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讲 原子结构基础 1063625201930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600200117475 3086100107950 (带 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29527522225 (带正电) (不带电) 1.原子 核外 (带 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2. 在原子中, 数= 数 = 电子数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但所占质量 ,电子绕着原子核作 运动 。(质子主内,电子主外)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 -381002984503632200384810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是 )(其他单位全都错?)(电子质量忽略不计) 184150106680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数 + 数 【要点诠释】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单位一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5 铁 26 30 26 56 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知识点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 层, 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排布 4838700400050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 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 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从内到外依次用K、L、M、N、P、Q来表示电子层) 补充:电子的排布的一般规律: 390080583185 1、各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 2、最外层不超过8个; 3、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 个, 易 电子,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 个,易 电子,形成 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 个(氦为 个)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个(一个电子层为 个)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近,第一层除外 知识点四:离子:带电的 原子 (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分类及形成:阳离子(原子 电子而形成)带 电 阴离子(原子 电子而形成)带 电 (1)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电子形成 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电子形成 离子。 (2)原子变为离子时, 数、元素 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 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应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Cl-、Mg2+、O2-。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数字的意义:3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 个单位 电荷 表示 个 离子9499609525 ②符号的意义:3Mg2+表示3个镁离子 4.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粒子电性 显电性 显 电 显 电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规律: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计算方法: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0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0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0 阴离子 622300234950 1.(2020年广州卷T5).右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394144593345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2.(2019年广州卷T17).?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297180099060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3.(18年广州卷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319270130175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4.(17年广州卷6).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73710060325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5440045213360D.该粒子可表示为X- 5.(16年广州卷6).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 7 C. 容易得到电子 D. 有 3 个电子层 5373370609606.(15年广州卷4)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是( ) A. 容易得到电子 B. 属于非金属原子 C. 核电荷数为11 D. 最外层电子数为11 44761151397007(14年广州卷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13年广州卷8.)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71475072390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9.(12年广州卷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02920099060342900099060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492442555499010.(2019年山西省)我国“高分5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的核电荷数为28 B.它有4个电子层 C.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它易失电子 11.(2019年云南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12.(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A. B. C. D. 13.(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283075115570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215900-71120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构成分子,有的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下列原子中的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3.已知某一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和 D.中子数 4.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5.某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 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6 g B.1/16 C.16 D.2.657×10-26 Kg/12 7.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76682054610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 1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12. 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D图所示是一种原子,则X=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13.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 (1)镁离子 ; (2)2个氧原子 ; (3)两个氢离子 ; (4)2个亚铁离子 。 14.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铁是由 构成的;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是由 构成的;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15.将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 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__ _____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__ 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___ ___ (4)带正电的粒子是___ _____ 4466590179705(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 __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__ ____ 1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x表示 ,该粒子有 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 关系非常密切。 (2)当x=10+Y,该粒子为 (填类别)。 (3)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 (4)NaCl是由__ ______构成。 17、1克铁、1克镁和1克铜,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18、已知A、B、C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3,则相同数目的三种原子,它们的质量比为( )。取质量相同的三种原子,它们的原子数目比为( ) 19.原子R核外有26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它的质子数为__ _,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 __。查找元素周期表,他的元素符号是__ __,地壳中含量排第__ __位。 20.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A、B为原子时,x= ;y= ; 4953000394970(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该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是_ __元素,化学变化中容易 电子。 21.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右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false,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 m(Na+); (2)r(Cl) r(Cl-); (3)r(Na) r(Cl); (4)r(Na+) r(Cl-)。 22.前二十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059690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059690 第六讲 原子结构基础 1063625201930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600200117475 3086100107950 质子 (带 正 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29527522225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1.原子 核外 电子 (带 负 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2. 在原子中, 质子 数= 核电荷 数 = 核外 电子数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中央 ,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小 ,但所占质量 大 ,电子绕着原子核作 高速 运动 。