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课件(重点 真题 热点)-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含视频,共36张PPT,用WPS打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课件(重点 真题 热点)-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含视频,共36张PPT,用WPS打开)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0.12.6,国家宝藏第3季震撼来袭!
文明与家园
第三单元

自主复习关键句

重点知识点背诵

中考真题链接

时事热点剖析


第一章
自主复习关键句
1.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

的中华文化。
2.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4.民族精神的内涵:以
为核心的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


高度统一。
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的品格。
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爱国
爱党
爱社会主义
与时俱进
内核
8.


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9.
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10.我国是
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1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2.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1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问题。
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人口
资源
环境
人口问题
世界上人口最多
人口基数大
人口素质偏低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
老龄化加剧
全局性
长期性
战略性
计划生育
15.
,
,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16.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
,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17.坚持绿色发展,走


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18.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

的生命家园。
19.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

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留住乡愁
守望相助
资源节约型
坏境友好型
第二章
重点知识点背诵
1.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重点)
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
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1)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重点)(P61)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重点)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62-63)
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
4.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重点)(P65)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重点)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P67
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P67
③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P69
6.怎么样高扬民族精神?(重点)
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P69
②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P69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P70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P71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P72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P72
7.为什么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
★8.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P72
9.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点)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P81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P81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P81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P8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
10.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
11.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重点)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P85
走绿色、循坏、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P86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线、生态保护红线。P87
第三章
中考真题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支化遗产,应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
③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④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精神追求
2.2020年1月5日,《庚子年》生肖鼠邮票正式发行。“子鼠开天”寓意鼠年生活节节高;“鼠兆丰年”寓意鼠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这表明了(

①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③当今时代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没有体现
代表着
3.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浙江杭州“良渚占城遗址”,于2019年7月6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良渚古城遗址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良渚文化是全世界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化
③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④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没有体现
4.下列数据反映出的我国人口特点有(

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②人口出生率降低
③人口素质偏低
④人口增速趋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新出生人口(万)
1655
1786
1723
1523
1465
C
5.2019年,广西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到2025年,所有设区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

①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③是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
④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没有体现
减少
6.2020年6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它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表达出环境就是民生,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吉祥物传达出(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绿色、环保、共享的发展理念
C.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D.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方案
A
基本国策
命运
“绵绵湘水绕城而过,船家由北沿江而上,看到湘雅医院的这栋红楼,便知是到了长沙。”105年前,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湘雅红楼,成为当时中国最漂亮的医院大楼。抗战时期,这里是收治难民的重要场所,却被日军在溃退时焚毁。抗战结束后,修复红楼成为湘雅人的共同心愿,并先后于1947年、1951年进行了两次修复。2010年,红楼再次修缮,建设者们将房顶上的每一片瓦都拆下来清洗,窗户也完全还原当年的木制风格,连日军放火焚烧的痕迹都保留了下来……时隔9年,湘雅红楼“修旧如旧”,重现昔日飞檐斗阁、金瓦红墙的容颜。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谈谈湘雅红楼几经修复,“修旧如旧”的意义。
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②中华文化增添能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⑤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
浙江、陕西、山西,短短45天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三次出京考察。从安吉的竹到秦岭的树,再到汾河的水,一路走来,总书记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主题贯穿考察全程。
请简要回答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为什么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②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③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
第四章
时事热点剖析之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
2019年1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各设区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南宁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其他设区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城区的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他各城区至少有1个社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并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①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②推行垃圾分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此举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纳入自治区2020年立法计划的预备项目。根据工作要求,自治区成立了立法调研组,制定了立法工作方案,并组织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确定垃圾分类立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目前,已初步起草完成《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全区各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通过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据了解,《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个人将生活垃圾混合投放、拒不改正的,可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则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①法治:广西垃圾分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②公民:公民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绿色发展:以严格的法律条例保障垃圾分类的实施,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行垃圾分类,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就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呢?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