady progress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author probably agree with
A.Disadvantaged students can benefit from state tests.
B.Tests should focus on what students have actually learned.
C.Intelligent tests decide if children should get a high - quality education.
D.Intelligent tests are helpful in seperating excellent students from poor ones.
66.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To re - assess the value of IQ testing.
B.To defend the role of testing in education.
C.To explain what high - quality education means.
D.To call for thorough and complete reform in education.
D
In a natural disaster—a hurricane, flood, volcanic eruption, or other catastrophes—minutes and even seconds of warning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Because of this, scientists are working to use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o predict when and where disasters will happen.They are also studying how best to analyze and communicate this information once it is obtained.
On September 29, 1998, Hurricane Georges made landfall in Biloxi, Mississippi, after damaging Haiti, the Dominican Republic, Puerto Rico, and several islands of the Caribbean badly with torrential rains and winds up to 160 km per hour.Few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long the Gulf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hundreds died in the Caribbean.
This was a very different outcome from 1900, when a powerful Gulf Coast hurricane made an unexpected direct hit on Galveston, Texas, killing at least 6,000 people.
Vastly improved hurricane warnings explain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t either end of the 20th century——residents of Galveston had no advance warning that a storm was approaching, while residents of Biloxi had been warned days in advance, allowing for extensive safety precautions (预防).
At the same time that people in Biloxi were thankful for the advance warning, some residents of New Orleans, Louisiana were less satisfied.A day before Georges made landfall, forecasters were predicting that the hurricane had a good chance of striking New Orleans.Because much of New Orleans lies below sea level, the city is at risk for flooding.Emergency management officials must begin evacuations (疏散)well before a storm strikes.But evacuation costs money: businesses close, tourists leave, and citizens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The mayor of New Orleans estimated that his city' s preparations for Georges cost more than 50 million.After Georges missed New Orleans, some residents questioned the value of the hurricane forecasts in the face of such high costs.
Th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early warnings for Hurricane Georges show some of the complexities related to predicting disasters.Disaster prediction is a process of providing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o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other decision makers who must respond to those predictions.
67.What is the purpose of disaster predictio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o identify the cause of disasters.
B.To save people' s lives and property.
C.To prevent natural disasters from happening,
D.To apply advanced technology to disaster prediction.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as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damage
A.Puerto Rico. B.New Orleans.
C.Biloxi, Mississippi. D.Galveston, Texas.
69.The city residents of New Orleans were unsatisfied because __ _ .
A.their preparations were made in vain
B.the hurricane warning arrived rather late
C.the forecast hurricane did not hit the city
D.they suffered from a heavy hurricane attack
70.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A.The different ways of disaster prediction.
B.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disaster prediction.
C.The benefits and preparations of disaster prediction.
D.The importance and uncertainty of disaster prediction.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People know the dangers of fires. It's good for a family to learn how to prepare for a fire.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Put a smoke alarm in the house. Smoke from a fire causes the alarm to go off. 71.
The sound tells everyone to leave the house at once.
Make escape plans. You should know all the ways out of the house. If there is fire, every – one follows the plan to get out. Part of the plan is to check all the windows to make sure they can be opened easily.
Buy fire extinguishers (灭火器) in the house. 72.
Practise for a fire at home now and then because it can teach children about fire safety. Everyone in the family should know the following fire rules:
★73. The fire can grow more quickly if you open the door.
★Stay close to the floor! 74. The best air is near the floor because smoke rises.
★What will you do if your hair or clothes start to burn First, stop! 75. The fire burns faster because of more air. Drop! Fall to the floor. Then roll! Turning over and over will make the fire go out. Put a blanket around you to keep air away from the fire that may still be on you.
There are many possible causes for fires. A wise family is ready all the time. If there is a fire, don’t forget to call 119 for help.
A.Don't run!
B.Everyone in the family should know how to use them.
C.Everyone should follow your plan.
D.Smoke can be more dangerous than fire.
E.The alarm makes a loud sound.
F.Open the windows!
G.Don't open a hot door!
第二卷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My name is Li Hua. I was born in Shaoxing on February 1977. I started school in 1984 when I am seven. I studied in Lu Xun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years 1984 and 1990. After that I went to No.1 Middle school. The main subject I studied at school included Chinese, maths, English, physics, chemistry or computer. I liked English and computer best and I was very good at it. Last year I had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school computer competition. I have many hobbies now. I enjoy listening∧ popular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 My favorite sport are swimming in summer to and skate in winter.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正在参加全省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请你针对有些父母经常翻看孩子日记或书包这一现象,写一篇演讲稿,陈述你的观点。
演讲稿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认为同学们不必为此烦恼;
希望能够体谅父母的苦衷;
建议与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
注意:
词数100词左右;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Some of us are having problems with our patents, as they often look into our school bags or read our dairies. __
Thank you!
www.2011-2012年高三中期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1~2题
1.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2.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000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上面右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为某海域年平均海洋输入大气的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纬度、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大洋轮廓
D.洋流
4.最容易出现大气逆温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自①向②流动的洋流是寒流
B.自①向④流动的洋流是寒流
C.①②③④四地之中,②地最容易形成飓风
D.①②③④四地之中,③地气温最高
读世界某河流地区图,完成6~ 7题。
6.下列有关该河流量变化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源头至河口,河流的流量始终在增加
B.自①至②,河流的流量呈减少趋势
C.自②至③,河流的流量呈减少趋势
D.自③至④,河流的流量呈减少趋势
7.关于图中风可能出现的时间和该风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7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1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7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8.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下图是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局部侧视图,图中MN为经线,MP为晨昏线,NP为纬线,M点为MP线上纬度最高的点。读图回答9~ 10题。
9.若M点向极点方向移动,则(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的速度加快
D.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10.若M点的纬度为75。N,N点与P点位于日期的界线上,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
A.1时 B.7时 C.11时 D.18时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1~12题。
1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1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13~15题。
13.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0时 B.13时
C.16时 D.19时
14.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5.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
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
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11月22 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度为96 m。据此回答16~17题。
16.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17.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19.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图中气压最高和气温最低的点分别是(  )
A.b d B.a b
C.b c D.a d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上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22.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上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23~24题。
2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24.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甲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25~26题。
25.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C.图示月份为1月
D.图示月份为7月
26.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气流为西北风
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
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8.在图示时段(  )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9.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下图是由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1年1月19日~22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30~31题。
30.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31.与1月19日相比,1月22日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下表为韩国不同季节气象统计资料,阅读相关信息,完成32~33题。
3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干热风 台风 梅雨 B.沙尘 梅雨 酷暑
C.干旱 台风 伏旱 D.沙尘 梅雨 台风
33.与表中③的成因相关的是(  )
A.冷暖气团交锋 B.东北信风
C.空气旋转辐合上升 D.副热带高压
右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  )
①高压中心 ②低压中心 ③低压槽 ④高压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二、综合题(共40分)
1.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5分)
(2)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5分)
(3)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5分)
2.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5分)
(2)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5分)
(3)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5分)
3.读“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若图中m、n数值相差20°,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地的纬度为________。(2分)
(2)P的值为________。(2分)
(3)A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物影的朝向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6分)
www.西吉回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中期考试卷
数 学 试 题(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的定义域为 ( )
