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三 年级、 化学 学科教案 课题:_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使用时间:年 11 月 12 日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科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2、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强化,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层层渐进,拉近学生和化学的距离,亲近化学、感触化学,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 1、以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能初步掌握探究化学的方法。 2、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作一小结,对一些易错点进行提示,同时介绍几种配平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旧知识回顾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__反应后_________各物质的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自学建构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阅读:P96 建构: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 表示 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阅读:P99第1段 建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 为基础,不能捏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一定要遵守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 与 相等。(这也是用来检查一个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依据之一) 即学即练: 想办法将 H2 + O2 H2O变成化学方程式 。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阅读:P100 建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左边写 化学式,右边写 化学式,中间用“短线”相连。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做“和”。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 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等:将短线改为 。 (4)标注:注明 和生成物的 。 即学即练: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铁在氧气中燃烧 ⑵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⑶ 水通电 ⑷ 高锰酸钾制氧气 ⑸ 过氧化氢制氧气 三、 精讲补架 1、化学方程式符号运用 符号 + = △ ↑ ↓ 意义 与、和或跟 反应生成 加热 该生成物 是气体 该生成物 是固体 加热一般指用酒精灯加热能完成的反应,这时才可用符号“△”;高温(如酒精喷灯)、煅烧、强热及点燃都只能写文字而不能用“△” 区别加热、点燃与燃烧 ③ 正确运用 ↑、↓ 2、配平方法 (1)观察法: S + O2 SO2 (2)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2O5 (3)奇数配偶法: C2H2 + O2 C O2 + H2O ① 找出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② 若该元素原子在两端总数是一奇一偶,将含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先配成偶数; ③ 由已推求化学计量数依次决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小结:根据板书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作业布置:《课时作业本》P72-73。 教学板书 课题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用 化学式 表示 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①写:②配:③等:④标注: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化学发现的全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化学知识的全貌。因此,本节课学生以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能初步掌握探究化学的方法。整节课中用头脑风暴法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3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最后的风采展示环节,在奖品的鼓励下更让学生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