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9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信息技术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1、 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解答案。)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纸上刊登的强台风消息 B.网络上发布的成品油调价的通知
C.存有图片文件的U盘 D.电视里播放的足球赛实况
2.课堂上同学们就"气候变化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同学们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有了更多的了解。该事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时效性 B.真伪性 C.载体性 D.共享性
3.“半斤八两”是表示“差不多,相当”。原来古时候在重量方面设置了一斤是十六两,这表明古时候在重量方面采用的数制是 。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4.要表示10种不同的状态,至少需要的二进制位数是 。
A.1 B.2 C.3 D.4
5. 字符编码又称ASCII码,它用7位二进制表示了 个代码。
A. 127 B. 128 C. 256 D. 512
6.国家颁布的编号为GB2312—80的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及字符集》属于
A.输入码 B.交换码 C.机内码 D.字形码
7. 计算机存储器在存放汉字时,占用2个字节来表示,每个字节用8位表示,最高位用1表示,第7题图是用UltraEdit软件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得到的内码,根据汉字存放的规则,图中有几个汉字(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在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采用的编码属于 。
A.输入码 B.交换码 C.字形码 D.区位码
9.用WinHex软件观察“IT行业”四个字符,显示的十六进制内码如图所示,则其中字符“T”的内码如用二进制数表示应该是 。
第9题图
A.1011000 B.1010101 C.1010100 D.1001100
10.“烽火戏诸侯”故事中传递信息采用的技术属于 。
A.古代信息技术 B.近代信息技术 C.现代信息技术 D.未来信息技术
11.两国交战时,若一方举出白色的棋子,对方就获取敌人投降了,这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属于 。
A.利用人力资源来获取术 B.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
C.利用遥感遥测技术获取 D.利用设备获取
12.2008年10月12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机器人“村田”表演骑自行车通过“S”形高架木板桥。这主要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 。
A.网络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数据管理技术
13.下列属于无损压缩的是
A、声音WAV文件压缩成MP3文件
B、文本TXT文件压缩成RAR文件
C、图像BMP文件压缩成JPEG文件
D、视频AVI文件压缩成RM文件
14.DVD格式的影片内容采用 来进行压缩、存储数据。
A、 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5
15.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黑白像素的点,需要的存储空间是 。
A.1个位 B.1个字节 C.2个位 D.2个字节
16.一般情况下,描述图像的最小单位是 。
A.厘米 B.英寸 C.像素 D.毫米
17.洪老师的办公室电脑上有一个长度为1KB文件,您认为它最有可能存储的是
A.一篇大概500个汉字的散文记事本文件 B.一幅分辨为800*600的真彩色图像文件
C.话筒录制的一段长约1分钟的声音文件 D.约8000个单词的英语文章(文本文件)
18.多媒体电脑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主要是因为这些信息都已被 。
A.智能化 B.数字化 C.网络化 D.虚拟化
19.声音的采样频率与声音的音质、存储容量有密切相关。采样频率越低,则 。
A.音质越差、存储容量越小 B.音质越差、存储容量越大
C.音质越好、存储容量越小 D.音质越好、存储容量越大
20.用Windows中的“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文件,是将声音模拟信号 。
A.转换成ASCII码 B.转换成像点 C. 转换成区位码 D.进行采样和量化
21.下图表示一个8×1像素的黑白BMP图像,如果用"0"、"1"分别表示黑、白像素,按照从左向右的次序对该图像信息用二进制进行编码,则表示该图像信息的二进制编码是 。
A.10101001 B.01011001 C.10100101 D.10010101
22.下表为某MP4播放器的部分参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播放器能播放音频文件 “dream.mid”
B.该播放器不具备录音功能
C.该播放器能播放视频文件“2012.rmvb”
D.该播放器只能浏览JPEG格式的图片
23.某软件部分界面截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各项中与该软件功能相似的是
A.火狐 B.千千静听 C.迅雷 D.word
24. 小强同学在物理课上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想进一步了解“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飞出地球引力场,并被月球引力近捕捉成为月球环绕卫星的。下面是他使用搜索引擎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时使用的关键词,其中最有效的是 。
A.嫦娥一号 B.万有引力定律 C.被月球引力捕捉 D.嫦娥一号 被月球捕捉
25. 用IE保存一个网页,若网页以"test.htm"为文件名保存,则该网页内的图片等相关文件会自动保存在 。
A.同一文件夹中 B.test目录中 C.test.files目录中 D.files目录中
26.喻老师经常在淘宝网进行网上购物,她通常先找到以下的页面,再进入相应的商业类别进行商品的筛选。她的这种信息检索方法属于 。
第26题图
A.搜索引擎检索 B.主题目录检索 C.百度搜索 D.关键词搜索
27. 汉字编码方案中的内码和外码又分别称为
A.交换码、处理码 B.输入码、机内码
C.处理码、输入码 D.区位码、字形码
28. 自动网页搜索是搜索引擎的两大核心技术之一,搜索引擎的另一个核心技术是 。
A.数据压缩 B.全文检索 C.顺序搜索 D.对分搜索
29.张静同学非常喜欢吃三门青蟹,他在Google中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关键词进行搜索,那么请您分析一下下列那项是关于找到的结果的正确描述 。
A.找到的均为含有“三门青蟹”四个字的网页
B.找到的都是与“三门青蟹”无关的网页
C.找到的网页中都是与“三门”或“青蟹”相关的网页
D.找到是与“三门”有关但与“青蟹”无关的网页
30. 某小说网站,通过读者的点击量对作品进行排序,这种对信息的评价方式属于 。
A.统计评价 B.专家评价 C.核心刊物评价 D.个人推荐
31.2011年10月23日18时,土耳其东部发生了7.2级地震,摧毁了很多人的家园。陈奕同学想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他通过因特网获取了一些捐款帐号,请您在帮他选择一项最为可靠的帐号
A.某QQ群公告上发布的捐款账号
B.通过Ask搜索引擎搜索到的捐款账号
C.电子信箱中收到的来历不明的发件人发来的捐款账号
D.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站发布的捐款账号
32. 在Windows系统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发现的“Favorites”文件夹是 。
A.默认“回收站”的文件夹 B.默认“我的文档”的文件夹
C.默认“收藏夹”的文件夹 D.默认“我的图片”的文件夹
33. 在浏览网页时,“收藏夹”的作用是 。
A.保存网页内容 B.保存网页地址
C.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D.只能保存文字信息
34.李老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给文档中所有的“不正确”三个字加上双引号,如要实现这个功能,可以运用word软件的
A.查找与替换功能 B.批注功能 C.自动更正功能 D. 修订功能
35.在审阅word文档时,想在原文档中添加修改意见,最好运用word软件的
A.查找与替换功能 B.批注功能 C.自动更正功能 D.修订功能
第Ⅱ卷
2、 综合题共4大题,每空2分,计22分.
