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新知导入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情况最新发展:1、云计算2、AI3、可穿戴技术4、3D打印5、移动APP6、机器人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新知讲解一、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理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容。如:新闻报道、天气预报、文献资料、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亲身体验古代信息传递通过信使(人)、鸿雁、火光(烽火台)、鼓声等进行传递。现代信息传递通过电磁波、多媒体进行传递。“信息”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春歌》诗句中:“山连翠羽屏。草接烟华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信息。”试讨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在信息载体和传递形式方面有哪些不同?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纸张、胶片以及光盘等都是信息的载体。如交通信息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警的手势来传递。平常看的电视、纸张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特征:②可加工和处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发掘更高的使用价值信息。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加工处理过程,收集人们需要的信息。如:陌生短信、比赛成绩、密文的形成。信息的特征:③可进行存储和传播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进行存储和传播。通过载体存储和传播信息。如:阅读书籍、听录音、看影像等。信息的特征:④共享性信息可重复使用,并实现资源共享如:电视台每晚播放的新闻可以供所有人同时观看。信息的特征:⑤时效性及时掌握最新、有用的信息如:天气预报。信息的特征:⑥真伪性信息有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如:虚假广告、中奖信息、诸葛亮“空城计”。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信息,讨论其呈现出的信息特征。讨论信息的传递性讨论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技术(简称IT)是人们用来获取、传输、保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技术。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巴特勒根据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和传播等技术的演变过程,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分为:前机械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1450年)机械时期(1450-1840)电子机械时期(1840-1940)电子化时期(1940——)现代信息技术则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技术正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物联网、下一代因特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1、举例说明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区别。实践信息:表达、传输、保存、处理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容。信息载体:信息的载体是实物,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2、“信息”所赋予的一个含义可以是“人言务经自心悟之”,即具有可信度的信息才是有用的。那么,如何分辨出虚假信息呢?实践对待网上的各种信息一定要客观冷静,不要盲目追风传播。从自身做起,做到不发布、不传播,相信只有从每个个体出发,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联动的互联网监督管理体系。3、上网搜索并记录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情况。实践最新发展:1、云计算2、AI3、可穿戴技术4、3D打印5、移动APP6、机器人拓展提高1、“红灯停、绿灯行”反映的信息的()。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2、对于信息特征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是可以共享的B.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存在C.信息不具有时效性D.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被处理检测与评估AA3、从信息不能独立存在的角度考虑来说明信息特征的是()。A.时效性B.共享性C.价值性D.载体依附性4、信息无所不在,表现的是()。A.普遍性B.不完全性C.时效性D.载体依附性检测与评估AD课堂总结1、物联网的含义。2、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真伪性、普遍性。3、信息技术的概念。板书设计一、信息及其特征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