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备考 专题六:表示地球的量 复习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备考 专题六:表示地球的量 复习讲义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科学专题复习
专题六:表示地球的量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813685702310003、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57810149860
地球仪和地图
1、地球仪:
217551035560003028955397500201930217170
2326005231775经线和经度
经线和经度
845820248920纬线和纬度
纬线和纬度
33337574295地球仪
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形
半圆形
长度
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渐短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关系
所有纬线都平行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2)经度和纬度
纬度
经度
起始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作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
表示符号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3)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高、中、低纬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2、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在同样的图幅上: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②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方向
常用的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3)图例与注记
图上常用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码头、国界等等。
例题:
1.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A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B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C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
④D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⑤E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F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G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⑦
解答:古时候的人们,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 例如,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故 ①?说法正确。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球体,故 ②?说法正确。
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所以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由于地球的影子比月球大,看不到整个地球的形状的影子,所以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故 ③?说法正确。
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是月球的形状,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故 ④说法错误。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故⑤⑥说法错误。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故⑦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2、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看,地球的形状很圆,主要是由于(??? )

A.?航天飞机离地球很近???????????????????????????????????????????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C.?地球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0.33%???????????????????????D.?照片拍摄精度不够高
解答: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而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仅相差21千米,故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看,地球的形状很圆。
故答案为:C。
3.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2)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________城区面积最大。
解答:(1)图中从左到右的经度依次减小,为西经;两个纬度均为10°,则上北下南。所以①的经纬度是90°W、10°N。②的经纬度是110°W、10°S,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2)ABC三幅图中B的比例尺最小,则表示的范围最大,内容最简单,精确度最低。
故答案为:(1)90°W,10°N;西? ? ? (2)B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 三地的地理位置。
A地: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B地:经纬度________;C地:纬度________。
(2)在 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解答:(1)A地是(?60°W,? 60°N );B地是( 0°,0° );C地是(?40°E,40°S )?
(2) 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0°纬线,故为B地; 东半球在西经20°和东经160°之间,故为 B、C 两地; 西半球在东经160°和西经20°之间,故为A地。
故答案为:(1)60°W(西经60°);60°N(北纬60°);0°,0°;40°S;(2)B;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