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一轮精品教学案(人教版):第1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高考地理一轮精品教学案(人教版):第1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资源简介

第1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暖流与寒流
洋流 流向 21世纪教育网 水温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海水等温线表达图及寒暖流分布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对沿岸气 21世纪教育网 举例 21世纪教育网
候的影响
暖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 比流经的海区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 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 比流经的海区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 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海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1 下图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寒暖流的判别规则。
解析:由温度分布可知,A、C两图为北半球,B、D两图为南半球,B图等温线向低纬(较热)方向弯曲,可知为寒流,D图等温线向高纬(较冷)方向弯曲,可知为暖流。
答案:B
探究点二 根据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与世界洋流模式对照图,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北半球西风的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在热带、副热带海区的东西两侧,海水分别向高纬方向和较低纬方向流动,补充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流出的海水,形成水平补偿流(中低纬度大洋东西两侧的暖流和寒流)。
探究点三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环流的东部(大陆的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的东岸)为暖流。
流、南赤道暖流和索马里寒流组成的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4.在南半球的中纬度海区,由于没有大陆的阻挡,形成了横贯整个地球的西风漂流。
5.在南极大陆的外围,由于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形成了自东向西流的南极环流。
例2 (2011届河南省洛阳、安阳两市高三统一考试)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图中T1、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30°,那么,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A.甲→②→⑤→① B.④→①→⑤→甲
C.③→甲→⑥→② D.⑥→④→甲→⑤
⑵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
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探究点三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气候 ①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②对沿岸气候: 暖流一增温、增湿;寒流一降温、减湿 ①西欧为典型海洋性气候、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巴伦支海成为俄罗斯海军基地与北大西洋暖流密切相关;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墨西哥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暖流影响显著;北非撒哈拉沙漠直逼海岸、南美太平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纬度偏低,均受到流经当地的寒流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①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处;③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④秘鲁渔场:上升流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2002年7月13日“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搁浅直至沉没,泄漏出大量燃料油,造成数百千米海岸遭受污染
海洋航行 顺流加速(节约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减少事故);逆流减速 ①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17天;②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在冬季,返回时选在夏季,原因:冬季借助冬季风和我国南下沿岸流,在北印度洋借助东北季风洋流;夏季借助北印度洋西南季风洋流和西南季风,在太平洋借助夏季风和台湾暖流
例3 (2011·福州模拟)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⑴~⑵题。
⑴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阿拉斯加暖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⑵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  )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
命题意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是从洋流性质和流向两个方面加以思考,首先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确认某地的洋流性质和流向特征,然后考虑其对沿岸气候、生物分布、污染物扩散、海上航运等的影响。本题就是从这个思想设置的。
解析:⑴由图文材料可知,“垃圾洲”是在北太平洋的中低纬环流的作用下形成。⑵在加利福尼亚寒流作用下会靠近美国海岸。
答案:⑴A ⑵B
[变式训练] (2011·福州质检)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了洋流的分布、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两个港口纬度是一样的,都是临海,都在南非高原,但德班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诺洛斯港受本格拉寒流影响。
答案:B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厦门模拟)读图,回答下题。
1.若箭头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2010·湘潭模拟)1519年9月20日至1522年9月6日,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线示意图,完成2~3题。
2.该航线(  )
A.穿过马六甲海峡
B.最大纬度跨度约为90°
C.连接七大洲,穿过四大洋
D.大多数航程在温带海域
3.船队航行过程中,曾(  )
A.顺西风漂流 B.逆北赤道暖流
C.顺巴西暖流 D.逆本格拉寒流
(2011·湖南联考)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5.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6.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3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回答7~9题。
7.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8.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9.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2010·银川模考)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大洋环流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11.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地区是(  )
A.智利   B.美国   C.马来西亚  D.英国
(2011·烟台模拟)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13.若阴影变为海洋则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011·临沂调研)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C.从成因看与盛行西风有关
D.从成因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为主
1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经②处洋流势力将(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二、综合题
16.(2011·青岛检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准备: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
距海岸距离/km 0 52 104 208 312 416 520 624 728
水温/℃ 14.7 16.4 17.4 18.4 19.1 19.1 20.3 20.8 21.2
探究过程:
(1)结合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M海域所在的纬度带为________,该地一年太阳直射________次。
(3)该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与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____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探究结论:
(4)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并在图乙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拓展运用:
(5)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7.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写出图中各字母位置处洋流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通常在0 ℃以下,这是为什么?
(3)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表示纽芬兰渔场,并解释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5)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
(6)摩尔曼斯克成为终年不冻港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则受到__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
18.(2011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洋流流向为 ,性质为 。
(2)该区域位于 半球,a、b两等温线温度较高的是 。
(3)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4)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简要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解析:根据图中角度数推断该洋流所在纬度区域为40°N附近,结合图中经度数判断该洋流所在经度为180°,故图示洋流在(180°,40°N)海域为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D
2.解析:由图分析该航线没有穿过马六甲海峡,没有穿过北冰洋,大多数航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答案:B
3.解析:结合航行中经过的主要海域判断,航运过程中曾逆西风漂流,顺北赤道暖流,顺巴西暖流,顺本格拉寒流。
答案:C
4.解析:图示海域为印度洋北部,图中环流系统为顺时针方向,应为北半球夏季。
答案:B
5.解析: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受寒流(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影响,较为干燥。
答案:D
6.答案:C
7.解析:根据所给经纬度以及区域轮廓可判断,此区域为澳大利亚,其西岸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属于印度洋海域。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8.解析:寒流对流经区域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流经区域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9.解析: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偏北,北半球受季风影响吹东南风或西南风,其中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为西南风,因此由澳大利亚开往上海的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为顺风顺水。故选A。
答案:A
答案:B
16.解析:(1)从表中可知距离越远,海水表面温度越高。(2)从图中可知M为低纬度,每年有两次直射。(3)M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在南半球盛行东南风。由于吹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洋流向上流。(4)该洋流为寒流,为上升补偿流。(5)寒流降温减湿,沿岸形成河流,并在沿海形成渔场。
答案:(1)离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
(2)低纬 两
(3)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风 图略。
(4)寒流 图略。
(5)寒流降温降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类形成大渔场
17.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根据图中洋流所处位置及流向可知,A为北大西洋暖流,B为北赤道暖流。第(2)题,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月份气温明显高于受寒流影响的圣约翰斯。第(3)题,标在纽芬兰岛附近。第(4)题,主要从洋流的流向考虑。第(5)题,从美洲返回欧洲,可借助西风,顺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顺风顺水,提高航速,节省时间。第(6)题,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答案:(1)北大西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2)都柏林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影响,而圣约翰斯位于北美洲东海岸,终年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减温影响,所以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比圣约翰斯高。
(3)图略。该处为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4)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逆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5)西风 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6)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
18.答案:(1)向北 暖流
(2)北 b
(3)逆流影响速度,有时形成大雾,把浮冰带入航线。
(4)人口增加(资源短缺),海洋资源丰富,生产力发展(或技术水平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