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9科10份)

资源简介

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期中诊断性评价试题
高2013级 语 文
(全卷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桌帷(wěi) 盥手(guàn) 阜盛(fù)   厢庑(wú)
B. 马嵬(wéi)   渚清(zhǔ) 懵懂(měng) 畏葸(xǐ)
C. 敕造(chì)   歆享(xīn) 榫头(shǔn) 模样(mú)
D. 劲弩(nú) 猿猱(náo) 宵柝(tuò) 逡巡(qū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两靥    放诞   抚膺  雕粱画栋
B.浩瀚 帐蓬 脚踝 弱不禁风
C.咨嗟 绮丽 朔漠 长吁短叹
D.蹙眉 环珮 迁谪 蘖根祸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得体的一句是 ( ) (3分)
A.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我只有不耻下问,向您求教。
C.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换房子的事情我一定鼎力相助。
D.我刚刚搬家,室内摆设略显单调,挂上您送的这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贾宝玉与其与地位低下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力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
B、李商隐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无法大声呐喊,只能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些呕心沥血的诗里。
C、在夏季游戏之中,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D、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左右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5.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如花女子,她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喻示各自性格或命运的象征花。请仿照例句的形式,从下面提供的花当中任选两种,为你心中喜爱的人物形象写一段话。(4分)
山茶花 杜鹃花 牡丹花 海棠花 玫瑰花 芙蓉花
例句:林黛玉貌美多情,善感多愁,孤高傲世,她是一朵风露清愁的木芙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下面提供的诗句,发挥自己的想象,简要描述其意境(画面和情感)。60字左右。(4分)(任选一题做)
A类: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B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二)名篇名句 (10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 ___________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3)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_ 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7)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9)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10)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
(三)名著导读 (5分)
8.请简述《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100字左右。( 5分)(任选一题做)
A类:简述“木石前盟”的由来。
B类: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阅读与鉴赏(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8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①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①络纬:纺织娘,虫名。②金井阑:有雕栏的井,在古诗文中用来美称宫廷或园林中的井。
9.有人认为这是李白被谤离开长安的怀君之作,你是否赞同?为什么?(4分)
答: 。
10.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19分)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词,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擢:提拔
B.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按:审查
C.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更:另外
D.而酋长营兴化 营:扎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教以击刺法
申之以孝悌之义
B.乃因地形制阵法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精求而更置之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继光乃旋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身为将门之后,他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影响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B.戚继光是一代名将,但他的仕途却坎坷不顺,他曾因作战无功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而被免官。
C.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横行,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平倭战争获得人民的拥护与欢迎。
D.戚家军之所以名闻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
14.翻译下面句子:(7分)
(1)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3分)
(2)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4分)
15.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3分)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1)今 君 后 则 欲 逮 臣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2)夫 诱 道 争 远 非 先 则 后 也
(3)而 先 后 心 皆 在 于 臣 上 何 以 调 于 马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6——19题。(14分)
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与暗流
中国考古学关注的焦点长期集中在夏商周三代,这是国际史学界通常所说的“原史时代”。因为夏商周三代是一个历史有记载但记载又过于简陋,不足凭信的时代,它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合作,才能有所收获。同时也因为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具有拆不开的缘分,以“证经补史”为宗旨长期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所以几代考古学人大都是在三代史实的真伪问题上耗尽了生命的灯油。考古学家关注的是一个中国考古学从产生以来就开始的、打了几十年笔战的老问题:谁最贴近那个司马迁描述的“白胡子老子”——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或者说哪一个遗址才是成汤的亳都或者夏禹的阳城?学界的讨论基本上都围绕着夏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的地域和年代做文章,都盯着夏商时代的大遗址。没有谁认真关心三代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组织、日常生活、心理模式等更根本、更迫切,也是考古学更容易说出些道理的问题。结果是,除了甲骨文和《史记》里已经明白无误的殷墟(近来的考古发现对殷墟在商代晚期都城定位的具体位置也提出疑问),关于这些考古遗址和传说遗址的对应,至今仍然是一些无法验证的争论,没有哪一个是最终的结论。
相对于历史传说的渴望,真正的考古学探索却被湮没了。尽管某些考古学家对人物、事件这种有所选择实无选择的述说,也折射出考古学界许多发人深思的内在问题,比如苏秉琦先生的区系类型学说,比如严文明先生关于聚落考古的探索和思考等;但是,夏文化的探索在那个时候主要仍然是地域和年代问题,是考古学术语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证史学考古观笼罩着中国考古学的方方面面,最终是以《中国文明的起源》总结和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些问题上中国考古学的最新认识和最高水准。
俞伟超先生曾经回忆说:1984年的考古学年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的好几位理事提议讨论一下考古学的理论问题,但是最终被拒绝。也正是那一段时间,俞伟超先生正为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论述选集撰写编后记,俞伟超先生说,他一边撰写一边听德沃夏克的B小调104号大提琴协奏曲,写到激动时曾经流下了眼泪,内心一直有一种在天堂门前徘徊却不得而入的感觉。这就是那个时候中国考古学非主流学派的心情和生存状况。
张光直先生在《哭童恩正》的短文中,以一种不得不说的姿态,回顾了那个时期童恩正策划的一次中美考古学合作计划夭折的情况,并且不无理由地推测了中国考古学对理论和与国外考古学合作的恐惧心态。这也可视为中国考古学史上十分宝贵的侧面资料,折射出中国考古学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一些思想状态的问题,其中弥足我们借鉴者甚多。
16.对“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的考古探索被湮没在对历史传说的渴望中,是值得中国考古学深层思考的问题。
B.主要考古学家有所选择实无选择的述说,折射着考古学界许多发人深思的内在问题。
C.证史学考古观笼罩着中国考古学,是苏秉琦、严文明等先生深层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D.考古遗址和传说遗址的对应,仍是一些无法验证的争论,没有哪一个是最终的结论。
17.对文中所说的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与“暗流”,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流”关注有关历史地域和年代问题;“暗流”关注历史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问题。
B.“主流”关注考古术语中的时间、空间问题;“暗流”关注更根本、迫切的理论性问题。
C.“主流”关注历史研究中表层、浅层的问题;“暗流”关注历史研究中深层的理论问题。
D.“主流”关注与国外考古学合作的问题;“暗流”关注历史上日常生活、心理模式问题。
18.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坚持不坚持“证经补史”的学科定位,是中国考古学应该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B.为谁最贴近司马迁描述的“白胡子老子”而打几十年的笔战,真是毫无意义。
C.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某个时期,中国考古学的非主流学派在学术上仍受压制。
D.《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在考古理论和对国际考古学潮流的理解上相对滞后。
19. 给“原史时代”下一个定义,并解释我国考古学长期关注夏商周三代的原因。(5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0——22题。(14分)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 我把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 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 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 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 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20、请举例说明这篇小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塑造“方伯伯”这一人物形象? “方伯伯”是个怎样的人?(4分)
答:
21.小说情节发展似乎有些“突兀”,但细细看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试就文中的“伏笔”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3. (60分)
2011年8月23日中午l2时30分许。上海一名年轻女子在窗台上或坐或站欲轻生,引得公安、消防部门到场。
楼下还聚起不少围观群众.一个小男孩一直大叫:“姐姐,你不要跳啊!”一位80岁的老太太自打发现了这个女孩的跳楼意图后.整个下午就从没有放弃劝解。 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93岁的老人.他挥着苍老的手臂,用尽力气发出一点嘶哑微弱的声音:“不要跳,不要跳!有什么事情回家和妈妈讲讲,就都解决了。”他整整站了l5分钟.直到双腿再也支撑不住。当保姆将轮椅上的老人推回家去时,他仍旧努力地回过身来。冲着女孩的方向不断地挥手。 而就在老人和小孩的身后,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气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他们花几个小时围观那个坐在高处的21岁女孩.一点点耗尽她对生命最后的留恋。 约4个小时后,该女子在一片“快跳、快跳”的起哄声中纵身从5楼跃下。
据悉,这名女子是在上海念书的安徽籍大三学生,跳楼缘于感情困扰。女孩受了伤,没有生命危险。但某些围观者的冷漠却让她伤得更深。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
1.B 2.C 3.D 4.B(A关联词误用。C介词掩盖主语。D“大约、“左右”矛盾。
5 (略) 仿写1分,符合人物特点及花的特点3分。
6(略)画面2分,感情2分。
7默写。(略)
8A、简述木石前盟的由来
【答案】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絳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B、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答案】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10.诗人先交代相思的地点“在长安”,这与后面写“美人如花隔云端”形成强烈反差,震人心魄。然后寓情于景,写纺织娘啼叫,微霜凄凄,自己躺在冰凉的席子上,面对孤灯相思欲绝,难以入眠,只好卷帘望月长叹,只见苦苦相思的美人却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即,心中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最后直抒胸臆,一句“长相思,摧心肝”催人泪下。
11.C(更:更换)
12.A.(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用”。B.按照、依照;趁着。C.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D.于是、就;竟、却)
13.B(戚继光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的原因是“无功且通番”,而且此次并没有被免官)
二、(7分)
14(1)(但戚继光)很久都不能攻克倭犯,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2分)
(2)(戚继光)乘胜攻到福清,打败了牛田的贼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逃跑到兴化。(2分)
15(3分,每对一句给1分)
(1)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在“先”和“后”后面画斜线,不扣分)
(2)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阴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义,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从广东南澳来的,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贼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越襄王向王子期学驾车,不久与王子期比赛;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后面。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技术都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教给您了,是您用的不对。驾车最要紧的是,要使马套在车上能舒适妥贴,赶车上的注意力要集中放在调理马上,然后才能跑得快,跑得远。现在,您落在后面就光想着赶上我,跑在前面又怕被我赶上。其实引马上路去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啊!”