36.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下列不同进制的数进行转换50H=   D =    B
37.汉字“金”的二进制形式为“1001110110100”,则表示为十六进制形式是______ _______
38.陈强同学利用word写了一篇关于冯诺依曼的传记拿给老师批阅,图1是老师批阅的意见。老师在批阅这篇文章时在图标1处用到了什么功能  (批注\自动更正\修订)。陈强同学在图标2处插入了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在文档中的版式为 (浮于文字上方\衬于文字下方\四周型\嵌入型)
38题图1
38题图2
如果要在图标1处接受老师的批改意见,应该选择38图2中哪个按钮 (A\B\C\D)
39. 小明非常热衷于环境保护,某天,他上网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网站(http://www.sepa.),获取一些有关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同学进入“环境保护标准”栏的“声环境保护标准”网页,他想以文本文件保存该网页中的文字,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出现“保存网页”对话框,如图39—1所示,在“保存类型”栏中,应选择___________,若他以默认的文件名保存,则保存下来的文件名应为____________。然后他又打开了“自然保护区”网页,这次他想把该网页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等)保存下来,则在“保存类型“中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如果他保存的网页名字为“自然保护区”,则图片等资料会保存在_____________文件夹中。
[来源:]
图39—1
(2)为了便于今后快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则他可选择的方法有(写1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两大题,每题4分,共8分)
40.要存储两张未经压缩的分辨率均为1024×768像素的256色位图图像的存储空间约为多少MB?
41. 录制一个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32,立体声的wav格式音频数据,每秒需要的磁盘存储空间大约是多少KB?(保留两位小数)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答题卷
高一信息技术
出卷人:汤臣建 审核人:吕秀娇
1、 选择题(70分,每小题2分)
二、综合题22分,每空2分.
36.80,1010000
37.13B4
38.修订,四周型,B
39.(1) 文本文件(*.txt),声环境质量标准
网页,全部(*.htm,*.html);自然保护区.files
(2)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设为主页或将该网站添加到收藏夹
三、计算题两小题共8分,每题4分
40.1.5MB
41.344.53KB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
2
1
第7题图
D
C
B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 一 英语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卷分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共100分,测试时间为100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在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 将试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卷 (三部分,共77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as the woman
A. A cook. B. A manager. C. A waitress.
2. How will the woman get there
A. By taxi. B. By bus. C. On foot.
3. Where is the man’s ID card
A. In the drawer. B. On the desk. C. In the bag.
4. Why is the woman going to the school
A. To pick up her son. B. To visit her son’s teacher.
C. To ask her son what he does every day.
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Doctor and patient.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Father and daughter.
第二节
听下面4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中;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Bob?
A. He likes playing. B. He likes chatting. C. He is hard- working.
7.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A. They will meet Bob. B. They will study in the library.
C. They will go to the cinema.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How many bags did the woman receive today
A. Eleven. B. Thirty. C. Four.
9. What is in the man’s bag
A. Some money. B. A black pen. C. His ID car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n will the man visit New York
A. From April 14. B. From April 17. C. From April4
11. Ho much will the man spend on the room for four nights.
A. $308. B. $1,032 C. $1,232.
12. What kind of room would the man like.
A. A non-smoking room with two single beds.
B. A smoking room with a queen- sized bed.
C. A non-smoking room with a queen-sized be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1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Some famous parks in China. B. A tourist site in China.
C. Some wildlife in China.
14. How long did the woman stay in the park
A. Three days. B. Four days. C. Five days
15. What did the woman see in the park、
A. Tigers. B. Butterflies. C. Snake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62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6. ----People should stop using their cars and start using public transport.
----________. The roads are too crowed as it is.
A. all right B. exactly C. go ahead D. fine
17. The scientist wrote down_____ series of things to do with______ nature, such as a blue sky.
A. a, / B. a, the C. /, / D. /, the
18. It is not a serious illness. I guess she will ______ soon.
A. remove B. recover C. replace D. reduce
19. Although he had______ many severe tests during his lifetime, he succeeded at last.
A. passed through B. gone through C. got along D. got through
20. My mother asked me______ enter my room.
A. whether she could B. when could she C. that she can D. how can she
21. catch the first bus, he got up very early this morning.
A. In order to B. In order that C. So as to D. So that
22.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before
--No.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here.
A. am B. be C. have been D. had been
23. We should consider the students’ request that the school library_______ more books on popular science.
A. provide B. was provided C. provided D. should be provided
24. I was very______ for him because he helped me out of trouble.
A. grateful B. calm C. loose D. worried
25. The role that our army_____ in flood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A. made B. acted C. played D. di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couple of weeks ago, my friend offered to sell some of our things for us. I thought it was a good chance to 26 my 7-year-old son’s room and 27 some toys that were no longer suitable for him to play with. We 28 that all the money we got from selling the toys would be his money.
The night before the 29 , we loaded up the truck with toys and a little bike that was too 30 for him. In the yard he 31 the bike for the last time and then happily put it onto the truck. This little bike had at least two previous(以前的) owners as far as we 32 . It wasn’t in the best 33 and was certainly not new, but the tires were 34 good.
We put a price of $10 on it, but it didn’t sell. So, after the sale was 35 , my friend put it on the sidewalk, with a sign that 36 “FREE BIKE”. Within five minutes her doorbell rang. A little boy was 37_ there. In poor English he asked whether the bike was 38 free. She said yes and that he could have it for 39 . He smiled, got on the bike and rode away.
Later that evening when I told my son how much money he had made at the sale, he was very 40 , shouting happily. He asked about a few of his things, wondering 41 they had been sold. When he asked about the bike, I told him about the little boy and that made him 42 . He was much happier than when I told him how much he had 43 . He was so happy to 44 that someone else would make good 45 of that little bike!
26. A. clean B. check C. display D. design
27. A. look for B. go through C. show off D. deal with
28. A. refused B. agreed C. wrote D. lied
29. A. trip B. show C. sale D. decision
30. A. weak B. small C. new D. thin
31. A. rode B. found C. watched D. felt
32. A. doubted B. knew C. told D. thought
33. A. time B. chance C. place D. shape
34. A. also B. never C. still D. hardly
35. A. ahead B. on C. near D. over
36. A. said B. repeated C. copied D. expressed
37. A. jumping B. standing C. walking D. shouting
38. A. barely B. usually C. really D. always
39. A. something B. anything C. everything D. nothing
40. A. calm B. scared C. excited D. disappointed
41. A. when B. whether C. why D. how
42. A. smile B. worry C. leave D. cry
43. A. enjoyed B. lost C. bought D. made
44. A. hear B. understand C. remember D. think
45. A. interest B. money C. use D. price
第三节 阅读理解(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 problem for high schools. Some high-school students in Australia are not allowed to carry mobile phones during school hours.
The mobile phone used among children has become a problem for the school years. Several children have got mobile phones as Christmas presents, and more students want them. Marry Brown, a headmaster, said that the mobile phone was a distraction (分心事) to students during school hours and it also gave teachers so much trouble in their classrooms. Teachers also say that sometimes students might use phone messages to cheat during exams.