A. B. C. D.
2.若集合,则集合子集的个数为 ( )
A.2 B.4 C.8 D.16
3.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
A.(3,4) B.(2,e) C.(1, 2) D.(0,1)
4.若函数为奇函数,则的解析式为 ( )
A. B. C. D.
5 若,则( )
A. B. C. D.
6.函数的最大值为 ( )
A.1 B. C. D.2
7.函数的零点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8.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是“aB.命题“”的否定是“”
C.若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x=2”是“x2=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9.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10.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所示,则该
几何体的侧(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B.
C. D.
11.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 ,则a等于( )
A.2 B. 3 C.1/2 D. 1/3
12.若函数在R上单调,且对任意,有,则= ( )
A.1 B.0 C.0或1 D.不确定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f(x)= (014.直观图(如右图)中,四边形A′B′C′D′为
菱形且边长为2cm,则在xoy坐标中四边形ABCD
为 _ ____,面积为______cm2.
15若正三棱锥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它的侧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__.
16.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满足f(x-2)=-f(x).当时,,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y=f(x)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②当时,;
③函数y=f(x)的图象关于x=1对称; ④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3,0)对称.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_______________ 14.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集合A={x|x2-2x-3≤0,x∈R},B={x|x2-2mx+m2-4≤0,x∈R,m∈R}.
(1)若A∩B=[0,3],求实数m的值;
(2)若A R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8,已知命题: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命题:方程无实根, 若“或”为真,而“且”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已知定义在区间上的两个函数和,其中(),.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若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对任意有,且当
(I)求
(II)证明:当
21.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
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
求证:(Ⅰ)PA∥平面BDE;
(Ⅱ)平面PAC 平面BDE.
www.
正视图
俯视图
1西吉回中高三历史中期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写在相应的表格空格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
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2.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3.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墨梅》                敦煌壁画《胡旋舞》
A               B
《清明上河图》            《天王送子图》
C               D
4.“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命题。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具有相似含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固未尝有是非耳。”
5.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6“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被称为宰相的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
A.秦御史大夫 B.唐尚书令 C.明内阁首辅 D.清军机大臣
7.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 地 地 地
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8.19世纪末,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学说,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达尔文创立的这一学说在当时具有的政治意义是
A.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B.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潮的到来 D.使近代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化
9.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最能说明克林顿这一结论的是
A.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置的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C.政党政治的存在置总统于人民监督之下
D.美国民众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
10.19世纪,经典力学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新问题。20世纪初,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得力于
A.分子论与电磁感应定律    B.进化论与细胞学说
C.相对论与量子论    D.控制论与信息论
11.近日,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
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12.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
C.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13.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
A.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B.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
C.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D.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
14.朱熹说:“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熹想以此论证
A.尊卑贵贱的合理性 B.理无所不在
C.佛、道、儒三教合一 D.格物致知
15.中国古代地方区域划分各有不同,多有变化。例如州,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汉朝有十多个州,设刺史监察,晋初增设至十九州。而唐有三百多个州,是重要行政区,宋元基本一致。明清改州为府。下列表述恰当的是
A.唐代比汉晋疆域辽阔许多倍 B.东汉的州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C.唐代的道与汉代的州相似 D.明清以来,再无地方州的设置
16、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
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17.《辞源》里丝部字有311个。以《辞源》为例,我们作个比较。山部字220个,水部字679个,草部字665个,木部字617个,人部字414个,言部字292个,土部字255个,金部字314个。上述诸部在汉语里是最“人丁兴旺”的,丝部“丁口”仅次于水草木人金五部,位居第六,足见蚕丝①源头之古老②用途之广泛③意象之普及④技术之精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以轻工业为主,作用积极 B.不应强调发展重工业
C.应该完全直接面向民生 D.以提高就业率为第一要务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中国高度重视全体民众的此项人权并为之而奋斗, 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以后 B.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C.改革开放以后 D.《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
20.有人指出:“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该观点指出古代雅典
A.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B.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
C.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 D.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21、1832年、1867年英国两度进行议会改革,不断降低选民资格的标准,减少农村的议员名额,增加大城市的议员名额。对上述变革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①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②体现出英国工人宪章运动的重要成果 ③显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的扩大 ④表明了经济的发展是议会制发展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如果产业革命仅仅在于一些技术改进,如果它的后果并不扩张到设备和商品之外,那么,它就终于成为一个不大重要的事件,它在通史上只能占很少的篇幅。但是,它通过物质东西的媒介,即人类的需求,筹划和活动等具体表现便对人发生了影响。”(引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下列表述不属材料中“影响”的是:
A、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B、多种化学全盛材料的创制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
C、农业在国民经哜中的比重明显减少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23.《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深信,“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现有的英格兰工厂就已经供不上了。”然后那些推销棉织睡帽的人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道有棉织物的许多世纪前,这三万万居民的祖先从来就决不稀罕这种东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错误是:
A、那些推销棉织睡帽的人“形成了亏本生意”
B、《南京条约》规定免征一切内地税使英国对华倾销商品信心十足
C、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顽强的抑制作用
D、1842~1845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额呈递增趋势
2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引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5.现代计量史学运用计算机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式。口述史学通过录音机记录下大众见证的历史经历。这些新兴史学的兴起,其史学意义主要是
A、对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 B、历史研究更加精确化
