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备课人: 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重点) 2、认识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重点) 3、了解乳浊液、乳化现象及其应用(难点) 二、学习内容 (一) 溶液 实验9—1 蔗糖和食盐分别溶于水 蔗糖以 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氯化钠以 离子和 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只要外界条件不变,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很稳定!)。 1、特征:溶液具有 性、 性。 2、概念: 种或 种 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 的、 的混合物物叫溶液。 3、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1)溶质: 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2)溶剂: 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溶剂。还有汽油、酒精。①两种液体互溶时,则 为溶剂,如果有水,则水为溶剂。 ②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是水溶液。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注意:不是体积!) 5、几点提示: 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空气、合金都是溶液; 任何溶液,溶剂只有 种,溶质可有 种。(剂一质多) (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放热或吸热(温度)变化。 1、 溶于水吸热(周围温度降低!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硝酸钾)。 2、 溶于水放热(周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 3、 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 (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 (1)概念: (不溶于水)分散(不均一)到液体时形成的混合物。(如植物油滴入水中,是小油滴分散到水中)。 (2)特点:不均一,不稳定,时间长了会 。 (3)应用:固体粉末或液体乳剂农药常配成悬浊液、乳浊液后使用。喷洒均匀,减少浪费,节约高效。 2、乳化: (1)概念: 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不 再 ,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2)应用: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热比冷好)洗掉。油污被洗涤剂乳化的结果。 三、课堂巩固提升 1、下列不是溶液特性的是 ( ) A、均一性 B、稳定性 C、混合物 D、导电性 2、空气是一种溶液,它的溶剂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只用水作溶剂,不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 ) A、酒精 汽油 B、二氧化锰 氧化铜 C、硫酸铜 氯化钠 D、硝酸铵 氢氧化钠 5、下列四种物质中,溶解时温度会降低的是 ( ) A、氢氧化钠 B、食盐 C、硝酸铵 D、氧化钙 6、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水垢 7、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肥皂清洗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碘酒 (2)大理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 (3)75%的医用酒精 (4)食盐水 9、用化学式填空 空气是一种溶液,溶剂是 ,含量最多溶质是 ; 生铁(合金)是一种溶液,溶剂是 ,溶质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