She said some schools had tried to ban mobile phones. Some parents felt unhappy because they couldn't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children.
Many teachers said students should not hav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if there was a good reason, they could leave their phones at school office. They also said phones were easily lost and were a distraction for studies.
Many people say that they understand why parents would want their children to have phones, but they think schools should let students know when they can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46. Some high schools in Australia have stopped students from carrying mobile phones __ __
A. because they are students B. when they are free
C. when they are at school D. because they are children
47. The headmaster, Marry Brown said that the mobile phone was ____to students at school.
A. a bad thing B. a useful tool C. a good thing D. of some help
48. Some parents felt unhappy, because they couldn't__________ during school hours.
A.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B. leave their mobile phones in the school office
C. help the teachers with their work D.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children
49.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________
A. students shouldn't hav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except for some special reasons
B. it is important to ban students from using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C. some parents felt unhappy because they couldn't use their phones at home
D. parents should teach their children how to use mobile phones during school hour
B
Some fifty years ago , I was studying in a middle school in New York . One day , Mrs. O’Neil gave a maths test to our class . When the papers were marked , she found that twelve boys had made exactly the same mistakes in the test .
There is nothing new about cheating in exams . Perhaps that was why Mrs. O’Neil didn’t even say one word about it . She only asked the twelve boys to stay after class . I was one of the twelve .
Mrs. O’Neil asked no questions , and she didn’t scold us , either . Instead , she wrote the following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 On your way home you find some money and you’re completely sure that you will never be found out . Later someone comes to ask you if you have found some money he lost . What will you do
She then ordered us to write down the question , and asked us to take our whole lives to try to find out our own answer to it .
I don’t know about the other eleven children . Speaking for myself I can say :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ingle thing of my life. From then on , I have been asking this question to myself when I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
Because of this , Mrs . O’Neil has become the most unforgettable teacher for me in my whole life . I often think of this : if Mrs . O’Neil had scolded us as many other teachers often did , would I go on cheating every day
50.Who wrote this story
A.A student in New York who is not interested in maths .
B.Mrs. O’Neil from New York who found some money on her way home .
C.An old maths teacher in a middle school .
D.An old person who once lived in New York when he was young .
51.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A.Over sixty years ago . B. Over fifty years ago .
C.Over seventy years ago . D.Over eighty years ago .
52.In the sentence “…she didn’t scold us either” , what does “scold” maybe mean
A.表扬 B.批评 C.教育 D.原谅
53.When Mrs. O’Neil found twelve boys made exactly the same mistakes in the test , she .
A.became very , very angry and shouted at the children for an hour
B.thought maybe she made some mistakes in her teaching
C.tried to find out who made the mistakes first
D.wanted to teach the twelve boys to stop cheating
54.Why did the writer think Mrs. O’Neil unforgettable
A.Because Mrs. O’Neil often gave her student maths tests .
B.Because Mrs. O’Neil taught maths very well .
C.Because Mrs. O’Neil loved her students as she loved her own children .
D.Because Mrs. O’Neil taught a very important lesson to the writer .
C
Put on your sunglasses and enjoy the island, the sun and the blue sea. Malta combines (结合) learning English with the Mediterranean way of life: you will have a language course and a great holiday at the same time.
Your language course
Our school lies in Sliema, only a few meters from the sea, the beach road and cafés. The school is in an old Maltese building. Our teachers use a modern teaching method and you will learn English quickly.
Brief information
Class size: 10, at most 15 students
Minimum (最小) age: 13
Language levels: all
Internet access: in the Internet cafe
The leisure (休闲) programmes
Our school and team leaders organize varied leisure programmes. There will be a welcome party on your first day. You will also take part in beach volleyball, and beach parties.
Other activities include: Discos, visit to Popeye Village, Water Park, bowling, cinema, ice skating (different prices).
Accommodation
Family: You will live in friendly host families that the school has known for years. All families are near the school (20 minutes on foot or by bus).
Supervision (监督)
Our team of friendly teachers, team leaders and host families will always be there for you. There is also an emergency phone number for parents and students.
Dear parents, please note that there are periods of time when your children are unsupervised, for example on the way to school. We are happy to discuss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Please contact us by phone or email.
55. If you want to attend the English course in Malta, you should ______.
A. be at least 13 years old B. have a higher English level
C. learn English without the Internet D. be watched all the time
56. Where will you live if you attend the English course in Malta
A. In an old Maltese building. B. In a local family.
C. In a café in Sliema. D. In Popeye village.
57.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at least 15 students in a class.
B. You can take part in any activity for free.
C.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while learning English.
D. It takes you 20 minutes to go to school by bus.
58. The passage is mainly written for ______.
A. travelers to Malta B. teachers planning to work abroad
C. host families wishing for students D. teenagers learning English
D
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give people new choices about how to spend their time.
Some may use this freedom to share less time with certain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but new technology will also let them stay in closer touch with those they care most about. I know this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E-mail makes it easy to work at home, which is where I now spend most weekends and evenings. My working hours aren’t necessarily much shorter than they once were,but I spend fewer of them at the office. This lets me share more time with my young daughter than I might have if she’d been born before electronic mail became such a practical tool.
The Internet also makes it easy to share thoughts with a group of friends. Say you do something fun -see a great movie perhaps and there are four or five friends who might want to hear about it. If you call each one, you may be tired of telling the story.
With E-mail, you just write one note about your experience, at your convenience, and address it to all the friends you think might be interested. They can read your message when they have time, and read only as much as they want to. They can reply at their convenience, and you can read what they have to say at your convenience.
E-mail is also an inexpensive way to stay in close touch with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More than a few parents use E-mail to keep in touch, even daily touch, with their children off at college.
We just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offer another way of staying in touch. They don’t take the place of any of the old ways.
59.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_.
A. explain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B. describe the writer’s joy of keeping up 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y
C. tell the value and usefulness of the Internet
D. introduce the reader to basic knowledge about 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60. The use of E-mail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writer to ________.
A. spend less time working B. have more time with his child
C. work at home on weekends D. work at a speed comfortable to him
61.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
A. Computer: New Technological Advances
B. Internet: New Tool to Maintain Good Friendship
C. Computers Have Made Life Easier
D. Internet: a Convenient Tool for Communication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3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23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根据句子及所给首字母,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共5小题;每小题1 分, 满分5分)
62. Go back home now, Mary. Your parents are c______ about you.
63. The mother felt very u_____ because his son failed in the final exam.
64. After returning from America, the old man s________ in Beijing.
65. I r    him as soon as he came in the room, though I hadn’t seen him for years.
66. She looks young, but a__________ she’s over 50.
第二节:完成句子(共3小题;每小题1 分, 满分3分)
67. 他的朋友患有头痛好多年了。
His friend has been_________ _________ headaches for some years.
68. 我们必须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
We must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every minute to study.
69. 他因为腿不方便而行走缓慢。
He walked slowly_______ _______ his bad leg.