C、确立自下而上观察的史学 D、历史创造者成为研究参与者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3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所说的“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的历史依据。对此你有何评价?(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雅典公民大会“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5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6分)
(4)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政治制度方面作了哪些努力?(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关于米诺牛的希腊神话向人们展示了克里特岛有一座迷宫的传说。1900 年,英国考古学家伊 文思在距克里特岛首府不远处的克诺索斯遗址上开始挖掘。后来,一座宏伟的宫殿遗址出现在人们面前, 为研究希腊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后来他雇佣能工巧匠加以修复,今天游人看到的便是装修过的宫殿。 但某历史学家认为,伊文思重现的米诺斯宫已不是它的原样,而是直接出自伊文思的想像,不值得肯定。
材料二: 某同学陈列了他收集的研究米诺斯宫殿和克里特文明的资料: 古希腊的 《荷马史诗. 奥德赛》 , 伊文思撰写的考古著作《米诺斯王宫》 ,克里特人创制的线性文字 A,当然还有以下图片。 克诺索斯王宫出土的牛头形酒具 希腊花瓶图案 图一:酒具 图二:陶器花瓶
回答: (1)在两则有关米诺斯宫殿和克里特文明的材料中,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实物 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 (5 分)
(2)材料一中某历史学家向你传递了哪两层信息 (4 分)关于伊文思的做法,你持何观点 说明理由。(3 分)
历史选做题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
(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5分)(回答三点即可得5分)
B【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查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竞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半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 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2分)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1分)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4分)
据材料概括一战“华工兵团”的特点和作用。(8分)
www.西吉回中2012届高三年级政治中期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6美元/件的价格出售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商品的成本是人民币13元/件,如果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30%,假设结算当日汇率为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则该企业出售100万件商品可获得利润为人民币_________万元( )。
A、3080 B、3120 C、2200 D、2064
“春江水暖鸭先知”,2011年春节黄金周末到,随着各经销商大幅度的让利销售,车市早早进入了降价高峰期。据此完成2~3题。
2、近年来在我国,汽车的销售价格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其中的关键因素是( )。
A、老百姓的购买力提高 B、原材料价格下降
C、汽车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D、汽车供应量下降
3、材料中的“鸭先知”是指( )。
①汽车经营者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②政府部门自觉调控汽车价格
③消费者转变观念理性消费
④经营者看到了汽车供求与价格变化的相互制约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读图(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PPI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我们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近年我国物价指数(CPI)过低,不利于居民的生活消费
B、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过低,违背了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
C、我国CPI和PPI升幅较大,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D、CPI和PPI波动明显,反映我国经济有时出现负增长
2010年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居住类价格上涨4.1%;衣着类价格下降1.1%。据此完成5—6题。
5、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物价的上涨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B、央行会采取提高利率等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C、我国物价总体稳定,但需防止通胀预期
D、9月份CPI同比上涨主要由日用品价格上涨拉动
6、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反向的一种表现,下列选项中能够有效控制通货紧缩的措施有( )
A、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B、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C、提高企业的税率 D、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
阅读右图,据此完成7—8题。
7、右图所蕴涵的经济生活的道理是( )。
①消费对生产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②生产是消费的动力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下列措施中符合右图要求的有( )。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②“家电下乡”活动
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国家此举( )。
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增强企业活力的要求
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进一步调节过高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人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1、国务院决定2010年所有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绩效的核心是它所提供的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改革的目的是在事业单位建立一种把薪酬分配与公益性服务绩效紧密相连的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
①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③将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股神”巴菲特先生说:“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还是全部的。”这句话指出了股票价格( )。
A、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B、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C、受银行利率的影响 D、受大众心理的影响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转变经济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此完成13—14题。
13、实行合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这样做( )。
A、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利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发展
C、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诚信为本
D、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14、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过程中,中央财政增加了“三农”支出,这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
①巩固国家政权 ②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③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④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确措施是( )。
①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②深化国际合作,以引进高新技术为立足点
③积极培育国际市场,促进技术出口
④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在呼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呵护地球家园国际主题的同时,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和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据此完6—17题。
16、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应该( )。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③集中安置污染企业,控制污染范围
④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落实工作责任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下列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措施是( )。
①增加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投入
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③健全必要的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
④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2010年9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开幕式暨全球投资峰会在厦门举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国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是覆盖中国境内所有企业的,也是适用于依法在中国设立的一切外商投资企业的”。这表明( )。
①目前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
②中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不会改变
③我国应该首先扩大市场准人,再鼓励自主创新
④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制造”的组成部分,享受一视同仁的平等国民待遇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作为最大的美债持有国,美元的跌跌不休之下,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外汇储备分散化的步伐。中国也一直在呼吁,希望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切实采取措施,维护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信心。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购买国债是一种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行为
③诚信是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从“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意义看,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
