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2020.12.6,国家宝藏第3季震撼来袭!文明与家园第三单元壹自主复习关键句贰重点知识点背诵叁中考真题链接肆时事热点剖析目录第一章自主复习关键句1.,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的中华文化。2.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4.民族精神的内涵:以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和、高度统一。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内核8.、、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9.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10.我国是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1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12.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大量的人口流动等。1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问题。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人口问题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老龄化加剧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计划生育15.,,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16.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17.坚持绿色发展,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18.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的生命家园。19.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留住乡愁守望相助资源节约型坏境友好型第二章重点知识点背诵1.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重点)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1)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重点)(P61)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3.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重点)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62-63)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4.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重点)(P65)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重点)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P67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67③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P696.怎么样高扬民族精神?(重点)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P69②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P69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P70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P71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P72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P727.为什么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8.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P729.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点)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P81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P8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P8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P8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10.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11.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重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P85走绿色、循坏、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P86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线、生态保护红线。P87第三章中考真题链接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支化遗产,应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因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③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④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神追求2.2020年1月5日,《庚子年》生肖鼠邮票正式发行。“子鼠开天”寓意鼠年生活节节高;“鼠兆丰年”寓意鼠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这表明了()①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③当今时代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没有体现代表着3.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浙江杭州“良渚占城遗址”,于2019年7月6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良渚古城遗址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良渚文化是全世界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化③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④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没有体现4.下列数据反映出的我国人口特点有()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②人口出生率降低③人口素质偏低④人口增速趋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新出生人口(万)16551786172315231465C5.2019年,广西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到2025年,所有设区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①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②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③是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④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没有体现减少6.2020年6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它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表达出环境就是民生,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吉祥物传达出()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绿色、环保、共享的发展理念C.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D.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方案A基本国策命运“绵绵湘水绕城而过,船家由北沿江而上,看到湘雅医院的这栋红楼,便知是到了长沙。”105年前,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湘雅红楼,成为当时中国最漂亮的医院大楼。抗战时期,这里是收治难民的重要场所,却被日军在溃退时焚毁。抗战结束后,修复红楼成为湘雅人的共同心愿,并先后于1947年、1951年进行了两次修复。2010年,红楼再次修缮,建设者们将房顶上的每一片瓦都拆下来清洗,窗户也完全还原当年的木制风格,连日军放火焚烧的痕迹都保留了下来……时隔9年,湘雅红楼“修旧如旧”,重现昔日飞檐斗阁、金瓦红墙的容颜。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谈谈湘雅红楼几经修复,“修旧如旧”的意义。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中华文化增添能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⑤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浙江、陕西、山西,短短45天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三次出京考察。从安吉的竹到秦岭的树,再到汾河的水,一路走来,总书记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主题贯穿考察全程。请简要回答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为什么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②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③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第四章时事热点剖析之垃圾分类垃圾分类2019年1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各设区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南宁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其他设区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城区的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他各城区至少有1个社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并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垃圾分类的认识?①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②推行垃圾分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此举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纳入自治区2020年立法计划的预备项目。根据工作要求,自治区成立了立法调研组,制定了立法工作方案,并组织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确定垃圾分类立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目前,已初步起草完成《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全区各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通过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据了解,《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个人将生活垃圾混合投放、拒不改正的,可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则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①法治:广西垃圾分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②公民:公民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绿色发展:以严格的法律条例保障垃圾分类的实施,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行垃圾分类,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就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呢?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国家宝藏第3季.mp4 垃圾分类.mp4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