1. :书面表达(满分15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们学校近日组织高一年级的学生看望了当地一家孤儿院(orphanage)的小朋友。作为校报的小记者,你在此次志愿活动结束后,要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则简短的新闻报道。
1. 为小朋友们带去了流行读物,各种学习用品和玩具
2. 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3. 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注意:
1. 词数:100-120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Last Saturday, our school organized all of the senior 1 students to visit the children at a local orphana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英语答题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3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23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根据句子及所给首字母,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共5小题;每小题1 分, 满分5分)
62. Go back home now, Mary. Your parents are c______ about you.
63. The mother felt very u_____ because her son failed in the final exam.
64. After returning from America, the old man s________ in Beijing.
65. I r    him as soon as he came in the room, though I hadn’t seen him for years.
66. She looks young, but a__________ she’s over 50.
第二节:完成句子(共3小题;每小题1 分, 满分3分)
67. 他的朋友患有头痛好多年了。
His friend has been_________ _________ headaches for some years.
68. 我们必须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
We must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every minute to study.
69. 他因为腿不方便而行走缓慢。
He walked slowly_______ _______ his bad leg.
2. :书面表达(满分15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们学校近日组织高一年级的学生看望了当地一家孤儿院(orphanage)的小朋友。作为校报的小记者,你在此次志愿活动结束后,要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则简短的新闻报道。
4. 为小朋友们带去了流行读物,各种学习用品和玩具
5. 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6. 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注意:
3. 词数:100-120
4.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Last Saturday, our school organized all of the senior 1 students to visit the children at a local orphana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 一英语 答案
命题学校:钱库高中 命题人:林少影 命题者手机:13858763501(教育网:661053)
审核人:章玉萍 审核人手机:13732003082(教育网:660082 )
书面表达
Last Saturday, our school organized all of the senior 1 students to visit the children at a local orphanage. We took many books that are popular among children, as well as many kinds of school supplies and toys, to the children. They were delighted to receive these gifts. We played some games together and gave performances. Before leaving the orphanage we took photos with them and gave them our contact details so we could keep in touch with one another.
That day, each one of us had an enjoyable time. We gave the children our care and help; in return, they gave us their smiles and love. These voluntary activities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us.
 第一档:(15—13分)
  完全符合题目要求,表达清楚,内容丰富。使用多种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语言通顺,语意连贯,具有逻辑性。允许有个别语言错误。
第二档:(12—10分)
   符合题目要求,表达基本清楚,内容完整。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满足文章需要。语言基本通顺,语意基本连贯。有少量语言错误,但不影响整体理解。
第三档:(9—7分)
  表达不够清楚,内容不够完整,但尚能达意。语法结构和词汇错误较多,语言不通顺,影响整体理解。
第四档:(6—4分)
  与题目有关的内容不多,不能表达出基本要点。只是简单拼凑,所写内容难以理解。
第五档:(3—0分)
白卷或文不对题或不知所云。只能写出与内容有关的一些单词。
听力原文
Text 1
M: Why did you leave that job
W: I didn’t like standing in the kitchen all day. I couldn’t bear it
Text 2
M: Do you want to go by bus or by taxi
W: Neither. I’d prefer to walk there. It is good for my health.
Text 3
M: Have you put my ID card in your bag, darling
W: What a poor memory you have! You put it in the desk drawer last night.
Text 4
M: We’ll by busy this morning. Do you still have to go to the school
W: Yes, I have to see my son’s teacher. You know, he is lying ever day.
Text 5
W: I’m sorry, Mr. Wang, but I can’t hand in my homework on time.
M: Could you give me the reason
W: I was taking care of my mother all night yesterday. She was baddy ill.
Text 6
W: Hi, Steve. What’s your plan for tonight
M: I don’t have any plans. Are you doing anything special
W: Well, if you’re bored, let’s meet up tonight and go to see a film.
M: That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Should we invite Bob
W: I don’t think so. He is always working, and he doesn’t like wasting time chatting or playing.
M: Ok. We’ll leave him out then. When and where should we meet
W: Let’s meet at 8:30 at the gate of the university.
M: Oh, I should return some books first. What about meeting in front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 All right. I’ll see you later tonight.
Text 7
W: Lost and Found. What can I do for you
M: I left my bag on a subway train this morning..
W: Well, we received thirty bags from the subway company today. What color is yours
M: It’s black and it’s made of leather.
W: Hmm… We’ve got eleven here. Is it big or small
M: It’s not big. It’s about 50cm by 20cm.
W: Hmm… We have four here. Can you tell me the contents of it Is there any money in it
M: No. There’s white Parker pen, a number of business cards and my ID card!
W: Your ID card Could you give me your name, Please
M: Leo Johnson.
W: Well, I think we have your bag here.
Text 8
M: Hello, I’d like to book a hotel room.
W: That should be no problem. May I have your full name, please
M: My name is John Sandals. J-o-h-n, S-a-n –d-a-l-s, John Sandals.
W: Yes, Mr. Sandals. How long will you stay, sir
M: I’m planning to visit New York from Friday, April 14Until Monday, April 17. How much are your rooms per night
W: E ach night is$308.
M: That price is perfectly acceptable.
W: Wonderful! Would you prefer a smoking or a non-smoking room
M: Non- smoking, please.
W: Very well. Do you want a room with a queen-sized bed or two single beds
M: I would like a queen-sized bed.
W: Ok, Mr. Sandals. May I have your phone number
M: Certainly. My phone number is 626-555-1739.
W: Thank you, Mr. sandals.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in New York.
Text 9
M: So, Alice, I’m thinking about going to China and I’m really into nature. Can you recommend a place to me
W: The best thing I did in China was go through Zhangjiajie National Park in Hunan Province. If you like nature, it is worth visiting. Be sure to take a lot of pictures.
M: Wow, how big is the park
W: I didn’t see the whole thing and I spent three days there walking through different parts each day, so I really don’t know how big it is except that it’s really large.
M: Oh. Did you see any wildlife such as tigers, wolves or snakes
W: No, I just saw butterflies.
M: Was it difficult to walk on the roads and paths
W: Yeah, thought they are not plain, most of them do have stairs so I don’t think it is very difficult.
M: So, where is this again Did you say it was in Hunan Province
W: That’s right.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 ω题(库21世纪教育网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   学号(会考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座号____
………………………………………………………装……………………………………订………………………………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 一 数 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4分)  
1.设U=R,A={x|x>0},B={x|x>1},则A∩ UB=(  )
A{x|0≤x<1}  B.{x|01}
2.已知集合,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果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a≥-2 C.a≤4 D. a≥4
4.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①与;②与;
③与;④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函数y=1-的图象是(  )
6.函数y=-x2+8x-16在区间[3,5]上(  )
A.没有零点 B.有一个零点 C.有两个零点 D.有无数个零点
7.若( )
A.3t B. C.t D.
