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4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例1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中所示工业部门积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A.原料 B.基础设施C.燃料 D.消费市场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积极意义。难度中等。解析: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有可以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并且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显然选项B正确。答案:B【变式训练】读图1和图2,判断⑴~⑶题。⑴图1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产品上的联系 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⑵图2表示 ( )21世纪教育网A.工业的集聚 B.工业的扩散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的地域联系⑶图2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 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命题意图:本题进一步考查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区分及其全球化的主要目的。解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由于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常形成分散现象,如电子元器件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答案:⑴A ⑵B ⑶B探究点二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比较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典型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美国硅谷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毛纺、自动化设备、食品等 微电子工业形成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世纪50年代之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后区位特征及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发;政府的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工业区特点 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21世纪教育网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整治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新工厂建到内地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我国比较地区 东北工业区 温州地区 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例2 (2011·烟台模拟)下边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⑴~⑵题。⑴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交通便捷C.环境优美 D.能源充足⑵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因生产联系而分散 B.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命题意图:本题以美国硅谷和鲁尔区为例,考查了两类工业区的发展条件、特点,进而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析: ⑴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区交通都非常便利;美国硅谷地区的科技发达,而鲁尔区的能源丰富。⑵美国硅谷地区为新兴工业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鲁尔区为传统工业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增的产业多为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答案: ⑴B ⑵C【课时作业】21世纪教育网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2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3~4题。3.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动力因素 B.交通因素C.资源条件 D.环境因素4.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5~6题。5.从产业联系看,在“纺织业集群地”布局可能性最小的是( )A.化纤厂 B.织布厂C.印染厂 D.造船厂6.“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绍兴。”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D.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2011·长沙质检)读广州工业地域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7.促使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价高 ②接近人口稠密地区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干净的水源A.①② B.①③C.①②④ D.②③④8.关于广州工业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都集中分布在珠江沿岸B.外地迁入企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21世纪教育网C.外地迁入企业以钢铁及机械制造工业为主D.工业主要从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2011·常德模拟)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9~10题。9.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C.玻璃厂 D.化工厂10.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11.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的是( )A.水泥厂与供热厂 B.石膏板材厂与水泥厂C.发电厂与H厂 D.污水处理厂与H厂读产业集聚模型图,回答12~13题。21世纪教育网12.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图中N环节要做的工作是( )A.新建相关生产工厂 B.开拓市场C.建成基础设施 D.运输原料和燃料13.该产业集聚现象能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生产成本 B.获得规模效益C.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D.扩展成高技术工业城(2009·扬州调研)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4~15题。14.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15.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21世纪教育网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二、综合题1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江苏吴江市横扇镇,被誉为“中国羊毛衫生产基地”,每年约有1亿件羊毛衫供应国内外市场。全镇1.6万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和羊毛衫生产有关的工作,但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各企业主要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生产一件羊毛衫平均获利3元;而销售一件羊毛衫则平均获利20元。材料三 江苏吴江市横扇镇羊毛衫经营状况(1)根据图乙中信息判断欧洲此时正处在________季。此时西欧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2)读图甲分析,1970年以来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简述促使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3)图乙中A河流对鲁尔工业区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4)图乙中B处为________(国家)的新工业区。你认为吴江市横扇镇羊毛衫生产基地可以借鉴B工业区的哪些经验?17.读世界两工业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工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甲、乙两工业区都属于________,该类工业除图示两区外,在________国的发展最具代表性。(2)简述甲、乙两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差异。 21世纪教育网(3)钢铁等相关产业在两工业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点,简述该特点的有利影响。(4)如果图中①②箭头都代表甲工业区所在国人口迁移的方向,请说明②迁入地的工业发展类型及该类工业在该国发展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明显优势。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材料三:德国鲁尔区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⑴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并填写下表。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德国鲁尔区 ② ③ 21世纪教育网辽中南工业区⑵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开源措施: ; 。节流措施: ; 。⑶列举德国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问题: ; 。主要策略: ;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1.【解析】读图抓住优势产业与位置量之间的关系,产业具有优势说明其价值量高,由此说明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位置是①⑤。【答案】A【答案】C7.【解析】广州老城区地价高,且环境污染严重是促使广州工业地域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B8.【解析】读图可知广州工业主要从其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答案】D9.【解析】石膏板材厂和水泥厂的废渣可以制砖瓦。【答案】A10.【解析】该电厂的生产模式是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减少酸雨。【答案】B11.【答案】C12.【答案】C13.【解析】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对新企业具有吸引力,新企业的进入由于共用基础设施形成工业联系,从而导致产业集聚,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答案】B【答案】(1)冬 西风暖湿气流 北大西洋暖流 (2)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世界性的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的加剧。 (3)供水 航运 (4)意大利 扩大生产规模;注重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完善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品牌意识,重视产品设计;加强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7.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工业区分别位于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和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两工业区均为传统工业区。第(2)题,两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差异,需要结合两工业区的资源、能源等进行分析。第(3)题,工业集聚的优势,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②箭头所指应是美国西部,该地最著名的工业区是“硅谷”,属于新兴工业区,最显著的优势是军事订货。答案:(1)传统工业区 德(2)甲地资源、能源(或煤铁)丰富;乙地资源、能源缺乏。(3)利于生产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费(或降低成本)、集中处理废弃物等。(4)工业类型:新兴工业。 明显优势:军事订货18. 解析:本题以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两大传统工业区为例,比较了影响传统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答案:⑴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德国鲁尔区 ① 煤炭资源丰富 ② 交通便利 ③ 市场广阔 鲁尔区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辽中南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铁矿资源丰富而鲁尔区铁矿资源短缺⑵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答出任意两点就可)节流:控制需水量大的重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答出任意两点就可)⑶环境恶化;传统产业的衰落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海渤海河图5 天津滨海地区工业地域示意图图例工业园区石油化工电子工业机械工业航空工业海洋化工造船工业钢铁工业海盐石油机场海港图3异同点工业区异同点工业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