三、(14分)
16.A(“这”指代“真正的考古探索被湮没在对历史传说的渴望中”,“耐人寻味”指“值得中国考古学深层思考”)(3分)
17.D(“主流”关注与国外考古学合作的问题,理解不正确)(3分)
18. B(“为谁最贴近司马迁描述的‘白胡子老子’,打几十年的笔战”,可以说是缺少深刻意义,但认为“真是毫无意义”则过于绝对化) (3分)
19.“原史时代”定义:有历史记载又记载过于简陋,不足凭信的时代。
(不能答“夏商周时代”,它是中国历史的“原史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原史时代”)(2分)原因:①因为这三代有历史记载而又过于简陋,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合作,才能有所收获 ②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具有拆不开的缘分,以“证经补史”为宗旨长期是考古学的学科定位。(答对1点给2分,答全3分)
四、(14分)
第二种观点: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消极的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其中一点,并表述清晰,得3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五、多维解读 :
许多人在看着这样的报道时,或许会为此而愤慨。因为在这里,人性几乎没了光辉。除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小孩,现场的一片喧嚣,那些幸灾乐祸的脸,那些手舞足蹈者的“狂欢”,足以让道德无半点容身之地。“女孩跳楼遭起哄”事件说明整个社会正面临跳“道德之楼”的问题,我们将要选择的,是跳下去,还是拯救自己
一、浮躁与浅薄。年轻人失恋要跳楼。其实质是漠视生命。因为身边经常发生的跳楼中.有的并不是因为绝望,而是用一种极端的行为刺激眼球.甚至纯粹是为了威胁。或许在有些人的眼中。这样的跳楼只不过是“演戏”。而为了这场“戏”,得动用多少公用资源 得浪费多少人的“感情” 如果明知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此已经麻木,却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自杀,不正是在亵渎善良之人的关心 不正是在自取其辱
二、麻木与虚伪。面对跳楼者,不管其跳楼是出于什么原因,救人还是应该是处于第一位的。但为什么会发生起哄和“刺激”当事人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是道德滑落的表现,是麻木和冷漠在作怪。新闻报道中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承认现场有人起哄,但没有一个人声称自己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在指证他人”,这已经将某些人的虚伪剥得体无完肤。可见在这些人的心中.并不是没有道德杠杆,而可怕的正是在这里.因为他们宁可选择无德。
三、纯真与善良。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些人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身上.真善美甚至起码的伦理道德都严重缺乏。就在一些人成为鲁迅笔下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的同时,九旬老人发出了虽嘶哑微弱,但却堪称振聋发聩的呐喊:敬畏生命、关爱生命。人间确有真情在,高尚与渺小、爱心与冷漠。那绝对是有天壤之别的。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自觉地做到敬畏生命,那么社会冷漠症就能得到消除。人间真情自然就会惠及更多的人。
www.成都市玉林中学2013级高二上半期考试试题
化学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说明: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题2分
1、图1和图2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概率分布图和原子轨道图。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
 B.图2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C.图2表明1s轨道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
 D.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
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CO2与SO2         B.CH4与NH3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
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由极性共价键结合成的极性分子的是( )
 A.H2、HCl、Na2S     B.Na2O2、CH4、SiH4   
C.CS2、CCl4、N2    D.HCl、H2O、NH3
4、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非极性分子一定不含极性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7、 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类似,对其做出如下推断:①SiCl4晶体是分子晶体;②常温常压SiCl4不是气体;③SiCl4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④SiCl4熔点高于CCl4。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9、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10、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甲烷的电子式:  
B.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D.碳-12原子:126C
11、构成SiO2的化学键在性质上和构成CO2分子的共价键都是极性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和CO2都属于原子晶体      
B.SiO2和CO2都是分子晶体
 C.前者是原子晶体,后者是分子晶体   
D.前者是分子晶体,后者是原子晶体
12、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难溶于水,在高温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具有广泛用途。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SF6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SF6易燃烧生成SO2
 C.SF6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SF6是原子晶体
13、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迷迭香酸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14、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
15、 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①原子半径A<B;②离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⑤A 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一定相等;⑥A的电负性小于B的电负性;⑦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第一电离能。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⑦    B.③④⑥   C.③⑤  D.③④⑤⑥⑦
16、2006年10月16日美国与俄罗斯宣布,两国科学家合作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对118号元素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B.它外围电子排布式是8s28p6
 C.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它的中子数是118
17、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价电子排布为1s2与2s2的元素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与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C、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
 D、L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和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18、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半满”、“全满”的时候一般更加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下列事实不能作为这个规则证据的是( )
 A、元素氮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元素氧的第一电离能
 B、26Fe2+容易失电子转变成26Fe3+,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C、基态铜(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
 D、某种激发态碳(C)原子排布式为1s22s12p3而不是1s22s22p2
19、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kJ,则S(s) + 3F2(g) = SF6(g)的反应热△H为( )
 A.—1780kJ/mol          B.—1220kJ/mol        
C.—450kJ/mol          D.+430kJ/mol
20、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在形成离子键时,原子总是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成键
 C、s轨道与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成键,所以共价键没有方向性
 D、s轨道与p轨道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共价键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6gP4含有的P-P键的个数为6NA 
B.12g石墨中含有的C-C键的个数为2NA
 C.12g金刚石中含有的C-C键的个数为1.5NA
D.60g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24、某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如图),实验测得其的密度为ρ(g·cm-3)。已知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假定晶体中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则晶体中原子的半径r(cm)为( )
A B C D.