8. 方程的实根个数为( )
A.0 B.1 C.2 D.3
9.函数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5,则( )
A. B.2 C.4 D.
10. 已知f(x)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若f(lg x)>f(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B.∪(1,+∞) C. D.(0,1)∪(10,+∞)
二、填空题(第11至15小题共20分 )
11.函数的定义域为 ▲ .
12. 若是一次函数,且,则= _______▲________.
13.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 ▲ .
14.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若当时,,则
▲ .
15.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000万元,并且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成本增加10万元,又知总收入k是单位产品数Q的函数,k(Q)=40Q-Q2,则总利润L(Q)的最大值是
▲ 万元.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
高一数学答题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6分)
已知集合,,若,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10分)
(1)化简: ;
(2)已知求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证:函数是偶函数;
(2)求证: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3)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 (t) =log2t,.
(1)求f (t)的值域G;
(2)若对于G内的所有实数x,不等式-x2+2mx-m2+2m≤1恒成立,求实数m的
取值范围.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A 8.C 9. C 10. C
二、填空题:
11. 12.2x-或-2x+1 13.3 14. -1 15.2500
三、解答题
18.(本小题12分)
(1)证明:
……………4分
(2)证明:
……………8分
(3)由(1)(2)知,
……………10分
……………12分
19.(本小题12分)
解:(Ⅰ)∵f(t)=log2t在t∈[,8]上是单调递增的,
∴log2≤log2t≤log28. 即≤f(t)≤3.
∴f(t)的值域G为[]. ……………4分
(Ⅱ)由题知-x2+2mx-m2+2m≤1在x∈[]上恒成立
-2mx+m2-2m+1≥0在x∈[]上恒成立. ……………5分
令g(x)=x2-2mx+m2-2m+1,x∈[].
只需gmin(x)≥0即可. 而g(x)=(x-m)2-2m+1,x∈[].
(1)当m≤时,gmin(x)=g()=-3m+m2+1≥0.
∴4m2-12m+5≥0. 解得m≥或≤.∴m≤ ……………7分
(2)当<m<3时,gmin(x)=g(m)= -2m+1≥0.
解得m≤ 这与<m<3矛盾. ……………9分
(3)当m≥3时,gmin(x)=g(3)=10+m2-8m≥0.
解得m≥4+或m≤4-.
而m≥3,∴m≥4+. ……………11分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4+,+∞). ……………12分
出卷人:方文朴 虚拟号:696811 审核人:吴育焕 虚拟号:666200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 \o "高考试题库版权所有 )
高 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
11.
13.
15
二、填空题(第11至15小题共20分 )
一、选择题(第1至10小题共40分 )
12.
1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共8页)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选择题部分)、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和答卷Ⅰ、Ⅱ。满分为100分。
2.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案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中“崭新的政治风格”在制度上表现
为(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3.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关于诗中的“秦王”统治时出现的情况,下列哪种描述可能是真实的( )
①设立内阁制
②公元前 228 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其“大王”,未受斥责
③公元前 218 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4.《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说明唐代“委员制”的有( )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丞相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秦王嬴政建立了不同于周代“王制”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与周代的王制、封制相比,秦朝的政治制度( )
①废除了周代嫡长子继位制度
②打破了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
③沿用周代的“家天下”的统治观念
④确立“君权神授”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8.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世界许多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但在近代史上列强却是以侵略
者的形象出现的,他们首次把侵略 势力扩展到这一地区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日本全面侵华后
9.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浙江直接有关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12.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右图是著名的卢沟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变
表明( )
A.国共两党开始正式合作
B.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
C.八路军开始进入前线抗日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4.揭露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B. 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
C. 侵略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当年受害者口述的照片
15.右图反映了( )
A.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全民族抗战开始
16.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17.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18.右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征是( )
A.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
B.国共对峙,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国共联合抗日,共赴国难
D.国共内战,国民党进攻中原,挑起了内战
19.“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20.诗词也能反映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1.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22.“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4.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布
25.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26.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201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长征以世上所罕有的艰难险阻铸就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为纪念长征,某旅行社组团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游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锁桥 ③瑞金云石山乡 ④会宁城西关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28.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29.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它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直接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0.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 财富。”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治教育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把“中国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会议是( )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32.2011年10月份的台风“鲇鱼”致使200多名大陆游客受困我国宝岛台湾苏花公路,台湾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救援受困同胞。下列关于两岸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79年元旦,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B.“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告台湾同胞书》
D.中央政府坚持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
33.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 )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APEC会议
④参加联合国大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方代表多次提出“主权与治权”应分开。英方的根本意图在于( )
A.保持香港的稳定
B.保持香港的自治权
C.继续维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D.使香港脱离中国
35.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会议各方的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的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6题12分;第37题9分;第38题9分;共30分。)
3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分)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
(2)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1分)“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1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2分)
材料三: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的基础有哪些?(2分)
37.(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张澜在政协上的讲话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1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历史意义。(4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2分)
38.(9分)百年风雨,历经沧桑,中华民族从屈辱不断走向复兴,向世人展示了她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照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对下列照片进行“图说历史”,“图说”内容包括照片所反映的时间、主要的史实与历史影响。(每幅“图说”字数控制在50字内)
图一: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图二:新中国的成立
(1)图1:       
                 (5分)
(2)图2:
(4分)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命题学校:苍南灵溪中学 命题人:朱文春(611642) 审核人:陈盛益(662365)
试卷Ⅰ
1、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6题12分;第37题9分;第38题9分;共30分。)
36、(12分)(1)秦朝:郡县制度。(1分)元朝:行省制度。(1分)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2)甲午战争。(1分)《马关条约》。(1分)义军和黑旗军。(2分)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4)政治制度上的保障;同民族的民族心理认同;两岸发展的要求。(必须写出两点)
(2分)
37、(9分)图一:1945年。(1分)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1分)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图二:1949年10月。(1分)天安门上举行开国大典。(1分)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获得了真正的独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发展的方向(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8、(9分)(1)特点:君权至上(1分)
(2)特点:主权在民(1分)。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3分)。
(3)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4)从专制向民主发展;从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从人治到法治(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物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加速度 B.时间 C.质量 D.路程
2.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B.本次物理考试时间为90min
C.数学考试9: 40结束 D.中餐就餐12:00开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
D.广播操比赛中,体育老师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评分时可将学生看作质点。
4.某校高一的部分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5.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则它在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为( )
A.0 B. R C.2R D.2R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7.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①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②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③ 加速度大小不变
④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
A.笛卡尔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
B. 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10.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15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
A.2m/s B.10m/s C.2.5m/s D.5m/s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1.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了,假如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每隔1s漏下一滴油。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减小时,车一定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可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减小时,车可能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2.火车以76km/h的速度前进一路程,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
A.76km/h表示平均速度 B.76km/h表示瞬时速度
C.600m/s表示平均速度 D.600m/s表示瞬时速度
13.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14.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 )
A.石子开始下落内的位移 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石子最后内的位移 D.石子通过最后的时间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格3分,共21分。)
15.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前10s内的位移为____m;在10s末到40s末做____运动;在最后10s内的加速度为____m/s2,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16.在做“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时,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
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1.2.3.