①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④可以节约社会劳动,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材料一:2010年10月27日新华财经《一轮又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何时休》指出:“涨!涨!涨!现在什么都在涨,没有什么不涨的”。继大蒜价格突飞猛涨超过猪肉之后,黑豆价格也离奇攀升,绿豆也卖到了一斤十块,国内的网民们给难以控制的五谷杂粮价格取了一个个特殊的名字,大蒜涨价叫“蒜你狠”,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现在还有了“玉米疯”“姜你军”“苹什么”等。为啥会出现这种想象,有媒体称源于一些电视台和报纸开辟养生节目或专栏,养生专家们说啥东西好,那东西很快就价格上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推动杂粮价格暴涨的幕后推手不全是养生节目,起码还有大量游资故意炒作和市场价格监管不力两大主因。当然还与总的供应量减少、国内市场需求量日趋上升、出口量增加有关。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市场的调控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并提出要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高度关注物价变动情况。
(l)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五谷杂粮价格异常波动的认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6分)
22、材料一:图表l: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2:江苏省对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养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4分)
23、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因此,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同时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为此,将会加大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如何解决收人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6分)
24、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3%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材料:2008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而进行的4万亿投资基本完成,成效显著。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对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图表主要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6分)
(2)在当前经济存在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人对此心存疑虑,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之释疑。(6分)
25、材料一:2011年2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达64.5亿美元,减少53.5%。专家分析认为,全年贸易顺差将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外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将成为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外贸顺差不断缩小。
材料二: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是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中方发言人10月15日表示,美方以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存在顺差为由认定人民币低估,并以此对中国产品采取歧视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反世贸规则。美国以汇率问题为借口转移其国内就业和增长的矛盾,拿人民币作为美方国内问题的“替罪羊”和“避雷针”,只会严重损害中美经贸关系,并给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消极影响。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l)结合材料一,说明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4分)
结合材料二、三,分析面对外贸进出口的新形势,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分)
www.西吉回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一如继往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宣泄 盘飧
B. 谈笑风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痉挛 馔玉
C.墨守成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赝品 蛊惑
D.咄咄怪事 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发韧 稗官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毕竟 沿用 胜地 场所 B.毕竟 采用 圣地 场合
C.究竟 沿用 圣地 场所 D.究竟 采用 胜地 场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家位于子尹路上的“刘小四”凉粉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色味俱佳而吸引了众多食客。
B.蔡英文发表的言论,惹怒了奥巴马政府。3月2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发表声明,警告民进党切忌不要踩踏美国在台海关系问题上划定的红线。
C.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D、对于东海问题,中日两国应该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积极提高磋商的进程,在和平解决分歧上迈出实质的步伐,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德国近三年来失业率持续走高,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政府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B.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
C.在某校“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D.在中国很难再找到像成都这样的城市:古朴典雅的文化韵味和现代前卫的时尚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二者既构成反差,又相得益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按照气候组织的说法,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根据他们的报告,最能说明中国领跑低碳经济的行业当属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国的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突破l千万千瓦,赶上印度,成为亚洲第一,预计到明年还将超越德国和西班牙,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榜眼”。
在此仅一周之前,中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下称“电监会”)公开了一份中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在肯定中国风电发展成效的同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诸多问题。例如,中国的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仍局限于材料的选用和局部工艺改进,没有形成掌握风电整机总体设计方法的核心技术和人员队伍,变流器、轴承、变浆距等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此外,中国企业“组装”出的风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国产机组可利用率与国外同类机型的机组相比明显偏低。即使是气候组织,也指出中国企业与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中国风机制造的领头羊金风科技公司,研发费用“绝大部分用在了样机上,而样机成本的90%以上是零部件采购”。
被气候组织视为中国低碳经济另一亮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同样不容乐观。的确,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一批光伏企业,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在2007年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任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的Alexander Karsner曾举出无锡尚德的例子,试图说明中国的低碳技术已经很先进,并以此怀疑中国要求发达国家转让先进低碳技术的合理性。但无锡尚德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占据领跑地位。在光伏发电的上游,即多晶硅材料的生产中,中国企业也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关键技术和设备。更有甚者,一些多晶硅企业将四氯化硅等有毒的副产品直接倾倒,带来了严重污染。
过去几年中,风电和光伏的超高速的增长,重复建设,容易埋下祸根。以风电为例,由于缺乏电网发展规划的支持,很多地方的风电无法外送。在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300多万千瓦,但其风电的送出方式至今未落实。电监会的调研报告还描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风电场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等因素,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理应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但是,与建设新的风电场相比,开发清洁煤技术要困难得多。此外,如何降低建筑、交通等行业的能耗,控制其温室气体排放,同样影响着中国低碳经济的未来。
实际上,气候组织的报告对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政策引导,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单纯依赖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将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情况。如果未来政策能更注重整体战略协调、更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执行性,鼓励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市场化手段调节、促进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创新,那么低碳市场将得到更快更稳的发展。”
5.下列对“中国风电发展的问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风电技术在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和关键设备等方面对进口依赖程度高。
  B.中国企业“组装”出的风机可利用率与国外同类机型的机组相比明显偏低,这说明国产机组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
  C.中国风机制造行业整体水平偏低,还停留在“组装”阶段。即使是金风科技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其研发费用的大部分也都用在了样机的零部件采购上。
  D.由于大量重复建设,很多地方风电无法外送.风电的市场效益很低。
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突破l千万千瓦,预计到明年还将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这足以证明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
  B.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占据领跑地位。
