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三 年级、 化学 学科教案 课题:___课题3水的组成 使用时间: _年 10 月 18 日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科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 2、通过氢气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知道纯净物再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再分为氧化物和其他,并学会初步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和思想,树立元素观和微粒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氢气的性质 2、水的组成 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教学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复习】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汞 + 氧气 氧化汞 氧化汞 汞 + 氧气 Hg O2 HgO HgO Hg O2 【引入提问】 这是一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水。那么大家对这个普通的水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0℃~4℃之间有反常膨胀现象(即热缩冷胀)。 【过渡】 看来大家对水还是非常了解的。那大家知道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知道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水的组成的吗? 【板书】课题3 水的组成 探究活动一:氢气的燃烧 探究水的组成 【讲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直到了1766年,对水的认识开始有了转机。 【讲述】 1766年,卡文迪许用锌或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制得氢气。1774年,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1781年某天,普利斯特里突发奇想,他将氢气通入一个含有空气的玻璃瓶中点燃。 【过渡】 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下面我就来模拟一下这个实验,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实验演示】 现在我利用卡文迪许发现的方法来制取氢气。 【提问】 已经有气泡产生,根据现象氢气有什么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 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述】 我在试管里装满水,然后再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这就像普利斯特里做的那样。 【提问】 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氢气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 能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讲述】 我现在已经收集好了,我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朝下(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然后移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请大家注意听(如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听到声音很小,“噗”的一声,则表示氢气较纯。)。 【板书】 一、氢气的燃烧 【实验演示】 点燃氢气,把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 氢气燃烧火焰颜色实质上是淡蓝色的,但由于玻璃中成分的干扰,才显黄色。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反应生成了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热,说明反应放热。 【提问】 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根据该反应,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讲述】 你怎么知道水就一定是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的,而不是与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反应呢?氧气有助燃性,这是老师告诉你的,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不知道的。所以当时卡文迪许有了这个疑问,他用纯氧代替空气,也得到了相同的现象,知道了的确是氧气与氢气反应。 探究活动二:水通电分解 探究水的组成 【过渡】 有人认为这些实验已经可以证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一直到,1783年,我们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一种逆向思维的过程,如果氢气和氧气能反应生成水,那是不是水也能反应生成氧气或氢气,或者两者都有呢?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枪管,他得到了氢气。17年后,180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出现了,尼科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尝试着,将直流电的两个电极放到水中。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板书】 二、水的电解 【讲述】 电解水时,我们选择的是正极和负极不会改变的直流电。我现在接通电源,大家看两个玻璃管刚开始时装满了水,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要在里面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或者硫酸钠。大家的左边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大家右边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请大家仔细观察现象。 【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两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学生回答】 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说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说明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提问】 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根据该反应,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讲述】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我们学会用元素观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元素观,即: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过渡】 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终于认识了水的组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了现代,科学家不光从宏观方面研究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还会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比如从宏观方面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微观方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微观动画】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讲述】 水分解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讲述】在上述过程中,我们学会用微粒观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微粒观,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探究活动三:物质的分类 【过渡】 讨论:H2、O2、H2O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讲述】 是的,它们都属于纯净物,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组成,才能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提问】 H2、O2和H2O虽然都属于纯净物,但是它们在组成元素的种类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归纳】三、物质的分类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纯净物? 【学生回答】铁(Fe)、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铁(Fe3O4) 、氮气(N2) 、高锰酸钾(KMnO4) 、氯化钾(KCl)、二氧化锰(MnO2)、氧气(O2)、碳(C)、红磷( P)、硫磺(S)、二氧化硫(SO2)等。 【分一分】能不能按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将这些纯净物分为二大类呢? 【分一分】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将这些化合物再分一分呢? 【板书归纳】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提问】氯化钾、高锰酸钾是氧化物吗? 【小结】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从属于化合物,是化合物的一种特殊情形,其特点是只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必为氧元素。 【试一试】水(H2O)属于哪一类呢?(参考答案: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重温历史,再现了科学家从水的生成和分解两方面分析出了水的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了纯净物的分类。 【当堂检测】见课件。 【作业】新课程46-48页。 教学板书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燃烧 氢气 + 氧气 水 H2 O2 二、 水的通电分解 水 氢气 + 氧气 H2 O2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氢气燃烧实验改进:在导管口装上派克笔的头,便于得到淡蓝色火焰。 2、水电解实验的改进:在玻璃尖嘴处接上打皮球的针头,便于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便于观察氢气燃烧的火焰。 3、火焰的观察改进:氢气燃烧的火焰比较淡,学生不易观察。可以用火焰点燃一张纸,让学生可以感知到:氢气在燃烧,有火焰。 4、提升教学的高度:从元素观和微粒观的角度分析物质及其变化,从分类观的角度分析物质,形成知识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