25、某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右下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微粒数目之比为( )
 A、1:4:2       B、2:9:4     
C、3:9:4       D、3:8:4
第Ⅱ卷 (选择题,共 50 分)
说明:二卷中26、27都要做,28、29分A类和B类各一个题,每人只选择一个题做。没有按要求答题的不给分。
26、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用语的表达式:(10分)(AB类均做)
⑴电子式:H2O2 Na2O2
⑵ 结构式:NH4+ Cu(H2O)42+
⑶电子排布式:26Fe2+ 29Cu
⑷轨道式:Cr
sp3杂化后的C
⑸形成过程:CaBr2
NH3
27、(14分)(1)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及其相邻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A、B、C为同一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分析,C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主要化合价为       ;第二电离能(I2)B小于A的原因是                    。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00 4600 6900 9500
B 740 1500 7700 10500
C 580 1800 2700 11600
(3)已知过氧化氢分子的空间结构如右图所示,分子中氧原子采取       杂化;通常情况下,H2O2与水任意比互溶的主要原因是              。
(4)R是1~36号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R3+在溶液中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R3+  R(OH)3  [R(OH)4]-
①基态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②该R元素的一种含氧酸根离子R2O7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还原产物为R3+ ,试写出该含氧酸根离子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8 A类(14分)、(1)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
结构
信息 基态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 基态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1,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 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
(1)写出B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
(2)A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沸点 (填“高”或“低”),其原因        。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4)某Q3+离子核外3d能级为半充满状态,Q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是         ,Q3+遇K4[Fe(CN)6]溶液立即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常用于检验Q3+。K4[Fe(CN)6]中存在的化学键          (填序号)。
①离子键    ②非极性键    ③金属键    ④配位键
(5)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表示上述相关元素的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
“ O”表示氢原子,小黑点“ ·”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则在以上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化学键的是       (填写序号);在②的分子中有   个σ键和   个π键。
28、 B类(14分)均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化合物分子,都含有18个电子,它们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2、3、4、6。A和C分子内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B和D分子内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2。D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分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2)A与HF相比,其熔、沸点较   (填“高”或“低”),
其理由是                 。
(3)B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形,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C为一种绿色氧化剂,有广泛应用。请写出Cu、稀H2SO4与C反应制备硫酸铜的离子方程式            。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右图是铜晶体一个晶胞的示意图,则晶胞中含         个铜原子。
(5)D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由该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中包含      个π键,该元素可以与钠元素形成NaX3型化合物,与该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常见分子的分子式为(选填一种)   。
该化合物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晶体中每个阴离子与其距离最近的Na+
有       个。
29 、 A类(12分)
2005年12月2日新浪网报道,我国独立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2D”12月底完成流片。“龙芯2D”的面世,意味着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龙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硅,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____族;
(2)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与氧气反应生成SiO2。四氯化硅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       (填“是、否”)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试判断SiCl4的沸点比CCl4的       (填“高或低”),理由                 ;CCl4的稳定性比SiCl4 (填“强”或“弱”)理由是 。
(4)现在新开发出一种具有和“龙芯”主要成分一样的六角形笼状结构单质分子Si12,它可能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中是一个理想的贮存信息的材料,根据下图推断这种六角形笼状结构:它与单晶硅(参照下图)互称为      ,硅原子之间是通过     键结合的,它属于 晶体,而单晶硅属于 晶体。
29(B类)(12分)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⑴太阳能热水器中常使用一种以镍或镍合金空心球为吸收剂的太阳能吸热涂层,写出基态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⑵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富勒烯(C60)的结构如下图,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 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
(3)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富勒烯C60可用作储氢材料。科学家把C60 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与钾的化合物,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4)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这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顺序为
;Si60、N60、C60 三种晶体属于 晶体,晶体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你的理由是 ;三种晶体的稳定性顺序为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酞菁配合物在硅太阳能电池中有重要作用,一种金属镁酞菁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图,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
(6)除太阳能电池外,化学燃料电池在电子工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多孔的铂为电极,采用下图装置在两极分别通入CH3OH和O2,使其在KOH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经测定,电子运动方向由a到b。
该燃料电池的A端为电池的 极,该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
,B端为电池的 极,该表面的电极反应
式为 。
参考答案
29、(1)1s22s22p63s23p4 (2)高 因为A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3)低 晶体类型不同 (4)[Cu(NH3)4]SO4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内界与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5)①③④ 3 2
30、(1)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2)1s22s22p63s23p63d64s2
①④
(3)①C Be B
②sp1,直线型
③1.204×1024(或2NA)
31、(1)N>O>Cl>S (2)HF分子间形成氢键(3)V形(或角形) 极性分子
(4)Cu+2H++H2O2=Cu2++2H2O 4 (5)sp3 2 CO
32、⑴ 1s22s22p63s23p63d84s2 ⑵sp2 90NA ⑶①> ②4 ③折线型

www.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半期考试试题
高2013级 数 学(理科)
(全卷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3个 . D. 个或个.
2..已知向量,若,则
A.1 B.2 C.3 D.4
3.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4.球的表面积与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A. B. C. D.
5.已知两条相交直线,,平面,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A.平面 B.平面
C.平面 D.与平面相交,或平面
6.在各条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中,两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A. B. C. D.
7.如图,正方体中, ,
分别为棱,的中点,在平面
内且与平面平行的直线.
A.有无数条 B.有条
C.有条 D.不存在
8.设 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它们相互不共线,下列命题:
①; ②︱︱-︱︱﹤︳︳;
③不与垂直;④-.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如图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一个水平放置的
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B. C. D.
10. .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
A B 4 C. 6 D . 12
11.已知三棱锥中,底面为边长等于的等边三角形,垂直于底面,,那么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12.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是的中点,现沿及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则四面体的体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若点在直线上,在平面内,则间的关系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 ;
14.设,,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是 ;
15.已知点是的重心,是空间的任意一点,若,
则的值为 ;
16. 如图,四面体的三条棱两两垂直,,,为四面体外一点.给出下列命题:①不存在点,使四面体有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
②不存在点,使四面体是正三棱锥;
③存在点,使与垂直并且相等;
④存在无数个点,使点在四面体的外接球面上;.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
(Ⅰ)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
(Ⅱ)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和侧面积S.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空间三点,,.
(Ⅰ)若与共线,求的值;
(Ⅱ)求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为棱AD、AB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CB1D1;
(Ⅱ)求证:平面CAA1C1⊥平面CB1D1.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M-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 的正方形,侧棱AM的长为,且AM和AB,AD的夹角都等于60°,N是CM的中点,
设,,.
(Ⅰ)用基向量表示出向量;
(Ⅱ)求的值(用表示).
21. (类)(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的长方体被截面所截而得到的,其中.
(Ⅰ)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1.(类)(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 ,正△的边长为,是边上的高,分别是和边的中点,现将△沿翻折成直二面角.
(Ⅰ)试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Ⅲ)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证明你的结论.
22. (类)(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将正方形沿对角线折起,使,得到三棱锥,如图所示.
(I)若点是棱的中点,求证:∥平面;
(II)求证:;
(III)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2. (类)(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长方体,点在棱上移动,小蚂蚁从点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点,所爬的最短路程为.
(Ⅰ)求证:;
(Ⅱ)若为的中点,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Ⅲ)在线段求一点,使得二面角 .
www.
A
B
C
D
A1
B1
C1
D1
E
F
x′
y′
O′
-2
O
A
B
D
C
A
B
C
D
A1
B1
C1
D1
E
F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十月诊断性评价试题
高2013级 地理
(全卷满分: 100 分 时间: 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三幅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
2.关于图中①~⑤各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 ②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①地大 B. ④地日出总比⑤地早
C. ③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④地相同 D. ⑤地在②地的西北方向
读下图,回答3—4题。
3. 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 某幻想家幻想在某年7月从d地深入地下过地心后从地球另一端钻出,他可能找到的地方是
A.60°S,160°W B.60°S,20°E
C.60°S,160°E D.60°S,20°W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5—8题。
5.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大气环流
6.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
A.108°E,30°N B.98°E,32°N
C.100°E,26°N D.108°E,26°N
7.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高寒气候
8.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200km B.400km
C.600km D.800km
读下图,完成9—11题:
9.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10.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99米
C.278米 D.400米
11.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A.黄河上游 B.黄河下游 C.黄河中游 D.长江下游
1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15.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读 “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新、藏
17.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18.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是:
A.西宁、呼和浩特   B.银川、太原 
C.西安、郑州  D.济南、兰州
19.黄河干流和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西藏   B.山东、江苏  
C.湖北、河南   D.青海、四川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中P处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距河流近,热容量大,一月气温高
B.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C.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D.P处降雪日数多,有云日多,气温较低
21.图中Q处降雪日数不同于同纬度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该地气温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气
B.深居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雪少
C.该地没有凝结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条件
D.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2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时间不同  D.西高东低的地势
23.影响我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2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A.吐鲁番盆地        B.四川盆地
C.南海诸岛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温带基本上属于湿润地区
B.中温带和亚热带都兼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也早
D.我国南北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6.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高的是
A.南京   B.海口   C.广州   D.昆明
27.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集中在
A.春秋两季   B.夏秋两季   C.春夏两季   D.秋冬两季
28.就干湿地区而言,上海市属于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29.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B.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C.夏季冰雪融水量大      D.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
30.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
A.汉江   B.赣江   C.湘江   D.荆江
二、综合题(40分):
31.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⑵在图中找出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2分)
⑶学校所在地的农作物一年为几熟?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4分)
32(A组).读下图,回答:(每空1分,共8分)
(1)依据它们所反映的气候特点,将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分布点上。
(2)造成ab两地冬季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造成bc两地降水差别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d地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 。
(5)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 。
32(B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2007年黄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实测输沙量统计表
站名 控制面积(km2) 2007年 2006年 1987~2000年均值 1956~2000年均值
兰州 222551 0.314 0.270 0.488 0.710
龙门 497552 1.440 1.800 5.083 7.877
小浪底 694221 0.705 0.400 7.132 11.40
花园口 730036 0.843 0.837 6.662 10.13
利津 751869 1.470 1.490 3.878 7.945
材料二 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
(1)黄河干流上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2)在材料二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沿程含沙量变化的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07年各主要水文站实测的输沙量数据表明,总体上较1987~2000年输沙量均值__________,其原因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
(4)黄河三角洲号称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试分析自1956年以来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原因。
33、将下列现象与其影响因素连接起来:(3分)
①我国冬季降水少,寒冷干燥 A、纬度位置
③海南岛全属热带气候 B、地形地势
④夏季人们喜欢登山避暑 C、冬季风
34(A组)读下列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 17分)
(1)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 平原。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 ,B 。
(3)主要支流:① ,② , ③ , ④ 。
(4)湖泊: C , D 。
(5)重要港口城市:E , F , G , H 。
(6)如何治理长江的洪水?(3分)
34.(B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广网乌鲁木齐2008年5月9日电 5月8日,伊犁河谷普降大雨,位于河各南部的昭苏县当天下午大雪飞扬。这场由乌拉尔山入侵的冷空气所形成的大风降水天气目前已经在伊犁河谷造成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材料二 西北某局部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1)图中A、B、c三地位于伊犁河谷的是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材料中描述的冷空气有可能来自_____________洋。
(2)写出A、B、C三地的气温T1、T2、T3的范围:_____________(3)据测定A地年降水量达277.6毫米.而B地虽与A地相隔较近,但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成为我国最干旱的地区,试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www.