都为记数点。测得:x1=3.0cm,x2=7.5cm,x3=13.5cm,
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 m/s,
通过2计数点的 速度v2 = m/s,
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17题12分,18题10分,19题1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一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看到前方路中有一只小猫后立即进行刹车(忽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假设汽车刹车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
(1).开始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
(3).开始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
18.一个物体从80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则求物体接触地面前一瞬间的速度?最后一秒内的位移?(g取10米/秒2)
19.矿井底部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s速度达到4m/s,接着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了20s,然后作匀减速运动4s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
高一物理答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1 12 13 14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格3分,共21分。)
15. _______________
16. _____ 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17题12分,18题10分,19题1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一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看到前方路中有一只小猫后立即进行刹车(忽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假设汽车刹车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
(1).开始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
(3).开始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
18.一个物体从80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则求物体接触地面前一瞬间的速度?最后一秒内的位移?(g取10米/秒2)
19.矿井底部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s速度达到4m/s,接着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了20s,然后作匀减速运动4s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参考答案
1.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1 12 13 14
BD AD C BCD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格3分,共21分。)
15. 75 __匀速直线运动__ _ _
—1 8.5
16. 0.375 0.525 ____1.5__ 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17题12分,18题10分,19题1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已知:,
刹车后2s末汽车的速度为:
(3分)
刹车后2s内汽车的位移为:
(3分)
由公式可得,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HYPERLINK " http://www." \o "高考试题库版权所有" EMBED Equation.3 (3分)
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为:(其它公式计算正确同样给分)
(3分)
19.解:设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1,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3。
已知v=4m/s, t1 =5s, t2 =20s, t3 =4s.
匀加速的位移x1=vt1/2=10m …….. (3分)
匀速的位移x2=vt2=80m …….. (3分)
匀减速的位移x3=vt3/2=8m ……..(3分)
总位移x=x1+x2+x3=98m ………(2分)
(以上可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酌情给分)
(命题人: 陈正路691561     审核人:梁世敏671876)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   学号(会考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座号____
………………………………………………………装……………………………………订………………………………线………………………………………………
0 1 2 3
x1
x2
x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化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Na-23 N-12
卷Ⅰ(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1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混合物) B.碘酒(单质)
C.硫酸(氧化物) D.葡萄糖(酸)
3.最新报道,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111号元素的名称为錀,则题中111指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电子层数
4.下列液体中,属于分散系,且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
①烟 ②水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胶体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④
5.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酒精 B.铁 C.NaOH D.NaNO3
6.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也叫阴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 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
A.32g mol-1 B.33g mol-1 C.32g D.33g
7.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为CH4的是( )
A B C D
8.在给定一定物质的量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 Pa, 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10.下列各组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夹层的上口进入
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2.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不含K+
B.做焰色反应的铂丝,每实验一种样品都需用水洗2—3次
C.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来代替
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离子的性质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B.1mol氧气的质量是32 g·mol-1。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 D.0.5 mol H2SO4中含有2mol氧原子
14.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 B.X2Y C.XY2 D.XY3
15.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l2 B.配制100ml 0.1mol·L-1硫酸溶液
C.制取少量蒸馏水 D.检验钾元素的存在
16. 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Bi和B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i和Bi都含有83个中子 B. Bi和Bi互为同位素
C.Bi和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Bi和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17.下列溶液中的c (Cl-)与50mL1mol·L-1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相等的是
A.150mL1mol·L-1 氯化钠溶液 B.75mL1mol·L-1 氯化铵溶液
C.150mL3mol·L-1 氯化钾溶液 D.75mL2mol·L-1 氯化钡溶液
18.在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水溶液中含有( )
A.Cl— SO42— B.Cl— NO3— C.Cl— CO32— D.Cl— OH—
19.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Cl2)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20.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21.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16mol KCl和24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
A.64、2、24  B.30、50、12   C.16、50、24    D.2、64、24
22.从2 mol ·L-1的氯化铜溶液中取出含Cl—为3.55g的溶液,所取溶液的体积是( )
A.50mL B.25mL C.12.5mL      D.0.025mL
2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n)w/mmol   B.(m-n-1)w/mmol
C.(m+n)w/mmol   D. (m-n+1)w/mmol
24.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Ba2+、Ag+、Mg2+,用①Na2CO3溶液,②NaOH溶液,③盐酸三种试剂将它们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卷Ⅱ(非选择题,52分)
二、填空题
25.(8分)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CO2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26.(6分)下列是几种不同类型的漏斗,用途有差异。
(1)粗盐提纯用到的是 (填序号,下同);
(2)用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用到的是
(3)实验室制氢气常用到
三、实验题
27.(16分)实验室用需配制230mL 0.04mol/L的Na2CO3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30 mL 0.04mol/L的Na2CO3溶液
实际应称Na2CO3质量/g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取所需的Na2CO3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C中,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没有进行A操作 ;
②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
③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28.(14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
试回答:
(1)A中所放试剂为 ,B中所放试剂为 ,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一般在C瓶中加入 试剂,D瓶中加入 试剂。
(3)E瓶中现象为 ; 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H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8分)
29.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L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计算:(1)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况)
(4)将生成的FeCl2配成400ml溶液,此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答题卷
命题:黄海燕(679520) 审核:林勤回(678686)
1、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少选给1分)
25、(8分)(1) ③⑥
(2) ①②
(3) ④⑤
(4) ①②⑤⑥
26、(6分)(1) A
(2) D或C(写对一个即给分)
(3) B
三实验题27、(16分)(每空2分)
(1) 1.1
250
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多选不给分,少选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2) BCAFED(顺序错误不给分)
(3) 溶液有热胀冷缩现象,热溶液配制出的溶液浓度偏高且热溶液可能使容量瓶破裂
(4)① 偏低 ② 偏低 ③ 偏高
28、(14分)(1) 浓盐酸 (1分)
MnO2 (1分)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分)
(2) 饱和NaCl溶液(1分)
浓硫酸 (1分)
(3) 红色褪去 (1分)
Cu+Cl2 ==== CuCl2 (2分)
(4) NaOH溶液(1分)
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分)
Cl2+2NaOH ==== NaCl+NaClO+H2O (2分)
四、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8分)
(1)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分)
2mol/L
(2)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2分)
5.6g
(3)生成H2的体积(标况)(2分)
2.24L
(4)将生成的FeCl2配成400ml溶液,此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 少?(2分)
0.25mol/L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题じ库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政治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我们就会发现货币本身并不神秘。因为它( ▲ )
A.与其他商品无任何区别 B.不过是固定充担一般等价物
C.与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D.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媒介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一个小品《不差钱》捧红一位小品演员小沈阳,他的出场费从每场500元一跃涨到了10万元。题中的10万元( ▲ )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是观念中的货币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 ③④ C.②③ D.①③
4.在人们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 )
A.现金 B.信用卡 C.债券 D.股票
5.对于汇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外国的货币
C.汇率是不可调节的
D.两种货币间兑换比率
6.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 ▲ )
A.外币的汇率升高 人民币升值 B.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贬值
C.外币的汇率升高 人民币贬值 D.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
7.2011年1月27日,银监会表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迅猛发展,目前信用卡总量已达到2.1亿张,全年信用卡交易量达5.1万亿元。消费者使用信用卡( ▲ )
①可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 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增强消费安全 ③方便购物消费 ④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认识错误的是 ( ▲ )
A.降低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 B.抑制中国企业的出口
C.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D.有利于人们到境外旅游消费