  C.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是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任重而道远。
  D.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策引导.必将会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问题。要想赢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市场、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优化。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风电和多晶硅“大跃进”让国外的相关企业和设备提供商成为大赢家。
  B.光伏发电的上游企业在生产中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不能把光伏发电作为新的清洁能源加以大力推广。
  C.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D.中国的常规能源利用还存在着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靠单纯地发展新能源,并不能解决现阶段能源利用上的诸多问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 韶 传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幼而方雅,颇好奇节。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于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钝,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竟随之。及平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及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加位大将军。
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随广左右。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咨询不致违于法度。韶尝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高祖闻而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帅师趣河阳,与大军会。既至寿阳,与高颖支度军机,无所壅滞。及克金陵,晋王广班师,留韶于金陵防遏,委以后事,期岁余。征还,高祖谓公卿曰:“晋王以幼稚出藩,遂能克平吴、越,绥靖江湖,子相之力也。”于是进位柱国。
开皇十一年,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 柱石之望,惟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 不解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臣昔在昏季,犹且用心,况逢明圣,敢不罄竭!但神化精微,非驽蹇所逮。况桑榆云晚,比于畴昔,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累及政务,亏紊朝纲耳。”上劳而遣之。
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余,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谓秦王使者曰:“语尔王,我前令子相缓来,如何乃遣驰驿 杀我子相,岂不由汝邪 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以表我深心耳。”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拔晋州 拔:攻下
B.王谢而罢之 罢:道歉
C.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 比:等到
D.况逢明圣,敢不罄竭 罄:尽,用尽
9.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韶正直守正的一组是( )
①齐失纪纲,于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
②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
③晋王以幼稚出藩,遂能克平吴、越,绥靖江湖,子相之力也
④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
⑤况桑榆云晚,比于畴昔,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累及政务,亏紊朝纲耳
⑥ “往者何用宅为,但表我深心耳
A.①②③ B ②③⑥ C.④⑤⑥ D. 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攻下晋州,想就此收兵,王韶认为齐国今非昔比,目前国内一片混乱,正该一战定乾坤。武帝吸纳了他的建议,最终灭掉了北齐,王韶因此得到晋升
B.王韶敢于直言。晋王凿池引水,建造三座假山,王韶用自我锁铐的方法阻止晋王的奢侈行为,晋王于是致歉作罢。王韶因此的得到高祖的赞叹,得到金百两、宫女四人的嘉奖。
C.在平陈战役中,王韶自任元帅府司马,率领本部先攻下河阳,与大军会合后,又攻下金陵。晋王杨广留王韶在金陵防御,把一切善后事宜托付给他
D.王韶认为自己年老体衰,不适合再为朝廷效力,不敢自我宽怠,以致累及政务,亏乱朝纲。对此武帝感觉到他有变,异常生气,就打发他告老回乡去了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钝,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4分)
-------------------------------------------------------------
(2)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 (3分)
----------------------------------------------------------------
(3)往者何用宅为,以表我深心耳。(3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乱洒衰荷”中的“乱”字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说“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别开生面,写出了新意。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5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 劝学》)
羁鸟恋旧林 ,------------- 。--------------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 --------------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荒于嬉;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访柳泉杂记
邓友梅
  ①对蒲松龄老先生,我一向在崇敬之外有几分亲切感,倒并非因为我有一半山东血统,并在蒲家庄左近住过一阵,相识过一些他的后辈同乡。实在的是因为这人不摆架子,不装一副大作家的唬人面孔。写小说就写小说。虽在小说中洒满了他的孤愤、怨恨、同情、钟爱,让读者在文学享受中受他的思想影响,但在动笔时绝不先装出个教训人的面孔来;他算不上思想家,但他也不勉强装作思想家;他一生穷愁潦倒,却也不冒充阔老大亨。七十多岁熬上个贡生,混了一套袍褂,始终不穿,七十四岁那天,他儿子找个画像师为他写真,极力撺掇他穿上这套礼服。他穿了,画完一看,越琢磨越别扭,特意在画像上写明:“为余绘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去逝后所怪笑也!”这就是他为人的真实处。人真文方能真,有真才能谈到善与美。
  ②村东的柳泉,确是夏日乘凉的好所在,几十棵柳树,一汪清泉,依傍在南北大路之侧,夏天沏一壶茶,放两把烟,自己乘凉,也招待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匆匆行人。行人既饮茶,又歇腿,没有不扯几句闲话的道理。听的人既不放录音机,又未必当面作笔记。说的人也不怕抓辫子追谣言,于是上下古今,花精狐鬼,信口开河,真假相间,想怎么说怎么说,说完拔腿就走。在闲扯淡中作家就汲取了创作素材和语言营养。有人认为关于蒲松龄的这一传说未必可靠。你到柳泉看看,就会认为也未必不可靠。古泉旁边,绿柳荫下,恰是闲扯的好环境。当然,那时柳泉号称“满井”,是躬身即可捧而饮之一汪清水,不是现在这样多少丈深不见水的枯井筒,那亭子也不会像如今这样红柱翘檐,只不过是个茅草窝棚罢了。话说回来,蒲老先生也先要在生活中尝遍酸甜苦辣,揣摩透世态人情,琢磨出人生哲理,才能把这些道听途说打磨成艺术珍品。若无本人的亲身体验,生活积累,只凭道听途说,是写不成《聊斋志异》这样的传世之作的。如今如果有人指望东打听一件新闻、西寻问一件轶事,就想写出好文章,我劝他去蒲松龄故居看看那两块砚台——我知道这样的人是有的。
  ③这真是两块快磨穿了的陋砚啊,石头既不出名,雕工也不出众,可是满是笔痕,满是墨迹,这砚台已伴随他六十多年。顺治十五年考秀才用的是它,此后他多少次考场失败伴随着的也是它。带着它上高邮、宝应当幕友,又带着它教私塾、坐冷板凳。一面过着“终岁不知肉味”,“贫病出无驴”的苦日子,一边用这砚台写他的《聊斋志异》。这两方砚台,缺棱少角,记录下作家辛苦耕耘的一生,帮他为我们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如此瑰丽巨大的财富。砚台旁边还有一只铜做的,熏得漆黑的手炉。这手炉使人仿佛看到在苦寒的冬夜,在缺门少窗、透风漏雪的屋内,写几页手冻僵了就烤烤手,烤一刻手缓过劲来又奋笔疾书的穷作家的劳苦相。我于是想到,蒲松龄是这么贫困、而又是这么富有。他享受的是贫困、献给人民的是富有。屡考不中,使他到死没尝到鸣锣开道,前呼后拥的滋味,却使他磨练出多少篇锦绣文章。福兮祸兮?中国并不少他一个封建时代的巨宦或乡坤,但少不得这样一位描情述事的圣手,也许考不中的不幸正是他的大幸!
  ④蒲松龄的文章瑰宝,和他的清贫生活,耿直性格互为依存。人们去蒲松龄故居,首先不是看风景,其次也不只是看古物,要紧的是从遗物中了解那个故人和他所生存的社会面貌,能不能既把故居故物整修保管好,又不一切翻新,弄得像个高干住宅,而失去原有基调和气氛呢?
  ⑤我从蒲家庄出来时,心中既感到在社会主义中国从事文学工作十分幸福,又面对蒲松龄先生艰苦一生羞愧得不能自己。我走的这段路,蒲松龄生前恰也走过,有一天他半夜从瓮口回来,突然碰上大雨,人困马饥,好容易遇到一户人家,主人却叹息说自己正揭不开锅,拿不出人食马料招待他。他只好硬着头皮再往前走。可前边是什么路啊!连滚带爬,直到鸡叫才到“篾席破败黄茅卷”的家。如今看着这望不见边的工矿厂房,万家灯火的宿舍农庄,车上满载的棉花、粮食、陶瓷、煤炭,感到和蒲老先生相反,自己从人民身上取得的过分富有了,而献出的竟是如此贫困。
  ⑥巴金老师说:“作家不过是一种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我重视、热爱这个职业,这个岗位,因为我可以用我的笔战斗,通过种种考验为读者、为人民服务。”蒲松龄的时代,作家还谈不上是一种职业。他要靠教书挣饭吃,才得以坚守这个“工作岗位”,为读者、为人民服务。而他竟服务得这么好、这么有成绩。这实在对我们是极大的鞭策和激励。我们应当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得更好些。
                          (原文有删节)
14、根据文意,请概括作者笔下的蒲松龄的性格特点。(4分
----------------------------------------------------------------------------------------------------------------------------------------
15、第二段,作者写柳泉的作用是什么?(6分)
----------------------------------------------------------------------------------------------------------------------------------------
16、分别解释“贫困”和“富有”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蒲松龄是这么贫困、而又是这么富有。
---------------------------------------------------------------------------------------------------------------------------------------
(2)自己从人民身上取得的过分富有了,而献出的竟是如此贫困。
----------------------------------------------------------------------------------------------------------------------------------------7、结合全文,简要赏析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上的妙处。(8分)
----------------------------------------------------------------------------------------------------------------------------------------
六、(15分)
18、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有哪些?删去的只填序号。(4分)
2012—2013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人数①,由原来的42个教学班级②增加到48个。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③严重④不足,因此急需新建教室。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进行⑤筹措,但经费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眼下⑥的⑦燃眉之急⑧呢?
