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一节人口分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导入1疫情中亮起来的中国夜晚导入22013-2019年全球夜间灯光影像素养目标区域认知掌握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综合思维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理实践力了解自己家乡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认识人地关系一、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人口密度: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特点:极不平衡。陆地人口稀疏区: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陆地上相当一部分地区人烟稀少,如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3.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表现(1)各大洲间的差异:亚洲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尚无定居居民。(2)世界各国间的差异: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3)城乡分布差异: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不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需的基础,而且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各种潜在的可能性。自然地理环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发展需要,否则就不适宜人类长期生存。A.气候因素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B.地形因素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C.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D.土壤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E.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因素影响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集中地形不同地形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起作用不同。人类活动大多集中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水资源稳定的淡水水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江河湖泊沿岸人口较为稠密土壤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而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开发地区人口增多2.人文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A.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而稠密;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原因:(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2)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B.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制约程度渐趋弱化。科学技术进步往往成为改变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C.历史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D.政治军事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E.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人口分布较多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影响经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而稠密;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乡村人口分布分散,城镇人口稠密科技科学技术进步往往成为改变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历史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政治军事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人口分布较多【合作探究】中国人口分布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省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今称黑河—腾冲线。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地区。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地区。1.在地图上确定黑河—腾冲线。观察并说明黑河—腾冲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并结合前面讲解的内容,思考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的关联。2.观察并说明黑河—腾冲线与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的关系。3.评述我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1)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2)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探究提点1.黑河—腾冲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致平行重合,与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大致平行,可以说黑河—腾冲线同时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人口分布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自然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人口分布稀疏。2.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而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在黑河—腾冲线的西北侧分布很少。3.(1)否,人口的稠密程度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例如因气候寒冷的黑龙江漠河,人口相对较少。还有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欠发达,人口分布也较少。而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故人口稠密。(2)有可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和发展经济,治理土地荒漠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跨流域调水缓解缺水问题等措施使人口增加。当堂演练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土壤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答案】1.A2.A【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A正确。2.根据题意,该线多年来保持不变,故形成的基础应该是自然原因,科技和经济是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排除BC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正确。3.读图回答问题。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人口少。原因是该岛沿海、沿河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中部为山地。【解析】首先描述该国人口分布特点,集中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人口少,原因从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方面回答。感谢观看,学习愉快!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人口分布单元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素养目标1.区域认知:掌握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2.综合思维: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了解自己家乡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认识人地关系重点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难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屏幕上展示的两段导入视频,导入1是疫情中亮起来的中国夜晚,导入2是2013-2019年全球夜间灯光影像。(视频观看完毕)结合导入情景思考问题:夜间灯光遥感图反映出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类活动有关。一般来说,城市人口密集,夜晚灯火辉煌。)同学们,先思考。学完本节课的内容相信你会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人口分布。认真观看导入情景,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尝试回答老师问题展示学习目标1.区域认知:掌握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2.综合思维: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了解自己家乡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新课讲授一、世界人口分布请同学们翻开教材P2,从图1-1我们可以观察到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我们首先了解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1.人口分布: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人口密度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同学们,请根据P3的图1-2世界人口分布以及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尝试回答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表现。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极不平衡。陆地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3.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表现(1)各大洲间的差异:亚洲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尚无定居居民。(2)世界各国间的差异: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3)城乡分布差异: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们了解了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以及表现,接下来我们来探索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一下哪些条件和因素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呢?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不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需的基础,而且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各种潜在的可能性。自然地理环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发展需要,否则就不适宜人类长期生存。1.自然因素(1)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2)人类通过适度改变生活习性,来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改善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A.气候因素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B.地形因素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C.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D.土壤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E.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从上面的内容可知,人口的分布是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有哪些?2.人文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其中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A.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而稠密;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原因:(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2)B.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制约程度渐趋弱化。科学技术进步往往成为改变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C.历史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D.政治军事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E.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人口分布较多思考、讨论、回答并做笔记【合作探究】中国人口分布接下来,我们进行合作探究,根据所给材料,解决问题。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省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今称黑河—腾冲线。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地区。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地区。1.在地图上确定黑河—腾冲线。观察并说明黑河—腾冲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并结合前面讲解的内容,思考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的关联。2.观察并说明黑河—腾冲线与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的关系。3.评述我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1)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2)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探究提点】1.黑河—腾冲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致平行重合,与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大致平行,可以说黑河—腾冲线同时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人口分布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自然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人口分布稀疏。2.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而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在黑河—腾冲线的西北侧分布很少。3.(1)否,人口的稠密程度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例如因气候寒冷的黑龙江漠河,人口相对较少。还有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欠发达,人口分布也较少。而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故人口稠密。(2)有可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和发展经济,治理土地荒漠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跨流域调水缓解缺水问题等措施使人口增加。分组合作讨论、思考、回答问题当堂演练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土壤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答案】1.A2.A【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A正确。2.根据题意,该线多年来保持不变,故形成的基础应该是自然原因,科技和经济是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排除BC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正确。3.读图回答问题。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人口少。原因是该岛沿海、沿河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中部为山地。【解析】首先描述该国人口分布特点,集中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人口少,原因从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方面回答。观察、练习、回答课堂小结回顾总结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人口分布 同步课件(新湘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 1.1 人口分布 教学设计(新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导入视频1:疫情中亮起来的中国夜晚.mp4 导入视频2:2013-2019年全球夜间灯光影像.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