9.消费有不同类型,按照消费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
C.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十一长假期间,一些商家以“买一送一”、“满300减100”等手段促销;越来越多的家庭以外出旅游的方式享受生活…...假日消费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回答10—13题。
10.上述事实从一个侧面表明( ▲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C.消费能促进经济增长 D.消费能决定生产的水平
11.商家采取“买一送一”、“满300减100”等手段促销,其目的在于( ▲ )
A.扩大商品的需求量 B.增加生产商品的时间
C.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D.提高商品的质量
12.温州银泰某名牌衬衫专卖店打出巨幅促销广告:“高档纯棉衬衫150元一件”。此广告语中的“150元”( ▲ )
①表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表明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是指一件衬衫的价格 ④是指一件衬衫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以旅游的方式度假”表明这些家庭( ▲ )
A.享受资料的消费已经成为主体
B.消费观念的改变
C.背离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
D.恩格尔系数增大
据专家推算,如果城镇居民每户都将一个40瓦的白炽灯换成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我国每年就能节电98亿度。回答14—15题。
14.同样亮度节能灯的价格一般是白炽灯的4倍,造成这种差别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使用价值不同 B.价值量不同
C.品牌知名度不同 D.社会公信度不同
15.节能产品的高成本高价格,是制约其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某班同学为此提出以下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
①政府直接定价以降低节能产品价格 ②政府按计划把节能产品配置给用户
③政府为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④节能产品生产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6.若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市场上出售。则一双皮鞋的价值量( ▲ )
A.甲厂最大 B.乙厂最大 C.丙厂最大 D.三个厂一样大
17.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出的商品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 )
A.80,40 B.40,20 C.80,20 D.160,40
18.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如今老百姓花在“食”上的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了。回答19—21题。
19.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 ▲ )
A.生活水平提高 B.生活水平降低
C.食品支出费用少 D.食品支出费用多
20. 老百姓花在“食”上的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的趋势,可以反映出 ( ▲ )
A.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非常合理 B.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C.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D.食品方面的消费已经无关紧要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其直接原因是( ▲ )
A.食品物价降低 B.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 商品质量提高 D. 消费水平提高
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年来,积极服务于广大读者,见证了国人读书的历程和变化,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回答22—23题
22.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图书属于 ( ▲ )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23.近年来图书、音像市场火爆说明 ( ▲ )
A.社会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
B.人人确立理性消费观
C.恩格尔系数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图书、音像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2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反作用的是:( ▲ )
①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和娱乐方式 ②没有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快捷的网络教育、网络服务 ③近几年,由于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需要,健体、旅游也随之兴旺发达 ④大运会催热深圳旅游市场,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5.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07年8月16日上市,证券简称为“报喜鸟”,证券代码为“002154”。下列对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理解错误的是( ▲ )
A.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B.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C.总经理是公司的决策机构 D.公司要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
26.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该企业中行使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这一职权的是( ▲ )
A.监事会 B.股东大会、董事会 C.总经理 D.职工代表大会
27.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外国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国有经济比重会减少,因此,我国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来讲必须( ▲ )
A.增加国有资产的比重
B.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C.全面发展各行业的国有经济
D.大力推行股份制,建立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28.美菱集团实行股份制时,国家股占总资本的33%,处于相对支配地位。五年后,该集团产值由5亿元增长为25.4亿元。从以上材料看,美菱属于( ▲ )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外资经济 ③私有制的企业 ④国有控股企业
A.① ④    B. ② ③    C. ① ②    D. ③ ④
29.以上材料说明  (  ▲  )
A. 股份制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
B. 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C. 只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就能提高生产力
D. 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0.生产资料公有制是 ( ▲ )
①国民经济的主导 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③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 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1.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 ▲ )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
32.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公有资产在各地区、各产业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在各种行业和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依据右图,判断该企业类型属于( ▲ )
A.中外合作企业 B.股份有限公司
C.个人独资企业 D.有限责任公司
34.朋友见面打招呼,20世纪70年代是“吃饭了吗”,如今流行“搬新家吗”、“旅游了吗”、“进修了吗”。这反映出( ▲ )
A.收入差距的扩大 B.物价水平的下降
C.消费结构的完善 D.恩格尔系数的提高
35. 下列选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 ▲ )
①家庭可支配收入 ②商品价格
③商品的质量和性能 ④商品的售后服务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第36题14分,第37题16分,共30分)
36.材料一 在“涨声四起”的年代,我们周围的大部分商品都在涨价,然而,一些商品和服务并没有随着通胀而涨价,甚至10年来不升反降。相对10年前,家电产品的功能越来越齐全,质量也更有保证,然而价格越来越便宜。
(1)你认为家电产品价格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材料二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2010年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降幅比上年同期明显加大,全年降幅在8%左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从微型车到中高级车,从经济型轿车到豪华车,各部分市场的价格体系不断刷新,同时,也把车市竞争引入白热化阶段。
(2)根据材料回答:汽车市场价格下降会对生产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分)
37.材料一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二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 分析材料一、二中体现了大学生的哪些消费心理(8分)
(2)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8分)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政治答题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综合题(第36题14分,第37题16分,共30分)
36.(1)你认为家电产品价格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回答:汽车市场价格下降会对生产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分)
37.(1) 分析材料一、二中体现了大学生的哪些消费心理(8分)
(2)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8分)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1.11
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综合题 (第36题14分,第37题16分,共30分)
36.(1)①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家电产品不断降低。(3分)②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家电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这是家电产品价格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3分)③降价是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生产者为了薄利多销,常采用降价促销。(2分)
(2)对生产者的影响:①直接影响汽车生产者的利润。降价竞争一般会使企业利润下降,但若能扩大市场份额,则可以薄利多销,使其收入增加;(3分)②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最终会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3分)
37.(1)①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②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③存在攀比心理,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④存在求实心理,大多数大学生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每小点2分)
(2)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尽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3分)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分)③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2分)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题 ω库21世纪教育网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   学号(会考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座号____
………………………………………………………装……………………………………订………………………………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共6页)
注意:1.请将试卷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为100分卷,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戕害(qiāng) 纤巧(qiān) 锲而不舍(qì)
B.怪癖(pì) 干瘪(biē) 模样(mú) 引吭试啼(háng)
C.墓冢(zhǒng) 给予(gěi) 跬步(kuǐ) 爱憎分明(zēng)
D.粗犷(guǎng ) 敷衍(fū ) 渔樵(qiáo ) 恪尽职守(kè)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缅 峥嵘岁月 笔杆 贫瘠脏乱
B.跋涉 急躁不安 斑斓 功败垂成
C.恣意 直截了当 慰籍 六艺经传
D.迁徙 良晨美景 嘹亮 横槊赋诗
3.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吟诵青春,要用恰当的声音形式传达你所感受的诗情诗韵;思考青春的话题,则应结合自我体验,在积极探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倾听与表达。
B.为什么人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从师问道,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杰作?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C.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的“根”。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D.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又静谧深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
B.英国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C.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B.风和日暖的午后,你若肯上冬郊去走一走,不但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C.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品格。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6.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诗句中的“固执”并非贬义,显示了作者相信未来的执著。)
B.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此处运用了排比手法,连用三句“会对故乡……失望”,强调了作者对故乡落后的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是一种源自内心地对故乡真正彻底的失望。)
C.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无边的旷野”表明,前方即使是家,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仍然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生是“走”出来的,人永远活在希望之中,永远“在路上”。)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此句对箫声的描写,诉诸读者听觉和视觉,并借助比喻、夸张、想象等手法,将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