图1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中测试
高二历史 试题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若按顺序,他们的描述依次符合的思想是
①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②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③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④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A、道-法-儒-墨 B、道-儒-墨-法 C、儒-道-墨-法 D、儒-墨-道-法
2、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它包含了老子的
A、“道”的思想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无为而治”的思想
3、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4、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弊书》
5.下图自左至右是
A.甲骨文---隶书---楷书---篆书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D.甲骨文---篆书---楷书---行书
6、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8、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 科学 C.西学 D. 民权
9.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10.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的是
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③“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⑤“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1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学思想相结合
12、戊戌变法的历史功绩主要是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促进了思想启蒙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推动了政治改革
13、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之政体应该是指
A、君主立宪政体 B、开明君主政体 C、民主共和政体 D、人民民主政体
14、“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15、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
17.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①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②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③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④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⑤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8.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理论
19.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下列主张不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精髓的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毛泽东的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C、江泽民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都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 ③直接指导了中国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后者都体现了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23、“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表现在
①生活视野扩大,新的题材和主题的开始 ②出现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小说、散文、电影、音乐等硕果累累 ④文艺期刊大量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20世纪6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5.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26、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27、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 ②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③ 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⑤ ⑥
(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材料一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
(2)材料一表明李贽对儒学持什么态度?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欲中国之不亡,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
——摘自康有为《中华救国会》
材料三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摘自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3)材料二、三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孔教(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时代的特点,分析材料三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2分)
28、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概括指出“中学西传”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二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形成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位人物分别代表什么派别?并概括所代表的派别在这股潮流中的主要主张。(6分)
29、20世纪的三大伟人创造了三大理论,使中国历史发生了三大巨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图1
(1)图中“世界潮流”指什么?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主要贡献有哪些?(6分)
材料二
图2 图3 毛泽东在延安
(2)图2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6分)
材料三
图4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图5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3)指出图4会议的指导思想和意义。图5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6分)
(4)三大伟人创造的三大理论成果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www.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
高2013级 物理
(全卷满分: 100分 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2 分)
选择题:(本小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库仑创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为纪念安培的贡献,在SI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C.英国科学家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
D.焦尔定律只适用于电阻值不变的电阻
2.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而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3倍,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 ( )
A. B. C.9F D.81F
3. 如图1所示,a、b为静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b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电场强度大
B.b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高
C.试探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大
D.试探电荷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
4.对电容C=Q/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充电量越大,电容就越大
   B.电容器的电容跟它两极所加电压成反比
   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电量就越多
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的电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5.根据可以导出电阻率的表达式为,对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R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L成反比
D.只由其材料的性质决定
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将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从图示位置向右滑动的过程中,
关于各电表示数的变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二、选择题 :(本小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D.决定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
8.一台直流电动机的电阻为R,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当其正常工作时,
下述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I2R
B.t秒内所产生的电热为UIt
C.t秒内所产生的电热为I2Rt
D.t秒内输出的机械能为(U-IR)It
9.如图3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
已知R0=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端电压变大
B.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
D.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变小 图3
10.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
R1、R2、R3连接成如图4所示的电路。
当开关S闭合时 (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减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D.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图4
11.如图5所示为某正电荷Q产生的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 a、b是电场中的两点
将电荷量为q=5×10-8C的正点电荷(试探电荷)置于a点,所受电场力为2×10-3N,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点的场强大小为4×104N/C,方向向右
B.将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放于a点,
a点场强大小仍为4×104N/C,方向向左
C.将点电荷q从a点移走,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b点处的电场强度小于4×104N/C
12. 如图6所示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根据此图可知
①.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②.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③.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④.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⑤.a、b两点哪点的电势较高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 ) 图6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分)
三、实殓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13.某同学利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他利用测量出来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了U-I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的电源电动
E = ____,
电源的内电阻r____。
图7
14.用伏安法测某一电阻时,如果采用如图8所示的甲电路,测量值为R1 ,如果采用乙电路,测量值为R2 ,那么R1 、R2与真实值R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15.一些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1)如图9(甲)是由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像,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1.5V,内阻不计)、电流表(量程为5mA、内阻不计)、电阻箱R′ 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
①电流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_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②若电阻箱阻值R′=150Ω,当电流为5mA时对应的温度数值为________°C。
16.某实验小组研究一白炽灯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并描绘出其I-U图线如图10中(a)所示。
①由图线可看出该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实验还用到了下列器材: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请在图(b)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并写在答题卷制定的框内。
17.(9分)把带电荷量2×10-8C的正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无限远处,电场力做功8×10-6J,若把该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B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2×10-6J,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求:(1)A点的电势
(2)若把2×10-5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18.(9分)一个标有“6V、3W”的灯泡,不考虑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求:
(1)它的电阻为多大?正常工作时电流多大?
(2)现给定一电动势为9V,内阻为0.4Ω的电源与灯泡相连,要想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在电路中串联一多大阻值的电阻?
19.(A组)(12分)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2 Ω,R1=10 Ω.当滑动变阻器在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电压表读数为2 V,电流表读数为0.8 A.两电表均为
理想电表. 求R2的 阻值. ?
图11
19.(B组)(12分)如图12所示,输入电压UAB=200 V,变阻器R1标有“150 Ω 3 A”,负载电阻R2标有“50 Ω 2 A”,求输出电压Uab的变化范围.
图12
20.(A组)(12分)绝缘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接着一个带负电的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当空间建立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绳稳定处于与竖直方向成θ=600角的位置,如图13所示。(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E;(2)若细绳长为L,让小球从θ=300的A点释放,王明同学求解小球运动至某点的速度的过程如下:
据动能定理 -mgL(1—cos300)+qELsin300=
得:
你认为王明同学求的是最低点O还是θ=600的平衡位置处的速度,正确吗? 图13
请详细说明理由或求解过程。
20.(B组)(12分)有一带负电的小球,其带电荷量.如图14所示,开始时静止在场强的匀强电场中的P点,靠近电场极板B有一挡板S,小球与挡板S的距离h = 4 cm,与A板距离H = 36 cm,小球的重力忽略不计.在电场力作用下小球向左运动,与挡板S相碰后电荷量减少到碰前的k倍,已知k = 7/8,碰撞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
(1)设匀强电场中挡板S所在位置的电势为零,则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为多少?(2)小球第一次被弹回到达最右端时距S板的距离为多少?(3)小球经过多少次碰撞后,才能抵达A板?(已知=0.058)
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上期)半期考试答案
高二物理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D D D B C CD C A AD B
三、实验题
13. U0 r= 14. (R1<R<R2)
15.(1)较小(2)50 16.(1)增大(2)在下图连线
四、计算题
17、(9分)解:
(1)……4’
(2)…4’
…1’
18、(9分)解:
(1) 得 2分
2分
(2)由 解得 5分
20.(A组)(12分)解:(1)小球在θ=60°角处处于平衡,
则Eq=mgtanθ
得 方向水平向左
(2)王明同学的求解不正确
因为小球在θ=60°处处于平衡,因此小球从θ=30°的A点
释放,它不会往A点的左边运动,而是以θ=60°处为中心、
以A点为端点来回摆动,即小球不会运动至最低点O
王明同学的求解实际上也不是小球运动到θ=60°时
平衡位置处的速度
平衡位置处的速度的正确求解应该是:据动能定理有
解上式得
20.(B组)(9分)解:
(1)SP间的电势差
V=80V.