(1) 应改动的是:------------------ (2分)
(2) 可删去的是:------------------ (2分)
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5分)
求人帮忙:---------------- 请人勿送:---------------
及时迎接:---------------- 归还物品:---------------
请人留存:----------------
20、仿照例句,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起警示作用的句子。(6分)
例:彩虹
正面:为了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事物名称:竹
正面:
---------------------------------------------------------------
--------------------------------------------------------------------
反面:
-----------------------------------------------------------------------------------------------------------------------------------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
  1、细读寓言故事归纳出一个观点,或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想,或议论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2、题目自拟,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提炼主题。
语文参考答案
1. C (A.一如继(既)往 B.谈笑风声(生) D.无则加冕(勉) 发韧(轫))
2.答:B(①“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之意;“究竟”,副词,一般用在问句中;①为陈述句,所以应选“毕竟”。②“沿用”有沿袭之意,而“采用”没有,这里是说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采用我国发明的技术”。 ③“胜地”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是宗教中神圣的地方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④看上下文构成转折关系;“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活动的处所,宜选B项)
3. A (B.“切忌不要”与原文意思矛盾。C.“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下”结构混乱。D项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推进”。)
4. D(A.“方兴未艾”意为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为褒义词,用在此处褒贬不当。B.“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C.“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蓬荜生辉”。
5、C 解析:A项“人员队伍”“对进口依赖程度高”说法有误。B项文中并未说明“国产机组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句中的“都”太绝对化。D项由原文第四段可知,很多地方风电无法外送是“由于缺乏电网发展规划的支持”属于强加因果。
6、C 解析:A项虽然气候组织认为“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但从全文来看,我国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并非处于领跑地位。B项由原文第三段可知,中国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并没有占据领跑一位。D项由原文第六段可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策引导,并不是“完全取决于”。
7、B 解析:有的光伏发电的上游企业直接倾倒有毒的副产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理应加强环保要求,而不是因噎度废食停止推广光伏发电,故推断有误。
8.C 比:靠近,接近
9.D 用排除法。3是对高祖的肯定;6是对高祖的哀悼。
10.B A项“齐国今非昔比,目前国内一片混乱”与“齐失纪纲,于兹累世”不符;C项错在“先攻下河阳”D项“武帝感觉他有变,异常生气,就打发他告老还乡去了”与原文不符。
11.(1)如果现在放弃这次机会而回去,凭我愚钝的见识,很不理解,希望陛下好好考虑这件事。
(2)自从我到了这里,你的头发和胡子就渐渐白了,大概是为国事担忧操劳所致吧?
(3)死去的人要住宅何用 只是以此表达我的深切的痛悼之情罢了。
12 (1)“乱”字既生动地写出了雨溅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2分),还暗示了主人公凭阑凝神、寂寞无聊的纷乱心绪(2分)。
(2)作者不直写女主人公如何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是通过教鹦鹉学“念”对方的话来表现,由此传达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及相思之苦,这样写婉转含蓄,平添一种凄凉(2分)。同时,金笼中的鹦鹉也有象征作用:女主人公就如笼中之鸟,孤独而寂寞(2分)。
13.(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功在不舍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业精于勤 毁于随
14、为人真:生活清贫,率真耿直;为文真:隐语直言,挥洒成文。
15、①柳泉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民间传说,增加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感;
  ②作者写柳泉的景物,是为了突出蒲松龄为人的真,待人诚恳热情;
  ③柳泉为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提供了生活积累、创作背景。
16、(1)“贫困”指蒲松龄的生活条件艰苦,穷困潦倒;“富有”是指自己身为作家,物质条件丰富。
17、文章的主题是歌颂蒲松龄这位文学巨匠,但作者却都是从小处着笔的:礼服、柳泉、石砚、手炉、小路等等。这些“小处”构成了行文的线索,也是作者叙事抒情的落脚点。
  真实是蒲松龄取得文学成就的真谛,那石砚、手炉都是蒲松龄诚恳笔耕的见证。这就给人以真实之感,亲切之感。
18.(1)②(“班级”改为“班”)
(2)③(或④)⑤⑥⑦
19.劳驾 留步 失迎 奉还 惠存
20.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
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七,作文[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但通过这道题目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这种带寓言性质的题目的思考方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审题立意构思方法指导:
1、懂生活常识:螃蟹的横行 青蛙的纵行(播放《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2、寓言含义:中心事件概括——螃蟹向青蛙问路,青蛙告诉螃蟹一直向前走,但是螃蟹没有准确到达,青蛙受到了埋怨。(提出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词才够准确)
中心寓意提炼——对于别人的请教,就要站在对方角度给以指导,才能做对做好。
向别人求教,听取意见不要盲目照搬照抄,要针对自己实际采纳。(准确体会寓言的警示含义、讽刺含义、启发含义、哲理含义方可)
3、悟出出题者主观意图:
肯定的(褒)——向别人请教,给别人指教
否定的(贬)——兼收并蓄,全盘接受,盲目随从;好心办坏事,欠针对性
4、立意全面、重点且扣住限制范围:要么从螃蟹角度立意,限制在“请教”;要么从青蛙角度立意,限制在“指教”。
5、构思:题目 开头 中心论点 分论点 事例 各种论证方法 文采
参考译文:
  王韶字子相,自称是太原晋阳人。王韶小时候大方文雅,很喜好不同一般的节操。北周时屡次因为军功受到提拔,官至大将军,可以同三司一起商议国事。武帝攻取晋州后,想要班师回朝,王韶谏道:“北齐朝纲混乱,已历数代君王,这是老天助我朝王室,可以一战而灭掉北齐。如果现在放弃这次机会而回去,恕臣愚钝,很不理解,希望陛下好好考虑这件事。"最终武帝听取了王韶的意见。等到灭掉北齐,王韶因军功升为开府,封为晋阳县公,宣帝即位,拜为丰州刺史。等到高祖登基,晋升爵位项城郡公,加位大将军。
  晋王杨广出镇并州时,王韶被任命为行台右仆射,跟随在杨广左右。王韶性格刚直,晋王很是畏惧,每件事都向他咨询,不致违犯法度。王韶曾奉使巡视长城,走后晋王凿池引水,建造三座假山,王韶回来,用自我锁拷的方法而谏阻,晋王于是致歉而作罢。高祖闻知后赞叹并嘉奖了他:赐给他百两黄金,四名宫女。平陈之役,王韶自己兼任元帅府司马,率师直逼河阳,与大军相会。到寿阳(今安徽寿县)后,与高颎计议军机,没有延搁的。等到攻取金陵晋王杨广班师,留王韶在金陵防御,把一切善后事宜托付给他。一年后,王韶被召还京师,高祖对众公卿说:“晋王年纪幼小率师出征,就能平定吴、越,使天下安定,全赖子相之力。"于是加封王韶为柱国将军。
  开皇十一年,皇上幸临并州,因为王韶工作称职,特地对他慰劳勉励了一番。这之后,皇上对王韶说:“自从朕到了这里,你头发胡子渐渐白了,大概是为国事担忧操劳所致吧?国家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了,你要好好努力啊!"韶推辞谢罪说:“臣渐渐衰老了,还很不懂得如何做官。"高祖说:“不懂的原因,是没有用心吧。"王韶答道:"臣往昔在北周那样的乱世,尚且用心,何况今逢明主,敢不竭尽自己的心智吗?但国家大事非常精微,不是像我这样的愚笨者所能胜任的。只是我已到暮年,和过去相比,常常会头昏眼花,忘记很多事情。岂敢自我宽怠,以致累及政务,亏乱朝纲。"圣上加以慰勉并送走他。
  秦王杨俊出任并州总管,仍让王韶担任长史。一年后,王韶乘驿马驰还京师,因劳顿过度而死,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为伤感,对秦王的使者说:“告诉秦王,我原来让子相徐缓来京,为何差其驰乘野马 杀我子相,责任岂不在你等身上 "言语之中十分凄凉。高祖又命令有关官署为其建立住宅,说:“死去的人要住宅何用 只是以此表达我的深切的痛悼之情罢了。
www.西吉回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西吉回中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1-40题每题1分,40-50每题2分,满分60分)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2.人体血液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 )
A.细胞  B.组织  C.分子  D.系统
3.下列各项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细菌和变形虫  B.HIV和噬菌体  C.真菌和草履虫  D.蓝藻和乳酸菌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噬菌体 ②颤藻 ③酵母菌 ④水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顺序)为( )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②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③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④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6.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前6位依次为( )
A.C H O N P S B. C O N H P S C.O C H N P S D.C O N H S P
7.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Zn、Mg B.Fe、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
8.为了测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9.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曾把它作为一种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蛋白质  B.核酸  C.光合作用色素  D.核糖体
1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1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12.分子式为C1864 H3012 O576 N468S21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
A.核糖核酸 B.磷脂 C.蛋白质 D.肝糖元
1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只贮存在DNA分子中
B.HIV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
C.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D.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是有限的
14.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N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的化合物b,对a和b的准确叙述是( )
A.a是核酸,b则是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b则为核糖核酸 C.a是核糖,b则为核糖核酸    D.a是五碳糖,b则为核苷酸
15.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
