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综合运用WORD的基本、简单的编辑技术进行创作,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是:掌握艺术字、插入图片、文本框的操作;报刊排版的基本常识:版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选择文字、图片内容与主题贴切 。排版中常会用到在图片上插入文字的操作,很多学生对此操作不够熟练。 学生分析 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较熟练掌握了艺术字、插入图片、文本框、版式、边框的操作,但没有综合应用过这些技术。 情感方面:课上感到喜欢这些操作,并希望能有机会自己能用这些技术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学生综合运用Word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工具,发挥自主性,设计“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2、通过讨论、设计和分工合作的方式,设计报纸版面,组织版面内容。 3、加深对月球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报纸版面,组织版面内容,制作“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学习、实践能力和大胆实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 展示人类登上月球的图片 教学过程 师: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月球进行不断的探索,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下面,我们说一说,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让学生交流对月球的了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月球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2、展示范例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搜集整理有关月球探索的资料,制作一期“月球探秘”的电子报纸。 (范例展示由学生和老师分别课下搜集,然后进行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 二、了解本期电子报纸的主题和版面 第一版面:主题为“月球概况” 内容:月球的体积、月球地形、与地球的距离、月球的引力、内部构造、月面特征、月球的圈层结构等。 版面形式:图片和文字混排 第二版面:主题为“探月历程”。 内容:人类从古至今探月历程、中国探月计划等。 版面形式:列表说明人类从古至今历次探月的时间、事件、意义等,以文字和图片介绍中国的探月计划。 教学过程 第三版面:主题为“月球科普知识”。 内容:月球起源之谜、月球磁场之谜、月球年龄、干燥的月球上有大量水汽之谜、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月食与月相等。 版面形式:文字为主,配以装饰图片。 第四版面:主题为“月亮文化——神话传说和诗词歌赋”。 内容:嫦娥奔月传说、中秋节传说、中秋对联趣谈、月饼起源、苏轼《水调歌头》、李白《静夜思》、张继《枫桥夜泊》等。 版面形式:文字和图片混排 (这一部分可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后派代表进行总 结,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题) 教学过程 三、制作电子报纸第一版面导读栏 1、主题:月球探秘 2、讨论报纸风格,确定需要的素材 3、综合应用Word工具进行复杂的图、文、表排版。 4、要求:各页风格协调,版面设计合理 5、设计第一版面导读栏(月球概况、探月历程、科普知识、月亮文化),在导读栏中设置相应的超链接。 教学过程 四、网上搜索资料,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里。 根据设计,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版面,明确小组内的每个人负责的任务,上网搜索,整理有关月球的信息资料。 分工制作《月球探索》电子报纸各版面的内容,注意合理安排图片,文字和表格的位置。 教学过程 五、制作电子报刊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的任务和要求,鼓励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合作。提醒学生选取素材要围绕“月球探秘”的主题,选用的文章要有吸引力,篇幅适中;提醒学生注意素材的准确性。 电子报纸一般含有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要素。制作时有些要素如刊号、出版单位等,学生可以虚拟。 建议学生在制作电子报纸时,使用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与内容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六、展示成果 各小组代表讲解版面布局草图和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教师给出总结性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 七、总结 使用Word可以制作丰富多彩的电子报纸,它的功能非常强大,除此之外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Word的作用,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教学目的:学生观察图片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活动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版面一范例 版面二范例 版面三范例 版面四范例 一般 良 优 机号 小 组 评 价 选择文字、图片内容与主题贴切 3 色彩搭配协调 2 版面布局合理 1 一般 良 优 ? 自我评价 具体指标 评价指标 “月球探秘”——制作电子报评价表 ? 组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