因V,所以
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
=0.016J 
(2)小球第一次从P到S有   
小球第一次被弹回至最右端距S板的距离为
有  

(3)同理小球第二次碰撞后有
推得

所以小球经过18次碰撞后,才能抵达A板.
www.
E
a
b
图1
图2
R1
R2
E
r
P
A
A2
A1
V
a
P
R
R0
E
r
A
R1
R2
R3
S
V
E
r
图5
a
b
E
a
b
b
O
I/A
U/V
U0
I0
S
E
r
R
A
V
图8
A
Rg
R'
E

R


图9
mA
O
80
t/°C
100
180
R/Ω
R0
U(V) 0 0.9 2.4 3.6 5.4 7.2 10.2 14.4
I(mA) 0 45 120 170 210 230 250 265
·
·
·
·
·
·
·
3 6 9 12 15
I/mA
U/V
0
300
200
100
(a)
(b)
图10
- 0.3 3
- 3 15
A
B
+
-
H
h
P
S
图14
A
B
+
-
H
h
P
S
图15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半期考试试题
高2013 级 英语
(全卷满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第一部分:
I. 听力理解 (共20小题,满分30分 )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How soon will the man’s uncle get to the station
A. In five minutes. B. In fifteen minutes. C. In twenty minutes.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kind of food. B. An invention. C. An order.
3.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To New York B. To Chicago. C. To Phoenix.
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know about the word
A. The pronunciation. B. The meaning. C. The spelling.
5. How will the man be paid
A. By the hour. B. By the week. C. By the month.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8题。
6. What is the woman thinking about
A. Leaving her job. B. Changing her job. C. Doing better in her job.
7.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present job
A. Difficult. B. Highly-paid. C. Interesting.
8. When should the woman make the decision
A. Today. B. Tomorrow. C. Right away.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9至11题。
9. Where are the speakers now probably
A. At a party. B. At a conference. C. At the woman’s home
10. Where does Paul work
A. In London. B. In Los Angeles. C. In Oxford.
11. What will probably happen next
A. The man will make a speech.
B. The woman will sit beside Kathy.
C. The woman will meet some new people.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schoolroom. B. In a workshop. C. In an office.
13. How many jobs has the woman done
A. One. B. Three. C. Six.
14. When did the woman come to London
A. Last September. B. Last November. C. Last December.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A. An actor. B. A reporter. C. A writer.
16. What does the woman do in the play
A. She acts a young lady. B. She directs the play. C. She writes the play.
17.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e after this play
A. A singer. B. A film star. C. A director
请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caused the traffic to stop
A. The storm. B. The snow. C. The wind.
19. What i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y and the night on Friday
A. About 20. B. About 40. C. About 60.
20.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on Sunday
A. Dry and clear. B. Cold and windy. C. Cool and cloudy.
II.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满分15分)
21. One road in particular, which goes north from La Paz, is considered most dangerous road in the world.
A. /; / B. the; the C. a; a D. /; the
22. The TV play we watched last night was very ________.
A. frightening B. afraid C. fright D. frightened
23. —Would you please go out for a walk with us
  —______, but I’m very busy now.
A. Of course not B. I’d like to C. That’s all right D. That’s right
24. —________
 —He is a tall young man with blue eyes and broad shoulders.
A. How is he like B. What does he look like
C. What does he like D. How is he
25. I crawled along the deck, found Jim, and told him what I .
A. heard B. have heard C. had heard D. was heard
26.At the Venice Carnival, many people walked around the streets masks, and doing what they wanted without .
A. wearing; being recognized B. wore; recognizing
C. wore; being recognized D. wearing; recognizing
27. —Will you go to the museum tomorrow
—Yes, I will go _______ it’s windy.
A. since B. as though C. if D. even though
28. The slaves to watch as their masters celebrated carnival with food, drink and masked dances in the past.
A. forced B. were forced C. had been forced D. have been forced
29. After working for two hours, I found im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paper in time.
A. me B. this C. that D. it
30. Joe took his friends there by a shortcut, reduced the drive from 50 minutes to 15.
A. where B. which C. that D. what
31. He told me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o be admitted at that time.
A. had not been decided on B. were not decided on
C. has not been decided on D. are not decided on
32.Jack told his daughter that she could have she wanted for Christmas.
A. which B. whatever C. that D. whenever
33. ---How did you your fluent Spanish
-----I had lived in Spain with my husband for one year before I came to England.
A. hold up B. pick up C. set out D. add to
34. Don’t it for that everyone should help you and like you.
A. let; granting B. make; grant C. take; granted D. do; grant
35. The old lady had a son and two daughters, treated her well, which made her very sad.
A. no one of whom B. neither of them C. none of whom D. none of them
III. 完型填空:(共15小题,满分30分)
It was the late spring of 1979, a hot Saturday afternoon. Hundreds of us sat 36 , side by side, in rows of wooden chairs on the main campus lawn (校园草坪). We 37 blue robes (毕业生长袍),listening carefully to long 38 . When the ceremony (典礼)was 39_,we threw our caps in the air, and we officially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fter that, I found Morrie Schwartz, my 40 professor, and introduced him to my 41 .He was a small man who took small steps, as if a 42 wind could, at any time, could 43 him up into the clouds! His teeth were in good shape: when he smiled, it was as if you had just 44 him the funniest joke on earth.
  He told my parents how I 45 every class he taught. He told them, "You have a 46 boy here. He helped me a 1ot." Shy but 47 , I looked at my feet. Before we left, I 48 Mr. Schwartz a present, a briefcase with his name on the front. I didn't want to forget him. 49 I didn't want him to forget me. He asked if I would keep in 50 , and without hesitation (犹豫) I said, "Of course." When he turned around, I saw tears in his eyes.
  36. A. along B. around C. beside D. together
  37.A. took B. wore C. put on D. got in
  38. A. lectures B. dialogues C. speeches D. reports
  39. A. on B. up C. over D. away
  40. A. lovely B. precious C. happy D. favorite
  41. A. parents B. elder brother C. girl friend D. friends
  42. A. strong B. north C. warm D. cold
  43. A. beat B. pull C. blow D. wipe
  44. A. made B. told C. played D. given
  45. A. left B. reached C. missed D. took
  46. A. special B. brave C. busy D. serious
  47. A. astonished B. pleased C. disappointed D. nervous
  48. A. handed B. sent C. delivered D. brought
  49. A. While B. But C. And D. For
  50. A. conversation B. mind C. company D. touch
IV.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短文(共20小题,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每小题2分,共40分)
A
Do you find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 so difficult that it is painful This might be called laziness, but Dr. Kleitman has a new explanation. He has proved that everyone has a daily energy cycle.
  During the hours when you labour through your work you may say that you’re “hot”. That’s true. The time of day when you feel most energetic is when your cycle of body temperature is at its peak. For some people the peak comes during the forenoon. For others it comes in the afternoon or evening. No one has discovered why this is so, but it leads to such familiar monologues (自言自语) as: “Get up, John! You’ll be late for work again!” The possible explanation to the trouble is that John is at his temperature-and-energy peak in the evening. Much family quarrelling ends when husbands and wives realize what these energy cycles mean, and which cycle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has.
  You can’t change your energy cycle, but you can learn to make your life better. Habit can help, Dr. Kleitman believes. Maybe you’re sleepy in the evening but feel you must stay up late anyway. Counteract (对抗) your cycle to some extent by habitually staying up later than you want to. If your energy is low in the morning but you have an important job to do early in the day, rise before your usual hour. This won’t change your cycle, but you’ll get up steam (鼓起干劲) and work better at your low point.