7.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出自《荀子·劝学》的名言。
B.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在文学上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被贬永州后,写了多篇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D.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其小说代表作是《沉沦》。
8.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一生下来与别人没有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使一片苇叶般小船飘到它想到的地方,越过茫茫的广阔江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向来都没有游览,于是,现在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二、名篇名句积累(8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千山鸟飞绝,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三、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众人:很多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于其身也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 则群聚而笑之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上食埃土 B.小学而大遗
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D.日与其徒上高山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6分)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4.这首诗隐含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请简要描述这个故事。不超过80个字(3分)
15.这首诗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很形象生动,找出一例,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0分)
想北平(节选) 老舍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16.写出作者“以北平作背景”的作品一部: (1分)
1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指代的内容。(2分)
(1)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2)这不但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
18.作者“真爱北平”的原因有哪些?(4分)
19.“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作者多次说“说不出”,你如何理解?(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13分)
春之怀古 (台湾)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在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0.第①段,连续用了五个“唱”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21.第③段中“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分)
22.文章从哪些角度写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为什么多次写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5分)
23.最后一段写道“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四、语言表达(5分)
24.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五、作文(30分)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命题学校:苍南灵溪中学 命题人:陈小玲(625116) 审核人:游秀丽(66654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二、名篇名句积累(8分)
9、(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4)万径人踪灭(5)万类霜天竞自由
三、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10、A 11、D 12、B
13、(1)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的吧?(采分点:词类活用的几个词语;“所以”,翻译为……的原因,也可;其,表猜测语气。)
(2)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的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采分点:宾语前置、师、不)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6分)
14、江南小城的春天,一个女子为爱人痴痴等候着。青石板的街道上响起马蹄声,女子以为是她等的人回来了,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打江南走过的“我”只是个过客。 (抓住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局)
15、如: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人用莲花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写出深闺中的女子漫长的等待、浓重的思念。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0分)
16、《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均可)(1分)
17、(2分)(1)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2)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用自己的语言也可)
18、(4分)(1)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答“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也可);(2)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每一点2分)
19、(3分) (1)“说不出”是因为爱之太深,语言难以表达;(2)一方面反复表白“说不出”,另一方面又不断地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为了强调爱之深。(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每点1.5分,挺麻烦,不好操作)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13分)
20、(2分)运用排比手法(铺排手法),写出了春天逐渐到来的过程。
【解析】注意“唱”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21、(2分)具体表现:枯梗抵死苦守老根,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抱着燕巢。
22、(5分)角度:春的娇柔、春的敏感、春的浑沌无涯,春的无处不在,春的顽强。
强调理想中和现实中春天的不同。
【解析】抓住“曾经”一词,再联系文章的题目,“春之怀古”。此题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结合全文的主旨去思考。
23、表达出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厌倦,对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的渴望。(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要准确把握“烟囱的黑森林”的具体意思,然后联系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四、语言表达(5分)
24、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五、作文(30分)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я题╔库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月球 B.金星 C .水星 D. 地球
3.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光球层的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4.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南北温带 B.南北寒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
5.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范围变大 B.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D.温带的范围变大
6.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云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
7.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地形的影响 D.海水运动的影响
8.盛夏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主要是
A.受气旋控制 B.受反气旋控制 C.受台风控制 D.受寒潮影响
9.若冬季冷锋快速南下,则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10.2006年7月10日凌晨2:00(北京时间),杭州球迷准时收看了德国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电视直播。则伦敦的球迷应该在当地几点钟准时收看这场球赛
A.7月9日18:00 B.7月10日10:00 C.7月9日20:00 D.7月10日18:00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1-12题:
位 置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1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地 D.丁地
1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14.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15.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
16.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 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下列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18.从北京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1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世界大陆分为六大板块 B.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D.全球海洋分为六大板块
20.下列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的是: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2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
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西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据此完成23~25题。
23.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25.地震发生时,爪哇岛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读图,回答26题。
26.关于图中①、②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①层大气易出现云、雨、风等复杂的天气现象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2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日本群岛的形成是由于:
A.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B.两个大洋板块相撞形成
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张裂形成 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
28、如果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强烈影响,造成谷地地形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或地堑 B.向斜或地堑
C.背斜或地垒 D.向斜或地垒
29、下列词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坚如磐石 ⑤、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③ D、①④⑤
30、读右图,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是向斜
B、 ①处有人类化石,③处有
恐龙化石
C、 A成山谷,主要受外力侵蚀
作用的结果
D、两处比较,在B处修建地铁
更合适
31.读下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根本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33~34题。
33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34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35.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二、综合题 (共30分)
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共10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节气是
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
(2)图中A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 点。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4)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
E地夜长 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6)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
37.读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
38.读“北半球某地气旋锋面图”,回答问题。
  (1)图中P1、P2、P3三条等值线的数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甲锋面属 锋,乙锋面属 锋
  (3)该天气系统中心盛行 气流。水平方向是 时针
  (4)A、B两点的风向:A点 风,B点 风。
  (5)A、B、C、D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能产生降水的是
(6)未来一段时间,A地的天气将如何变化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谊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综合题 (共30分,每空1分)
36.(1)
(2) (3)
(4)
(5) (6)
37.(1)
(2)
(3)
(4)
38.(1)
(2)
(3)
(4)
(5)
(6)
参考答案
选择题。 (每题2分 共7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
36.(1)北 夏至 夏 (2)晨 6 (3)90°E,23.5°N
(4)12 0 (5)14 (6)0°
37. (1)D C (2)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山岭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3)D C (4)D 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38.答案:(1)P1、P2、P3(2)冷 暖
  (3)上升 逆(4)西南 西北(5)A CD
  (6)将有冷锋过境,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命题人:宜山高中 祖婷 (624201) 审核人:宜山高中 苏庙飞(689606)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 \o "高考试题库版权所有 )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