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世界的地形 知识框架 知识清单 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小于200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大于500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3、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 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 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 4、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缓坡,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陡坡。 5、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 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 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 ②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 ③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④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实战演练 1.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与死海湖面(湖面-400米)的相对高度是( ) A.9244米 B.8444米 C.10244米 D.8244米 2.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相对于乙的高度为( ) A.200米 B.300米 C.100米 D.0米 (2)更能较为直观地表示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经纬网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3.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李红和好友一起去登山望远,登山前他查阅上图,该图被称为(? ? ? ?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素描图 C.导游图 D.等高线地形图 (2)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 ) A.255米 B.240米 C.260米 D.265米 (3)图中C,F两地点的相对高度是(? ? ? ? ?) A.10米 B.20米 C.30米 D.40米 4. 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较深的黄色,中间是绿色,其地形是( ) A.丘陵 B.盆地 C.高原 D.山地 5. 读“某地区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和c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 ? ) A.平原、山地 B.山地、丘陵 C.高原、平原 D.盆地、山地 (2)图中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 ) A.1000米 B.2500米 C.3500米 D.-1500米 (3)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出a地区的地形,一般呈现的颜色是(? ? ? ? )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6.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地表起伏小 D.海拔相差不大 7. 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为(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8. 下列地形,属于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不大,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是(? ? ? ?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盆 D.海沟 9. 世界的两大山脉带中,一列是环太平洋的山脉带,另外一列是(? ? ? ? ) A.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B.科迪勒拉山系 C.非洲北部的山脉带 D.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屿山体 10.(10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A、B、C、D、E、F六地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含义的是________地。 (2)若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从E地爬到山顶A和从C地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________地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的地形属于________(类型)。 状元学案——2.3世界的地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解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2.【答案】A C 【考点】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地形图的类型 【解析】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3.【答案】D A 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类型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解析】 (1)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2)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3)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4.【答案】B 【考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应用 【解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5.【答案】A C C 【考点】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应用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解析】 (1)本题考查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2)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6.【答案】A 【考点】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五种基本地形是指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 7.【答案】B 【考点】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坦荡广阔,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 8.【答案】A 【考点】海底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 9.【答案】A 【考点】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解析】世界上两大山脉带是环太平洋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10.【答案】 (1)570,F (2)3 (3)C,该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但距离长 (4)山地 【考点】 地形图上表示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2)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3)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本题考查地形图上地形类型的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