  Get off to a slow start which saves your energy. Get with a leisurely yawn and stretch. Sit on the edge of the bed a minute before putting your feet on the floor. Avoid the trouble some search for clean clothes by laying them out the night before. When ever possible, do routine work in the afternoon and save tasks requiring more energy or concentration for your sharper hours.
  51. If a person finds getting up early a problem, most probably _______.
  A. he is a lazy person
B. he refuses to follow his own energy cycle
C. he is not sure when his energy is low
D. he is at his peak in the afternoon or evening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lead to family quarrel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Unawareness(没意识到) of energy cycles.
B. Familiar monologues.
C. A change in a family member’s energy cycle.
D. Attempts to control the energy cycle of other family member.
  53. If one wants to work more efficiently at his low point in the morning, he should
  A. change his energy cycle   B. overcome his laziness
C. get up earlier than usual D. go to bed earlier
  54. You are advised to rise with a yawn and stretch because it will ______.
  A. help to keep your energy for the day’s work
  B. help you to control your temper early in the day
  C. enable you to concentrate on your routine work
  D. keep your energy cycle under control all day
  5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Getting off to work with a minimum effort helps save one’s energy.
  B. Dr. Kleitman explains why people reach their peak at different hours of day.
  C. Habit helps a person adapt to his own energy cycle.
  D. Children have energy cycles, too.
B
  After working long hours on her feet everyday in the operating ,room, Taryn Rose knew a lot about foot pain. But unlike most of her colleagues(同事),she turned her pain into money: Today she is the boss of Taryn Rose International, a $528 million company that makes nice and comfortable shoes.
  At the beginning, Rose realized 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stop her was fear of failure. "I could hear my friends and family saying, “Why did you leave a good job ” If I failed, would I be okay facing them And I thought, “So what I can go back for further study in medicines” I started to accept that it would be okay to say, “I failed, but I tried.” Once I was comfortable with that the fight, the fear came to an end. I realized I feared regret more than failure. And after you turn to the path you choose, there is nothing acceptable but Success"
  Now, Rose has no regrets about leaving medicine. "What I'm doing is not all that different from what I was doing as a doctor. The goal is the same: to relieve (减轻) pain. A former professor told me: “You're helping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women with your shoes. As a doctor, you would have helped only the few who went to your office. You're having a much greater effect.”
  Looking back, Rose admits she caught a couple of lucky breaks. "To me, luck is about being prepared for those opportunities (机会) that come knocking. You have to have an open mind, the right skills and all your senses working to see what opportunities present themselves. Luck can open the door, but you still have to walk through it.
  56. Before starting her shoe business, Taryn Rose was a .
  A. nurse B. worker C. doctor D. boss
  57. Rose realized later was the most fearful for her to have or face in her job
change.
  A. failure B. regret C. family D. colleagues
  58. What did her former professor think about Rose and her new job
  A. She doesn't have to meet many people in her office.
  B. Her new work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her old job.
  C. She can now serve more people than before.
  D. Her new work is much more difficult.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lain the last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A. You have to do what you can after luck brings you opportunities.
  B. You should open the door when opportunities come to you.
  C. You have to be prepared for walking through the door.
  D. You should open your eyes to see opportunities clearly.
C
According to an old story, a farmer once found that a bag of corn had been stolen from his house. He went to the judge and told him about his loss. The judge ordered all the people of the farm to come before him. He took a number of sticks of equal length and gave one stick to each man.
  He then said, “Come before me again tomorrow. I shall then know which of you is the thief because the stick given to the thief will be one inch longer than the others.”
  The thief was afraid of being found out, and so he cut an inch off his stick. The next day the thief’s stick was found to be one inch shorter than any of the others. In this way the thief was found out, and was at once taken away to prison.
  60. The judge gave each man a stick _______.
  A. to change back the farmer’s corn B. to beat the thief
  C. as a tool to find out the thief D. so as to play a game together
  61. According to the judge, the next day the thief’s stick would be one inch longer than the others’ because
  A. the thief’s stick would grow one inch longer
  B. the other’s sticks would become one inch shorter
  C. something wrong would happen to the thief’s stick
  D. the judge had given the longer stick to the thief
  62. Since the thief cut the stick short, ________.
  A. he was found out
  B. the judge couldn’t catch him
  C. his stick had an equal length with the others’
  D. his stick wouldn’t be any longer
  63. The wise way the judge found out the thief in the end was to make ______.
  A. the thief cut the stick off  
B. the thief cut an inch off the stick
  C. the stick grow an inch longer
  D. the thief tell him what he had done
 D
  The home computer industr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last ten puters used to be large, expensive machines that were very difficult to use. But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have been making them smaller and cheape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been made easier to use. As a result, their popularity has been increasing as more people have been buying computers for their homes and businesses.
  Computers have been designed to store information and compute problems that are difficult for human beings to work out. Some have voices that speak with the operators. Stores use computers to keep records of their inventories (库存货物) and to send bills to their customers. Offices use computers to copy letters, record business and keep in touch with other offices. People have been using computers in their homes to keep track of the money they spend.
  One important new use for computers is for entertainment. Many new games have been designed to be played on the computers. People of all ages have been playing these games. People also have been buying home computers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atch movies and listen to concerts at home. They have become very popular indeed.
  puters used to _______.
  A. work rapidly B. be large and expensive
  C. be easy to use D. be used for fun
  65. Home computers can be used for _______.
  A. writing letters B. playing games C. doing business D. all of the above
  66. Salesmen use computers mainly to _______.
  A. check the list of goods and materials that are kept in the store house
  B. play games for pleasure
  C. talk with their friends
  D. write letters
  67.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___.
  A. New Uses For Computers B. The Popularity of Home Computers
  C. The Home Computer Industry D. Computers At Home
     E
  Mr. Chen living next door to us has a habit of drinking. The best present to him, of course, is wine, Now his eldest son brought him a bottle of Mao Tai. He was glad and stared at it for some time, then wrote “105” on the corner of the trademark with a pencil, meaning he had already drunk 105 bottles of the famous wine. Two days later a stranger came. He offered to pay 5 yuan for the empty Mao Tai bottle. Mr. Chen was pleased and sold it. Several weeks later, his second son brought him another bottle of Mao Tai. While examining and enjoying it, he was suddenly terrified—he found “105”—the very mark on it.
  68. The story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two sons of Mr. Chen’s B. wine, the best present
  C. the secret of “105” D. an empty bottle worth 5 yuan
  69. The story tells that the stranger was a man who _______.
  A. took back empties B. produced famous wine
  C. promoted (促进) the sale of Mao Tai D. knew how to meet people’s needs
  70. When examining and enjoying the wine sent by his second son, Mr. Chen was terrified because he found _______.
  A. the wine was mixed with water B. he should have marked it “106”
  C. the wine had exceeded (超出) the time limit D. his second son had been cheated
  
第二部分:
V请联系上下文,选用语意正确的词来完成段落。(学生可以任选一题A篇或B篇完成)(每小题1分,共10分)并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后面,否则不给分。
A
set passengers adolescent down adventurous pilot penny fortune flows get
Like Huck, Mark Twain led an 1 life. He left school early, and as an 2 , determined to make his 3 in South America, 4 off from his home in Hannibal, Missouri, for New Orleans. He wanted to take a boat to the Amazon, where he thought he could 5 rich quickly. He arrived in New Orleans without a 6 in his pocket only to find that there were no boats for South America. Forced to change his plans, he worked for several years as a 7 on a steamboat, taking 8 up and down the Mississippi, the great river which 9 from the north of the US near the Canadian border, 10 to the Gulf of Mexico.
B
empire dress realized banned laws memory dates passed prison broke
The government 1 that wearing masks had become a problem. Their use was limited by 2 , the first of which 3 back to the 14th century. Men were not allowed to wear masks at night; and they were not allowed to 4 up as woman. In later times more laws were 5 . People who wore masks could not carry firearms; and no one could enter a church wearing a mask. If they 6 the laws, they were put into 7 for up to two years. Finally, when Venice became part of the Austrian 8 ,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masks were 9 completely, and carnival became just a 10 .