(质子主内,电子主外)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 -381002984503632200384810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 (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是 1 )(其他单位全都错?)(电子质量忽略不计) 184150106680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 数 + 中子 数 【要点诠释】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单位一 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5 铁 26 30 26 56 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知识点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 电子 层, 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分层 排布 4838700400050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 能量 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远 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近 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从内到外依次用K、L、M、N、P、Q来表示电子层) 补充:电子的排布的一般规律: 390080583185 1、各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 2、最外层不超过8个; 3、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 <4 个, 易 失去 电子,形成 阳 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 ≥4 个,易 得到 电子,形成 阴 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 8 个(氦为 2 个)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8 个(一个电子层为 2 个)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最外层 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近,第一层除外 知识点四:离子:带电的 原子 (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分类及形成:阳离子(原子 失去 电子而形成)带 正 电 阴离子(原子 得到 电子而形成)带 负 电 (1)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失去 电子形成 阳 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得到 电子形成 阴 离子。 (2)原子变为离子时, 质子 数、元素 种类 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 右上 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应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Cl-、Mg2+、O2-。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数字的意义:3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 正 电荷 表示 3 个 镁 离子9499609525 ②符号的意义:3Mg2+表示3个镁离子 4.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 = 电子数 质子数 > 电子数 质子数 < 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 显电性 显 正 电 显 负 电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规律: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计算方法: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 阴离子 622300234950 1.(2020年广州卷T5).右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D ) 394144593345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2.(2019年广州卷T17).?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297180099060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3.(18年广州卷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4319270130175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4.(17年广州卷6).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473710060325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5440045213360D.该粒子可表示为X- 5.(16年广州卷6).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 7 C. 容易得到电子 D. 有 3 个电子层 5373370609606.(15年广州卷4)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是( C ) A. 容易得到电子 B. 属于非金属原子 C. 核电荷数为11 D. 最外层电子数为11 44761151397007(14年广州卷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13年广州卷8.)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371475072390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9.(12年广州卷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502920099060342900099060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492442555499010.(2019年山西省)我国“高分5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C) A.它的核电荷数为28 B.它有4个电子层 C.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它易失电子 11.(2019年云南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C) A. B. C. D. 12.(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D) A. B. C. D. 13.(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4283075115570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215900-71120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构成分子,有的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下列原子中的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B )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3.已知某一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B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和 D.中子数 4.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A.38 B.50 C.88 D.126 5.某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 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 A.16 g B.1/16 C.16 D.2.657×10-26 Kg/12 7.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B ) 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376682054610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 1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12. 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 ; (2)D图所示是一种原子,则X= 8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 C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填序号)。 13.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 (1)镁离子 Mg2+ ; (2)2个氧原子 2O ; (3)两个氢离子 2 H+ ; (4)2个亚铁离子 2 Fe2+ 。 14.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铁是由 原子 构成的;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是由 分子 构成的;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的。 15.将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 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__①②_____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__③④⑤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___①②④___ (4)带正电的粒子是___③_____ 4466590179705(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①__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__③⑤____ 1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x表示 质子数 ,该粒子有 3 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 化学性质 关系非常密切。 (2)当x=10+Y,该粒子为 原子 (填类别)。 (3)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S2- 。 (4)NaCl是由__离子______构成。 17、1克铁、1克镁和1克铜,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镁 ),最少的是( 铜 ) 18、已知A、B、C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3,则相同数目的三种原子,它们的质量比为( 1:2:3)。取质量相同的三种原子,它们的原子数目比为( 3:2:1 ) 19.原子R核外有26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它的质子数为__26_,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56__。查找元素周期表,他的元素符号是__Fe__,地壳中含量排第__4___位。 20.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A、B为原子时,x= 8 ;y= 1 ; 4953000394970(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Cl- ,该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是_氯__元素,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 电子。 21.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右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false,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 ≈ m(Na+); (2)r(Cl) < r(Cl-); (3)r(Na) > r(Cl); (4)r(Na+) > r(Cl-)。 22.前二十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059690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05969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