A.一种氨基酸  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单糖  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16.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②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③B是人的遗传物质 ④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18.下列几组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一组是( )
A.酶、胰岛素、血红蛋白      B.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      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19.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0.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碳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D.碳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21.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
A.肽键 B.氨基酸 C.羧基 D.氨基
22.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的鉴定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2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下列不属于对细胞内自由水描述的是( )
A.吸附或结合在蛋白质等物质上 B.能够流动
C.是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介质 D.是良好的溶剂
24.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体 B.胆固醇 C.维生素D D.核酸
25.在细胞核的结构中,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是( )
A.染色质 B.DNA C.核仁 D.核膜
26.细菌、支原体、动物肝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等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27.细胞内有三种膜可以相互转变,这三种膜是( )
A.细胞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
C.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中心体膜 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核糖体
28.一种生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外层结构无变化,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且无中心体,此生物为( )
A.衣藻 B.硝化细菌 C.蓝藻 D.水稻
29.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中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结构
30.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这说明了高尔基体具有( )
A.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B.合成脂肪的能力
C.合成多糖的能力   D.合成核酸的能力
31.下列物质中不能参与构成细胞膜的是( )
A.磷脂 B.胆固醇 C.蛋白质 D.核酸
3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如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33.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34.把蚕豆叶表皮浸在质量分数为7%的尿素溶液中,开始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然后又自动复原,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
A.原生质层被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浓度
35.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壁、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36.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37.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3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4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41.右图为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图综4催化效率是相符的。在下面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长
B.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
C.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
D.处于t1温度时的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的稳定
42.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它应用的是( )
A.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原理  B.酶的专一性原理
C.酶的识别原理         D.酶的高效性
43.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
①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②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③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④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44.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4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46.有机物经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分解都会释放能量。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有机物是蛋白质,则在体外燃烧会放出更多的能量
B.若有机物是葡萄糖,两种情况产生的能量一样多
C.两种情况下都能产生CO2和H2O,且能量都以热的形式放出
D.等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前者在燃烧或氧化分解时耗氧多、产能多
47.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48.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 ml,CO2增加48 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4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
C.有氧呼吸放出的CO2是由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的
D.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中和玉米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产生丙酮酸
50.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水解可得(d-16)/2个天门冬氨酸
水解可得z-15个赖氨酸 D.水解时消耗15个水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51.(12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阶段形成的,此过程的总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
52.(14分)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其中纵坐标表示距离(μm),横坐标表示时间(分)。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丝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B①~⑥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A B
(1)进行分裂的该细胞的长度是 μm,图A中曲线b 表示 。图A曲线a距离减少的原因是 。(每空2分)
(2)从 分钟起,细胞分裂刚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标号为 ,此时的典型特点是 。
(3)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和  个阶段,即从图B 到 (用数字表示)
(4)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发生 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3.(7分)根据下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
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
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
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_。
氧气参与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 ,E表示的物质是 。
54.(7分)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点代表的意义是 。(2分)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什么?_______。(2分)
(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 时(用图中数字回答),
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4)据图解释为什么农作物不能过度密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西吉回中高三2011期中考试卷(物理)
内容:《力和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左
B.0.25 m/s 向右
C.1 m/s 向右
D.1m/s 向左
2、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C.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
D.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今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4、如图在倾斜的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通过轻绳拉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圆环沿滑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悬挂物体的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则
A.环只受三个力作用 B.环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D.悬绳对物体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5、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C时的速率vc=, 则下述正确的是
A. 此球的最大速率是
B. 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
C. 小球在任一直径两端点上的动能之和不相等
D. 小球沿圆轨道绕行一周所用的时间小于π
6、设宇航员测出自己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则根据T、H、R和引力常量G,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平均密度
C.飞船所需的向心力         D.飞船线速度的大小
7、2010年广东亚运会,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为中国体育军团勇夺第一金,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FT增大,F不变 B.FT增大,F增大
C.FT增大,F减小 D.FT减小,F不变