第三部分:
VI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学生在A和B题中任选一题完成)请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A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学会与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某英文报纸开辟专栏讨论此事。请你根据下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为该专栏写一篇题为:“Being a Good Partner”的英文稿件,发表你的观点。(字数:100字左右)(合作:cooperate with )
与人合作 1.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可省时间和精力
与谁合作 1.与喜欢的人合作;心情愉快
2.与不喜欢的人合作;发现优点
你的看法 ……
B
据调查,高一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平均为7小时,高二为4小时,高三为2小时。请你根据这一信息,以“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为题,用英语按以下要点为你校校报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
描述以上有关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信息;
分析原因(如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作业多……);
注意:文章的标题已给出(不计词数)。
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半期考试试题
高2013 级 英语 参考答案
1-5 CBCAA 6-10 BCAAB 11-15 CCBCB 16-20 ACAAB
21-25 DABBC 26-30 ADBDB 31-35 ABBCC
36-40 DBCCD 41-45 AACBD 46-50 ABACD
51-55 DACAB 56-60 CBCAC 61-65 CABBD 66-70ABCAD
第二卷
A 1.adventurous 2.adolescent 3. fortune 4. set 5. get 6. penny 7. pilot 8. passengers 9. flows 10. down
B 1. realized 2. laws 3.dates 4.dress 5.passed 6.broke 7. prison 8. empire 9. banned 10. memory
书面表达:
www.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期中考试试题
高 2013 级 (生物)
(全卷满分: 100 分 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1~50小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51~56小题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 共60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组织液 B.血液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3.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 ( )
A.神经调节 B.神经一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7.右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8.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9.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10.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而发挥作用
11.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下列各项中,仅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B.纤毛摆动把黏附的细菌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C.靶细胞裂解死亡
D.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病菌
1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14.下列哪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能使水稻植株出现疯长现象 ( )
A.细胞分裂素     B.乙烯    C.生长素    D.赤霉素
15.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是由于( )
A.侧芽缺乏生长素 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
C. 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 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
16.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大葱、蘑菇,活的鸡、猪,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A.B.C.都不是
17.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是( )
①年龄组成 ②性别比例 ③出生率和死亡率 ④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8.在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 )
A.地衣 B.苔藓 C.土壤微生物 D.草木植物
19.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20.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21.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蓝藻 B.草履虫 C.蘑菇 D.蝗虫
22.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
A.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 C.初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
2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4.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持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25.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
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C.氧气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6.在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27.人在饥饿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
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
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
28.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对于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下列与此病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B.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过2~20年的潜伏期
C.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
D.HIV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29.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30.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①培育无籽番茄 ②培育无籽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31.科学家做过如下试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另一试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试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3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33.植物的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茎的背地性 B.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
C.根的向地性 D.扦插的枝条生根
34.在下图 所示实验中,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甲、乙、两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进行单侧光照射。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35.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相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下,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3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37.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关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
38.如右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
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
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39.右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
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
40.一个新物种进入某地后,对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4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葡萄糖、氨基酸
42.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
A.氨基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43.要得到番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44.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45.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b>d D.a=b=c
46.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将被切下的胚芽顶端C紧贴在A、B两个琼脂块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端的胚芽鞘D及胚根E上。胚芽鞘D、胚根E的生长方向最有可能分别是( )
A.←,← B.→,→ C.←,→ D.→,←
47.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草原上鼠与牛、羊都吃草,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600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则是不准确的
48.如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该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
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K/4
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
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
49.无花果的隐头花序内壁着生有雄花、雌花和一种专供榕小蜂繁殖的中性花,榕小蜂必须在这种中性花上产卵繁殖后代,无花果依靠榕树小蜂的活动为其传粉。无花果和榕小蜂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50.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51.(每空1分,共6分)右图是发生在人体肝细胞中的部分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
(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2)在肝细胞A中,促进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 。
(3)在肝细胞B中,完成⑤和⑧的场所分别是 和 。
(4)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 。
(5)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看,它能促进图中哪些生理过程?      。(填序号)
52.(每空1分,共8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和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当摄取的食物中缺乏含碘的无机盐时,将导致人体内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无机盐从血液中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3)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当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53.(每空1分,共6分)
(A题)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D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图2中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
(2)图1中的神经纤维B在A结构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激图1中的A结构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当兴奋由神经纤维B传到F时,要经过 个类似于D所示的结构。(注: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原理是相似的)
(B题)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神经—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原理是相似的)。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种信号叫做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化学物质叫做 。
(2)反射活动发生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 神经传到效应器过程中,左图中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Ach)只能作用于 ;Ach与Ach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肉收缩。
(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的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了抗原,可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从而产生Ach受体的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后,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54.(每空1分,共7分)基因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蛋白的基因插到质粒上,然后将之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内通过表达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其主要机制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接种基因疫苗后,其目的基因经过 和 的过程指导合成的病原体蛋白,将作为 刺激人体,产生初次免疫。
(2)在初次免疫中,接受①的刺激后,细胞②将作出的反应是 ;细胞⑦的作用是 。
(3)与初次免疫比较,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的特点是 ,这与 (填图中的编号)有关。
55.(3分)(A题)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法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不透水的云母薄片。下列选项中对a至f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判断正确的是
A. a<b B. a>b C. c=d D. c<d E. e<f  F. e=f  
(B题)下列4幅图中,能证明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是 (填序号)
56.(每空2分,共10分)下表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部分生物成员的有关信息(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植物 植食昆虫 食虫昆虫 蛙 食虫鸟 鼠 蛇 鹰
植食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
食虫鸟 √ √
鼠 √
蛇 √ √ √
鹰 √ √ √
(1)表中所列出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 。
(2)表中未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还有 。
(3)表中蛇和鹰的种间关系表现为 。
(4)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 。
(5)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www.
1
5
3
2
4







胃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半期诊断性评价试题
高2013级 政治试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 时间:10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1年,文化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1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 ②共110余万人报名参加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③让见义勇为无后顾之忧。因“小悦悦事件”引起的“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为代表的“撑腰体”近日风靡全国 ④6月6日,全国各地举办赛龙舟、品粽香等端午节庆祝活动 ⑤10月15日,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要任务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人们都说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而信心是一种气质,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浸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
A.描绘宏伟蓝图来实现 B.在一定条件下,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来实现的
C.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实现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的
3、10月22日晚,历时178天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正式落下帷幕。在筹备园艺博览会的过程中,我国公民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礼仪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4、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
A.一定的经济是一定文化的反映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5、位于成都东村文博艺术区的“中国国际书街暨成都凤凰文化广场”,将被规划建成以“店、铺、院、馆、楼、巷、坝(壁画、雕塑、铁椅)沿街分布”为亮点,以书文化为主题的集购、读、写、交流、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成都形象鲜明文化地标,让人在书文化氛围中感受一片怀旧街区的市井风情。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在交流中继承继而再得到发展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要通过“阳光工程”“读书月”等活动,积极构建 “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实施上述活动的原因是文化()
①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是一种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不仅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对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点项目,以“数字音乐企业聚集"和"音乐互动体验消费"为特色,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个音乐互动体验和数字音乐产业聚集园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其原因在于文化对人的影响()
A.是深远持久的 B.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8、2011成都双年展包括设计展和建筑展,主题为“物色·绵延”——这契合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大背景。田园城市是可见的空间变化,绵延正是对这一空间起着根本性作用的文化、艺术等不可见层面的提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
①“物色”中西合璧,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借鉴和相互促进
②“绵延”古今相交,显现了川西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③“物色”体现了文化的物质性,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属于可见层面
④“绵延说”明了文化具有无限发展性,与人类共始终,属于不可见的层面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9、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文化角度来说,教育()
①决定着社会制度变化和文化发展走向 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 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称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这说明,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已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C、对当今社会发展起积极的反作用 D、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方向和途径
11、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这表明侗族大歌()
①是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  ④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老子的“德无道不立,道无德不载”、“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这体现了()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素养是需要文化活动形成的
1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表演中,三次出现了醒目的“和”字。“和为贵”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明传统文化()
A.源远流长,可以全盘继承 B.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C.内容博大精深、一成不变 D.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先进思想
14、端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过端午节,也吃粽子情有独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的特点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包容性的特点 D.深远持久的特点
15、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①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 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④ 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17、有的人认为文化的发展是快速的,容易的,只要人们努力就可以了。实际上文化发展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B.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C.文化是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19、每到(农历)年底,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从民族节日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世界各国的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主要表明()
A.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B.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民族文化无论优劣,都应相互交流借鉴
21、2010年12月7日,“中华风韵”活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的艺术表演征服了全场的观众。由此可知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22、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谁也无法改变;两岸同胞亲情相通,谁也无法割断;两岸同胞渴望交流的心愿,谁也无法阻挡;两岸关系迈向和平发展的势头,谁也无法逆转。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终于实现 D.传统文化是促进统一的决定因素
23、2011国际道教论坛于10月23日至25日在湖南南岳衡山举办,近30个国家约2000名中外嘉宾与会。此次国际道教论坛以“尊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挖掘中国道教文化的和谐理念。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知识体系等的作用在上升,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大国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据此回答24~26题。
24、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等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6、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最终目的是为了( )
A、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B、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C、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D、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金沙遗址——在21世纪初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一方面传承三星堆文明,再现古蜀文明的辉煌,另一方面,它与成都平原已发现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文明、战国船棺遗址共同构建起了古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是长江上游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金沙遗址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与三星堆、船棺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27~28题。
27、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 国家文物局把它与三星堆、船棺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起打包“申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有利于
A.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维护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C.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29、最近流行一《管理的三境界》段子:一个人不敢做坏事,是因为怕老板,这家公司是人治;一个人不能做坏事,是因为没机会,这家公司是法制;一个人不愿做坏事,是因为想都没想,这家公司是心治。这主要说明()
A.良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社会道德的重建最终要靠文化的力量
C.企业文化是公司经济竞争力的标志 D.管理是一项需要文化支撑的艺术
30、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汉字中也有外国文字的成分,例如,沙发、巧克力等词汇就来自英文。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少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电器、汽车就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特别重要的是,指导我们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更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B.创新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品质
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D.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相联
3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③史书典籍的传承  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③弘扬中华文化,耕耘民族精神共同精神家园 ④促进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33、辨析题(6分)
在中国当前的文化市场领域,最赚钱的文化产品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自己的。电影,我们打不过好莱坞,卡通拼不过迪斯尼,韩国、日本让我们的受众“哈”了七八年还经久不衰;至于传媒出版行业,就更不用说了,无不唯外国流行文化的马首是瞻。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经济腾飞了而文化却没有腾飞,荷包鼓了而心灵却饥渴了。
———摘自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振兴中国文化产业我们的责任》
有专家认为,当今,在年轻一代中,流行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痛惜地说:“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呢?”
