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三 、 化学 学科教案 课题: 绪言 使用时间:年 9 月 2 日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科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化学; 2.分别从古代、近代、现代了解人类认识及利用化学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交流、观察实验,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化学的研究内容; 2.体验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3.了解化学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以及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 通过趣味性实验、精美图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投影:学习目标。 引入:投影人造心脏、人工膝关节、宇航员服装、隔水透气薄膜鸟笼和耐热的透明陶瓷等精美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讲述: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魅力。 投影:一、化学的发展简史 讲述:1、古代: (1)发现和使用火(配图作简介) (2)发现应用产品(配图作简介) 简述:2、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 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讲述:3、现代:纳米材料、绿色化学等(配图作简介) 小结:化学的发展史,让学生进行填充。 提问:什么是化学呢?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 投影: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已存在的、不存在的) 提问:化学有什么用?指导学生阅读。 提问:刚才所阅读的内容中,哪些使你最感兴趣,为什么?(尽可能让较多学生参与该活动中。) 讨论:举例说明身边的化学,…… 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投影:三、化学有什么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投影:精美图片并作简要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化学的价值。 提问:怎样学好化学?(即:学习化学的方法) 演示实验:生活中的化学(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然后讨论实验方案,选出其中一种进行实验,视情况是学生操作还是教师操作,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1、溶液变色(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 2、烧不坏的手帕 3、清水变牛奶再变成汽水(氯化钙溶液中倒入碳酸钠溶液,再倒入稀盐酸) 讲述:教师从看、听、问、说、做五个方面向学生提出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 投影:四、怎样学好化学? 1.有信心 2.善记忆 3.重实验 4.勤思考 5.多练习 小结: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布置作业:《课时作业本》P4-5 教学板书 绪言 一、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 (1)发现和使用火 (2)发现应用产品 2、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 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纳米材料、绿色化学等 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化学有什么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四、怎样学好化学? 1、有信心 2、善记忆 3、重实验 4、勤思考 5、多练习 教学探讨与反思 补充了一些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更大。但学生没做过化学实验,在设计和安全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