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科学专题复习 专题三:生物与细胞 496252513843000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共同特征 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器官:眼、触角、壳、口、足 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通过观察,能得出蜗牛具有的特征: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生活需要营养,有严整的结构,能呼吸等。 细胞 细胞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德国科学家魏尓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比较完善的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10591802730500 显微镜 2593975254000★注意: 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注意: 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结构 1003306032500 显微镜的使用 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并根据需要安放好低倍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放片: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物体正对通光孔。 调距: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让物镜靠近载玻片(从右侧注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慢慢把玻片向前移,所看到的物像向后移;慢慢把玻片向左移,所看到的物像向右移。装片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观察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滴:用滴管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用镊子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口腔上皮细胞 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滴:用滴管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漱净口,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一个方向轻刮几下; 涂:把牙签上附有口腔上皮细胞的一端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例题: 1.“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B.?生物能遗传和变异??????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摄食和排泄 解答: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生长和繁殖啊;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由题意可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句古诗中反应了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故答案为:C 2、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碘液 显微镜看到更多细胞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 C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清水(湿纱布包裹鱼头) 保持鱼的呼吸 D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 A.?A???????????????????????????????????????????B.?B???????????????????????????????????????????C.?C???????????????????????????????????????????D.?D 解答: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制作时可用红墨水或碘液染色,目的是看清细胞的结构;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滴清水而滴入生理盐水是防止细胞吸水而胀破; 3、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时需要使小鱼生命状态完好,用清水(湿布包裹鱼头)可使鱼保持正常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4、酒精蒸煮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制作时可用红墨水或碘液染色,目的是看清细胞的结构,无法看到更多细胞,不能达到目的,A正确; 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滴清水而滴入生理盐水是防止细胞吸水而胀破,可以达到目的,B错误; C、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时需要使小鱼生命状态完好,用清水(湿布包裹鱼头)可使鱼保持正常呼吸,维持生命活动,能达到目的,C错误; D、酒精蒸煮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有利用实验中的观察,能达到目的,D错误。 故选A 3.用普通光学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且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现象 原因 A 细胞有重叠现象 没有盖盖玻片 B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C 呈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被红墨水染色均匀 D 细胞结构模糊 未滴加生理盐水 A.?A???????????????????????????????????????????B.?B???????????????????????????????????????????C.?C???????????????????????????????????????????D.?D 解答:观察细胞时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细胞有严重重叠可能是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撕得太厚或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 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故说法错误。 B、有黑色圆圈等主要原因是气泡太多,故说法正确。 C、?用普通光学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是无法观察到叶绿体的,故说法错误。? D、细胞结构不太清楚原因是未加滴红墨水进行染色,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4.学校的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甲、乙、丙三位学生结伴同行,因为对捕捉地点出现分歧而单独行动,甲向背阳潮湿的田垄边走去,乙向向阳干燥的高地上走去,丙走进了水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其中一人捉到的蜗牛特别多。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 (1)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________。 (2)在放大镜下观察蜗牛,可看到蜗牛头部有________对触角,其中________(填“大”或“小”)触角的顶端各有一个眼。 (3)用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有保护作用,它的摄食器官是________。 (4)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你注意过蜗牛爬行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吗?________。 解答:(1)因为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通过分析可知,甲向背阳潮湿的环境中,适合蜗牛生存;乙向向阳干燥的环境中,不适合蜗牛的生存;丙浅水中,不适合蜗牛的生存;故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甲;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一对大、一对小,其中大的一对触角顶端各有一只眼,能够感知光线刺激; (3)蜗牛身体结构中,最敏感的区域是触角,具有视觉和嗅觉的功能;蜗牛具有坚硬的壳,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蜗牛的摄食器官是口; (4)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腹足;蜗牛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腹足肌肉与地面的摩擦,腹足会分泌粘液,起隔垫和润滑作用;因而我们可以见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亮的黏液带; (5)根据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活体动物观察完毕后,我们应该将其放回原来生活的地方; 故答案为:(1)甲;(2)2、大;(3)触角、壳、口;(4)足、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亮的黏液带;(5)放回蜗牛原来生活的地方。 5、如图甲、乙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细胞结构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________(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3)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与细胞内具有________(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4)植物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与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5)吃橘子时有酸甜的果汁,这些酸甜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结构中。 (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现象,她发现细胞质围绕着液泡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时针。 解答: 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1)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液泡,E是细胞质,F是叶绿体。 (2)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所以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细胞壁(A)有关。 (3)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所以植物吸收无机盐的多少与细胞膜(B)有关。 (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植物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与图中的 叶绿体(F)有关。 (5)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吃水果时流出的甜汁主要来自于水果细胞的液泡。 (6)显微镜中所成的向是一个倒像,即像与物上下左右对称, 在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玻片标本时,想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调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题目视野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根据其像与物上下左右对称的特点,其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 故答案为:(1)细胞膜;液泡;细胞质;(2)A;(3)B;(4)F;(5)D;(6)顺 6、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多选)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 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________上。 (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 ) A.┣ B.┫ C.┳ D.┻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 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2 为物镜长度;3、4 为目镜长度;5、6 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 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2、3、6 B.2、4、6 C.2、3、5 D.2、4、5 (7)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解答:(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目镜和物镜,序号分别是5、7;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选AD。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说明小黑点不在载玻片上;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说明小黑点在目镜上。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目镜上; (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可将原图形所在纸旋转180?得到的图形如B选项所示,所以B选项正确。 (5)甲图中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实际物体在右上方,要将像移动视野的中央,必须将实际物向左下方移; (6)显微镜放大倍数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决定。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镜的长度进行判断,目镜一端有螺纹,目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没有螺纹,物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反之则相反。放大倍数较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大,放大倍数较大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小。要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需要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由图可知物镜2的放大倍数最大,目镜3的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大时物镜距离装片的距离较小为5,所以2、3、5正确,故选C。 (7)“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等。所以图四四步中,排第一的是滴③;第二步是撕④;第三步是展②;第四步是盖①,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5、7;(2)A、D;(3)目镜;(4)B;(5)左下方;(6)C;(7)D 8.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1)图________代表的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2)由图可知,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较,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________。具有的相同点是:都有结构①,它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并能________;结构②中都没有________,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1)图甲有细胞核,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2) 菌与动物细胞相比较,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的相同点是:都有结构细胞膜,它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并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都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乙;(2)细胞核;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叶绿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