———摘自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文化自信与创造性姿态》
辨析题: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是在文化建设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34、简答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A组)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分析开办孔子学院的意义
(B组)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35、简答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2011年10月24日下午3点,金沙讲坛迎来了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他为成都的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热绝非回到过去,也绝不是要振兴所谓的国学,而是为了开创未来。”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4分)
(A组)上述材料一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B组) 结合材料二,简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在当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6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6分)
36、分析说明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自2011年8月份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结合材料回答:“ 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的“走转改”活动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的?
37、综合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李长春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文化知识谈谈你对提升文化竞争力重要性的理解
38、综合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速度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材料三: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韩国占大约6%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原理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性。
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半期诊断性评价试题
高2013级 (政治)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BDCC 6---10CDCDA 11---15 DBBBC 16---20CCDAC
21----25DBCDD 26---30DBABC 31---32AC
二、主观题
33、(6分)
35、(16分)
(1)(4分)(A)【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①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2)(6分)【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鲜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6分)【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④坚持正确方向。客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36、(8分)
【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从事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新闻工作者只有投身实践,与基层群众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反映实践的作品来。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如实地反映了这点。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生动地体现了这点。
37、(8分)
【答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38、(8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区别。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应。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部门,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产业属于硬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丰富了人民消费品质,是文化创新力、文化科技力、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的结构。
④通过最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发展潜力还很大,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我国新的支柱产业,既是经济发展需要,更是建立文化强国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确保文化安全的需要。
www.成都市玉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半期诊断性评价试题
高2013级 数 学(文科)
(全卷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不可能是
A.两条相交直线 B .两条平行直线
C.两条重合直线 D.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
2..已知向量,,若,则
A. B. C. D.
3.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4.在空间中,三条交于一点但不共面的直线所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以上
5.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
A. B. C. D .
6.球的表面积与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A. B. C. D.
7.如图,正方体中,,
分别为棱、的中点,在平面
内且与平面平行的直线
A.有无数条 B.有2条
C.有1条 D.不存在
8.设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它们相互不共线,下列命题:
①; ②
③不与垂直;④。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如图所示,已知⊥平面,底面是正
方形,,M是的中点,则二面
角的大小为
A. B. C. D.
10.已知三棱锥中,底面为边长等于的
等边三角形,垂直于底面,,那么直线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11.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A. B. C. D.
12.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现沿及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三点重合,重合点记为,则四面体的体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若点在直线上,在平面内,则间的关系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 ;
14.设向量,,那么 ;
15.已知点是的重心,是空间的任意一点,若,
则的值为 ;
16. 已知直线和平面,试利用上述三个元素并借助于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构造出一个条件,使之能判断出⊥ ,这个条件可以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是上底面对角线的中点.
(1)求与的夹角
(2)求证: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高为的等腰三角形,侧(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高为的等腰三角形.
(1)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
(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和侧面积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见右侧上方):,,,是垂足,试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9题图→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单位正方体
中,、、分别是、、的中点.
求证:平面∥平面;
(2)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底面,,点E是棱PB的中点.
(1)求直线AD与平面PBC的距离;
(2) 若AD=,求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22. (本小题满分14分)把正方形纸片
沿对角线折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连接与,设的中点为,正方形边长为.
(1)求证:面面 ;
(2)求与面的夹角的正弦值;
(3)求四面体的体积;
高2013级高二(上)半期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C 6.C
7.A 8.D 9 C 10.D 11.C 12.A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或
三、解答题
18.参考理科答案
19要点:不论先后,产生结论 4分
证明 8分
20 要点:(1) 6分
(2)等积法 或者连接,利用已知结论和相似关系
得到:距离为
21. 解法一:
如下图,在矩形ABCD中,AD∥BC,从而AD∥平面PBC,故直线AD与平面PBC的距离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因PA⊥底面ABCD,故PA⊥AB,由PA=AB知△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点E是棱PB的中点,故AE⊥PB.
又在矩形ABCD中,BC⊥AB,而AB是PB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得BC⊥PB,从而BC⊥平面PAB,故BC⊥AE,从而AE⊥平面PBC,故AE之长即为直线AD与平面PBC的距离.
在Rt△PAB中,PA=AB=,所以AE=BP==.
(2)过点D作DF⊥CE,交CE于F,过点F作FG⊥CE,交AC于G,则∠DFG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1)知BC⊥平面PAB,又AD∥BC,得AD⊥平面PAB,故AD⊥AE,从而DE==.
在Rt△CBE中,CE==.
由CD=,所以△CDE为等边三角形,故点F为CE的中点,且DF=CD·sin=.
因为AE⊥平面PBC,故AE⊥CE,又FG⊥CE,FG綊AE,从而FG=,且G点为AC的中点.
连接DG.则在Rt△ADC中,
DG=AC==.
所以cos∠DFG==.
解法二:(1)如右图,以A为坐标原点,射线 AB、AD、AP分别为x轴、y轴、z轴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D(0,a,0),则B (,0,0),C(,a,0),P(0,0,),E(,0,).
因此=(,0,),=(0,a,0),
=(,0,-).
则·=0,·=0,所以AE⊥平面PBC.
又由AD∥BC知AD∥平面PBC,故直线 AD与平面PBC的距离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即为||=.
(2)因为||=,则D(0,,0),C(,,0).
设平面AEC的法向量n1=(x1,y1, z1),则n1·=0,n1·=0.
又=(,,0),=(,0,),故
所以y1=-x1,z1=-x1.可取x1=-,则n1=(-,2,).
设平面DEC的法向量n2=(x2,y2,z2),则n2·=0,n2·=0,
又=(,0,0),=(,-,),

所以x2=0,z2=y2,可取y2=1,则n2=(0,1,).
故cos〈n1,n2〉==.
所以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22.(1)证明面 5分
(2)作于,连,为所求的角度。
可得:为等边△,
所以 5分
(3) 4分
www.
A
B
C
D
A1
B1
C1
D1
E
F





M
P
C
D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