8、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9、如图所示,有四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F1作用下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F2作用下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F3作用下的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F4作用下的物体竖直向上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B.F3<F4   C.F1=F4   D.F1=F3 
10、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 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
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
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11、(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乙”、“ 丙”)
12、(12分)(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所示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每隔0.1 s取一个计数点,它们是图中a、b、c、d、e、f等点,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但计算仍按50Hz计算,其加速度数值将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除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m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的阻力的计算式为f=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的重力为F,它在距地面为R(R为地球的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为 , 动能为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提,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8分)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到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1) 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2) 12 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
15、(10分)如图,半径R=0.4m的圆盘水平放置,绕竖直轴OO′匀速转动,在圆心O正上方h=0.8m高处固定一水平轨道PQ,转轴和水平轨道交于O′点。一质量m=1kg的小车(可视为质点),在F=4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O′左侧x0=2m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当小车运动到O′点时,从小车上自由释放一小球,此时圆盘半径OA与x轴重合。规定经过O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小车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
⑴若小球刚好落到A点,求小车运动到O′点的速度;
⑵为使小球刚好落在A点,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为多大?
6.(14分)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斜槽AB和水平槽BC平滑连接,斜槽AB的竖直高度H=6.0m,倾角θ=37°。水平槽BC长d=2.0m,BC面与水面的距离h=0.80m,人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cos37°=0.8,sin37°=0. 6。一小朋友从滑梯顶端A点无初速地自由滑下,求:
(1)小朋友沿斜槽AB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a;
(2)小朋友滑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υ;
17、(14分) 如图所示,质量20kg的物体从光滑曲面上高度m处释放,到达底端时水平进入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率为3 m/s.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 物体冲上传送带后就移走光滑曲面.(g取10 m/s2).(1)若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是6 m,物体将从哪一边离开传送带
(2)若皮带轮间的距离足够大,从M滑上到离开传送带的整个过程中,由于M和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了多少热量 电动机多做的总功又为多少?
www.
3 6 9 12 t/s
h
O′
O
P
Q
F
圆盘
轨道
x
A
A
B
C
θ
H
h
d西吉回中中期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N-14 H-1 C-12 Al-27 Ba-137
O-16 S-32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选择题答题卡(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熔点:
B. 沸点:
C.酸性:
D. 碱性:
2.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K+、Cl-、NO3-、S2- ②Na+、AlO2-、Cl-、SO42- ③ 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 ⑤ K+、Ba2+、Cl-、NO3- ⑥Fe3+、Ca2+、Cl-、NO3-A.①③⑥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
6、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7.取500mL Na2CO3溶液与300mL 1mol/L盐酸反应,在不断搅拌下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中与将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所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则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A.0.4mol/L B.0.3mol/L C.0.2mol/L D.0.5mol/L
8.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 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克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A-N+m)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
9.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
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
A.配制一定浓度硫酸 B.制备少量氨气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11.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2.将3. 84克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0.11mol     B.0.22mol       C.0.16mol     D.0.1mol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 OH- = H2O
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 + 3H+ = Fe3+ + 3H2O
C. 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2NO3- = 3Cu2+ + 2 NO ↑+ 4H2O
D. 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14.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
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1g/L,则混
合气体中N2和CH4的物质的量比为 ( )
A.16︰7 B.1︰4
C.4︰1 D.7︰16
16.300mLAl2(SO4)3溶液中,含Al3+1.62g,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Ba(OH)2溶液300mL,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A.0.4 mol/L B.0.3mol/L
C.0.2mol/L D.0.1mol/L
17.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18. (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
C.N2、SO2、NH3、H2O D.H2O、NH3、SO2、N2
19.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 (g)
△H=Q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C(Y)/mol·L-1温度℃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09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20.(10分)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只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Fe3+、CO32—、SO42—,现分别每次取100mL进行实验。
(1)向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向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896 L(标准状况);
(3)向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的盐酸洗涤后,剩2.33g.
回答有关问题:
(1)(8分)肯定存在的离子及原溶液中的浓度分别是(若不肯定可以不填)
溶液存在 离子、浓度 ;溶液存在 离子、浓度 ;
溶液存在 离子、浓度 ;溶液存在 离子、浓度 ;
溶液存在 离子、浓度 ;溶液存在 离子、浓度 ;
(2)(2分)判断K+、Cl—是否存在?(以下空格填“一定存在”或“一定不存在”或“可能存在”,)答: K+: ;Cl—: 。
21. (10分)红磷P(s)和Cl2 (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 (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l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 l ) (2分)P 和Cl2反应生成PCl3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2分) PCl5分解成PCl3 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人0.80 mol PC15,反应达平衡时PC1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l升高到T2,平衡时PC15的分解率α2为,α2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4)(2分)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 ,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化合物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Y组成,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1)(2分)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溶液反应,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2分)X的硫酸盐溶液与过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4分)一定条件下,A和水缓慢作用生成含Y的化合物Z,Z分子含有10个电子。Z与反应,其产物之一是Y的单质,Y的单质地电子式为      ;Z分子的结构呈             
(4)(2分)X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是新型陶瓷材料(在火箭和导弹上有重要应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13分)(1)(3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____C2O42-+____MnO4-+____H+=____CO2↑+____Mn2++____H2O
(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2分)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6分)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   变为   。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2分)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    。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