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科学专题复习 专题七:地壳及地壳变动的表现 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 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特征 常见类型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 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变质岩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状的结构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424116569342000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2、火山: (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SO2)、熔岩流、火山灰。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3、地震: (1)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泥石流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5、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例题: 1、关于岩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花岗岩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B.?石英岩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页岩受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板岩?????????????????????????D.?玄武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解答:A.花岗岩是由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火山喷发喷出地表只能形成玄武岩。故不正确。 B.石英岩按成因属于变质岩,不是岩浆岩,故不正确。 C.页岩由于挤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形成坚硬的板岩,故正确。 D.玄武岩受热不能变成大理岩,只能高温融化变成岩浆,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下列常见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解答: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不符合题意。 ? B、玄武岩属于岩浆岩,B不符合题意。 ? C、石灰岩属于沉积岩,C符合题意。 ? D、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3、如图所示为中华龙鸟化石,它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核??????????????????????B.?火山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C.?中华龙鸟化石是鸟类向哺乳类进化的有力证据????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解答:1、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位于软流层,地壳一上地幔顶部; 2、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龙鸟化石的前肢是爪和翅膀的形状,是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类型; 4、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有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核?,是源于软流层,A错误; 火山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分析正确,B正确; C、中华龙鸟化石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有力证据,不是鸟类向哺乳类,C错误; D、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化石是一种重要的证据,D错误。 故选B 4、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现象中不能作为地壳变动证据的是( ???) A.?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 B.?喜玛拉雅山脉目前仍在不断上升之中 C.?去年汶川发生强降雨而造成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D.?去年俄罗斯克柳切夫火山群发生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解答:A、悬崖峭壁岩层的断裂是地球内力作用导致的,属于地壳变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喜马拉雅山不断上升之中,是板块的挤压的结果,属于地球内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山洪泥石流灾害,是流水等外力作用所致,不是地球内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的作用,属于地壳变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是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解答: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解答】根据图示的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判断,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故判断A表示岩浆岩;则B表示沉积岩;故图示岩浆生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为 ⑥;高温熔化是三大类岩石形成岩浆的作用,故为⑤⑦⑧;变质作用是生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即为①④;外力作用是生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即为②③。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2)根据以上分析,A应表示岩浆岩;B表示沉积岩。 故答案为:(1)⑥;⑤⑦⑧;①④;②③(2)岩浆岩;沉积岩 6、读“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集中在第一级阶梯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省区最为明显。 (2)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A.地形平坦,多为平原 B.多暴雨,降水量较多 C.地质基础不稳定,多断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地表结构 (3)关于泥石流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等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解答:(1)从 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周边地区,涉及四川、云南、甘肃、西藏等省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地区位于由平原向山区过渡的地带,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等。 (2)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故B正确。 (3)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对居民点、对公路、铁路、对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等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四川、云南、甘肃、西藏;(2)B;(3)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